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压疮的分期分哪几期每期的特点是什么.要如何护理
压疮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并发症,如果人长期睡在床上不调整姿势,就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也是医护工作中的一大难题。一般来说,压疮是指身体局部组织持续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是局部组织失去正常机能而致变性、溃烂和坏死。
最后是溃疡期,这一时期应该解除压迫,清洁创面,祛腐生新,促其愈合。同时,必须根据伤口情况,按外科换药法给予相应处理。常用生理盐水、3%过氧化氢等溶液冲洗创面,去除坏死组织,再外敷抗生素(根据创面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并用无菌敷料包扎。
当然,除了上面说的应对三期的护理方法,还可以辅以物理疗法,比如红外线灯照射、鸡蛋内膜覆盖、白糖覆盖、局部氧疗等,这些物理疗法对于压疮的治疗也是很有效果的。
B. 压疮名词解释
压疮也称压力性损伤,是指皮肤和(或)皮下组织局限性损伤,常发生在骨隆凸部位,与医疗器械或其他器械接触部位。压疮常见于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或长期坐轮椅、不能站立和行走者,可以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红,严重者可形成深达肌肉或骨骼深洞。
压疮因局部受压时间不同而表现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期:
一期,也称早期,皮肤完整,骨突处出现压红,压力去除三十分钟后发红不退。此期可以通过翻身、受压处减压,来避免压疮进一步向深处发展。
二期,皮肤破损或出现水泡。此期应注意减压,保持皮肤清洁,保护创面,防止感染发生。
三期,皮肤破损伤到脂肪层。此时应注意减压、创面保护,定期换药。
四期,皮肤破溃、组织坏死或损害,可以到达骨骼、肌肉或肌腱组织。此时治疗比较困难,除加强翻身、减压措施外,需要定期换药,应该到医院就诊。
(2)老年人压疮特点扩展阅读
一般来说,创面周围伴有红、肿、热、痛局部炎症,如果还有化脓、恶臭症状者即可认定为局部感染征兆,伴发热则说明具有全身反应。
1、多见于截瘫、慢性消耗性疾患、大面积烧伤及深度昏迷等长期卧床患者。
2、多发于骶骨、坐骨结节等骨隆突处。
3、在持续受压部位出现红斑、水疱、溃疡三步曲病理改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压疮
C. 什么是压疮造成压疮的常见原因有哪些呢如何预防
压疮是指长期卧床的人身体与床褥之间接触部位发生的溃疡,中医又称为皮疮。现在身体部位因为长期受到压迫,使血液循环障碍,持续性缺血缺氧,营养不良引起的软组织的溃疡,坏死,通称为压疮。压疮病人多发生在病情危重年老体弱,营养状况不良,意识障碍,长期卧床,褥床或者坐轮椅不能自动活动的病人。
如果患者出现了脑血管病变。比如脑梗塞、脑出血或者是脑部受到了外伤,导致患者出现四肢活动障碍或者是由于发生了脊髓的病变,导致神经系统受到损害,引起了四肢发生瘫痪,需要长期卧床。如果翻身不及时,就有可能会导致压疮的发生。发生了压疮以后需要积极进行局部的消毒,应用祛腐生肌的药物来进行治疗。要定时更换肢体,调整受力部位,能够使长时间压迫的部位血液循环更加通畅。如果局部已经出现发红、疼痛等症状,可以在局部涂抹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压疮的发生。
D. 老人褥疮怎么治疗和护理
一、 褥疮是怎么形成的?
褥疮也称为压力性溃疡,是指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造成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血氧,组织营养不良而导致的溃烂甚至坏死,致使皮肤正常功能尚失,俗称褥疮。因瘫痪、老弱等原因造成长期卧床的病人容易发生。
一般家庭成员大多会因压疮的防范知识缺乏,使很多卧床居家老人,引发压疮,继之又继发感染,给老人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可危及生命。而且,家属往往是在压疮达到II-IV期或不可分期时,才将患者送到医院治疗。此时创面的修复过程已是非常困难,过程也较为漫长。因此,对于长期卧床的老人应重视做好压疮发生的防范,以免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麻烦。
二、 老人褥疮怎么治?
首先将创面用生理盐水消毒清洗后,将药膏直接涂在创面上,15分钟左右立即止痛。褥疮病情稍严重者可能在创面出现分泌物,可以是水点、水珠、脓血、腐肉等异物,一般可自动脱落,清理过程中不要用力摩擦,创面发白也是正常现象。
褥疮并发糖尿病患者可能有糖尿病足症状,对此类患者更应该仔细检查创面情况,必要时要将坏死的肌腱进行处理,以免后患。最好在清疮期时间内每天换2次药,目的是要随时将创面里的渗出液清除干净,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暴露治疗,这样能有效的缩短治疗时间。
最重要的一点,严重的褥疮需要及时就诊,不能自己在家随便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病人的褥疮容易愈合,而且不会延误病情。
三、 老人褥疮如何护理?
1、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无碎屑也是防治褥疮的重要环节,同时也要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和干燥。一般情况下,定时采用50%酒精按摩骨骼凸出部位的皮肤,如骶尾部、髋部、枕部、肩胛部、肘部、足跟等,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避免或减少褥疮的发生。
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尿液,粪便污染皮肤或疮面。每次清洁后还要及时擦干。
3、定期对患者进行翻身、减压,强调体位及翻身,经常更换体位,每2至3小时翻身一次,局部可使用气垫、气圈等。对长期卧床的患者,最好使用褥疮防治气垫床。
4、患者的居室应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注意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而致发热,因高热可使褥疮迅速扩大或愈后复发。
5、营养护理鼓励及协助患者进食,根据各阶段病情需要合理调节饮食。
6、心理护理针对烧伤患者不同时期病情特点及心理状态、思想活动,积极做好心理护理。
四、 老人褥疮饮食原则
1、注意补充蛋白质。
2、多食用食物油,如花生油、芝麻油、豆油、菜籽油等,有润肠功效,利于缓解便秘。
3、多补充维生素。
E. 压疮会有哪些表现
压疮好发于受压的骨骼突出部位。早期受压皮肤可出现颜色的改变、轻度水肿,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水疱、溃疡,严重者可加深至肌肉、骨或关节,形成坏死,继发感染后可引起败血症。
典型症状
压疮的常见部位
以长期卧床患者为例,好发部位为头的后部或两侧、肩部、腰部或尾骨、臀部、 股骨粗隆 、腘窝(膝盖后面)、脚外踝及足跟。
压疮不同时期的临床特点
Ⅰ期压疮(皮肤完整)
局部皮肤完整,肤色较浅的人会出现红斑,肤色较深的人可能难以鉴别。
按压变色部位不会变白。
病变皮肤有疼痛、硬肿或松软。
皮温升高或降低。
Ⅱ期压疮(皮肤破损,形成溃疡或水疱)
表皮或部分真皮缺损,表现为开放性溃疡,或开放/破损的水疱。
溃疡表面无腐肉及淤伤。
Ⅲ期压疮(伤口到达皮肤深层)
全层皮肤缺损,可见皮下脂肪,但骨骼、肌腱或肌肉尚未暴露或不可探及。
伤口处有坏死组织或腐肉,可出现 窦道 。
Ⅳ期压疮(深可见骨、肌肉)
全层皮肤组织缺损,有骨骼、肌腱或肌肉外露。
伤口基底部某些区域可覆盖腐肉或焦痂。
鼻梁、耳朵等部位没有皮下组织,此期有可能导致骨髓炎。
不可分期压疮(深度未知)
缺损涉及全层组织。
缺损基底部有腐肉(黄色、棕褐色、灰色、绿色或棕色)和(或)焦痂(棕褐色、棕色或黑色)所覆盖,无法确定其实际深度。
可疑深部组织损伤期压疮(深度未知)
在完整且褪色的皮肤上出现紫色或栗色,或充血的水疱。
病变处可疼痛、发硬、糜烂、松软、皮温升高或降低。
可迅速暴露深层组织。
伴随症状
坏疽形成后,继发感染可引发败血症。
F. 压疮有哪些特点
什么叫压疮?
压疮又叫褥疮。是指任何因压力没有解除而导致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损伤,常见于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或者长期坐轮椅不能站立和行走者,表现可以为局部皮肤发红,严重者可形成深达肌肉或骨骼的深洞。
压疮因局部受压时间不同而表现不同。预先采取预防措施,可以避免压疮往深处进展。
不同时期压疮的表现:
Ⅰ期(早期):皮肤完整,骨突处出现压红,压力去除30分钟后发红不退。此期可通过翻身、受压处减压,来避免压疮进一步往深处发展。
Ⅱ期:皮肤破损或出现水泡。此期注意减压,保持皮肤清洁,保护创面,防止感染发生。
Ⅲ期:皮肤破损,伤到脂肪层。此期注意减压,创面保护,定期换药,定期到医院就诊。
Ⅳ期:皮肤破损,组织坏死或损害到骨骼、肌肉或肌腱组织。此时治疗较困难,除加强翻身,减压措施外,需定期换药,定期到医院就诊。
PS:对于深度压疮必须尽早去医院就诊,进行伤口处理,延误时间将使伤口治疗难度增加,错过治疗时机。
哪些危险因素会促进压疮的发生?
压疮的起因主要是压力、摩擦力、剪切力和潮湿。因此限制在床上或椅子上、不能移动、大小便失禁、营养差及意识不清等都会增加发生压疮的危险性。
如何预防压疮?
1、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当皮肤被汗液、大小便或引流液等弄湿后,要及时清洗干净。使用软毛巾、湿巾纸或者柔软棉布来清洁皮肤以减少对皮肤的损伤。润肤露、润肤油、皮肤保护膜、赛肤润或透明薄膜等可以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到尿液、粪便或者伤口引流液。大小便失禁的患者骶尾部容易受潮,在肛门周围的皮肤上涂擦皮肤保护剂。不可直接卧于橡胶单或者塑料布上。
2、防止皮肤受损
避免摩擦,在更换体位时要完全抬空身子,不要拖、拉。摩擦会磨去表层的皮肤并损伤到皮下的血管,你可以使用挂在头顶的吊架来协助抬空身子,护士或其他人可使用床单来抬空你。皮肤保护膜可以于减少摩擦造成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