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老年人用哪种腰鼓

老年人用哪种腰鼓

发布时间:2023-01-27 19:39:07

① 谁知道中国有多少种腰鼓 请把腰鼓名字 告诉我

腰鼓中安塞腰鼓最有名: 安塞腰鼓源远流长,风格独特,它融舞蹈、歌曲、武术于一体,具有队形多变,刚劲豪放的特点。今天安塞腰鼓已走出黄土高原,它以其粗犷奔放的形象传遍全国。“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尤以延安地区的安塞县、榆林地区的横山、米脂、榆林等地最为盛行,是陕西民间舞蹈中具有较大影响的舞种之一·。
陕北腰鼓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发展历史。在一些主要流传地区,几乎是村村有鼓队,家家有鼓手。而且世代传承,经久不衰。正由于它流传的时间长、范围广,参加的人数多,所以,舞蹈的基本形式和动律虽然大致相同,但在不同的地区,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表演风格和习俗。安塞腰鼓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

老年人经常玩的那东西叫什么,一般在广场上玩,用绳子媃起来还会发出响声

叫做空竹。

空竹,古称胡敲、空钟、空筝,俗称嗡子、响铃、转铃、老牛、闷葫芦、风葫芦、响葫芦、天雷公公等,属于汉族民间传统玩具。

典型的空竹有单轮和双轮之分,双轮的空竹形如腰鼓,以竹或木制成,两头为两只扁平状的圆轮,轮内空心,轮上挖有四五个小孔,孔内放置竹笛,两轮间有轴相连;单轮的空竹则形如陀螺,一侧有轮。因其轮内空心而有竹笛,故名“空竹”。


(2)老年人用哪种腰鼓扩展阅读:

发展历程

空竹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空竹最早是由汉族民间游戏用具“陀螺”演变而来的。陀螺是远古时代就出现的玩具,在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和常州圩墩遗址中,就出土了木陀螺,而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中出土了陶陀螺。

到了清代,抖空竹的方式逐渐成熟。清朝是抖空竹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不仅戏器材简单,易于学习,而且动作花样繁多,技法多样,引人入胜,受人欢迎。

同时,参与抖空竹的人群不断扩大,从儿童扩大到了王宫贵族、商人及普通民众。因此,抖空竹至清代已广为流传,并一直持续到今天。

③ 腰鼓的鼓的种类

羯鼓:原流行于西域地区,南北朝时传入中原,大约于公元四世纪时开始流行。唐时成为主要演奏乐器,演奏时一般横放在木座上,用两根鼓杖敲击,速度可以很快。是当时龟兹乐队的特性乐器之一。唐玄宗擅击羯鼓,练习时敲坏的羯鼓就有四大柜。
腰鼓:相传由羯鼓演变而来,公元四世纪开始流行,唐代腰鼓因演奏中的作用不同,称为“正鼓”或“和鼓”。明代以来,“凤阳花鼓”、“花鼓灯”和淮北“花鼓戏”中多用到腰鼓,并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形式。
腰鼓形似圆筒,两端略细,中间稍粗,两端蒙皮,鼓身有两支铁环,用带子悬挂在腰间,两手各执一木槌敲打,腰鼓无固定音高,音响清亮,既可用作伴舞乐器,也可作为舞蹈道具,表现欢快热闹的情景,是腰鼓队的主要乐器。狼涨:又名“狼鼓”。流行于福建地区。狼涨源于古代细腰鼓类乐器,形制与朝鲜族长鼓、壮族蜂鼓相似。鼓身木制,全长约70厘米左右,中部细小,两端粗大而中空,两面蒙牛皮,鼓面直径30厘米左右,鼓皮装于金属圆环上,由绳索穿系绷紧。用木棰敲击或用手拍击发音,用于福建地区“笼吹”、“福州十番”等器乐合奏和 闽剧伴奏。渔鼓:渔鼓又称“竹琴”或“道筒”,南宋时已有这种乐器。现代使用的渔鼓,是在长65~100厘米、直径13厘米左右的竹筒上,一端蒙以猪皮或羊皮而成,演奏时,左手坚抱渔鼓,右手拍击,是民间曲艺“道情”、“渔鼓”和“竹琴”的主要伴奏乐器。

阅读全文

与老年人用哪种腰鼓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民办老年大学资质 浏览:756
从马群到金陵老年大学 浏览:386
砖砌体检查哪些事项 浏览:367
省内养老保险能和并吗 浏览:576
八十岁农村养老金多少 浏览:538
幼儿园重阳节消息报道 浏览:977
山东老年大学舞蹈班有吗 浏览:315
老人家经常头晕是怎么回事 浏览:436
北京退休工资最低是多少 浏览:869
父母的语音助手叫什么 浏览:287
金华孝顺的快递电话号码 浏览:304
青岛市老年大学2018年课程安排 浏览:743
没有抚养老人怎么取证 浏览:105
重阳节来源的神话小故事 浏览:297
爸妈说我一点都不孝顺 浏览:462
老年人晚年恩爱的句子 浏览:148
江宁老年大学收费吗 浏览:298
个人城乡养老到什么地方查询 浏览:300
本机号码怎么查老人机 浏览:915
外围体检员是什么 浏览: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