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临终关怀的摘要老年人

临终关怀的摘要老年人

发布时间:2023-06-08 13:00:48

① 什么是临终关怀,临终关怀是什么意思

临终关怀是通过消除或减轻病痛与其他生理症状、预防并发症等姑息治疗来提高临终者的生命质量,排解心理问题和精神问题,使其平静地面对死亡。换言之,就是让生命有尊严谢幕。因此,不用纠结于在家、在养老院,还是在医院里离世,能让患者“无憾、无惧、无痛”地走完生命最后一程,这才是临终关怀的终极目标。

离世之前,绝大多数人都需要有人陪伴,有人关怀,才能走得更平稳、更安详,才会有尊严的离世。

临终关怀的意义。

临终关怀符合人类追求高生命质量的客观要求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对生命的生存质量和死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像迎接新生命、翻开人生历程的第一页一样;送走、合上人生历程的最后一页,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以便让患者在死亡时获得安宁、平静、舒适,让家属在病人死亡后没有留下任何遗憾和阴影。

临终关怀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每一个都希望生的顺利,死的安详。临终关怀正是为让患者尊严、舒适到达人生彼岸而开展的一项社会公共事业,它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临终关怀”需要“关怀”

② 如何照顾临终老人

这位知友,老人临终时,你最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1、老年人临终前有什么症状
疼痛是临终病人备受折磨的最严重的症状,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其他终末期病人发生严重疼痛情况较少。在生命的最后几天,超过一半的人会有新的疼痛产生。痰液堵塞、呼吸困难是临终病人的常见症状。有的病人死前会出现谵妄等神志变化,需考虑癌症脑转移、代谢性脑病变、电解质不平衡、营养异常、或败血症等因素。症状在下午或晚上会更严重。严重急性的呕血、便血、阴道出血等,一次出血量在800ml以上可出现休克现象,对临终病人来说可以是造成死亡的直接原因。
2、注意生活护理
设置安宁病房提供舒适环境。室内要求清洁,光线充足,温度适宜。房间布置应符合老年人要求,让老人在舒适的环境中度过最后的时光。因为临终是生命的雀笑搜特殊阶段,应提供单间病房,增加同亲人团聚的机会,减少感染,使病人在拥有自我尊严中去迎接死亡。制定临终护理计划,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临终老人不以延长临终者生命时间为主,而是提高临终的生活质量。临终老人身体各器官功能衰竭,机体抵抗力下降,病发症多。应提高高质量的护理,让病人感到舒适,协助患者饮食、排泄及睡眠等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做好必要的基础护理。 除静脉补充营养外,还应根据病人食欲下降的特点,护士应同家属营养师共同商量病人的饮食。老年人因胃肠功能减弱,长期卧床表现为吞咽困难,口舌干燥或口腔有痰无力咳出,应及时清顷历除,并加强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对便秘者可用双手在患者腹部依结肠的走向做环形按摩,也可用缓泻剂或开塞露,保持病人大便通畅。
3、注意心理护理
病人进入濒死阶段时,开始为心理否认期,这时病人往往不承认自己病情的严重,否认自己已病入膏肓,总希望有治疗的奇迹出现以挽救死亡。当病人得知病情确无挽救希望,预感已面临死亡时,就进入了死亡恐惧期,表现为恐惧、烦躁、升铅暴怒。病人亲属都要尽量给予病人这些精神上的安慰和照料,使他们无痛苦地度过人生最后时刻。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健康观念也在逐渐改变,即使在生命的终末期,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亦较高,因此临终护理的需求亦较大。 研究发现临终老人的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健康情况越差、家庭人均收入越高、医疗费用来源越多、同住人员越少、病情越重对临终护理的需求越高。分析其原因,往往这样的老年患者及家属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更多,在精神层面需要更好的护理,及专业和系统的临终关怀护理。
我国每年约有200万人新患癌症,约有140万人死于癌症,癌症死亡已占死因第一、二位。有研究显示,癌症患者中50%伴有中度或重度疼痛,其中约有1/3的人伴有难以忍受的疼痛,而且相当部分的患者,由于前期治疗花费了大量的金钱、精力和时间,陷人了绝望、疼痛、贫困的境地。如果得不到社会的关爱,就会在肉体和精神的痛苦中带着遗憾走向人生的终点。在科技、医学高度发展的今天,如果不能让如此数量巨大的人得到心灵的抚慰,将是对以人为本的否定。所以,临终关怀的意义远远地超出了医学的范畴。

③ 如何做好临终老人的心理护理

如何做好临终老人的心理护理

1、临终关怀体现了医护职业道德

临终关怀体现了医护职业道德的崇高医护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就是尊重患者的价值,包括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临终关怀则通过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用科学的心理关怀方法、高超精湛的临床护理手段,以及姑息、支持疗法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减轻躯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提高生命质量,平静地走完生命的最后阶段。医护人员作为具体实施者,充分体现了以提高生命价值和生命质量为服务宗旨的高尚医护职业道德。

2、临终关怀要提高临终生活质量

有些人片面地认为临终就是等待死亡,生活已没有价值,病人也变得消沉,对周围的一切失去兴趣,甚至,有的医护人员也这样认为,并表现出面孔冷漠,态度、语言生硬,操作粗鲁,不知该如何面对患者。临终关怀则认为:临终也是生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生活,所以正确认识和尊重病人最后生活的价值,提高其生活质量是对临终病人最有效的服务。

3、注意临终者的精神需求更为重要

病人不仅有身体方面的需要,还有精神方面的需要。精神需要常常是指病人需要明确人生的意义以及与他人和解。通过与亲友就曾经的不快或争执进行和解,病人可以获得内心的平静。对此,我们可以咨询社会工作者和咨询师。对有宗教信仰的病人来说,祈祷、和宗教人士交流(如:牧师、神父等)、诵读宗教教义和聆听宗教音乐等也会有所帮助。

我们也可以和病人分享曾经共同经历的美好时光,这会让彼此都感觉慰藉。一些医生认为,即使病人处于无意识状态,他们仍然可以听到我们在说什么。因此,讲述彼此共同的美好回忆总不至于太晚。

临终老人会有哪些征兆

1、临终者会听到一些奇怪的声音

据说有一对夫妻在家待着事,忽然有一天妻子每天都会听到怪异的'声音,但她的丈夫却什么都没听到,没过几天他的妻子就去世了,这时他才想起为何妻子每天都能听到奇怪的声音,人在死亡之际能接收到奇怪的信号源,而普通人却接收不到。所以传闻说快要死亡的人,他们会听到一些奇怪的声音,像走路声、敲门声等类似的声音。

2、在别人的瞳孔中看不到自己

瞳孔是一个人见到外部的唯一途径,根据小孔成像原理,我们能够见到外部世界,并且我们还知道,一个人能够通过别人的瞳孔看到自己的样子,但是据传,如果一个人透过别人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样子,那么这个人很有可能会死亡,虽然至今没有任何的科学根据,也并没有一个说法或者证据能够说明这个问题,但是这个也是可以作为我们一个应该了解的。

临终老人会怕死吗

1、出于对死亡的未知而感到恐惧

老人面对越来越近的人生“终点”,会产生恐惧不安、焦虑烦恼等负面情绪,使自己和身边人陷入“阴霾”中。老人之所以会“怕死”,主要是出于对死亡的未知。一是对死后现实世界的未知。许多老人担忧自己的身后事要怎么办?自己还会不会被人记得?家里比较弱的孩子以后怎么生活等。他们不确定这些生前惦念之事能否得以解决。二是对灵魂世界的未知。离开亲人和现实世界,他们不知道死后会到何处,进而产生孤独、无助感。从进化心理学角度看,人类对未知事物始终保持恐惧,这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手段,但过度恐惧却会造成心理危机。此外,死亡意味着和伴侣、子女诀别,老人对此恋恋不舍,自然会害怕死亡将他们分隔。也就是说,死亡带来的孤寂感,也是让人害怕死亡的原因。

2、惧怕死亡是种本能

从人类的进化规律来说,对于未知的事物保持恐惧,这并不是一个缺点,而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手段。例如动物不了解火的特性,因此本能地会惧怕火,而这种对火的恐惧有助于它们逃离森林火灾。同样,当一个从来没见过相机的人面对闪光灯的时候,本能的反应就是退缩,尽管闪光灯是无害的,但这种千百万年保留下来的本能还是在起着作用。人死了,感知觉活动自然也就停止了,因此没有人知道死亡以后是怎么样的。对死亡的未知,也是人们会对死亡产生恐惧的原因之一。对老年人来说,死亡比年轻人要近得多,因此对于一无所知的“另一个世界”的恐惧,自然也比年轻人要多一些。

;
阅读全文

与临终关怀的摘要老年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什么股票适合养老金 浏览:485
扒在长寿花叶子上的虫子是什么 浏览:501
为什么父母打了孩子还哭 浏览:553
张家界养老保险基数 浏览:936
英雄联盟账号是父母的话怎么解除 浏览:118
南宁合适老人家餐厅 浏览:603
敬老院表演的感想作文 浏览:807
华为阿里哪个入职体检严格 浏览:200
62岁的老人称什么 浏览:612
祝老人家80大寿怎么说 浏览:199
养生壶里煮什么降三高 浏览:144
帕金森跟老年痴呆有什么区别 浏览:932
孝敬长辈表格 浏览:596
心中有父母的人会得到什么 浏览:201
做数独能预防老年痴呆 浏览:2
企业员工退休后是否还有社保 浏览:467
兵员预征通过什么时候体检 浏览:804
如何成为优雅知性父母 浏览:758
重阳节手百善孝为先手抄报 浏览:892
女儿出嫁了要送父母什么 浏览: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