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老年人突然血压低什么原因

老年人突然血压低什么原因

发布时间:2023-10-14 03:51:45

A. 中老年人低血压是怎么回事

关于中老年人高血压,一般人都比较熟悉,而对于中老年人低血压,则相对了解不多。实际上,中老年人持续低血压往往是体质衰弱或体内存有某类疾病的反映,而低血压本身也会导致某些机体功能障碍,故不宜忽视。

按标准,血压低于90/60mmHg(相当于12.0/8.0kpa),即可诊断为低血压。一般说来,除非血压降低较多,否则多无明显症状,多在查体时发现。所以,一旦出现较长时期低血压,即应查找原因,并回顾有无其他身体不适或症状,一般可考虑有无以下情况:1.近期有无经常服用安眠药、镇静药、降压药等,这种原因引起的低血压多合并有头晕、头痛、健忘、心悸、精神不振等。大都停药后血压迅速恢复正常水平。

2.近期有无因牙疾、胃病等影响食量,导致一个时期内严重营养不足。这种情况应针对原始病因治疗,多属短暂性低血压。

3.是否与体位变动有关。少数中老年人由仰卧位至站立位时突然出现晕厥等脑缺血症状,测量血压显示收缩压低于标准值20mmHg;舒张压也降低超过5mmHg,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位置性低血压,多发生于体质衰弱或近日较长时间卧床者;个别中老年人由于遗传素质或有广泛下肢静脉曲张,也可发生位置性低血压。有这种病史的中老年人,平日行动,尤其是起床时动作要慢,睡眠时经常变换体位,枕头稍高,也可试穿弹力袜。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般不需用药治疗。

B. 老人原来是高血压,现在变成低血压了怎么办

原来高血压,现在低血压了!

对于老年人来说更危险,会有脑梗死的风险,也有别的全身供血不足的发风险。

对于82岁的老人,原先高血压,现在血压80/50,必须马上停药,尽快就诊。

一般从高血压到低血压的转变有很多可能,但不管什么原因,低血压的危险更大。

高血压一般对人体的危害是缓慢的,所以我们把高血压叫沉默的杀手,如果长期高血压不控制,才会导致心脑肾血管损害。但是低密度如果几十分钟或者几个小时不抢救就会有生命危险。简单理解低血压就是休克,会导致全身脏器供血不足,导致脑缺血、肾缺血、肝脏缺血,进而引发脑梗死、肾衰、肝衰等等危险。所以低血压更危险。

高血压造成低血压常见的几个原因:

1、药物过量,老年人高血压吃着降压药,有时候忘记吃过降压药,重复吃降压药就会导致低血压;吃短效降压药也可能会导致低血压;吃着治疗前列腺的升桐药物也会导致体位性低血压。

2、年龄导致,随着年龄增加,生理变化导致低压越来越低,好多老人都会出现高压高,低低压常常低于60,问是不是低血压,这时候还是以参考高压为准,因为这是生理变化,老年人低压都会越来越低。这种情况没有风险,参考高压即可。

3、发生了疾病,比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都会导致血压急性下降。还有一些疾病,比如任何原因导致的休克肯定会低血压,或腹泻、不进食也会导致低血压。吵段坦

不管什么原因导致的低血压,都必须先停药,如有必要尽快升压,并找到低血压的原因。因为低血压更致命!

【心血管王医生正式授权维权勇士保护,如有窃取者一律追究法律责任。】

老人高血压突然变成了低血压, 首先要明确一点的是,立即停用所有的降压药物。 部分患者觉得自己是高血压,就一辈子吃药,即使血压降低了,也还在服用降压药物,以至于出现头昏乏力、甚至黑朦晕厥等不适。这个观念是错误的。降压药物的使用是以血压为基础的,如果说血压偏低就要减量或者是停用降压药。

其次,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积极的寻找血压降低的原因。 1. 有没有大量的丢失液体?比如严重腹泻、失血、出大汗等。2. 有没有出现一些疾病?比如,急性心梗、急性心衰、急性心肌炎等。3. 季节原因引起的,部分患者,尤其老年患者,到了天气转暖以后,周围血管扩张,血压容易降低,这个时候,可以把将药物减量甚至停用一段时间,使血压维持在较为正常的水平,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

如果血压持续偏低,有可能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灌注不足的情况,所以尽早到医院去做相关的检查和治疗。

关注 健康 ,关注心血管徐医生!

对于老年人,特别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除了要注意高血压的控制以外,低血压的问题更加不容忽视。对于高龄老年人来说,如果出现血压收缩压低于90,而舒张压低于60的情况,就属于低血压的情况了,低血压影响身体各个组织器官的供血,从而引起组织器官的 健康 损害,也会因大脑供血不足出现眩晕、浑身无力、健忘、思维迟钝等问题,而低血压同样有引发心绞痛、心梗、缺血性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而且低血压通常比高血压更难控制,因此,对于高龄老年人低血压的问题,一定要引起注意。
老年人低血压原因1——药物性低血压
很多老年朋友,有高血压的问题,坚持用药是很好的,但也要做好血压的监控测量。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人体的血压调节功能也会逐渐衰退,长期服用降压药,可能远来能够控制血压平稳在正常范围内,但当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这个药物用量就会使血压降得过低,导致低血压问题的出现;对于高龄老年人的血压调节,季节冷暖的变化也不容忽视,现在慢慢天气转入夏季,气温升高,随着气温的升高,我们的血管也会有一定的舒张,这时候如果应用冬天时燃迅的降压药方案,可能也会引起血压降的过低的情况。

对于上述情况,应根据高龄老年人血压的降低情况,及时的停服或减量服用降压药物,具体用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除了服用降压药可能引起低血压的问题,一些中枢神经镇静药、安定类的药物,如奋乃静、氯丙嗪等,改善心绞痛的硝酸类药物,如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都可能会引起低血压的问题,在评估药物引起的低血压时,是否服用了这些药物,是否经常服药这些药物,也要进行排除和评估。
老年人低血压原因2—— 餐后低血压
如果老年人的低血压症状经常出现在餐后1~2小时,那么餐后低血压的可能性就很大。通常情况下餐后低血压是指老年人在餐后2小时测量血压,收缩压下降20mmhg以上,或原来老年人收缩压大于100mmhg,但餐后测量血压小于90mmhg的情况;对于餐后血压并未下降这么多,但餐后仍然规律的出血眩晕、乏力等心脑血管缺血症状的情况,都可以诊断为餐后高血压的问题。对于80以上的高龄老年人,之所以更容易出现餐后低血压的问题,与餐后脏器血流增加、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交感神经代偿功能不全,都有很大的关系。

对于老年人餐后低血压的问题,通常说来,在生活上多加注意,通过非药物调节的方式来控制低血压,是最常用的方法。对于高龄老年人有餐后低血压问题的朋友,给大家以下建议:

1. 避免一餐吃的过饱,过多;

2. 不要大量的进食碳水化合物;

3. 不要吃的过热,尽量不要超过50℃;

4. 戒酒;

5. 餐前喝一杯温水补充血容量;

6. 少食多餐,本来的一日三餐,改成一日五餐或六餐;

7. 避免餐前服用降压药,有餐后低血压问题的老年人,应该选择两餐之间服药。

上述建议,都可以有助于改善老年人餐后低血压的问题,在药物方面,研究证明,利尿剂降压药最容易引起餐后低血压的发生,因此,对于服用此类降压药的老年人,不妨在医生指导下换服跟柔和的降压药物,如普利类或沙坦类药物等。
老年人低血压原因3—— 体位性低血压
如果高龄的老年人,经常在站立时发生低血压的相关症状,甚至会引起摔倒等问题,那么应该排查是否有体位性低血压的问题。通常情况下,老年人在卧位转为站立后3分钟内,测量血压收缩压下降20mmhg以上的情况,就属于体位性低血压的问题了。

高龄老年人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率高,75岁以上老年人发生率高达30%,而住院或养老院的老年人发生率更是高达50%,有直立性低血压的老年人,其发生脑卒中,心梗的几率要比其他老年人高出2~3倍。衰老引起人体的压力传感器敏感性下降,血压调节功能减弱,而高龄老年人,很多也有自主神经障碍的问题,同样可以影响身体对于血压调节的反应能力,对于有这些问题的老年朋友,更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的问题。

如果确认有体位性低血压的问题的老年人,在生活起居上就更应该注意——

1. 首先起床千万要慢,让身体能够逐渐的适应缓慢的自主神经调节,从卧位转为坐位或站立时,一定要尽量的慢,不要太急;

2. 要注意身体 健康 ,不要因为感冒、炎症等,引起咳嗽等方面的问题,咳嗽会增加胸内压,减少静脉回血量,导致心输出量降低,引起低血压风险增加;

3. 有体位性低血压问题的老年朋友,一定要避免久卧,慢慢起身,尽量的活动以下,都有助于改善体位性低血压的问题,减少风险;

4. 体位性低血压的勤快,可以抬高枕头15cm,或者抬高床头10~20cm,白天的时候做斜靠椅,可以减低卧位低血压的发生率;

5. 快速饮水500ml左右,可以在5~25分钟内迅速改善体位性低血压症状。

除了生活上的注意事项,对于有体位性低血压的情况,服用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硝酸酯类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的情况下,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风险也会加大,如非必须服用,应该在医生建议下调整 尽量 用药方案。
心衰患者的低血压问题
对于有心衰问题的老年朋友,如果出现低血压的问题,是比较难解决的问题,因为很多抗心衰的药物本身都有降低血压的作用,简单的把对血压有降低作用的药物停用是非常不可取的,对于慢性心衰合并低血压问题的朋友,首先还是应该配合医生查找导致出现低血压的具体原因,对于治疗心衰的金三角药物:普利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利尿剂不建议停服,而是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减量服用,同时合理加用其他改善低血压的药物,控制血压不要过低的同时,对心衰进行有效的调节控制,很多时候心衰的问题控制住了,虽然服用的药物有降压作用,但血压却有一定的升高,这才是最佳的治疗方式。

心衰患者的低血压控制是非常专业而且复杂的问题,在这里就不过多的赘述了,如果是这种情况的,一定要记住这一条:在专业医生的评估指导下进行药物的调整和治疗。

C. 老年人低血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现在不少老年人出现血压低的问题,那么老人血压低该怎么办呢?有哪些食物适合血压低的老人食用呢?老年人低血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下面就由我告诉大家吧!

老年人低血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老年性低血压和(或)合并晕厥者,其病因和诱因相当复杂,除心源性外,神经、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等也相当多见。

1.心源性

(1)后负荷过重:

①主、肺动脉或其瓣膜狭窄,致流出道阻力增加、心搏量减少,重要脏器灌注不足。

②非对称性肥厚型心肌病,致心缩中、晚期心搏量急剧下降、压力阶差增大。

③肺动脉高压、肺梗死,致右心心搏量减少,右心衰,肺循环血量下降,体循环淤血。

(2)前负荷不足:

①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或老年二尖瓣钙化而狭窄,致左心室充盈受阻,心输出量下降。

②左房黏液瘤,致左室中、晚期充盈不足,心搏量减少。

③腔静脉阻塞症,致周围回心血量下降,心室充盈不足。

(3)心脏收缩机能不良:

①冠心病劳力性低血压、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衰,致心肌有效做功下降,射血分数减少,重要脏器特别是大脑灌注不足。

②心包填塞、缩窄性心包炎,致心脏舒缩功能异常,心室充盈欠佳,心搏量下降。

(4)心律或心率障碍、心脏起搏器功能失调,如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率<40 min="">180次/min,致心输出量明显下降;室性心动过速或室性逸搏心律,心肌多为无效做功,射血分数急剧、严重下降。

2.周围神经或血管张力增高

(1)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如颈动脉窦等压力感受器过敏,将冲动反射至心血管中枢,致心率、血压下降。

(2)慢性酒精中毒、糖尿病、维生素缺乏症,致自主神经功能受损,血管调节机能障碍。

(3)体位改变:其所致的可逆性低血压多为周围静脉淤血、血流缓慢、降血压或利尿过度,当体位改变时,老年人的神经、血管和有效血容量来不及调整所致;不可逆性低血压则多为特发性系统萎缩,自主神经和血管功能受损等所致;某些继发性体位性低血压也属此范畴。

3.内分泌或代谢机能障碍

(1)嗜铬细胞瘤,致过量儿茶酚胺中毒,在血压急剧上升后出现心功能和周围循环机能障碍。

(2)艾迪生病和低血糖症,致皮质激素分泌减少、代谢机能降低;能量不足,影响心、脑正常机能,周围血管阻力下降。

(3)甲状腺机能减退,致血中甲状腺素浓度下降,从而减弱了它通过对自主神经、血管或代谢的正常调节而应发挥的升压作用。

(4)类癌或高缓激肽症,致缓激肽和组织胺等扩血管物质过多,造成回心血流减少、低血压以至晕厥。

(5)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致心功能受损、血管阻力降低。

4.尿毒症或肾透析术后 长期卧床和利尿剂应用不当等,致电解质紊乱,有效血容量不足,血中部分缩血管物质丢失,心肌收缩力下降,血管调节机能不良,血容量不足,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减少。

5.麻醉、手术或交感神经节切除术后 麻醉剂应用不当,术中出血量过多或合并严重心功受损、心肌梗死等;交感神经节切除后血管调节机能不良,外周阻力下降,周围血回流不畅以及心输出量不足等共同影响血压。

6.中枢神经机能障碍、自律神经功能不全如Shy-Draqer's症、帕金森病、脑血管病和脊髓病等都可致血管调节不良。

7.药物 扩血管药、降血压药、抗心绞痛药、抗心律失常药、镇静药、三环类药、胰岛素过量等均可使血压降低甚至引起严重低血压。

8.其他 如各种休克、恶性贫血、红细胞增多症、失血、脱水、主动脉夹层血肿和主动脉弓综合征等,也可通过不同的机制降低血压。

(二)发病机制

老年人低血压病因复杂,发病机制目前尚未阐明,推测与增龄相关疾病和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或药物长期作用所致。

老年人低血压如何预防

有低血压老年人应注意以下几点:

1.无症状低血压由于脑血流无明显减少,多不需要治疗,但应鼓励患者起床散步,避免长期卧床休息或久坐,应当纠正内科疾病,采取增加血容量,改善血循环及增强心脏功能的 措施 ,已有脱水不宜使用利尿剂,应该养成良好的大便习惯避免排便时用力过度。

2.缓慢改变体位和姿势。避免突然起床或者迅速变换体位,并在每次改变体位时应休息2~3min,以使体位代偿反应适应于每次体位的变化。在早晨起床站立或开始走路之前,首先应坐在床上几分钟,在去浴室厕所时,因体位性低血压导致神志模糊或意识丧失而跌倒,可发生骨折及其他伤害,使用床边便桶或尿壶可以预防意外发生。

3.避免过度饱餐,少吃多餐,少吃大量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适当摄取钠盐,适量饮水,保持正常的血容量。

4.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洗澡时间不应过长。

5.酷暑时减少外出,减少大量出汗。

6.穿弹力长筒袜,增加回心血量。

7.尽量避免不是非用不可的影响血压的药物。

老年人低血压的饮食

避免过度饱餐,少吃多餐,少吃大量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适当摄取钠盐,适量饮水,保持正常的血容量。

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洗澡时间不应过长,以免导致身体水分的流失情况或血管扩张的情况,从而加重低血压的情况。

酷暑时减少外出,减少大量出汗,如果出汗量大的话需要适当的补充一些含盐饮料。

老年人低血压有哪些表现

临床表现

(1)无症状性低血压几乎都是在健康查体或因其他病门诊、住院时偶尔发现。老年人对低血压耐受较好,加上反应迟钝、其他病掩盖等因素,低血压易被忽略。事实上,经详细询问病史,绝对无症状者极少。患者常有轻度乏力,偶或头晕、头昏等。一般无器质性病变。其血压低而脉压小,心率偏慢,性格内向,不易激动,肥胖与消瘦者均可见到,以体格瘦弱者较多,老年人较年轻人、女性较男性多见。

(2)症状性低血压大多有轻或中度脑和其他脏器缺血症状,如软弱、头昏、头痛、失眠、 记忆力 差,注意力不易集中等。部分原患高血压的病人,在合并大面积、严重心肌梗死后,血压反而长期偏低,此时除有低血压表现外,还有心肌缺血的有关证据。

(3)症状性低血压严重时可有突然、短暂的意识丧失伴体位张力的消失,也即晕厥的发生。

晕厥的前驱症状有:

①过度体力或脑力劳动后出现头晕、头昏,改变体位常使其加重。

②继头晕后很快出现视力模糊、眼花、黑朦等。

③可有轻度的听力减退或耳鸣。

④软弱无力,站立不稳,有欲倾倒感。

⑤面色苍白、精神紧张、说话吃力,甚至欲言而张不了口。

⑥可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⑦多数患者来不及扶持支撑物或立即采取卧位、坐位便旋即发生晕厥而跌倒。

相当多的病人晕厥时无他人在场。部分病人可有面部或头部皮肤擦伤,老年人可因摔倒而骨折,也可因血压突然明显降低而合并脑血管意外或急性心肌梗死等,个别老人可因晕倒后长时间受凉而合并肺炎。除心源性和神经源(中枢)性者外,呼吸多无明显改变,心率可慢可快,心音多低、弱;深浅神经反射均存在(不同于昏迷)。病人多能清楚地描述晕厥前的情形或所处的环境。一般发作十几秒钟到十几分钟,很少超过20min。病人清醒后仍可见有面色苍白、多汗、手足发凉、无力言谈。少数晕厥时间不长且无严重外伤或合并症者,可自动或在他人扶持下到附近医疗单位就诊,此时多已无明显异常发现;只有存在引起晕厥的原发器质性疾病者,仍可检查到相应的阳性体征。

猜您感兴趣:

1. 导致儿童低血压的原因

2. 老年人低血压什么原因

3. 老年人低血压的原因和治疗措施是什么

4. 老年人低血压的原因和食疗方法

5. 造成低血压的原因

6. 老年人低血压

D. 高血压老人突然发现血压变低了究竟是什么原因

老年人高血压变成低血压可能是环境因素、疾病因素及药物因素引起的。生活中我们常看到高血压患者一到冬天就要加药,一到夏天就要减药,就是非常明确的环境因素引起血压变化的例子。夏天气温高,我们的血管会扩张,同时夏天气温高会引起出汗多,使血容量减少,从而引起一定程度的下降,这时如果还是按冬天的方案服用降压药物,就会出现血压降得过低的情况。而有些情况下的血压低是疾病导致的,例如急性心梗、严重的心律失常、严重的创伤导致的失血性休克、重症感染导致的感染性休克、严重的过敏导致的过敏性休克、腹泻大汗导致低血容量等,这些都会威胁人的生命,是需要积极治疗的。一些心梗后的患者会出现血压偏低,在后期长期口服冠心病药物的时候,就要慎重选择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长期消耗性疾病也会引起低血压,这类人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需要加强营养,补充容量。另外,降压药物的服用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服用降压药的高血压患者,如果不监测血压,在服药期间也有可能出现血压降得过低的情况。

E. 老年人运动后低血压的原因是什么呢该如何调理

老年人运动后低血压的原因是大量出汗导致的,应该科学调理。

4.一些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比较节俭,不喜欢吃鸡蛋、肉类等食物,因此,出现了贫血的症状,这也是他们运动后出现低血糖的主要原因,但是,贫血的原因不仅仅是饮食上的问题,还有可能是体内环境的问题。

F. 老人低血压是什么原因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大部分都是老人患者,大家都知道高血压的危害,其实低血压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特别是老人,如果患有低血压就会影响身心健康。那么,老人低血压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就由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吧。

老人低血压是什么原因

1、体位性低血压,这种也叫作直立性低血压,患者的血压会急剧下降,一般在平卧位、长时间站立或者突然起立的时候最容易出现了,这种老年人低血压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老年人自身的神经调节功能出现了低下,继而引发动脉硬化二导致的。

2、运动性低血压,老年人参加运动的时候,一旦精神紧张或者是久蹲之后突然起立,都会出现低血压的现象,这时候还会出现耳鸣、头晕、眼发黑等各种不适症状。这种老年人低血压的症状一般是由于运动过于剧烈而引起的,需要及时停止运动,休息之后即可缓解。

3、体质性低血压,此类老年人低血压一般在体质瘦弱老年妇女中是最常见的,而且往往还会呈现家族遗传倾向。患者出现症状之后,就会有乏力、头晕、心跳等症状,即使检查也可能查不出来任何的疾病。

4、药物性低血压,到底老年人低血压怎么回事,有的时候,老年人一旦服用了降压的药物,比如说速尿、双氢克尿噻等利尿药,胍乙啶、甲基多巴、优降宁等,氯丙嗪、奋乃静等安定类药,这样也很容易出现低血压的症状,需要引起重视。

70岁老人血压低怎么办

1、晕素兼吃,合理搭配饮食,保证摄入全面充足的营养物质,使体质从纤弱逐渐变得健壮。

2、如伴有红细胞过低,血红蛋白不足的贫血症,宜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 C 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诸如猪肝、蛋黄、瘦肉、斗奶、鱼虾、贝类、大豆、豆腐、红糖及新鲜蔬菜、水果。

3、莲子、桂圆、大枣、桑椹等果品,具有养心益血、健脾补脑之功效,可常食用。

4、宜适当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调味品,如姜、葱、醋、酱油、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避免过度饱餐,少吃多餐,少吃大量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适当摄取钠盐,适量饮水,保持正常的血容量。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洗澡时间不应过长。酷暑时减少外出,减少大量出汗。穿弹力长筒袜,增加回心血量。尽量避免不是非用不可的影响血压的药物。

G. 老人原来是高血压这几天不知道为什么有点低血压了

问题分析:
你好,引起血压低的原因很多,主要有(1)体质性低血压。可以没有感觉或仅有轻微头晕、无力等,有的人与遗传体质有关。(2)体位性低血压。从卧位骤然起立,或长时间站立时发生,可见于重病后、体质弱者。(3)继发性低血压。这种类型低血压是某些急、慢性疾病引起的一个症状。

意见建议:
建议无论是哪一种低血压病人,都可以适当多吃些咸一点的食品,因为盐能使血压上升。每天多喝水、多运动能增加血容量,还可吃些桂圆肉、大枣、红小豆等,不但能增加营养,还有利于纠正低血压。

阅读全文

与老年人突然血压低什么原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重阳节三清 浏览:926
孝顺的品质的词语 浏览:583
社保关系转移退休前多久 浏览:20
岳飞孝敬母亲的故事 浏览:236
老人肺心衰竭脚底发紫还能活多久 浏览:6
云和县老年大学画图班 浏览:533
安徽颍上建颍乡孝敬父母劳动模范 浏览:867
养生馆如何做外卖 浏览:179
水利部老年大学电话6 浏览:450
台湾安心养老院 浏览:666
贵州交3000农村养老保险领多少 浏览:449
70岁以上老人日本 浏览:692
钦州市老年大学电话地址 浏览:46
有多少父母对孩子很不好的 浏览:637
80岁瘫痪老人政府有补贴吗 浏览:522
冬至在养生方面注意什么 浏览:968
离婚后如何处理父母的关系 浏览:395
太平养老保险公司待遇节假日奖金 浏览:823
孝文帝孝顺的故事 浏览:188
养老院意见箱内容怎么填 浏览: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