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何老年人更容易中暑老年人中暑的危害性有哪些
因为老年人下丘脑温度调节中枢功能下降、对温度感知功能较差,所以更容易中暑。老年人中暑危害性很大,会出现呕吐、头晕、低血压和头痛以及抽搐、休克、心脏骤停等多种不良症状。
老年人容易中暑,是因为他们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减退,导致体内体温中枢对温度的敏感度下降。当他们体温超过正常水平的时候,体温调节中枢却不能很好的感知体温,不能对体外进行有效的调节,导致体温继续上升,这时就会让老人出现中暑。
有些老人中暑症状严重,会出现热衰竭和热痉挛,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脱水以及抽搐和休克。有些老人中暑后会出现重症中暑症状,这是他体内的多器官功能会衰竭,还会出现心脏骤停,如果救治不及时会因此出现死亡,失去生命。
2. 天气热80多岁老人会得什么病啊
天气炎热。面对居高不下的气温,老人更要关注自身健康。
肠胃怕凉。人到老年,脾胃功能日渐衰退,凉的东西更要少吃,如冰镇西瓜及各种饮品。烹调方法以炖、煨为主,少凉拌,如果喜欢吃凉拌菜,可以加点姜末、蒜末或芥末,一则暖胃,二则可以起到杀菌效果。剩饭菜不要一直存在冰箱,门诊有很多病例,都是吃剩饭菜而引发的腹泻。
关节怕吹。老人用空调要格外注意。温度过低,很容易使肌肉受凉,导致关节疼痛。尤其是颈椎、腰椎不好的老人,更要注意保暖。如果天气闷热家里需要开空调,温度最好保持在26℃左右,可以多开除湿功能。公共场合气温低,老人要及时添个披肩。每天空闲时可以做一些简单动作,譬如仰卧起坐、隔窗远眺等,充分运动颈部、背部肌肉,保持颈腰部血液流通。
喝水怕少。天热的时候老人不能等到口渴再喝水,要定时定量补充水分。有慢性病的老人,一旦缺水风险更大。此外,老人喝水一次不能喝太快太多,要少量多次。喝水太快,心脏不好的老人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可以准备一个小容量水杯,喝的时候小口咽,每次的量约为大半杯。
眼睛怕晒。对于老人来说,眼睛比皮肤更怕晒。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会提早引发“老年性黄斑病变”。对于患白内障、角膜炎等眼疾的老年患者来说,保护双眼不受紫外线侵害可促进疾病恢复。建议老年朋友如果外出,最好戴上太阳镜,颜色以茶色最佳。同时戴遮阳帽,打遮阳伞。
晨练怕早。很多老人为了避开烈日,喜欢一大早到公园晨练。其实,晨练过早,对健康无益。一是日出前地面空气污染最重,易造成呼吸道感染,二是老人早晨的血液凝聚力高,血栓形成的危险性也相应增加,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如果要锻炼,可以选择下午5点钟以后,人的敏感度、协调性、准确性,以及适应能力均处于最佳状态,气温也逐渐降低,十分适合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