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70岁以上的老人旅游比青年人多交100元
因为旅行社认为老年人消费能力低,导游带团购物提成低,所以多收费。
Ⅱ 我国旅游人群中各年龄阶段占的比例是多少
老人58% 中年30% 年轻12%
Ⅲ 国家针对60岁以上的人发布旅游新规,为什么国家近几年来老年人旅游越来越重视
因为近年来老年人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所以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对于老年人这个规定,一经出台,就引起了热议一片。多数市民称,75岁以上老人出游需签字是对高龄人群的歧视性条款。而旅行社也表态称,配备随团医生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60岁上的老年旅游者应请成年直系家属签字的条款最令市民感到不满,而且现在绝大多数旅行社已设置了年龄门槛,拒收老年人或要求签免责协议,75岁老人出游是个槛。
在一些大型旅行社已针对老年人出行的痛点和特殊需求制定了老年游的标准,包括“领队需是公司星级领队。需有急救证”,“单次拉车时间最好不超过2小时”,“餐食以热食为主”。今后,针对“人数超过100人的老年团,需配随团医生”的条款,大型团或将被拆成若干个小团,老人也能玩得更加轻松。不过,这一系列的转变,也需要保险公司、游客的支持。
Ⅳ 什么是老年旅游市场
老年人市场是个旅游最大的市场,因为他们有钱有时间,关键是有时间内.
所以第一老年人容旅游的人数肯定多;
第二,老年市场要靠去推动,老年市场很会跟风的,如邻居张大爷一家去了哪里哪里,旁边的老人都会有一重冲动.因为他们不是去不起,更不想输给别人.还有老年人都会参加一种经常聚会的地方,只要那边有人去,他们80%的人都会去的.
第三,关于市场怎么推动,一个是找他们头,有影响力的那几个人.把他们搞定了,会带出一大片市场的.二是向他们儿女做诉求,就象X广告,"养育之恩无以回报...",这样可以搞定钱.你组织总要有钱赚嘛.
第四,老年人喜欢去哪些地方,可以说他们哪都想去,没坐过飞机的想做一次飞机,没出过国的肯定想出国,哪怕是新马泰也好的.国内么北京肯定要去的,看看心中偶像伟大领袖毛主席,还有就是香港\澳门\台湾,这些地方.老年人一般不要推荐去日本,也不要推荐去海岛度假,不过海南三亚肯定要去的
Ⅳ 多少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免车票和旅游点门票
国家旅游局没有这个成文规定,但国家旅游局所管辖的国营旅游景点大部分对60岁以上老人有优惠政策,对70岁以上老人有免门票政策。民营旅游景点门票对团队优惠的多,对散客优惠的很少。
拓展资料:
社会福利的内容 社会福利,包括由私人、企业、团体和国家举办的各种福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各级政府实施的社会福利,名目繁多,大体上可以归为两类﹕1、社会保险。按规定缴纳有关社会保险金者才能享有的福利,它的主要项目有老年退休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残废保险等。2、福利补贴。不论是否参加社会保险,凡符合规定条件的公民都可以得到的补贴。
参考资料:网络-福利国家制度
Ⅵ 老年人旅游景区收费新标准怎样规定的
有些来地方是免费的,但必须办自理老年人优待证。办理优待证后,乘坐公交车、去旅游景点、看电影、去收费厕所等,7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享受全免费待遇,60岁到70岁的老年人可享受部分优惠政策。此证在全国通用。
但必须是65周岁以上的老人,必须持本人的老年证及身份证才能购买,如果没有老年证或身份证的话,将不能购买半价票,只有购买全价票
老年证办理
办证条件:户籍在沈阳市街道管辖内,年满60-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办理要件:身份证复印件1份,2寸照片1张。
办理流程:收取老年人办证要件→上报街道→社区老龄干事到指定部门打印老年证→到市老龄办盖章→办结,返回老年人。
收费:免费。
补充说明:由于各省市各地方办理方式不同,其他地方办理老年证可咨询各地民政部门。
注:中国景点都对老年人有优惠!!
Ⅶ 人口老龄化的比例是多少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人口老龄化的具体标准是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两个方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老龄问题包括老年人问题与老龄化问题,而老年人问题与老龄化问题相联系,但又不完全相同,一般把有关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和权益保护看作"老年人问题",把有关老年人增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称为"老龄化问题",这是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范畴来认识老龄问题。
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达6亿,有60多个国家的老年人口达到或超过人口总数的10%,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行列。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引起了联合国及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和关注。80年代以来,联合国曾两次召开老龄化问题世界大会,并将老龄化问题列入历届联大的重要议题,先后通过了《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十.一国际老年人节》、《联合国老年人原则》、《1992至2001年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全球目标》、《世界老龄问题宣言》、《1999国际老年人年》等一系列重要决议和文件。提醒各会员国"铭记着二十一世纪的社会老龄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对任何社会都是一项重大的挑战",吁请各会员国"加强或设立老龄化问题国家级协调机构","在国家、区域和地方各级制定综合战略,把老龄问题纳入国家的发展计划中","为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提出了"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的口号,以期增强人们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和老年人问题的重视。
老龄化为什么会成为问题?根据美国普查的研究,世界性的人口老龄化是"历史上未曾出现的社会现象"。人们可以把这一现象当作历史进步来庆祝。从根本上讲,这种人口转变是医疗进步、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和经济发展的直接成就,也是公共卫生事业,例如饮用水卫生、克服营养不良、克服传染病和寄生虫疾病,以及降低母婴死亡率的结果。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人口老龄化提前达到高峰。20世纪后期,为控制人口的急剧增长,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加快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由于下世纪前半叶人口压力仍然沉重,还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国策,其结果将不可避免地使我国提早达到人口老龄化高峰。第二,在社会经济不太发达状态下进入人口老龄化。先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一些发达国家,目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000美元以上,呈现出"先富后老",这为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奠定了经济基础。而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1000美元,呈现出"未富先老",由于经济实力还不强,无疑增加了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难度。第三,在多重压力下渡过人口老龄化阶段。下个世纪前半叶,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改革和发展的任务繁重,经济和社会要可持续发展,社会要保持稳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使得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对发达国家和人口少的国家更为艰巨。由柳洪平创建。
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由于扶养老年人与扶养少年人所需社会资源不同,负担也大不相同。各国研究结果都得到相类似的结论:抚养一位老人的平均费用与儿童的费用大体上为2∶1—3∶1。尽管中国儿童人口比例的下降抵消了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被扶养人口总比例增加不多,但社会费用的支出仍将稳定地增长。医疗费用及退休金是社会对老年人主要的支出项目。在西欧的一些国家中,由于实行高所得税、高社会福利的政策,社会保障费用已接近国民收入的1/3。美国某些年的养老金开支超过国防费用,成为主要的财政支出项目。我国1978年离退休职工支出为17.3亿元,1990年上升到388.9亿元,2003年已达到4088.6亿元;医疗费用从1990年的76.2亿元增长到2003年的271.3亿元。我国上世纪90年代社会保障费用也曾高达GDP的13%,近年稳定在5%左右。
老年人需要丰富的精神生活。许多经济发达国家老年人自杀率居高不下,各种类型精神疾病困扰着广大的老年人群,其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家庭联系松散,丧偶以后独居的老人尤其感到孤立无助。我国则强调尊老爱老,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家庭和社区组织等部门在关爱老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老年人需要充实的物质生活。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老年人的收入明显增加。据统计部门调查,2000年城市老年人平均收入比1992年提高3.1倍,同期农村老人收入增长1.7倍。我国城乡老年人口一次性抽样调查显示,城市75.6%和农村55.6%的老人感到自己的生活有保障。在农村,86.1%的老年人认为比起过去在生产队里的老人,自己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市也有70.3%的老人认为自己比过去离退休职工“经济上更加有保障”。城市中的老人家庭现代生活设施从1992年的4种增加到2000年的8种,50%的城市老人有独立的煤气、电话、电冰箱和室内厕所设施,户均住房面积达到70多平方米。农村老人50%有两种现代化家庭设施,户均住房面积达到80多平方米。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我国老年人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其消费额占社会消费总额的比例还很小,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他们的家庭财产也明显少于青壮年。国家统计局2002年对4000户城市居民调查显示,60—70岁老年户家庭财产平均为16.2万元,70岁以上者15.7万元,比35—40岁青壮年户家庭财产少43%。
我国老年人医疗费用负担随年龄增加而迅速加重。据1993年和1998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城市居民每年住院费用0—4岁为817元,10—19岁增加到2244元,40—49岁为4577元,65岁以上则增加到5096元。可见,老年人疾病多,病情往往比较严重,需要消耗更多的资源。据国内外大量资料分析,退休职工医疗费用与在职职工相比约为3∶1,有的国家甚至达到5∶1。我国正在深化医疗制度改革的过程之中,这些数据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研究。一些城市重视加强社区建设,使老年人在社区中得到方便的医疗、保健咨询服务,降低了医疗开支,这些都是有益的经验。从管理体制上,还可实行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相结合,进一步加大保障的力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在一些地区试点,对大病治疗给予有力的支持。据调查,贫困农民在脱贫后又返贫的,有60%是因病,在疾病、灾害等方面完善社会保障、商业保险,将为农村的共同富裕,尤其是为农村老人的生活保障提供必要的制度支撑。
结论与意见
对中国和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展望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和意见:
1.21世纪我国出现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是20世纪50到60年代高生育、低死亡的必然后果,与世界人口发展趋势一致。
2.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从20世纪70年代起实施至今,使我国少生3亿多人,降低了21世纪中期老龄人口的数量,从而减轻了社会抚养老人的负担。
3.成功的计划生育工作使我国的劳动力总量直到老龄化严重的21世纪30年代前后,仍可保持在总人口50%以上,在21世纪20年代前劳动力总量最丰富时甚至可达总人口的65%,目前仍有1.5亿以上的富余劳动力。因此,今后数十年内都是我国劳动力充沛的黄金发展时期。我国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不会发生经济发达国家劳动力缺乏的问题。
4.人口多、土地少、资源相对缺乏仍将是我国长期存在的基本国情。尽管日本人均耕地只有7分,但劳均耕地却有13亩,远远高于我国。因此,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扶养老人的各种需求,才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根本出路。
5.我国经济发展正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未来扶养老人的社会能力的提高,应从培养高素质人口着力,采取各种措施使我国从人口数量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为此,我国应采取稳定低生育水平,培养高素质人口,完善经济、社会制度,提高服务、保障能力,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的政策,统筹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发展。
6.我国各个地区人口差别巨大。上海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出生率已低于死亡率,从1993年起即进入人口自然负增长阶段,人口平均期望寿命已达到世界最长寿国家的水平,个别区早在10多年前老人比例已接近1/4。同时,也有少数省份人口仍然十分年轻,还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达到人口零增长。鉴于这种情况,我国在人口及其相关的政策上不宜一刀切,应当采取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的原则。
7.我国的家庭结构正在发生迅速的转变。这种转变的影响将反映在社会结构及功能、人际关系及代际关系、家庭内经济流动、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等许多方面,这些变化也会对老龄工作产生深刻的影响。政府应当相应地在社区建设、养老保障、医疗体制、社会服务等方面作出适当的安排。
8.老年人不仅需要社会的扶养,同时也有很高的社会价值。我国许多老人年老志不衰,仍然在各个领域继续作贡献。老人的知识、经验、威望、品德、能力等都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提倡“老有所为”是我国特有的老龄工作方针之一,充分体现了对老年人的重视、尊重,仍应继续作为我国老龄工作的重要方针。
9.近年来,健康老龄化的观念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联合国提出,将健康老龄化作为全球解决老龄问题的奋斗目标。健康老龄化是指个人在进入老年期时在躯体、心理、智力、社会、经济五个方面的功能仍能保持良好状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年人中若有较大的比例属于健康老龄化,老年人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老龄化的负面影响得到制约或缓解,则其老龄化过程或现象就可算是健康的老龄化,或成功的老龄化。为实现健康老龄化需要社会各方面协调一致的努力,也需要老年人的积极参与。我国在这方面应当大有作为,努力为世界提供范例。
Ⅷ 近年来我国老年人旅游人数较多的原因
因为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人类经济水平也提高,人的经济条件也达到了一定的版地位,而且老年人的权消费观念也随之增长。很多老年人年轻时一心的工作没有时间去潇洒去旅游,去放松自己的心情,我退了休以后,老年人也有自己的老年生活,真对他们来说经济条件提高了,人的思想境界提高了,人难得有闲去旅游,看看各国的风情,各国的风味小吃,对于他们来说一生没有遗憾。所以说现在我国的老人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的原因,也就是在这里,
Ⅸ 中国老年旅游市场规模怎样
中国老年旅游市场的规模是十分巨大的,现在的老年人都是想出门去旅游的,所以这个规模很庞大。
Ⅹ 老年人出游需求呈现多样化吗
从目前的老年人旅游市场来看,老年人旅游消费已经迎来了一轮新的升级。从传统的跟团观光游,到随心的自由行,再到目前的主题类旅游。随着老人朋友前往的目的地越来越多,他们已经对传统的旅行方式及目的不再感兴趣,这种情况也会倒逼旅行社在生产产品过程中要不断增加旅游的内涵和营养,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
当下的老年人对于自身身体健康变得愈加重视,旅游已经不单单是为了娱乐,康养理疗也成为了出门休闲的重要目的之一。中青旅遨游网就基于市场需求变化为老年人推出了量身定制的康养旅游,分为康养旅居、康养理疗和康养游乐三大类,康养旅游日渐受到老年人的关注,目前选择康养线路的旅行人数占比有较大提升。
银发族对旅游产品及服务特殊要求覆盖到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以“深体验、慢节奏”风格主导,让爸妈轻松 “休闲游”。如中国国旅总社的慢品江南东方软卧专列线路,在乌镇枕水而眠、游览杭州和绍兴品味别样的诗意文化,荡漾着小船徜徉水乡。而驴妈妈的“桂林、阳朔、巴马、德天、北海火车11日跟团游”优选火车卧铺,慢节奏游览桂林山水,同时深入广西巴马长寿乡,探秘长寿养生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