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养老金制度是社会机构吗

养老金制度是社会机构吗

发布时间:2023-08-13 10:51:06

A. 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包括哪三层次

养老保险层次:养老保险由四个层次组成。第一层次是基本养老保险;第二层次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第三层次是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第四层次是商业养老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亦称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它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一)基本养老保险以保障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为原则。它具有以下特点。

1、强制性:体现在由国家立法并强制实行,企业和个人都必须参加而不得违背;

2、互济性:体现在养老保险费用来源,一般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统一使用、支付,使企业职工得到生活保障并实现广泛的社会互济;

3、社会性:体现在养老保险影响很大,享受人多且时间较长,费用支出庞大。

(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由国家宏观调控、企业内部决策执行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又称企业年金,它是指由企业根据自身经济承受能力,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础上,企业为提高职工的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而自愿为本企业职工所建立的一种辅助性的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一种企业行为,效益好的企业可以多投保,效益差的、亏损企业可以不投保。实行企业年金,可以使年老退出劳动岗位的职工在领取基本养老金水平上再提高一步,有利于稳定职工队伍,发展企业生产。

(三)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是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由职工自愿参加、自愿选择经办机构的一种补充保险形式。实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的目的,在于扩大养老保险经费来源,多渠道筹集养老保险基金,减轻国家和企业的负担;有利于消除长期形成的保险费用完全由国家包下来的观念,增强职工的自我保障意识和参与社会保险的主动性;同时也能够促进对社会保险工作实行广泛的群众监督。

(四)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是以获得养老金为主要目的的长期人身险,它是年金保险的一种特殊形式,又称为退休金养老保险,是社会养老保险的补充。商业性养老保险的被保险人,在交纳了一定的保险费以后,就可以从一定的年龄开始领取养老金。这样,尽管被保险人在退休之后收入下降,但由于有养老金的帮助,他仍然能保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商业养老保险,如无特殊条款规定,则投保人缴纳保险费的时间间隔相等、保险费的金额相等、整个缴费期间内的利率不变且计息频率与付款频率相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实施细则》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第三条


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含依照第二条规定延长缴费)的,可以申请转入户籍所在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含依照第二条规定延长缴费),且未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个人可以书面申请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收到申请后,应当书面告知其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权利以及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后果,经本人书面确认后,终止其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并将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B. 个人养老金制度

养老金制度,是国家为保障特定公民,在退休或丧失劳动能力之后,能够维持正常生活水平,而实行的一种退休养老的福利制度。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是指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每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主要用于记载和核算参保人员个人按规定比例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利息,以及积累额变动情况。
法律分析:养老金制度,是国家为保障特定公民,在退休或丧失劳动能力之后,能够维持正常生活水平,而实行的一种退休养老的福利制度。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是指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每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主要用于记载和核算参保人员个人按规定比例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利息,以及积累额变动情况。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居民身份证号码为标识,为每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个人设立的惟一的、用于记录职工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和从企业缴费中划转记人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以及上述两部分的利息金额的账户。个人账户是职工在符合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并办理了退休手续后,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主要依据。

《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规定了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本决定实施后参加工作、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本人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

《社会保险法》规定,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七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C. 现代养老保障制度的概念

大前提:目前国内对于养老保障体系、养老金体系、养老保险体系的理解并不一致,概念的理论界定是制度设计和政策制定的基本前提,理清概念是为政策制定打下基础。
养老保障、养老金、养老保险概念界定养老保障
养老保障体系:指为了满足老年人的各种养老需求,一个经济体建立的涵盖养老资金积累、老年风险分散和养老照顾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制度安排,主要包括养老金体系、养老保险、养老服务。其中,养老金体系旨在为养老进行金融资产积累,养老保险旨在帮助防范长寿风险,养老服务旨在为老年人提供非物质支持。
养老保障体系及相关概念关系
养老金
养老金体系:指的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国民老年生活,通过经济再分配或者储蓄方式积累养老金融资产,为国民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从世界范围来看,制度化的养老金体系包括缴费型养老金制度和非缴费型养老金制度。缴费型养老金制度通常采取现收现付和基金积累两种方式,现收现付的养老金制度指的是在职一代人缴费为退休一代人提供养老金待遇,其核心是代际养老;基金积累的养老金制度则是个人在工作期间进行养老金缴费积累,并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运作,退休后根据自身缴费积累情况和投资收益领取相应的养老金待遇。由于单一的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均会面临一系列风险,世界银行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三支柱养老金模式,成为世界各国养老金体系改革的普遍选择,包括第一支柱公共养老金、第二支柱空搏职业养老金和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2005年世界银行又将三支柱扩展为五支柱,增加了旨在解决老年贫困的非缴费型、国家财政支撑的零支柱,家庭成员帮扶等非制度化的第四支柱顷做。但从国际养老金发展的总体趋势来看,政府、单位和个人责任共担的三支柱模式仍然是现代养老金体系的核心
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体系:养老保险指的是为了防范和应对老年长寿风险,按照大数法则和风险分散的原理汇集各方资金,为社会成员在年老之后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偿的制度安排,包括社会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两部分。其中,养老金体系中,第一支柱现收现付制的公共养老金属于社会养老保险,实质是国民互相保险,不以营利为目的。商业养老保险是商业机构为投保人养老提供的保险产品,旨在为社会成养老提供风险保障。
养老服务
养老服务体系:养老金、养老保险属于养老保障体系中的经济保障部分,养老老提供风险保障。服务则属于养老保障体系中的服务保障部分。养老服务体系指的是为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生活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面向所有老年群体由政府和社会提供的、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生活照料、护理康复、精神关爱。紧急救援和社会参与的设施、组织、人才和技术要素形成的网络,以及配套的服务标准、运行机制等形成的服务体系。
养老保障、养老金、商业养老保险的区别与联系
第一,养老保障体系是一个比养老保险和养老金体系更为广泛的综合性制度安排,涵盖从物质到服务的各个范畴,是更为全面、更为系统的一揽子制度安排。养老金和养老保险则重在为同比养老提供经济保障,养老金体系和养老保险体系的完善能为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经济支撑。
第二,商业养老保险是养老金体系的重要补充,但是不属于养老金体系。首先,养老金相关概念是从西方引进的,英文中养老金体系用的Pension System,包括Public Pension、Occupational Pension、Indivial Pension三部分,而不是Endowment Insurance。其次,养老金体系的主要功能是积累养老资产,商业斗乎祥养老保险的核心是风险分散,两者的目标存在显著不同。最后,养老金体系中,政府责任更为突出,介入程度也更深:政府是第一支柱的兜底者,为第二、第三支柱提供税收激励,监管也更为严格。而商业养老保险作为市场行为,政府仅负有监管责任,除此之外介入相对较少。
第三,养老金体系与养老保险体系之间区别与联系并存。养老金体系中,第一支柱公共养老金采取现收现付制,其实质是社会成员之间具有互助共济性质的互助保险,比如我国采取现收现付制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因此,养老金体系第一支柱公共养老金与商业养老保险合起来可以称为养老保险。但是基金积累制的第二支柱职业养老金和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其实质只是参加者个人自身的养老储蓄工具,不具有任何保险属性,属于养老金体系但不属于养老保险范畴。
养老金体系与养老保险体系的区别与联系
养老金体系与养老保险体系存在明确差异,特别是第二支柱职业养老金年金和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更是与商业养老保险存在本质的不同。因此,2004年我国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更名为企业年金制度,随后的机关事业单位第二支柱被称为职业年金。同样,我国养老金第三支柱也建议以个人养老金等命名,而不宜使用养老保险的表述。
逐步建立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完善机构养老功能和布局
完善机构养老功能和副局是减轻家庭养老负担,转移家庭养老风险的重要举措。2017年《“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提出要加快公办养老机构,即社会福利性养老机构的改革;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全面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对经营性养老机构,可以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允许设立多个服务网点,实现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运营。鼓励机构整合改造企业厂房、商业设施、存量商品房等用于养老服务。
积极发展老龄产业
发展老龄产业既是社会老龄化的产物,也是老年人口的迫切需求。2016年3月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需要制年规划纲要》关于老龄产业则提出了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通过诸如:统筹规划建设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全面建立此必须尽针对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的补贴制度;实施养老护理人员培训计划;完善与老龄化相适应的福利慈善体系;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本系,增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等手段推进老龄产业发展。
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
支持和鼓励老年人再就业,承担与其年龄相适应的工作职责。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其养老资本的积累,降低公共养老金的支出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优化劳动力结构,降低老龄化对国民经济的负面效应。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必须建立配套制度,一是协调统一不同法律关于老年人劳动和就业的规定等问题。二是国家必须针对老年人口规定弹性劳动合同和劳动者保护等制度。
逐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障制度
老年长期护理保障制度主要依靠的是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地区要统筹施策,做好长期护理保险与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等福利性护理养老补贴项目的整合衔接。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开发适销对路的长期护理保险产品和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长期护理保障需求。

D.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

法律主观: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所谓养老保险(或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由于中国社会养老制度的改革采取的是渐进方式,使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构成复杂,模式复杂,很多地区还存在着农民工养老保险、旧的农村养老保险、计划生育夫妇养老保险、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等。世界各地不同国家的养老保险类型制度分类如下:1、储金型养老保险。储金型养老保险制度在一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实行,以新加坡、智利等国家为代表,强调自我保障的原则,实行完全积累的基金模式,建立了不同类型的个人养老保险账户或“公积金”账户。2、国家型养老保险。国家型养老保险制度曾经在大多数计划经济国家实行,以前苏联、东欧国家为代表。按照“国家统包”的原则,由用人单位缴费,国家统一组织实施,工人参与管理,待遇标准统一,保障水平较高。3、传统型养老保险。传统型养老保险以美、德、法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为代表,贯彻“选择性”原则,即并不覆盖全体国民,而是腊和枣选择一部分社会成员参加,强调待遇与工资收入及缴费(税)相关联,因此也可称为“收入关联型养老保险”。4、福利型养老保险。福利型养老保险以英、澳、加、日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为代表,贯彻“普惠制”原则,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全体国民,强调国民皆有年金,因此称为“福利型”或“普惠制”养老保险。5、混合型养老保险。原来实行福利型养老保险的国家,目前大多已经或正在向一种混合型制度转轨。即福利型养老保险与“收入关联型养老保险”同时并存,共同构成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英国与加拿大就是这种。

法律客观:

中国政府大力推进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在按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有条件的企业可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二十一世纪前二十年,是中国养老保险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将继续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口规模大,本世纪三十年代人口老龄化将达到高峰。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中国政府不棚粗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基金筹集模式,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努力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改革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1997年,中国政府统一了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轮拆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企业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男性职工60周岁,女性干部55周岁,女性工人50周岁),且个人缴费满十五年的,退休后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基础养老金月标准相当于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左右,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本人个人账户(比例为本人工资的11%)累计储存额的1/120。国家参照城市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和职工工资增长情况,对基本养老金水平进行调整。2003年,企业参保退休人员月平均基本养老金为621元。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最初只覆盖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及其职工。1999年,中国把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扩大到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可以规定将城镇个体工商户纳入基本养老保险。2002年,中国把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扩大到城镇灵活就业人员。2003年,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5506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1646万人。开展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2001年,中国政府开始进行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主要包括: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实现部分基金积累,探索基金保值增值办法;改革基础养老金计发办法,将基础养老金水平与职工参保缴费年限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职工参保缴费十五年后每多缴费一年增发一定比例的基础养老金;统一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缴费办法,缴费基数统一为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缴费比例统一为20%。在辽宁省进行试点的基础上,2004年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吉林、黑龙江两省。探索改革机关和事业单位退休制度。中国的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不同于企业的离退休养老制度。2003年,机关事业单位有离休人员67万人,退休人员931万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部分地区开始探索改革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进行离退休费用社会统筹的改革试点。2003年底,参加社会统筹试点职工1199万人,离退休人员258万人。多渠道筹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在人口老龄化加速、退休人员不断增多的背景下,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越来越大。为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中国政府通过多种渠道筹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企业和职工共同缴费。企业缴费一般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具体比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职工个人按本人工资的8%缴费。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按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18%左右缴费。2003年,全国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征缴收入总额为2595亿元。增加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国家规定,各级政府都要加大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力度,增加对社会保障的投入。2003年,各级财政补助基本养老保险基金54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474亿元。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2000年,中国政府决定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包括:国有股减持划入资金及股权资产、中央财政拨入资金、经国务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及投资收益。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管理,按照《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程序和条件实行市场化运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养老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障得以实施的重要财力储备,2003年底已积累资金1300多亿元。推进养老保险管理服务社会化中国企业过去要负担本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发放和人员管理工作。为保证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减轻企业社会事务负担,政府积极推进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2003年底,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部实现社会化发放,已有84.5%的企业退休人员实现社会化管理服务。为全面提高社会保险管理水平,适应劳动力转移流动中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的需要,中国政府自2003年起开始实施"金保工程",目标是实现社会保障信息的全国计算机联网运行。目前已初步实现养老保险信息的中央和省级的联网。 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推进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在按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有条件的企业可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企业年金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实行基金完全积累,采用个人账户方式进行管理。企业年金基金实行市场化管理和运营。2003年,已有近700万人参加了企业年金计划。此外,国家还鼓励开展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二十一世纪前二十年,是中国养老保险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将继续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将符合条件的城镇从业人员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建立健全省级养老保险调剂基金,在完善市级统筹基础上逐步实行省级统筹。 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推进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在按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有条件的企业可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企业年金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实行基金完全积累,采用个人账户方式进行管理。企业年金基金实行市场化管理和运营。2003年,已有近700万人参加了企业年金计划。此外,国家还鼓励开展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二十一世纪前二十年,是中国养老保险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将继续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将符合条件的城镇从业人员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建立健全省级养老保险调剂基金,在完善市级统筹基础上逐步实行省级统筹。

阅读全文

与养老金制度是社会机构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滋补养生汤加盟优势有哪些 浏览:515
从化老人乘车优惠卡在哪里充值 浏览:388
老年人小便很臭熏人是什么原因 浏览:696
2018年河北养老金每月多钱 浏览:623
老人家老是想吃东西还能挺多久 浏览:539
农村老人半保是什么意思 浏览:348
社保所慰问社会化退休人员 浏览:718
老人家为什么有的时候心跳会加快 浏览:362
怎么让孩子变成智慧型父母 浏览:139
退休人员要缴纳社保吗 浏览:226
重庆长寿有花谷吗 浏览:15
张艺兴父母干什么 浏览:106
公司每年的体检感觉没什么用 浏览:57
福州退休加工资补发了没有 浏览:887
除湿机对老人家有好处吗 浏览:259
多多养老院 浏览:786
儿子继承父母房产需缴纳哪些税费 浏览:273
哈尔滨铁路局退休职工几号发工资 浏览:111
社区开展重阳节送温暖活动总结 浏览:987
健康养生类直播带货如何做 浏览: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