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敬老院呼叫器的规定
国家卫生部门规定凡评级养老院必须要有呼叫系统,而传统有线呼叫系统具有施工繁琐、维修困难、成本高、没有移动功能等弊端。为此杭州朗开电子全力打造养老院专用线呼叫系统,广泛满足养老院、敬老院、医疗机构关于床头呼叫的需求。
Ⅱ 敬老院床头紧急呼叫按钮到卫生间紧急呼叫按钮到门灯呼叫是不是需要电源和信号线,信号线用啥线呢,求高
这个要看你的呼叫器的产品要求来定,产品需要几芯线就必须符合要求,如果是自制简易的呼叫器那信号线就用普通室内电话用的那种双芯软线就行。
Ⅲ 养老院的硬件设施主要有哪些基本要求
安全第一,其次是人文关怀。
举个例子:卫生间是老人摔倒的事故高发地,养老机构在卫生间的时候,要考虑到防滑、使用扶手、呼叫器等等,另外设备的设计上如果能考虑到“适老化”设计,如避免尖锐形状,以防止老人磕碰,预留足够空间方便轮椅进出等,这样更能体现人文关怀。
图源:保利和品
Ⅳ 空巢老人的应对策略
在2009年,北京市80岁以上老年人有了属于自己的救助服务,不用拨电话就可以享受及时便捷的救助,家中只需安装一个呼叫器,轻轻按下按键,大病小灾都能第一时间得到回应,同时还可以享受家政等日常服务。为北京市老年人享受便捷及时的服务,是北京市政府助老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北京市政府与援通(北京)公司合作,陆续为城区范围内80岁以上老人及特殊需要的家庭安装了援通求救求助呼叫器。呼叫器分为求救和求助两种功能,只要老人出现身体不适等紧急情况,按下红色求救键,求救呼叫功能会第一时间通过援通救助系统到达北京市红十字会急救中心(999),同时还会通知老人的家属,及时对老人施救。在老人需要帮助时,无需告诉对方自己的居住地址,就会得到及时救助。此项问题解决了老人发生紧急情况时不能准确快速地说出居住地址从而延误救助时间的问题,使老人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专业的救助。同时,呼叫器的绿色求助键也为老年人提供了除紧急救护外的日常服务功能,家里想请家政人员,电器坏了需要维修,各种需要的服务都可以通过按绿色求助键得到解决。省去了老人打电话到处询问的烦恼,高效的援通救助系统为老人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援通救助系统自2009年入户安装以来已经收到老人求救求助呼叫累计72万余次,其中有5000多位老人通过红键求救得到急救中心及时救助,也有近30余万人次的绿键呼叫通过援通救助系统予以解决。老人的身体健康有了保障,日常遇到的困难也能够迎刃而解,老人像戴上了护身符,家属心里也像吃了定心丸,免去了后顾之忧。
一按灵更好解决空巢老人的生活问题
匪警110、火警119、急救120、交警122等多个号码,这些号码让老百姓难以一一区别和记忆,而水、电、煤气等公共服务号码则更是不为人知。老百姓报警采用的也仍是人工电话报警方式,报警热线电话分散、号码长、难以记忆,如果当事人遇到诸如盗窃、暴力劫持、交通事故、煤气泄漏、火灾和疾病发作等突发事件,加上时间紧迫、活动受阻、精神紧张、神志不清等情况,常常造成当事人无法报警、报警不及时、报警不准确等现象,导致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损失。
其次,作为提供社会服务的一方,由于缺乏统一的指挥调度平台,不同警种与不同部门之间无法进行很好的配合与协调,分散在各个单位的资源无法共享,使得对综合性复杂突发事件的处理应对不力。而各部门分别建立独立的应急指挥中心,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并且不能和各种社会综合服务系统平台结合,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因此,梳理整合各类服务热线、快速准确报告紧急情况,在社区居民和相关服务机构之间建立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系统,是建设和谐社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把建立“一键通”、“一号通”、“社区呼叫中心”列为社区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属于国家公共财政支持的范畴,正是满足人民群众实际生活需求的重要举措。 “援通社区智能信息服务系统”把这一系统的建设推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为全国树立了典范。为我国“十一五”期间在“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社区智能服务网络”和创建“网络化综合性服务示范社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是一项能使中国13亿人民受益,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共建带来深远影响的利国利民的大工程。
2015年9月16日,北京市民政局公布了市民政局等27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北京市老年人优待工作的意见》:“北京市有需求的空巢老年人家庭免费安装紧急医疗救援呼叫器(一按灵)和烟感报警器。“可免费安装紧急医疗救援呼叫器。 2012年10月29日,“首届全国智能化养老战略研讨会”上指出,智能化养老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选择,要把智能化养老列为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作为老龄工作的重点,以智能化引领养老服务方式转变。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朱勇介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2011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1.85亿,2013年将超过2亿,2050年达到峰值4.83亿。届时,我国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占届时全球老年人口的1/4。
我国面临巨大的养老压力,具体表现之一就是:空巢老人比例高。来自民政部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其中农村留守老年人口约4000万人,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
到2050年,我国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将达到1.08亿,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将达到7900万左右,失能老年人将达到1亿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占54%以上。 政府应建立健全发展智能化养老的扶持政策,加强老龄信息化建设;突出智能管理服务,以老年人健康、发展为中心,实现智能养老的人性化,全面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
智能化养老是运用智能控制技术提供养老服务的过程。以互联网、物联网为依托,集合运用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老年服务行业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捷健康舒适服务的现代养老模式。社会上也涌现出入一系列如桔 豆 盒 子等专为老人设计的科技产品,提升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最大程度的解决空巢老人寂寞的问题。 面对巨大的养老服务需求,中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截至2011年底,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总床位数为 353.2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仅有19.1张,离千分之三十的标准相差甚远,而且,300多万张床位中70%多的是乡镇敬老院床位,主要用于收住农村五保供养对象。
养老服务业体制机制不完善。发展缺少统一规划,政府各部门职能交叉,权责不清,缺乏合力;政府责任不够清晰,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够;养老服务业扶持政策不完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滞缓,截至2011年底,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共4万多家,其中大部分是公办机构,民办机构床位数只占总床位数的1/3左右。
居家养老政策几近空白。95%以上的老年人都要在家里养老。但是,由于家庭小型化,家庭很难胜任养老的功能,需要政府的家庭养老政策来支撑。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居家养老,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家庭养老的免税政策、津贴政策、弹性就业政策。中国除了独生子女家庭奖励政策外,其他方面的支持政策几乎是空白。
养老服务人力资源短缺。目前我国大约需要1000多万养老护理人员,而全国现有养老护理员仅30多万人,其中取得职业资格的更不足10万人。 为推动智能化养老事业发展,经中国老龄办批准,中国老龄办信息中心在全国开展“全国智能化养老实验基地”建设,目的是探索模式,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与会专家认为,智能化养老方式对于低成本应对人口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智能化养老是能够应用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养生养老、健康养老、异地养老、休闲养老等任何一种养老方式的高科技集成平台,可改善各种养老方式的能力和质量。
Ⅳ 什么是老年人紧急呼叫器
老年人紧急呼叫器是由主机、紧急呼救按钮与不间断电源组成。它主要用于空巢老人自救或其他需要急救的场合,是独居老人、空巢老人随身携带、挂在胸前的一种呼叫器或遥控装置。老年人急救呼应系统是指,老人一旦面临突发疾病、遭遇险情等“紧急情况”,只需要按动“紧急呼叫器”的紧急求助键或挂在胸前的遥控按钮,就可与社区紧急呼叫系统中心联系,获得救助。老人急救呼应系统中,即使老人无法言语,接线员也可以通过电脑上弹出的老人资料,了解到老人的资料,及时与120和负责照顾老人的服务员或义工取得联系,给予老人紧急救护。
老年人紧急呼叫器产品的功能与特点:
1、紧急呼救功能:老人遇到突发事情只要按动身上的紧急呼救按钮,报警信号即可发出,呼叫器最多可输入六个紧急呼救电话。老人无需走到电话机前,更无需拨打电话,使用起来方便简单,最大限度的保障了老人的生命安全。
2、录音功能:可预录10秒钟的数字语音留言,用于向外发出语音求救信号。
3、联网呼叫功能:终端呼叫主机可以与120急救中心、社区呼救管理中心连网,通过呼救管理中心为老人搭建的服务平台,为老人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了解了什么是老年人紧急呼叫器,小编提醒您,老年人是弱势群体,需要我们更多的关爱,子女们要尽好自己的义务与责任,让老年人得以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