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农村五保户去敬老院有什么条件
五保户入住敬老院是免费的,没有任何条件。
敬老院的收养对象主要是五保老人。有条件的敬老院,还接收享受退休金的自费老人,坚持入院自愿、出院自由的原则。敬老院经常组织一些老人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适合老人特点的文娱体育活动。
入院须知与要求:
1、入住老人自愿入院。如退院则由本人及家属提出申请,子女及全家人同意方可出院。
2、住老人及家属监护人员交身份证复印件一张、老人乙肝化验单,说明并无精神病、传染病。由老人监护人员与院方签申请表一份、协议书一式两份。
3、有精神病、传染病的患者不得入住。
4、院方提供被套、床单、枕套。入住老人需自带棉被、枕心、脸盆、毛巾、水杯、香皂等日用品及四季换洗衣服。其他多余物品,请不要带入敬老院。
(1)湖南乡镇敬老院只供养五保老人扩展阅读:
五保户标准
1、农村五保供养经费不得低于本地区农村居民上一年度人均纯收入的60%。
2、《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国务院令第456号)第十条规定: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并根据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
3、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可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在本行政区域内公布执行,也可以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制定,报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
4、国务院民政部门、国务院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制定工作的指导。
2. 农村的孤寡老人是五保户来的,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又没有人照顾!请问这样的情况怎么办
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五保户,可以申请集中供养,也就是所说的入住敬老院内。
五保户实行集中供养和容分散供养相结合。根据五保对象的意愿,可吸收五保户入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户入院自愿,出院自由。实行分散供养的,应当由乡镇政府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受委托的抚养人和五保对象三方签订五保供养协议。
所谓五保,主要包括以下几项: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孤儿为保教)。
“五保户”常见于我国的农村地区,这种制度的设立体现了我国法律保护老人和儿童的一贯原则,是人道主义的具体体现。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的五保供养对象,主要包括村民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五保对象指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但无赡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而设立的。
3. 五保户进敬老院的政策
法律分析:五保户入住敬老院是免费的,没有任何条件。敬老院的收养对象主要是五保老人。有条件的敬老院,还接收享受退休金的自费老人,坚持入院自愿、出院自由的原则。敬老院经常组织一些老人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适合老人特点的文娱体育活动。
法律依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第三条 国务院民政部门主管全国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
4. 农村五保户去敬老院有什么条件
农村五保户去敬老院并没有特定的条件限制,但一般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申请者必须是农村五保户,即无配偶、无子女、无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亲属,且没有其他任何收入来源的老人。
2. 申请者需要满60周岁以上,但年龄上并没有具体的要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3. 申请者需要是当地村民,且长期居住在当地,具有一定的本地户籍。
4. 申请者需要身体健康,没有重大疾病或传染病,能够适应敬老院的生活和日常活动。
5. 申请者需要遵守敬老院的规章制度和管理规定,与其他老人和工作人员和睦相处。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可能略有不同,因此在进行申请之前需要详细了解当地的具体政策和规定。
5. 五保户住敬老院还能领钱吗
五保户住敬老院能不能领钱视具体情况而定。进敬老院,如果家庭人均收入依然低于当地城市人均年纯收入和实际生活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可以继续领;如果家庭人均收入已经高于当地城市人均年纯收入和实际生活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的,则不能继续领。
如果五保户进幸福院或者养老院,但前提是要签养老协议,因为退休老人有社保医疗补助。如果五保对象是未成年人或者失能失智老人,如果五保对象是未成年人或者失能失智老人,要给一部分养老院。
五保户住在民办养老院,然后五保户交供养费集中供养。毕竟因为是残疾人,即使住进了养老院,养老院的剩余五保也是按以下方式处理的。只由集体供养,只对不在幸福院和敬老院的特困救助。发放的经济效益用于补助和改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生活,视敬老院一月收多少而定。和成为五保后结婚没有关系,所以人不要太贪心,根据各个部门和地区的法,五保供养与结婚没有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