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人遭到骗婚如何报警
建议您搜集证据材料立即报警解决。
非法中介坑害老人
还有的老年人怕自己找老伴的想法说出版来被人笑话权,就托中介去寻找。然而,现实生活中,非法中介坑害老年人的案例屡见不鲜。为此,专家告诫,老年人找老伴,最好通过熟人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现象会越来越突出。单身老年人找个伴侣,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摆脱精神上的寂寞,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全社会都应该赞同。作为子女,不仅要在衣食住行上关心老人,还应该对他们的精神需求给予理解和支持。年轻人需要换个角度,站在老人的立场考虑问题,让年迈的父母摆脱孤单,愉快地安享晚年就是最大的孝顺。
另外,老年朋友在征婚时,要多与家人、朋友沟通商量,慎重行事;要多观察对方言行,避免上当受骗,子女帮助老人掌握防骗知识,避免上当。
2. 怀疑家里老年人被骗婚怎么办
如果你怀疑对方身份的话,你可以报警交给警察叔叔处理。还有就是你说老人在糊涂的时候办理结婚证,这个不太可能,因为婚姻登记处登记结婚必须本人去,我觉得应该是有拍照或有监控的环节,还的本人签字,如果脑神经不清楚的人,我觉得这一套环节下来,不太可能吧。一、老人遇到婚姻诈骗怎么办?
应当立即报警处理,婚姻诈骗罪是以借婚姻索取财物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并构成犯罪的行为。诈骗犯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构成本罪的犯罪主体。
《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1、重婚的;2、有禁止结婚而结婚的亲属关系的;3、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病、婚后尚未治愈的;4、未到法定婚龄的。这是明确规定婚姻无效的几种情形。欺诈婚姻不属于婚姻无效的几种情形。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要成立诈骗罪,主观方面要有非法占有财物的故意,客观方面要有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使得对方产生错误认识而处分财物。
二、具体情况
准确把握处理以婚姻骗财的案件,区别不道德婚姻和婚姻诈骗犯罪,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和判断:
第一,从犯罪故意产生的时间上看,以婚骗财的诈骗犯罪的犯罪故意往往产生在婚姻关系成立之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钱财的犯罪故意是认定婚姻诈骗犯罪的重要构成要件。
第二,在客观行为上,采取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了被害人的信任。通过欺骗手段获取财物之后,行为人将财物用于个人挥霍。为了掩盖诈骗事实,更加取得被害人的信任,行为人有时也会将骗取的钱财少量花在被害人身上,但钱财在实质上仍被行为人个人控制和支配。
第三,从骗取的财产的所有权上看,所骗取的财产是一方婚前财产或是与被害人有关系的其他人的财产,并非属于婚姻关系成立后,“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
第四,案发后,参考被害人的态度,司法机关可以考虑是否有追诉犯罪的必要,以达到法制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对于婚姻诈骗的具体犯罪事实认定,应当基于实际造成的犯罪情况而定,老人在遇到诈骗的情况下,也应当利用法律的手段来进行维权处理,如果对方存在造成了人身伤害等情况的,还需要从严从重进行处罚,具体情况由司法机关认定。
3. 为什么中老年婚骗事件频繁发生
这说明中老年人的防骗意识比较弱,再加上孤单寂寞,经不住对方的甜言蜜语。为了减少中老年婚骗事件的发生,腾讯手机管家发布了诈骗鉴定功能,只要是被媒体曝光过的婚骗事件都会第一时间内提醒,从而减少中老人婚骗事件的发生。
4. 外公的保姆试图通过骗婚来转移老人的财产,请问子女该怎么办
很简单的,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和新的司法解释,双方婚前的财产均属个人财产,以前那种个人财产八年后视为成夫妻共同财产的规定取消了,你们只要:
一:不动产,如房屋,婚前登记在外公的名下。
二:动产,如车辆,贵重家具,能登记的如车辆行驶证进行登记,能公证得进行公证,如贵重家具,公证是最好的处理动产的方法,如果老人不愿意公证,你们也可以找别的方法,如:没有利害关系的证人证言等。
三:债权;如别人欠老头的钱,只要是婚前的,均为个人财产。
四:遗嘱问题。我国的《继承法》规定,立遗嘱人必须为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人,意思是说必须有完全的民事责任能力,如果有老年痴呆或者别的精神疾病,属于限制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是无效的。但是,你们必须要有证据证明是有限制行为能力人,当然你们可以直接向法院提出要求确认老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诉讼,向法院提供医院的老年痴呆确诊病例、证人证言什么的,估计到了法院再做个司法鉴定就OK了,如果法院确认为无行为能力人,不仅遗嘱无效,婚姻都是无效的,所有的赠予协议都是无效的,简单言之,老头不再有处分财产的权利。
这个样子结了婚(其实是无效的),再过五百年,婚前的财产还是个人的,老太如果是打算骗的话,只能白干活干费劲了,只能取得合理的补偿,而不可能成为遗产继承人。 (这可比较黑,呵呵)
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