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对老年人的态度

对老年人的态度

发布时间:2020-12-16 18:38:47

㈠ 中老年人对待疾病应有怎样的心态

进入老年期,身上这样那样的病逐渐多起来了!这是既无奈又逃避不了的规律。据报道,65岁以上中老年人患有慢性病的达到80%以上。严格说,世上很难找到一位从内脏到肌肤筋骨完全健康无恙的中老年人。因此,中老年人能和疾病打交道,尽力将疾病降服,或者和它“相安共处”,可以说是一门生活艺术。对这个问题的正确处理,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愉快度过晚年。

中老年人对待疾病,应抱“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因为中老年人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代谢水平、免疫状态等,都有不同程度减退,与年轻人相比,容易罹患各种病变是不可避免的。另一方面也要看到,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绝大多数疾病是能够治愈的,至少可以使症状缓解,病情稳定。而病人自身的精神状态和主观能动性,往往对疾病的进程起重要影响。其实,不少慢性病就像弹簧一样,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年老有病并不可怕,怕的是消极悲观,怨天尤人,整日忧心忡忡,愁眉不展。不仅无济于事,而且由于精神因素的作用和心理状态的影响,常导致免疫缺陷,抵抗力降低,促使病情加重。

此外,要相信科学,并与医生密切配合,使治疗规范化。切不可盲目相信自己“老经验”,自以为是,打乱治疗计划;更不可旁门左道,轻信无科学依据的神丹妙方,急于求成,弄巧成拙,追悔莫及。

总之,中老年人面对疾病,必须持乐观态度,积极治疗。要坚信自身顽强生命力,决非一般疾病能够轻易摧垮的。只要勇于“和病共处”,就能够快乐地走完人生最后的路程。

㈡ 如何理解退休老人的心态

人到老年,机体各部分、各脏器包括大脑在内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老化,功能减退,如视力模糊、两耳失聪、行动不便、皮肤多皱、毛发变白或脱落、代谢下降、免疫功能低下等,这是老人正常生理方面的改变,与此同时,也可发生心理方面的改变。
1、情绪改变:有些老人变得多疑善感,容易激动,可为小事而大发脾气,对周围事物总感到看不惯,不称心;有的还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倚老卖老;有的变得郁郁寡欢,苦闷压抑,情绪低落,或是显得淡漠无情,凡事无动于衷。
2、智力改变:记忆力常有减退,以近时记忆较明显,如昨天吃的什么菜,几天前有谁来看望过自己都会想不起来,东西放下就忘,经常要寻找钥匙、眼镜、钢笔等小物件,见到熟人一下子想不起名字,自己也感精力和脑力不足,对空间概念和抽象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都减退,计算能力也会缓慢迟钝,容易出错,新的知识难以吸收。
3、性格改变:有的老人显得噜苏,说话多重复,过于小心谨慎,唯恐出错;有些变得不修边幅,生活懒散,不注意个人卫生;也有的变得幼稚,喜与孩子们在一起,贪吃零食;或变得自私、贪婪,好占小便宜。
当然,正常老人的这些改变有一定范围,但若过分突出,尤其与一般同龄老人相比,若已明显不同,则要考虑有无老年期精神疾病的可能。

㈢ 老年人如何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你好!以下属于我的个人观点请阅:

一、心态方面:

1、对各种事情倾注热情,积极参与生活。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把握住热情,并与之为友,那么埋在心头的阴霾就能驱散。当自己不悦时,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就会感到其乐无穷。
2、对一切不要抱过高的期望值。要留一席心理空间,这样,对事后的结局容易接受。
3、学会明智。要认识到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事物总是相对的。苛求别人或过分要求自己,都是不理智的。“风物长宜放眼量,牢骚太盛防断肠”。把事情看开了,心胸就能开阔,情绪自然就能保持稳定。
4、遇到失意时要学会自我解脱。苏轼当年同弟弟分别七年未晤,心情忧郁,写下了有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从月亮盈虚变化得到启示,最后想开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可以作为老年人摆脱烦恼的借鉴。
5、保持和创造愉快的心境。树立乐观的态度,是克服不良消极情绪的制胜法宝。每个人可以依据自己的情况,去设想和创造一个心情愉快的环境。情绪虽有外界因素,但人是可以控制情绪的,困难面前不气馁,委屈面前不怨人,知足者常乐。

6、适当地赞美自己。不自卑、不自怜、不自责,以积极的态度称赞自己,这样会对你的行为产生积极的作用。
7、在不利的环境面前,要学会疏泄自己的消极情绪。可找几个知心朋友,倾诉内心的苦闷。

二、生活方面:

1、保持健康的身体
如果中老年人有了健康的身体,自然对于生活的期望也就更高,感觉更好。一个人没有受到疾病的困扰,生活的吃喝拉撒等各方面都良好,连走路都带风,这都是保持好心态的基础。因为不管是大病小病都会给人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让人陷入烦躁,甚至抑郁的状态。
2、充足的睡眠
我们每天花在睡眠上的时间基本占了1/3,就是说我们每天有1/3的时间都是在睡觉休息,那如果没有足够的睡眠,就会导致精神不佳。只有身体得到完整的休息才能保证情绪的平和,这样也就会有一个好的心态了。
3、适量的运动
适量的运动是我们每天生活必备的一部分,不管是跑步,还是其他的有氧运动,或者是瑜伽都可以,每天有足够的活动量,能够让身体保持更好的状态。而且通过运动还可以将内心已经有的烦闷释放出来,运动还可以让大脑充满活力,保持精神振奋。
三、饮食方面:
饮食尽量清淡,吃有助消化的食物,吃些新鲜水果、蔬菜。
最后:老年人要培养自己的自信心,自信是心态好的前提,也是快乐的秘诀,心态好,才能保持乐观的生活状态,享受快乐的晚年生活。

㈣ 谈谈对老年人的看法~答到重点的加分~~~

年青人同老年人相处"五不要"。
人进入老年,由于生理功能的衰退和一些疾病的专折磨,属在心理上会出现一些变化。年青人应了解老年人心理的这些变化,注意下面几点:
(1)
不要公开顶撞老人。
(2)
不要限制老人的活动。
(3)
不要嫌老人唠叨。
(4)
不要厌烦老人的衰退。
(5)
不要嘲笑老人的"返童现象"。

㈤ 年轻人与老年人对生活态度有什么不同

年轻人 思想观念超前 生活肯定会放的开
老年人还是和以前一样 旧思想 看不惯现在的开放

㈥ 关于对老年人的看法

这可没有依据,只是你妈妈的心理作用。在这个问题上与你妈对立的话你妈妈只会更爱你的。况且,尊老爱幼,大爱也。
为使老人提高生活质量,应尽量让他坐起来吃饭,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褥疮。

㈦ ,谈谈你对子女赡养父母或老年人的看法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从法律还是人伦道德,子女都应近赡养义务。在线在一切向钱看的社会,老人似乎被遗忘了,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面临着无人管的困境,有钱的争钱,没钱的连看都懒得看,这样的不孝子女越来越多,更有甚者以负担大没能力逃避赡养义务,真该专门有一套完善的律法针对这些不进义务的人,为了遗产可以六亲不认,现在的法律漏洞太多。

㈧ 请问:中西方对老年人的态度对比

不要认为老年人就一直是老年人,西方人不会认为老是值得尊重的。人无论多大,都要自立自强。

㈨ 年轻人和老年人对钱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老年人都非常的节省,舍不得花钱,而年轻人大多比较开放,甚至可以用信用卡,或者是一些其他的金融服务来超前消费。

㈩ 年轻人和老年人对待生活的态度

老年人来剩下的追求不源多了,人生阅历很丰富了,但是身体不行了,他们需要尊重!
年轻人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没真正树立,身体很好,活泼爱动,比较叛逆,做得好要鼓励、做的不好要严加管教,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

阅读全文

与对老年人的态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男50岁大寿 浏览:575
50岁的明星照片 浏览:936
台湾荣民养老金多少钱 浏览:601
个人购买养老保险的限制条件 浏览:108
广州最低养老金是多少 浏览:833
办理体检表去哪个医院办 浏览:180
老人贪睡怎么办 浏览:755
五险一金与退休后工资吗 浏览:955
道外老年大学去抚顺街做什么车 浏览:503
老年人义齿免费吗 浏览:616
为孝顺之人 浏览:781
中国男工人退休年龄是多少 浏览:519
绍兴农村居民养老政策 浏览:111
孝敬父母的作文初三500字 浏览:245
福州晋安区老年大学课程表 浏览:548
怎样应对农村养老 浏览:396
四级残疾证养老保险 浏览:698
淮安养生毯有哪些 浏览:266
关于重阳节去敬老院的感恩活动 浏览:984
敬老院室外设施 浏览: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