『壹』 有哪些运动,适合糖尿病老年人呢
糖尿病已经成为了人群中的高发疾病,尤其是老年人患糖尿病的患者特别的多。得了糖尿病之后,虽然对我们在日常生活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因为糖尿病会引影响身体的其他部分。所以,得了糖尿病之后,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就会非常多,比如人群中多发的脑梗和心脑血管疾病。得了糖尿病之后,我们都可以通过合理的控制自己的饮食以及合理的运动来控制自己的病情。那么关于有哪些运动,适合糖尿病老年人呢?下是我的看法:
三、羽毛球态哪,乒乓球等球类
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也可以适当的做一些球类运动,比如羽毛球和乒乓球。羽毛球和乒乓球这些球类不像篮球和足球那样,必须要非常大的运动量,但是却能够达到良好的锻炼效果,而且能够增加锻炼的趣味性。
关于有哪些运动,适合糖尿病老年人呢? 以上是我的看法,你还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
『贰』 人活七十古来稀,70岁以后的老年人,应该怎样合理运动最健康
就现在的环境来说,七十岁的老人没有什么重大疾病,已经算是很健康了。70岁之后,身体的骨骼不再硬朗,也没有五六十岁的那股精神气。这个年龄的老人做适当的运动就可以,平常的时候出去走走,骑骑自行车之类的。
如果可以的话,尽量和老人生活在一起。在照顾他们日常生活的时候,也多考虑他们的精神世界。
『叁』 健步走有哪些注意事项
健步走,可能是最方便的一种锻炼方式了。它简单易学、成本低,几乎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且安全性相对较高,很适合中老年朋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版)指出:
中国居民每天的活动量达到 6000 步,有益于保持身体健康。
健步走不仅能够增强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还能帮助控制老年慢性病,甚至还可以缓解精神压力。
不过,运动也要讲方法。一味「傻走」,可能反而会造成损伤。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整理了健步走的注意事项。
01 走路姿势要正确
正确的健步走姿势,是保证运动效果和避免损伤的第一要素。走路时,要注意:
抬头挺胸收腹
这样的姿势能让你呼吸更顺畅,并避免不良姿势造成的腰背部肌肉疲劳。
摆动双臂
健步走的时候手臂需前后摆起来,并尽量紧贴身体两侧。肘关节自然弯曲,以肩关节为轴前后摆臂,幅度可以比日常走路大一些。
不正确的走路姿势会加重关节磨损,得了骨关节炎,可不舒坦。比如:
外八字或内八字
这样走路,膝盖与脚尖不在同一方向,增加了膝关节处软骨和韧带的压力,会提升受伤风险。建议调整姿势。
扣肩驼背走
身体过度前倾,容易造成颈部疼痛、背部肌肉僵硬。
挺着肚子走
会加大髋部、膝部、踝关节的作用力,容易导致髋膝踝损伤。
拖着地走
容易造成关节、肌肉、足弓的劳损,还容易给人邋遢的感觉。
02 走路强度要适合
不用走太多
走路不要攀比步数,对老友们来说,如果每天步数超过两万步,会增加关节负担。
不要走太慢
健步走最好维持在微出汗的强度,仅仅是慢慢散步,效果有限。
步子不要太大
步子迈得过大,走路时脚掌的缓冲力变大,容易增加关节损伤风险。对膝关节本身就有疾患的朋友来说,则可能加重损伤。
慢慢停下来
最后的 5~10 分钟,不要突然停止运动,而应逐渐地减慢速度,让心跳逐渐恢复到平静状态。
03 运动装备要选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合适的装备,能帮助提升运动效果。
鞋子
长时间的行走和站立会对脚跟造成极大的冲击和压力,因此一双缓冲性、流畅性、稳固性好的轻便运动鞋,是值得配备的。
袜子
一双透气、干爽又防滑的袜子,可以减少脚与鞋的磨擦,走起路来更舒适,也不容易磨出水泡。
手杖
适合年龄较大、身体较弱或下肢损伤的人,手杖可增强行走稳定性,分担下肢负荷,防止摔倒,降低膝关节受伤几率。
衣服
面料柔软、透气、吸汗的运动服最好。
计步器
有条件的话,可以备一个。更精准地把握步数和运动强度,掌握自己的运动情况。
今日生活小贴士
6000 步有点多,怎么办?
拆开做啊。 如果体能偏弱,完全可以把 6000 步的运动量,分成早上 2000 步、中午 2000 步和晚上 2000 步。
如果不想只是走路,也可以用下面的运动来替换:
粗略地看,1000 步运动量相当于——
骑自行车(12~16 公里 / 小时),8 分钟
太极拳,8 分钟
广场舞,5 分钟
健身操,7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