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老年未来市场分析
据预测,2050年全世界老年人口将达到20.2亿,其中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几乎占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2014~2050年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人民币4万亿元左右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例将从8%左右增长到33%左右,是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老年市场创业无疑是一块很大的 蛋糕 ,以下是 文章 分析。
老龄金融发展缓慢
根据全国老龄办的估计,中国目前30到59岁的潜在老龄金融服务对象约有6亿,这意味着巨大的消费潜力。预计未来涉老资本将超过目前的GDP总量,中国的老龄金融业将成为未来全球最大的老龄金融市场。
目前,银行、 保险 、基金、证券等机构正在开始试水老龄市场,养老专属理财产品、养老保险产品、养老金信托产品等金融产品陆续推出。 但总体来说,中国老龄金融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养老金融产品单一低效,许多老年人以储蓄为唯一的理财方式。养老保险方面也存在过于依赖基本养老保险、其他养老保险补充不足的问题。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认为,中国老龄产业潜力巨大,但是目前产业发展理念比较滞后,对老龄用品、老龄金融的重视不够,往往是观望的多,真正行动的少。产业有效需求不足,鼓励老年人消费的政策支持不够,扶持政策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
养老机构供需失衡
除了金融之外,老龄房地产业将成为另一个亮点。根据《 报告 》,老龄房地产包括养老社区、老龄服务机构、异地养老房地产项目、城市老年公寓、现有住房的适老化改造、二手老龄房地产等。《报告》预测,到2025年和2034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分别突破3亿和4亿,中国将拥有全球最大的老龄房地产市场。
调查,目前75%的中国老年人口拥有住房,但现有住房是按照年轻型社会的需求建造的,缺乏适老性设计。比如很多六层高的楼房,没有配备电梯,对于老龄人口来说,居住十分不便。
通过开发适宜的金融工具,进行以房养老、租赁、互换,可以很好地发挥房产的养老功能。而随着独生子女父母一代陆续离开人世,拥有3套甚至更多住房的家庭将日益增多,如何通过金融产品的运用开发房产的财产属性也将成为不可避免的课题。
护理康复将成为未来潜在市场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经济与产业研究所副所长王莉莉在《报告》中分析,民营养老机构举步维艰,一方面是不平等的竞争扭曲了市场价格,而导致亏损。由于国家在顶层设计上还没有明确界定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的界限,没有完全明确老龄服务市场上政府“兜底”的服务对象及相应标准,目前养老服务体制改革滞后,市场化程度低,产业链条尚未形成。
根据老龄办对城乡老年人口健康情况的调查,在平均约19年的余寿中,健康余寿只有9年左右,其余10年基本上是带病或失能状态。这意味着老龄康复护理服务业将有巨大的需求。
王莉莉提出,从长远看,为居住在家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护理康复服务是未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重大课题,也是老龄服务业的当务之急、优先领域和重中之重,更是发展老龄产业的主攻方向。
“如果自我发掘和供应得当,中国老年市场将释放出巨大商机。”今年2月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中指出,2013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超过2亿,老龄化水平接近15%。
而8月16日,国务院召开的常务会议也提出,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既能弘扬中华民族敬老优良传统、满足老年人多层次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又能补上服务业发展“短板”、释放有效需求、催生上千万就业岗位。
然而,正“跑步”进入老龄社会的中国,因为政府政策扶持和引导的缺位、错位,社会资本对市场缺少有效的挖掘,导致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市场尚不成熟,大量潜在商机还未得到有效释放。
沈阳一家民营养老院的院长朱丽艳说:“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需求逐渐增多,老年市场应该存在巨大商机。但是前期市场并不成熟,社会资本很难在这一领域生存、发展。”
自从2006年进入“银发市场”朱丽艳的经营一直很艰难。“虽然政府给予一定扶持,但是养老院经营依旧困难重重。”朱丽艳说,建养老院的投资回报周期极长,需要有爱心和政府的政策扶持才能长期坚持下去。
一些民营养老机构负责人认为,以养老院为主体的养老服务供应存在问题,政府出巨资建设的养老院虽然环境、设施较好,但是受聘于政府部门的员工,素质、服务意识无法满足养老需求。然而,一些长期热衷于养老机构建设的民营养老院,却因为政府支持过少而举步维艰。目前需要解决这两者之间的矛盾。
另外,老年人消费能力有限也是市场潜力尚未显现的重要原因。受中国传统观念影响,多数老人把钱留给儿女。这种“啃老”现象导致了老年市场消费能力低。
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扈志亮表示,目前,中国老年人收入不高,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健全,存钱养老的观念还大量存在,弱化了老年人的消费能力。
尽管老年市场尚不成熟,但是一些社会资本还是看到了老年市场潜在的巨大商机。辽宁金海集团董事长高翔此前对记者说,未来想做一些有关养老的房地产项目。通过扩展物业的服务功能,为住户提供养老型物业。
而在中国的多个城市也已经出现了一些依托社区的居家养老模式,一些蔬菜生产企业,为城市社区老人提供送菜上门服务,一些餐饮企业在社区设立专供老年人的食堂等等。
另外,一些智能设备生产制造企业也在关注老年人市场,通过开发新型室内智能设施,解决老年人行动不便的问题。
对于老年市场,林木西表示乐观,他认为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显现,一对小两口养四个老人压力很大,未来对养老及特色养老服务的需要一定会增多。
Ⅱ 国内养老院的现状问题与不足
从老人养老对养老院的需求来看,目前我国的养老模式主要分为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3种。但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家庭结构小型化的发展,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机构养老或将成为未来养老体系中的重要支柱,而这就对养老院产生了巨大需求。
从老人入住养老院等养老机构的意愿来看,在全球范围内,通常有5%的老年人愿意在养老机构养老,其中,欧美等发达国家机构养老的意愿更高,已经超过了35%;而在国内,老年人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人数占比远高于全球水平,大约保持在10%左右。因此,如果按照10%的入住意愿计算,国内对养老院有需求的老年人数量在2018年大约保持在0.17亿人左右。对于发达国家老年人入住养老院需求水平,以及随着中国老年人口数量的攀升,预计未来市场对养老院的需求将不断扩大。
供给端:养老院供给不足,供给缺口不断扩大
从供给的角度来看,由于我国的机构养老起步较晚,现仍处于初步阶段,且养老机构正面临着供不应求和的矛盾。
在养老服务机构数量方面,2011年至今,中国养老服务机构数量不断增加,但是自2015年开始,增速明显下滑。2017年,全国养老服务机构数量增加至15.5万家,同比增长了10.7%,增速较2016年下滑了10个百分点。2018年,尽管民政部还未公布最新数据,但根据历年数据前瞻推测2018年中国养老服务机构数量仍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速,机构数量保持在17万家左右。
在养老机构的床位数方面,也基本与养老机构数量保持一致的变化趋势。尽管床位总数不断增加,但是从2014年开始床位增速不断下降。2017年,全国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总数约为744.8万个,同比仅增长2%,增速较上年同期下滑了6.5个百分点;截至2018年9月,国内登记在册的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为732.6万张,较2017年基本保持稳定。
而如果按照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中有10%的人愿意入住养老院来计算,那么在2018年中国养老服务机构床位缺口将扩大至914万个左右,远远超过了现在市场上的已有供给数量;同时,最近3年,养老服务机构床位供给缺口增速还在进一步提高。
Ⅲ 未来十年健康养老产业前景及趋势分析
未来十年到十五年养老产业步入黄金时代
2015年我国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已经有2.1个亿,按照老龄化办公室的数字,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可能要达到2.48亿,也就是老龄化的水平会达到7%。对于老龄化直接的后果就是人均医药支出会比较高,现在会达到人均三千元左右。从整个市场养老产业的规模来看,估算在2025年要增加到五万亿规模。在这个市场中,按照金额的大小,主要是分布在三个产业,一个是在护理产业,第二个是在医疗产业,第三个是在养老服务领域。
在整个养老模式的分布上,目前是分了三种。一种就是居家养老,第二种是社区养老,第三种是机构养老。在中国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三种模式的占比是居家养老占到了96%,社区大概占了1%,机构养老占了3%。在中国可能未来有一段时间从绝对规模上来看,居家养老还是在中国的主要的模式。在居家养老要解决老龄化的一些问题,就必不可少要借助一些智慧的手段。所以也就是智慧养老,借助于互联网和一些科技的服务,再加上社会服务,这三方面结合形成整个家庭的养老体系。
从发展总趋势来说,我国健康养老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并正在成为全球最有希望和前途的朝阳行业。当然,我国的健康养老产业肯定是一种多元化的养老方式,也必然会产生多种多样形式,针对不同的年龄层次、不同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可以有旅游养老、养生养老、居家养老等等形式。
Ⅳ 养老院就业行业的需求
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存在较大缺口:
老年人能力评估师作为新职业进入国家职业大典已有一年多的时间,而目前存在着较大的缺口。
近日,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国家职业标准的牵头制订单位编制的一份报告指出,未来五年养老市场对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的需求将超过300万人,而目前从业者还不足10万人。
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并不是国家部委首次发布与养老行业有关的新职业。2020年3月,人社部发布的16个新职业之中,健康照护师、呼吸治疗师等也均与养老、照护相关。而这也意味着,养老行业不仅仅需要单纯的护理,随着行业的崛起,其工种也将越来越细分,技能也将越来越多元,人员也会越来越专业。
市场对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需求迫切:
除了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市场对养老规划师、养老护理员、养老机构经理人等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需求迫切。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 郑秉文:长期来看,随着老龄化的发展,很多新职业还是有非常大的潜在需求的,比如说养老规划师。
专家指出,“十四五”时期,“60后”一代将成为老年人口重要组成部分。以“60后”为主体的老年人的整体经济实力、教育水平、健康状况提升,他们的养老需求不限于过去的照护、机构、社区和居家养老范畴,需要有专业的养老规划师为其定制个性化养老方案。
Ⅳ 养老行业的前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群体消费需求的变化,老年市场越来越大,但是养老市场却呈现供应不足状态。当前养老模式结构距离国务院提出的“9073”模式结构尚有差距,机构养老数量及质量尚待发展,供应不足使得大量外资企业进军中国养老服务市场。
需求方面,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老龄化发展速度加快、老年人消费能力上升推动养老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巨大的养老需求为养老市场带来了宽阔的市场前景,预计2022年养老市场规模或将突破10万亿。
养老市场供应不足
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2月颁布的《养老产业统计分类(2020)》定义,养老产业,是以保障和改善老年人生活、健康、安全以及参与社会发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等为目的,为社会公众提供各种养老及相关产品(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集合,包括专门为养老或老年人提供产品的活动,以及适合老年人的养老用品和相关产品制造活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群体消费需求的变化,老年市场越来越大,但是企业供给却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我国推行的养老模式主要为“9073”模式,即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顾,7%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享受机构养老服务。
目前我国的养老模式结构为居家养老占市场份额96%,社区养老占3%,机构养老占1%,距离国务院提出的“9073”模式结构尚有差距。
2016-2020年,全国养老服务机构数量虽然由2.8万个增长至3.8万个,但是相对于庞大的市场需求来说还有上涨空间。另外,目前养老市场两极分化,一种是高端养老地产项目不符合多数人群需要,另一端是当前大部分的养老机构交通不便,服务质量不高,不符合对中档养老机构的需求。
因此面对消费升级的变化和健康需求的转型,更需要多样化、专业化、针对性的市场开发,机构养老数量及质量上尚待发展。
我国养老市场供应不足,中国养老服务市场广阔的前景吸引大量外资企业进军中国养老服务市场。据AgeLifePro统计,截至2020年底,已有至少11个国家的40家公司进军中国养老市场,遍布17个省份,已建成44个项目,这些外企中有12家来自美国,11家来自日本,11家来自欧洲,1家来自韩国,1家来自新加坡;其中,美企和日企成为进军中国养老市场的大部队,占比超过50%。在中国的养老市场,美国、日本、欧洲的三足鼎立局面已经形成。
养老服务需求快速增长
中国自2000年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持续上升,老龄化发展速度逐渐加快。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数据显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注重日常保健护理,人们的平均寿命延长,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的77.3岁。
我国老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2020年全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约有1.77亿,占全国人口的12.64%,已经超过国际老龄化国家7%的标准;60岁人以上人口约有2.68亿,占全国人口的18.87%。
另外,老年人消费能力上升推动养老服务的需求增长,2020年城乡老年人人均消费支出约为16307元,医疗支出占比较2014年提升了9.2%,表明老年人对于健康的追求明显升高。
随着老龄化趋势不断加速,中国养市场一直保持着较高增长。2018年中国养老市场规模已超6.56万亿。由于中产阶级养老意识的逐渐扩大,对养老服务需求将进一步提升。巨大的老龄社会为养老市场带来了宽阔的市场前景,预计2022年养老市场规模或将突破10万亿。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Ⅵ 养老行业目前的现状和前景怎么样,现在做的比较好的养老院代表有哪些
养老院行业主要公司:目前国内养老院行业的公司主要有泰康之家(北京)投资有限公司、亲和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凯健华展养老院有限公司、乐成老年事业投资有限公司等。
本文核心数据:养老机构及养老机构床位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养老机构入住率
行业概况
1、定义
养老院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养老院是指专为接待自理老人或综合接待自理老人、介助老人、介护老人安度晚年而设置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设有生活起居、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广义的养老院是指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性服务的机构。它可以是独立的法人机构,也可以是附属于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组织、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的一个部门或者分支机构。本文所指的养老院指广义的养老院,即养老机构。
养老院可以依据性质、功能和价格分类,具体分类如下:
2、产业链剖析:产业链上游行业较多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爬坡,孕育了庞大的养老服务需求,加快了我国养老院行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养老院产业链的形成。
从产业链条来看,养老院行业是基于医疗行业和政府公共服务建立起来的。在产业链上游主要有金融、房地产、养老保健品、养老设备、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等环节。养老院的中游是养老院运营,下游则是养老需求人群。
养老院行业上游的金融环节代表性企业有泰康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寿等;房地产环节代表性企业有万科地产、华润置地、保利地产等;养老保健品环节代表性企业有汤臣倍健、善存、东阿阿胶等;养老设备环节代表性企业有鱼跃医疗、三诺生物、睿餐智能等。中游养老院环节代表性企业有泰康之家、亲和源、凯健华展等。
行业发展历程:行业处在快速发展阶段
我国的养老院行业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在孕育发展阶段(1949-1977年),基于计划经济的背景我国改造建立了最早一批城市养老机构,后更名为养老院。在探索发展阶段(1978-1999年),基于市场经济的背景,在完善政府为主的福利性服务的同时,探索解决社会养老问题,与养老服务相关联的老龄工作机构、老年法规、养老机构和管理规章首次出现。老年人福利服务和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开始了新发展。
在体系化发展阶段(2000-2011年),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应对的措施。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提出了要“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社会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机制”,这是我国第一次提出要建立一个包含家庭、社区、社会在内的养老机制。
2012年以来是养老院行业的快速发展阶段,此时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积极科学及时应对人口老龄化、老龄事业与老年产业成为关键词。政策红利与市场潜力激发社会资本纷纷入局养老产业,民办养老院数量激增。中国养老院行业经历了公办为主、公办民办共存,及公办民营等阶段。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为养老院行业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支持养老院及养老机构的相关政策,为我国养老院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2011年以来,国务院、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多部门都陆续印发了支持养老院及养老机构和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的政策,内容涉及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建设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加强规划和用地保障等内容。
“十二五”(2011-2015年)时期,国家层面出到2015年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十三五”期间,规划明确了政府运营的床位比例不超过50%,护理型床位比例不低于30%。2019年提出到2022年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0%,年底前培养培训1万名养老院院长,10万名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十四五”时期,根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要提高到55%。
行业发展背景:中国社会老龄化快速爬坡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爬坡,孕育了庞大的养老服务需求。中国自2000年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持续上升,老龄化发展速度逐渐加快。
2020年全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约有1.77亿,占全国人口的12.64%,已经超过国际老龄化国家7%的标准。
行业发展现状
根据我国“9073”的养老服务规划,我国有90%的老人在家中养老,7%的老人在社区养老,3%的老人在养老机构养老。因此,养老院的市场规模在养老行业市场规模中占比较小。
1、养老机构数量持续增长,民办养老机构更多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爬坡,孕育了庞大的养老服务需求,加快了我国养老院行业的发展。2015-2020年,我国养老机构数量整体呈增长趋势。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养老机构3.8万个,较2019年增长10.4%,较2015年底增长37.2%。
我国养老院运营方式主要包括公办和民办。据人民日报文章数据,截至2019年底,全国民办养老机构占比达54.7%,床位数占比达57.6%,提前完成“十三五”民办养老机构占比不低于50%的发展目标。2020年10月,在民政部举行的2020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介绍,在790多万张养老服务床位中,民办养老机构的床位和数量均已突破50%。
2、养老机构床位数稳步增长
2015-2020年,我国养老机构床位数逐年增长趋势。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养老机构床位483.1万张,较2019年增长12.6%。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2020年我国每千人拥有养老床位33.0张。
注:养老床位包括养老机构床位和社区养老床位。
3、养老床位空置率高达50%
近年来,我国养老服务需求快速增长,根据2015年全国老龄办发布的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城乡老年人自报需要照护的比例为15.3%,较2010年抽样调查的13.7%上升了1.6%,较2000年抽样调查的6.6%上升了9.1%。
面对快速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我国养老院入住率却不高。据民政部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7月底,我国已建养老机构床位429.1万张,收住老年人却只有214.6万人,养老床位空置率高达50%。
4、市场规模有所下滑
近年来,我国养老院行业市场规模整体呈增长趋势。据中关村科技旗下养老产业服务平台养老60加发布的《北京养老机构市场研究报告2020》得到2019年北京市养老院平均价格为3615.5元/月。前瞻根据2015-2020年北京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例,计算出2015-2020年全国养老院平均收费。2020年,全国养老院平均月收费约为1781.8元/月,年收费约为2.1万元。
结合民政部公布2015-2020年养老机构入住人数计算,2020年,我国养老院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58.8亿元。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
由于经济较发达地区人口流量较大,对养老需求也较大,目前我国养老院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据民政部公布数据,截至2020年底,我国养老机构数和养老床位数最多的地区是华东地区,达11998家,占全国养老机构数的31%;华东地区共拥有188.11万张养老床位,占全国养老床位的39%。
2、企业竞争:参与者为以养老院为核心的养老服务企业
目前,我国养老院行业企业多为以养老院为核心的养老服务企业,部分融合了养老社区、保险产品等业务。
从床位数来看,燕达国际健康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养老床位数量较多;从区域布局来看,北京光大汇晨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布局较广。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养老院养医结合发展趋势将更加紧密
未来,养医结合服务将成为养老院发展的主要方向。养医结合之所以成为养老院发展的重要方向,一是养医结合服务符合老年人服务需求的特点。二是缓解医疗卫生服务的护理压力。我国现在大多数养老机构仅能提供基础生活照顾服务,难以提供专业医疗服务,而医疗服务恰恰是整个养老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此外,养医结合服务也有利于老年人防范和化解健康风险能力的提高。
2、养老院与智慧养老结合
近年来,我国智慧养老行业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智慧养老产业白皮书》,2014年我国智慧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为0.17万亿元,2017年则达到了2.2万亿元,同比2016年增长68.24%。从智慧养老产业规模发展来看,2020年我国智慧养老产业规模估算突破3万亿元。
未来养老院将积极应用智慧养老平台,一方面,政府能更有效地细化优化养老服务资源,引导养老服务产业的专业化建设,使得各种养老资源能更有效率的分配;另一方面,智慧养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化服务手段,不仅能有效延伸人工养老服务的能力,也能将服务的人为风险降至最低。此外,智慧养老的互联,既可以突破城乡界限,也能实现大医院、社区医疗机构信息共享、相互协作,更有效率地为老年人口提供医疗和服务。
3、市场规模有望继续扩大
未来,随着我国老龄人口规模的增长,我国养老院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继续扩大。前瞻根据年均复合增长率预测2021-2026年我国养老机构床位数及空置率测算得到养老机构入住人数,并根据我国养老院人均年收费数据,以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复合增长率6.18%预测,2026年我国养老院人均年收费约为3.0万元/年。前瞻预测,2026年我国养老院市场规模有望达1114亿元。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养老院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Ⅶ 假如要对一所养老院进行营销,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啊最好说一下市场、营销、竞争方面的内容
要对一所养老院进行营销,可以从市场、项目规划、营销、竞争方面入手。
一、市场方面营销分析。
1、养老院市场需求人群分布。当事人对养老院的营销,首先要对养老院的人群进行调查,以定位养老院目标,以下是养老院的需求人群,:
第一类:有一定经济基础,家境殷实,注重养生的老人。
第二类:喜欢群居生活,向往社会温暖,注重个人品味的老人。
第三类:不愿给子女增添麻烦,向往晚年自由的老人。
2、确定养老院周边的市场需汪衫求量,统计相关数据以供营销方案策划。
二、通过前期市场分析,确定养老院的定位与项目的规划。
1、制定养老院管理体制,明确政府和企业对养老院的帮助、扶持与责任;
2、规范养老院的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
3、加强养老院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4、创新养生养老院的经营方式,鼓励吸收社会资本投入;
5、加强财务监管,实行成本核算,为盈利提供保障。
6、多措并举,创新经营方式,鼓励吸收社会资本投入,解决项目资金。
7、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三、养老院的竞争现状。
近年来,在政府政策的鼓励下,养老机构得到了快速发展,因此无论是养老服务机构还是人均床位数、收留抚养的老年人数都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但是,养老服务机构的床位使用率却在下降,据不完全统计,超过三分之一的床位是空置的。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地处偏远的农村养老机构以及设施条件较差的民办养老机构,其入住率远低于平均水平。而且各类养老机构的床位使用率并不平均,通常社会福利医院、复退军人精神病院、农村五保供养福利机构的床位利用率要高于一般性养老机构。因此,养老机构面临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因此,养老院的营销,对于目前在养老院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显得尤其重要。
四、根据项目规划,确定多种营销模式,保证养老院的有序发展,从而在激烈的养老院竞争中脱颖而出。
1、通过开展没陵裤各种活动进行营销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举办麻将、书法赛、个人选秀赛、歌咏戏曲大赛,等等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活动吸引老年人参加,或者聘请专业养生老师及技能老师,向周围居住的老人传授养生常识,同时争取媒体的报道,通过举办这些比赛,可以让未入院的老人也看到入院老人的天伦之乐的晚年生活,同时提高贵养老院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树立养老院的品牌。
2、大力推广公益营销
3、广告营销
通过广告展开宣传推广,促成消费者的直接购买,扩大产品的销售,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的活动的广告营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营销战略中广告营销活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企业营销组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养老院也不例外,因此可以通过当地广告媒体进行营销。
大学生社会实践者和青年自愿者慰问养老院,也是养老院进行宣传的好机会,比如大学生帮爷爷奶奶的搞卫生等。大学生的口碑比一般的推销员更让人信服,大学生敬老宣扬传统美德,没有金钱的味道,纯纯的人性美,以亲和力感动其他人。
4、线上营销,即利用互联网进行营销。
1)、建立养老院主站链接或者有一些知名网站的友情链接。很多老年人懂上网,可在相关的老年人网站获得相关内容。
2)、到当地及周边地区的人气网站和论坛做广告。由于老人住敬养老院的费用通常是由子女负担,因此子女也养老院营销的人群。
3)、登陆各大搜索引擎进行营销。
4)、建立网站用户网络交友群。
通过建立网站用户网络交友群,让用户免费为养老院推广,可以保留原有的顾客,还可以推广来吸引新的顾客。
5)、电子邮件推广
电子邮件推广是利用邮件地址枯简列表,将信息通过Email发送到相应人群邮箱,以期达到宣传推广的目的。
Ⅷ 养老行业前景如何
养老行业前景还是复很不错的。制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未来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挑战。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对众多金融机构而言,这一挑战也意味着巨大的养老市场潜力。目前,中国养老金融行业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些数字跟美国、OECD国家相比确实有很大的差距,这种大的差距可以看作是我们存在的问题,但是也是巨大的商机。
参考《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显示,我国养老产业金融服务发展目前明显不足,首先我国老龄金融发展上处于起步阶段,养老金融产品单一低效,很多老人是以个人储蓄作为唯一的理财方式;第二个是养老保险方面也存在过于依赖基本养老保险,其他的养老相关保险补充不足的问题;第三是产业发展理念滞后,对于老年用品,老年金融的重视不够,基本上是观望多、行动少;第四是产业有效的需求不足,鼓励老年人消费的政策支持不够,扶持政策基本上处于空白的状态,因此养老市场亟需模式升级以及供给侧的改革,需要用连锁化、标准化来治愈之前散乱差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