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老年人腿软无力是什么原因
一、老人腿发软主要与肾虚有关,补肾是最根本的治疗方法。肾虚引起腿软乏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刚开始并不严重,只有在上下楼梯及走路时间过长后才会出现。随着肾虚的发展,腿软程度越来越严重,甚至站立十几分钟都困难,还会出现胳膊没劲儿、膝盖痛、怕冷、失眠、虚喘、胁痛等症状。临床发现,老人腿软乏力还可能隐含着脑卒中、脑出血、腰椎管狭窄、脊髓型颈椎病、帕金森病等疾病。
二、老年人腿发软的治疗方法:
日常生活中要避免憋尿、过度劳累、经常熬夜、遭受惊吓等,这些都会导致肾虚腿软。黑色食物是补肾佳品,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老人可常吃黑米、栗子、黑豆、黑芝麻、黑枣、黑枸杞、黑松子等。补肾时,要根据肾虚的不同症状,采取不同的补肾方法。
1、肾气不足腿软臂无力。除腿软外,上肢也没劲,主要是由于年高体弱,肾气不能布达四肢引起的。
(1)栗子有补肾气的功效,对治疗腿软乏力十分有效。将生栗子去壳,细细咀嚼栗仁,每日3—5颗,长期坚持。
(2)气海穴位于肚脐直下1.5寸处,是补气的要穴。将一侧手的四指并拢,微微弯曲,指腹稍用力呈顺时针方向揉,每次3分钟,每日3次,连续3周。
2、肾阴虚损腿软膝盖痛。腿软乏力,并伴有膝盖疼痛、潮热盗汗、小便黄等症状。多由阴虚体质、阴精不足或虚劳久病,耗损肾阴所致。
(1)在足内侧,足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有足少阴肾经的原穴——太溪穴。刺激此穴位可增加人体的肾精,起到滋阴液、补肾水的作用。一侧手的大拇指用转圈的方式点按另一侧的太溪穴,力度以感觉酸、麻、沉、胀为宜,每次3分钟,之后换手点按另一侧。长期坚持,效果更佳。
(2)肾阳亏虚腿软怕冷。此类患者常表现为腿软乏力且特别怕冷,夜尿频多、大便偏稀。
患者可多食“肉桂蒸羊肉”。鲜羊肉150克,冷水下锅煮熟后取出,切成小块,加上肉桂6克及料酒、葱段、姜片、食盐少许,隔水蒸半小时后佐餐食用。每周3次,连食3周。
(3)关元穴位于肚脐直下3寸处,艾灸此穴可借助热力,增强温肾助阳的作用。将艾条点燃,在关元穴皮肤上方3—5厘米处,旋转施灸,每次10分钟,每日一次。
3、肾气不纳腿软喘息。腿软乏力伴有喘息气短、呼多吸少的症状,是由于久病喘咳、肺肾气虚、肾不纳气所致。多见于老慢支、肺气肿等患者。
(1)将山药100克与五味子3克、大米50克熬粥食用。此粥具有肺肾双补、纳气平喘的功效。
(2)心肾不交腿软失眠。患者常表现为腰酸腿软、失眠、烦躁等症状,这是肾阴亏损、心火偏亢、心肾不交所致。可将莲子心3克、女贞子6克,开水冲泡,当茶饮,每日一剂,连服7日。
『贰』 老年人双腿无力的原因是什么
很多老年人都会经常出现双腿无力的情况,随着年龄大了,腿脚不灵活的老年人并没有当作一回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双腿无力有可能是疾病的预示,因此不能忽视此种症状。那么老年人双腿无力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老年人双腿无力的原因,供大家参阅。
老年人双腿无力的原因
1、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还可能表现为行动迟缓,患者也会感觉走路没劲,其实是迈不开步。这其实是由于帕金森出现的僵硬感,肌张力增高,走路不灵活。通常病情初发时,患者会感觉迈不开步子而且腿没劲,但走一走步子就可以迈开。
2、脑血管病变
对于下肢无力首先要考虑的是单肢还是双侧,如果是突发的单肢无力且不伴有疼痛,则要排除是否由脑血管疾病引起,因为脑血管疾病可能出现偏瘫。另外,双下肢无力也可能出现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等,一定要及时诊治。
3、腰椎管狭窄
有些老年人,下肢无力且伴有腰腿疼,要考虑腰椎的问题。因为腰椎管狭窄有可能压迫脊髓。老年人腰腿病是常见病,腰椎病也可能是慢慢突出的腰椎压迫到神经,伴有肢体麻木,最后也出现疼痛。建议先到医院做个检查再配合适量锻炼,尤其不可轻易做按摩,以免加重腰椎损伤。
4、颈椎脊髓病变
有的老人感觉双下肢没劲,走路像踩棉花,深一步浅一步的。坐时间长了或站的时间长一点,就会觉得吃不消,好像随时都可能瘫倒。这时候要留意是不是颈椎的问题,需要到医院做一个霍夫曼征检查(脑血管疾病或颈椎病变的神经病理反射检查)。
如果是突然两腿不能动,且有小便困难,要考虑是否突发脊髓病变,椎体压迫脊髓造成运动神经紊乱,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致瘫痪。
老年人双腿无力的治疗方法
1、暖脚
俗话说“暖脚凉脑”,老年人一般是上热下寒。暖脚就是每晚都用热水泡脚,可使全身血脉流通,有利于身心健康。
2、扳脚
端坐,两腿伸直,低头,身体向前弯,以两手扳双脚的脚趾20~30次。此法能练腰腿、增脚力,防止推部乏力。
3、揉腿肚
以双手紧挟小腿肚子,旋转揉动,每侧揉动20~30次,两腿交换6次。此法能疏通血脉,加强腿部力量,防止腿脚乏力和酸痛。
4、搓脚
将两手掌搓热,然后用两手掌搓两脚心各100次。此法具有滋肾、降虚火、舒肝明目等作用,还可防止脚部酸痛、麻木、水肿等症。
5、扭膝
两脚平行靠拢,屈膝微向下蹲,双手放在膝盖上,顺时针扭动树十次,然后再逆时针扭动。此法能疏通血脉,治下乏力、膝关节疼痛。
6、蹬脚
晚上入睡前,可平躺在床上,双手紧抱住后脑勺,一条腿弯曲成90度,另一条腿由缓到急向空中进行蹬脚运动,每次3分种,然后再换另一条腿,反复8次即可。这样,可使腿部血液流畅,有助于尽快入睡。
7、甩腿
一手扶树或扶墙,先向前甩动小腿,使脚尖向上翘起,然后向后甩动,将脚尖用力向后,脚面绷直,腿亦伸直。两条腿轮换甩动,每次甩动以80~100下为宜。此法可防下肢肌肉萎缩、软弱无力,或麻木、下腿抽筋等症。
8、干洗腿
用双手紧抱一侧大腿根,稍用力从大腿根向下按摩直至足踝,再从足踝往回按摩至大腿根;用同样的方法再按摩另一条腿。重复10~20遍,可使关节灵活,步行能力增强。每天坚持做此项运动,还可预防下肢静脉曲张、下肢书肿及肌肉萎缩等。
老年人双腿无力的原因
『叁』 老人一般腿脚无力是怎么回事啊
老年人腿脚无力是常见现象,很多人都不把它当回事。许多老人,包括他们的子女总觉得这是年龄大了,腿脚没劲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就这么一直拖着,病情越来越重。 老年人腿脚无力的常见表现为:走路时间一长,两条腿就像灌铅一样又沉又酸,甚至无法继续行走,而好好休息几分钟,又会缓解不少,能够继续走路了。 其实这种情况在医学上还是很有讲究的。病人出现这样的症状,多半是由“腰椎管狭窄症”引起的。控制下肢活动的神经组织就藏在人的脊髓里面,随着年龄的增加,椎间盘发生退变,脊柱韧带的增生肥厚,椎体与小关节的增生肥大,这些都会引起腰椎管管腔的狭窄,不但会压迫神经,还会压迫供应神经营养的血管。 缺血以后的神经就无法自如的支配双下肢运动,老人就会感到两条腿没有力气,走路困难。休息以后,神经供血得到恢复,就又能走一段时间了。在医学上,这种现象叫做“间歇性跛行”,是腰椎管狭窄症特有的,具有诊断价值的一种表现。 所以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不能仅仅考虑腿上的原因,往往做个腰椎的核磁共振,就能很清楚的看到椎管狭窄了。 这种情况最好早点去医院治疗。
『肆』 老年人双腿无力是什么原因
老年人腿软无力比较多见,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一侧突然出现腿软无力,需考虑脑卒中、脑梗塞或脑出血引起。腰椎间盘突出也会压迫神经引起一侧肢体无力,甚至麻木,还伴有不适,这种一侧肢体无力、麻木往往具有逐渐、反复发作的特点,病程较长,做腰椎CT或者磁共振有助于鉴别;
2、双侧下肢无力,要考虑脊髓病变,比如脊髓占位性病变会压迫脊髓,引起双侧腿软无力,也是个缓慢进展疾病,通过腰椎CT、磁共振、神经电生理检测可以鉴别。老年人下肢无力常见原因是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少部分双侧下肢动脉闭塞,引起下肢动脉缺血,可导致下肢腿软无力。该病除腿软无力症状外,还会有皮肤变薄、毛发稀疏,体检时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等表现。
『伍』 老人手脚无力是怎么回事
老年人下肢无力的症状表现,需要考虑是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等原因出现了腰椎管狭窄症的疾病原因。
腰椎管狭窄症主要是由于腰椎椎管内因为多种因素导致了椎管容积减小,使得腰椎部位的脊髓受到压迫,从而出现了一系列的症状。主要是以下肢的感觉异常以及肌力下降为主要表现。
最典型的症状是间歇性跛行,指的是老年患者在行走一段距离后会出现下肢无力以及麻木,疼痛,跛行等相应的症状,需要休息一段时间后才能继续的行走。行走的距离通常随着疾病程度加重而出现逐渐的缩短。
在临床治疗中,首先需要通过进行腰椎的CT,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来明确腰椎管狭窄症的具体诊断以及具体的病情程度,如果病情严重的通常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