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老年人常见疾病及护理

老年人常见疾病及护理

发布时间:2023-01-19 04:16:09

1. 护理老人要注意的问题

护理老人要注意的问题

如今社会老龄化,家庭养老也成为了每个家庭最棘手的问题,要工作又要照顾老人,所以如何做个合格的护理员,更好地护理老人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护理老人要注意的问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护理老人要注意的问题 篇1

温度

维持一个适宜的室内温度,不仅使老年人感到舒适、安定,而且有利于机体进行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室内温度以18°~20°c为宜,夏天可相对高些(22°~24°c),以缩小室内外温差。室温过低,老人易着凉、感冒;室温过高,易使人疲惫、精神不振。需要指出的是,对患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室温过高,易使老人感到闷热,呼吸不畅,加重呼吸困难。清凉的室温,流通的空气,会使老人易于进行气体交换,提高血氧浓度,改善呼吸。

湿度

通俗讲是指空气中水分的含量。空气湿度大,人体的蒸发作用弱,抑制出汗,使人感到潮湿、气闷,心功能不全的老人会感到憋气。由于皮肤、呼吸水分蒸发减少,排尿量增加,加重肾脏负担。而空气过于干燥,人体会蒸发大量水分,引起皮肤干燥、口干、咽痛等不适。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老人,干燥的空气使呼吸道粘膜干燥,痰不易咳出,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而加重病情。家庭室内最佳湿度应该是50%~60%。适宜的湿度,会使人感到清爽、舒适。近年来,空气加湿器进入家庭,这是一个好方法。土法增加湿度也行之有效,如地上洒水、暖气上放水槽,或放湿毛巾等。建议您买一个温湿度计,以科学掌握温湿度,使之为您的健康服务。

通风

一位患肺心病、呼吸衰竭的病人,必须将床放在空气流通的房间中央,才感到呼吸省力。同样,新鲜的空气对老年病人尤为重要。晨起,开窗通风,可排出室内废气,让新鲜空气补充进来。一般居室开窗20~3 0分钟,室内空气即可更新一遍。对身体较弱的老人,通风时可暂到其他房间,避开冷空气的刺激,这样,既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又不至受凉感冒。

噪音

研究表明噪音在50~60分贝时,一般人就会有吵闹感,家庭中噪音的产生大都为大声喧哗、音响音量过大所致,一般老年人喜静,对有心脏病的老年人,安静则是一种治疗手段,家庭中创造一个宁静、幽雅的环境,利于老年人休养。

采光

老年人居住的房间,最好是采光比较好的居室,室内阳光照射对老年人显得尤为重要。日光照射,红外线被皮肤吸收,深部组织受到温热作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皮肤组织的营养状况,给人以舒适感。如果打开玻璃窗让阳光直接照射室内,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消毒、杀菌作用。

老年人应选用硬床,以睡在床上床垫不下陷为好。床的高度应在膝盖下,与小腿长相等,过高过低都会使老人感到不便,增加摔倒的机会。

护理老人要注意的问题 篇2

1,老人的饮食注意事项

由于年岁的增大,老人运动机能的降低,所以他们的饮食,应当以清淡为主。注意多吃粗粮和蔬菜水果等。少油腻食物。

2,老人的睡眠质量

老人的睡眠,机能也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在不断的下降,睡眠时间的减少,在老人睡眠安排上,应尽量创造安静的环境,使老人的睡眠尽可能的提高质量。

3,老人的药物服用控制

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他们身体上各种各样的疾病增多,对于老人的药物使用,应当以安全有效和经济湿度方面为主,尽量遵循医嘱使用药物,不要轻易给予,老人拿各种各样的药物服用。

4,老人清洁卫生

卫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既是心理安慰,也是老人尊严的一种体现。刚给老人做清洁时,应保证老人,身体处于正常状态,不要有,发烧或体虚感染性疾病等状态下进行清洗操作。同时一定要避免老人在清洁时摔倒。

5,老人的排泄物管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对身体的掌控逐渐降低,但是出于自身尊严的要求,他们尽可能不去要求别人对他们进行更多的照顾,但是老人,不提出要求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老人的排泄和分泌情况,确定老人,身体健康状况,并及时就医。,

6,老人移动

他们也有他们的生活与社交需求,在他们出入家门,进行社会交往时,一定要注意老人在移动,过程中的安全,比如说从床上移动到轮椅上,从室内移动到室外,这一过程中要防止老人磕碰。

7,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

老年人身体抵抗力较差,免疫能力较弱,所以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四周环境是否适宜老人。家庭室内温度以18°~20°c为宜,室内最佳湿度应在50%~60%左右,居室的采光良好,最好保持宁静。此外,要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病菌排出室外。每次通风不应少于30分钟。天气较冷时,对体质较弱的老人,通风时可暂时将其换到其它房间,避开冷空气的刺激。这样,既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又不至于老人家受凉感冒。

8,对老人的日常使用器皿展开消毒

老人的身体免疫能力较弱,所以他们的日常消耗器具要注意消毒,不然很有可能感染细菌病毒而造成疾病。消毒有日晒法、煮沸法、浸泡法、擦拭法等。

护理老人要注意的问题 篇3

老年人常常因为高龄、长期患病和伤残等原因导致生活不能自理而卧床。随着卧床时间 的延长,有很多伴随的并发症也会相继出现,在护理这样的老年人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进食体位的问题: 长时间卧床的老年人有时经常反复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咳嗽、咳痰、 呛咳等情况的发生,这些都与进食体位不当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卧床的老年人条件允许时应 以坐位或半卧位进食,即后背用被子或靠垫、枕头等垫起,家里有摇床的将床头摇高,与床 呈 45 度~60 度角。这样老年人进食或喝水时比较安全,不易出现呛咳等情况的发生。饭后 尽量让老人漱口或刷牙,及时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

翻身问题: 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如不注意定时翻身,极易出现压疮,如不及时处理,还会 引起严重的全身反应。所以,能自行翻身的老年人,一定要督促他们定时翻身(1 次/1~2 小时)。不能自行翻身的,协助其翻身,每次翻身时均给予拍背一次。

皮肤保护的问题: 每天可用温水擦拭全身,减少汗液的刺激以及清洁脱落的皮肤碎屑。 冬天皮肤干燥,可涂以润肤的油脂类,滋润皮肤。每次大小便后清洁肛门及女性会阴部,以 免因大小便清理不彻底刺激此处皮肤致腌红或破损。

床单、衣服的问题: 老年人卧床后所有的活动都在床上进行,床单的清洁干燥至关重要。 在衣服的选择上也要选择宽松、柔软的.棉质衣服,因为棉质衣服柔软、易吸汗,汗多时也不 会贴在身上,使老年人感觉比较舒适。

房间通风问题: 每天房间内的通风换气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些老年人长期卧床后会出现 不明原因的烦躁、发脾气、头痛等问题。其实这些与房间内污浊的空气有很大的关系。有些 老年人因怕受凉而不敢开窗通风,造成老年人的种种不适,又查不出什么异常。所以在做好 保暖工作的情况下,每天通风 2~3 次,可使空气流通,也可减少房间内细菌、病毒的存留, 也会增加舒适感。

护理老人要注意的问题 篇4

一、卧床老人的口腔护理

做好口腔护理有许多方面的好处,例如,可以保持口腔的清洁、湿润、预防口腔的溃疡以及感染等并发症;还可以防止口臭、口垢,有利于促进食欲;通过对口腔进行护理,可以观察口腔的变化,对长期使用抗生素者应观察口腔黏膜有无霉菌感染征象。

长期卧床病人的口腔护理简单的方法,就是漱口、擦洗牙齿。一般常用的漱口水有:漱口药液;口泰;1%~4%苏打水等几种。

二、卧床老人的皮肤护理

对长期卧床的病人进行皮肤护理也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洗澡可以使病人的皮肤清洁,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皮肤的排泄功能,预防皮肤感染和压疮的发生。保持空气湿润度,以及涂沫润唇膏、身体霜可以有效缓解皮肤干燥。长期卧床的病人洗澡时护理人员要注意病情变化,注意观察神志、肢体活动的变化,防止意外发生。

三、卧床老人的体位护理

正确的体位护理可以预防压疮和肢体挛缩。从发病早期就应保持良好的卧姿非常重要。如约1小时左右变换一次体位,每天定时进行肢体的被动活动约30分钟,每天1—2次,以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防止肢体挛缩及关节僵硬。

四、卧床老人的大小便护理

对大小便失禁的病人,臀部下面垫上一块一次性尿垫,条件不允许的可用柔软吸水旧布代替(应经消毒)。每次大便后应用热水清洗肛周皮肤,女性病人每次大小便后应清洗肛周及外阴部。

五、卧床老人的心理护理

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来说,心理护理十分重要。老人害怕孤独或被遗弃,还有自责的心理,作为亲属应关心、体贴病人,如有时间应多在其旁边陪护,多与其聊天,回忆过去一些使老人难忘的美好时光,以减轻老人的寂寞和失落,增强其生存的信心和勇气。

长期卧床的老人应预防哪些问题

1、预防足下垂

足下垂,又称垂足畸形,下肢瘫痪者极易形成。足部应给予支持,如使用足板托、枕头等物,使足与腿成直角,保持背屈位,以预防跟腱挛缩。冬天保暖时,应注意到棉被对足部的压迫,可用支架或干净硬纸盒支撑被子,避免压迫足背,指导和帮助病人锻炼踝关节,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直。膝关节畸形的预防;膝关节下放垫子,可防止膝肿胀和关节过度伸展(膝反胀),时间不可过长。每日数次,防止膝关节屈曲挛缩。

2、坠床

床铺太软容易造成老年人翻身或移动体位时失去中心而造成坠床。为防止坠床的发生,我们应给老年人准备软硬适中的床铺。意识不清、反应迟钝的老年人应加床档。在老人肢体活动范围内移开一切危险物品,如热水、利器、药物等。

3、交叉感染

长期卧床的老人免疫功能低下,对疾病的抵抗力弱,易发生肺部感染,尿路 感染。表现为:老人发热,痰多,尿液浑浊,尿疼等。为了预防交叉感染,应定时开窗通风,增加营养,减少会客,尤其是不要见呼吸道感染或发热的人。看护者应养成接触老人前后洗手的习惯。如果发现老人有感染的症状,应及时就诊。如老人有感染的症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增加饮水量。

;

2. 平常护理老人都需要注意什么

(1)心理护理:

帮助老年人树立“顺应自然、防病防伤、随遇而安、无往不乐”的生活态度。在力所能及的原则下,注意提高生活能力和社会能力。由于老年人反应迟钝。行动不灵活,在护理过程中应适当减慢速度,便于老年人穿衣、进餐、沐浴和谈话有充裕的时间,心情放松,以维护老年人的自尊和自信。

(2)维护生理功能:

保持合理营养,保证充足睡眠,保持适当活动,促进排泄。

(3)减轻疼痛不适:

疼痛常与焦虑伴随,因此要多加关注。可采取减轻或消除疼痛的一些措施。如与老人多交流、放松疗法、按摩、音乐治疗及药物治疗等。

(4)并发症、意外事件的预防及护理:

加强晨晚间护理、加强安全防范。如外出活动要有人陪伴,防止地滑跌伤;进食不宜过快,以防哽噎;老年人皮肤干燥角化,洗澡不顺利考试勤,洗澡水温宜在40℃以下,洗澡时间不宜超过30min;大小便宜用坐位,防止久蹲引起一过性脑缺血;对用降压药的老人,变换体位时动作要慢,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5)加强用药监护:

要密切观察用药反应,重视老年人的自我感觉。经静脉输入药必须控制滴速,一旦出现轻微反应,应立即作必要的处理。对在家里自己服药的老人定要给予详细指导。

(6)保健指导:

使老年人应有脑体交替活动的生活节奏,不宜疏于活动;要保持稳定愉快的情绪;对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应指导自我护理的知识和技能。

3. 养老的护理分为哪几个等级

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资格等级共分为四级,从低到高依次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分别对应国家职业资格的五、四、三、二级。这些级别资格条件不尽相同,设定的鉴定考核标准也有所区别。

4. 养老院护理员都做一些什么工作

养老院护工岗位职责1
1、负责所分配客户的家庭卫生清洁工作;

2、负责家庭用餐的食材采购、做饭等工作;

3、负责照顾好他人的饮食起居等事项;

4、听从分配和安排。

养老院护工岗位职责2
1、负责老人房间内卫生的打扫、物品整理;

2、负责和老人聊天、谈心;

3、负责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

4、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养老院护工岗位职责3
1、负责护理老人的日常生活起居,及居室卫生;

2、能独立完成老人的.护理工作,与老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3、严格做好交接班工作,做好当班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

4。 能积极配合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

养老院护工岗位职责4
1、负责到病房收取各种标本、处方及结账单据,核对后送至相关科室;

2、负责各种化验单的划价、记帐、预约时间,并出具通知单至病房,并送出院帐单;

3、负责领取药品和护理用品,并送至护士站;

4、负责照顾病人的生活起居;

5、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养老院护工岗位职责5
1、在护士长领导下,实施对老年人的健康照护,经培训后能够掌握老年人健康护理的基础知识及操作流程;

2、按照老年人诊断、治疗、康复、护理计划,有条不紊地落实,维护和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

3、掌握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以及老年人常见疾病知识和日常护理,能为老年人测量体温、呼吸、脉搏和血压。

4、能够按照医护人员的医嘱,协助、督促老年人服药及其他可以执行的治疗工作,并做好记录。

5. 《老年常见疾病家庭护理手册》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老年常见疾病家庭护理手册》(胡晓翌)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K-j1DFJEUHlwiw2uBZ3_XQ

提取码:6qvr

书名:老年常见疾病家庭护理手册

作者:胡晓翌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1-02

页数:253

内容简介:衰老是生物的自然规律,人类也不例外。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医疗条件正在不断的得到改善,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可以多为国家工作一些年了。本书是一本面向大众的老年保健手册,可作为老年人及其亲属、护理人员的参考书,亦对中年人了解老年疾病、提前防病保健也有一定的帮助。

6. 卧床老人的护理措施

卧床老人的护理措施

由于疾病的困扰,许多老年人不得已卧床而需要给与恰当的护理措施。那么卧床老人的护理措施有哪些呢?下面我为您详细介绍。

1、卧床老人的口腔护理

做好口腔护理有许多方面的好处,例如,可以保持口腔的清洁、湿润、预防口腔的溃疡以及感染等并发症;还可以防止口臭、口垢,有利于促进食欲;同时通过对口腔进行护理,可以观察口腔的变化,及时发现有无溃疡、口臭或者感染等,对长期使用抗生素者应观察口腔黏膜有无霉菌感染征象。长期卧床病人的口腔护理简单的方法,就是漱口、擦洗牙齿。一般常用的漱口水有:口泰,1%~3%过氧化氢溶液;2%~3%硼酸溶液;1%~4%苏打水等几种。

2、卧床老人的皮肤护理

对长期卧床的病人进行皮肤护理也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洗澡可以使病人的皮肤清洁,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皮肤的排泄功能,预防皮肤感染和压疮的发生,还可以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长期卧床的病人洗澡时护理人员要注意病情变化,注意观察神志、肢体活动的变化,防止意外发生。

3、卧床老人的体位护理

正确的体位护理可以预防压疮和肢体挛缩。从发病早期就应保持良好的卧姿,因病人多为被动体位,指导家属如何摆放好肢体的功能位置非常重 要。如约1小时左右变换一次体位,每天定时进行肢体的被动活动约30分钟,每天1-2次,以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防止肢体挛缩及关节僵硬。

4、卧床老人的大小便的护理

对大小便失禁的病人,臀部下面垫上一块一次性尿垫,条件不允许的可用柔软吸水旧布代替(应经消毒)。每次大便后应用热水清洗肛周皮肤,女性病人每次大小便后应清洗肛周及外阴部。对于男性尿失禁的病人可用尿壶接尿或用白色塑料袋扎在阴 茎根部,每排尿一次就更换,也应注意尿道口周围的清洁,避免泌尿糸感染。

5、卧床老人的.心理护理

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来说,心理护理十分重要。老人害怕孤独或被遗弃,还有自责的心理,作为亲属应关心、体贴病人,如有时间应多在其旁边陪护,多与其聊天,回忆过去一些使老人难忘的美好时光,以减轻老人的寂寞和失落,增强其生存的信心和勇气。

长期卧床病人并发症的预防

1、预防足下垂

足下垂,又称垂足畸形,下肢瘫痪者极易形成。足部应给予支持,如使用足板托、枕头等物,使足与腿成直角,保持背屈位,以预防跟腱挛缩。冬天保暖时,应注意到棉被对足部的压迫,可用支架或干净硬纸盒支撑被子,避免压迫足背,指导和帮助病人锻炼踝关节,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直。膝关节畸形的预防:膝关节下放垫子,可防止膝肿胀和关节过度伸展(膝反胀),时间不可过长。每日数次,防止膝关节屈曲挛缩。

2、口腔护理与预防呼吸道感染

卧床病人体弱,免疫力减退,抵抗力降低,呼吸道和肺部的防御能力减低或减退,易发生吸入性、坠肺性肺炎。长期卧床的慢性病人,口腔内的细菌携带者比正常人多,口腔内的条件致病菌的携带率也比正常人高。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的途径之一,口、咽部细菌的吸入是产生细菌性肺炎的主要途径。

口腔护理中,要注意到刷牙与漱口的关系,对于卧床的病人,有时漱口比刷牙显得更重要。因此,要求卧床的病人在就餐后一定要漱口,病重或吞咽有困难的病人(中风,脑瘫)等,因疾病或其他原因自己不能漱口的病人,护士每日需遵医嘱2-3次为病人做口腔护理,彻底清除口腔内细菌。

长期卧床的老人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1、坠床

原因床铺过软、老年人意识不清、反应迟钝、躁动。床铺太软造成老年人翻身或 移动体位时失去中心而造成坠床。为防止坠床的发生,我们应给老年人准备软硬适中的床铺。 意识不清、反应迟钝的老年人应加床档。躁动的老年人除加床档外,还应给予保护性躯体约 束,在老人肢体活动范围内移开一切危险物品,如热水、利器、药物等。

2、交叉感染

长期卧床的老人免疫功能低下,对疾病的抵抗力弱,易发生肺部感染,尿路 感染。表现为:老人发热,痰多,尿液浑浊,尿疼等。为了预防交叉感染,应定时开窗通风, 增加营养,减少会客,尤其是不要见呼吸道感染或发热的人。看护者应养成接触老人前后洗 手的习惯。如果发现老人有感染的症状,应及时就诊。如老人有感染的症状,应在医生的指 导下适当增加饮水量。

;

7. 养老护理员主要干什么

清洁卫生:帮助老人清洁口腔,修剪指(趾)甲,洗头、洗澡,进行床上浴和整理回仪表仪容;为老答人更衣,更换床单,清洁轮椅,整理衣物、被服和鞋等个人物品;能预防褥疮等。

睡眠照料:帮助老人正常睡眠;分析造成非正常睡眠的一般原因并解决等。

饮食照料: 协助老人完成正常进食;协助老人完成正常饮水;为吞咽困难的老人进食、给水等。

排泄照料:协助老人正常如厕;采集老人的二便常规标本;对呕吐老人进行护理照料;配合护士照料二便异常的老人等。

安全照料:协助老人正确使用轮椅、拐杖等助行器;对老人进行扶抱搬移;正确使用老人其他保护器具;预防老人走失、摔伤、烫伤、互伤、噎食、触电等。

(7)老年人常见疾病及护理扩展阅读:

基本要求

职业守则

(1)尊老敬老,以人为本。

(2)服务第一,爱岗敬业。

(3)遵章守法,自律奉献。

基础知识

老年护理基础知识

(1)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

(2)老年人的护理特点。

(3)老年人的常见疾病。

(4)老年人的营养需求。

(5)养老护理员职业工作须知。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1)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相关知识。

(2)劳动法的相关知识。

(3)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8. 浅谈老年护理毕业论文范文

老年护理是为老年人提供预防、保健、护理、康复和健康 教育 为一体的连续性、综合性的服务。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老年护理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老年护理毕业论文 范文 一: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摘要】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加上20世纪70年代以后所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的结构比例不断改变。老龄化的速度很快,1990年以来,我国老年人口以每年3.22%的速度增长,到2000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快的国家之一,而我国的老年人进入老年期后的时间里,预期健康寿命只占1/3左右。老年期的患病随年龄的增长呈正增长,而在各种患病因素中,心理因素占有非常大的比例。所以,做好心理护理以预防和降低老年人易患疾病的发病率,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为实现健康老龄化这个永恒的主题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关键词】老年人心理护理心理保健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 编号】1004-7484(2010)03-00-01

老年期是人生命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此阶段人处于衰老的过程,身体各个结构老化,功能下降,出现一系列的生理改变,如老年斑增长,骨质疏松,泌尿生殖系统改变等;而从社会角度讲,老年期面临着许多重大生活改变,如退休,配偶亲人死亡等,对老年人来说这些变化都是痛苦的,生活改变随之会出现相应的心理改变,那么老年人的心理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呢?

1 老年人的心理变化的原因

1.1 老年人的心理变化的因素

老年人心理变化的因素包括:生理改变 、 社会地位改变、环境因素、疾病因素 、生活方式 文化 程度、营养缺乏及生活事件的影响。

2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老年人最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所给予的心理护理:

2.1 孤独

2.1.1 孤独的心理护理

①维持与社会的接触,应给予老年人特别的关心,经常主动与他们进行沟通,帮助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走向社会,保持与人交往,从社会生活中寻找生活动力,来摆脱孤独。

②保持家庭关系和谐,老年人身边关心和亲近的人越多,生活将越充实。因此要维持家庭关系和谐,使家庭成员之间相互适应。在护理中应与老年人的家庭保持多方面的联系,要求家属密切配合。

③帮助老年人调整情绪,护理人员对老年人应给予特殊照顾,热情的关怀减少其精神刺激。除了用语言交流外,还应增加一些非语言的交流。

④帮助老年人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在考虑老年人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鼓励老年人参加适当的活动。例如,下棋、听音乐、 唱歌 等娱乐活动,以及打 太极拳 、练气功、自我按摩等。

⑤保持性格开朗,情绪乐观:应经常指导老人保持开朗、平静、乐观的情绪。培养其生活情趣,使老人摆脱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影响,保持乐观、开朗、健康的心境。

⑥做好躯体疾病的护理:帮助老年人正确对待疾病;如果老年人患有某种躯体疾病,可能会加重他们的孤独心理,护理人员和蔼、友善、热情的服务,可使老年人增加信心,同时,应有针对性的介绍疾病的基本知识,治疗及康复锻炼等情况,帮助老人正确认识疾病,树立生活的信心。

⑦确保老年人安全,重点护理有消极言行的老人,以防发生自杀等意外事故。

2.2 抑郁

2.2.1 抑郁的护理

①给予老年人心理上的支持,包括了老年人的思想变化和情绪波动,经常与他们交流,态度和蔼,语言亲切温柔,处处尊重老人,以获得老年人的信任。

②让老人们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和室外活动,保持一定体力,维持自理生活的能力。

③组织老年人适当参加文化娱乐活动,使其精神愉快,减轻衰老的感觉及疾病的负担。

④帮助老人们学会自我排遣寂寞,调剂生活的办法,使老年人克服困难,保持良好心态。

2.3 健忘

2.3.1 健忘的护理

①安排规律的生活:老年人有时会将生活用品一放就忘,因此应指导老年人有规律的安排日常用品,形成固定的位置,或制定日程安排,以便于加深记忆,例如,将每日服用的药物固定摆放,安排合理的日程表,保持用规律的日常活动。

②加强健康教育及护理:应告诉老年人健忘是正常的衰老现象,不要过分担心。同时,应经常提醒老年人,减少因健忘所带来的麻烦和影响。

③加强健脑锻炼:健忘是一种衰老的表现,老人们仍然不应放弃健脑锻炼,护士应教育和鼓励老年人经常做加强记忆的思维活动锻炼,如背诵诗词,英文单词,经常下棋等,有条件都还可以学习计算机。

3 老年人的心理保健护理

目前我国城市老人前三位的死因是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其致病原因多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例如,我国胃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受过精神刺激和爱生闷气的人,易患胃癌,专家认为,忧郁消沉的人,其免疫力下降,促使癌症发生或日趋恶化,乐观爽快的,其免疫力增高,肿瘤生长受到抑制。[2]因此,老年的心理卫生保健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预防疾病和生理改变给老年人带来的影响,还能使老年人较好地处理各种自身的、家庭的以及社会的问题,让老年人保持较好的心理,利于健康长寿

3.1 老年人心理保健护理的 方法

3.1.1 首先应教育老年人:对人生要有坚强的信念、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3.1.2 向老年人讲述及示范各种情绪调解法,如自我教育法,言语暗示法,活动转移法,沟通调节法,环境调解法及适当发泄法。

3.1.3 培养适当的兴趣及 爱好 ,老年人退休后有一定的空闲时间,因此应帮助老年人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多用脑、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等。

3.1.4 消除老年人的消极心理因素。

参考文献

[1]李小妹.《社区护理学一》,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许能锋.《预防医学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

老年护理毕业论文范文二:老年人的家庭护理

?【摘要】 目的 总结 各种老年人的家庭护理的 措施 。方法 阅读文献,总结老年人家庭护理的措施,得出全面的结论。结果 开展老年人家庭护理,对于老年人及家人的健康教育和指导至关重要。结论 老年人家庭护理模式还不完善,不能全面维护和促进老年人的健康,还有待完善。

?【关键词】 老年人;家庭;护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已逐渐成为全球化的问题。我国居家养老模式还处于起步阶段,家庭养老护理员尚缺乏规范性的培训。由此就需要多方面的理论对老年人的家庭护理提供更好的依据,包括健康教育、健康指导、康复指导、老年病人及健康老人的营养指导和生活指导、老年人保健及心理咨询。

1 家庭护理?

家庭护理是以家庭为服务单位,家庭成员为服务对象,护士与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维护家庭健康的系列化和多样化护理活动。以促进和保护家庭健康为目的,预防家庭成员发生或减少疾病及并发症,并帮助家庭成员护理和适应疾病,以发挥成员最大的健康潜能,家庭健康护士需在健康连续状态的任何领域为家庭提供护理,家庭护士还可选择不同的地点为家庭提供护理服务,如可在社区护士的办公室里、在家庭所在地或家里等。同时,家庭护士还要为不同的家庭提供护理服务,包括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家庭,有急、慢性病人的家庭,正处在变革中的家庭等。

2 方 法

?2.1 老年人常见疾病的家庭护理

?2.1.1 高血压家庭护理1 高血压冠心病是我国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心、脑、肾各重要脏器有严重损害。

?2.1.1.1 依据病情指导病人按医嘱用药 服用降压约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同时,密切观察疗效,如血压下降过快,应调整药物剂量。在血压长期控制稳定后,可按医嘱逐渐减量,不得随意停药。某些降压药物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在服药后应卧床2—3小时,必要时协助病人起床,待其坐起片刻,无异常后,方可下床活动。

?2.1.1.2 保证合理的休息及睡眠 避免劳累提倡适当的体育活动,但需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时间过长的剧烈活动。

?2.1.1.3 帮助病人避免遗忘 将服药和生活中的某些必做的事相联系,将药物放在醒目的位置,用醒目的字体标明用药剂量和服药时间,让老年人易于识辨。

?2.1.1.4 注重心理护理 加强卫生宣教 根据病人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同时,让病人了解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帮助病人训练自我控制的能力,参与自身治疗护理方案的制订和实施,指导病人坚持服药,定期复查。饮食上应选用低盐、低热能、低脂、低胆固醇的清淡易消化饮食。鼓励病人多食水果、蔬菜、戒烟、控制饮酒等刺激性食物。肥胖者应限制热能摄入,控制体重在理想范围之内。

?2.1.2 老年糖尿病的家庭护理 病情不重的老年人,只需要饮食加以控制,口服一种降糖药片就可以了。若出现并发症则应及时就医。糖尿病人饮食要按病人的身高、体重、性别、和血糖、尿糖的变化来定,再按工作性质、生活习惯计算出每天总热量和三餐分配,并按食物成分转为食谱。这些应由医师和医院营养师提出,有家庭护理遵守实施。为了测定血尿糖变化家庭护理人员要学会使用尿糖试纸。

?2.1.3 老年震颤的家庭护理

?2.1.3.1 保持情绪稳定 患者的震颤症状与精神因素、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应避免刺激和情绪激动。因此,无论是患者还是其家属,都应对这一疾病有充分的认识和思想准备,应始终保持精神愉悦、情绪稳定。

?2.1.3.2 生活上多照顾 肌肉的震颤、关节功能的障碍,家人应给予多方面的照顾。患者服药时,要事先为其准备好开水;穿着选择容易穿脱的拉链衣服及开襟在前、不必套头的衣服。刮胡子使用电动刮须刀,使用纸杯或塑料杯刷牙。进餐时不要催快吃快喝,喝冷饮可选用有弹性的塑料吸管,喝热饮用有宽把手、且质轻的杯子。在患者的碗成盘子下放一块橡皮垫以防滑动。

?2.1.3.3 坚持终身服药 由于治疗所用的药均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必须强调按时、定量服用,不要轻易停止或自行改用其他药或加大剂量。对于中晚期病人应把药物送至病人口中,看着他服下。

?2.1.4 老年痴呆的家庭护理

?2.1.4.1 理解和宽容老人 对于老人的唠叨不要横加阻止或指责。不能使用伤害感情或损害老人自尊心的语言和行为,不能侮辱人格,或采用关、锁的方法来处理。可以把病人的姓名,地址,电话写在卡片上,放在他的口袋里。

?2.1.4.2 注意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加强安全防范措施,老人所服药品要代为妥善保管,送服到口,看着服下;睡床要低,必要时可加栅栏。

?2.1.4.3 注意饮食营养及个人卫生 进食缓慢,防止呛咳引起吸入性肺炎。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褥疮发生。

?2.2 老年人心理家庭护理

?2.2.1 掌握特性有的放矢 老年人的心理危机几乎每个老年人身上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要充分了解老年人的个性脾气,做到有的放矢,因时而变,合理适度。

?2.2.2 热情关怀,精神安慰 帮助老年人正视现实,鼓励老人要有新的人生追求,要不断加强自我修养,胸怀坦荡,情绪乐观。同时要多关心老人物质和精神需要,与其共享天伦之乐。

?2.2.3 稳定情绪,启发疏导 老年人处境特殊,常因生活中细小事件引发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中要注意细微观察,尽量满足老人的物质及精神需求。督促和帮助老人注意仪表整洁,将衰老的不良刺激降低到最小限度。另外,在老人面前尽量避免谈论家里或个人不愉快事件,避免谈论死亡话题,减少不良心理反应。

3 小 结?

居家护理人员应向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促进健康。运用现代护理技术,通过护理手段尽可能稳定或延缓慢性病的发展,一旦发展则给予及时治疗和处理;预防各类并发症,减轻伤残程度;对慢性病的晚期和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提供安全的姑息性诊疗护理支持系统,以提高患者的自主能力和生活质量;向患者及家属提供生活、饮食营功能性康复和心理康复等卫生保健方面的建议和技术指导,使人们确切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处于接受有效护理的最佳心身状态。

参考文献?

[1] 王建荣,刘玉春,马燕兰.老年护理新观念及老年人特殊问题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2):959—961.

?[2] 乐晓平.从日本老年介护发展过程看中国老年护理事业发展需求[J].中国护理管理,2007,7(1):73—75.

9. 做护理老人的工作 需要掌握什么技能

1.心理素质:护士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主体,要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就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有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稳定的情绪,遇挫折不灰心,有成绩不骄傲;能临危不惧,在困难和复杂的环境中能沉着应对;有宽阔的胸怀,在工作中能虚心学习同事的新方法和新技术,能听取不同意见,取众之长,补己之短,工作中能互相交流经验。
2.专业技术方面的素质:
(1)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各种常见病的症状、体征和护理要点,能及时准确地制定护理计划。掌握护理心理学和护理伦理学知识,了解最新的护理理论和信息,积极开展和参与护理科研。
(2)有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是一个优秀护士应具备的基本条件,除了常见的医疗护理技术外,对现岗位的专科护理技术应精通,能稳、快、准、好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高超的护理技术不仅能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能增强自己的自信心,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3)掌握急救技术和设备的使用,熟悉急救药品的应用,能熟练地配合医生完成对急症或危重患者的抢救。
(4)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守工作岗位,密切观察患者情况的变化,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认真做好查对制度,时刻牢记医疗安全第一,杜绝医疗差错事故发生。
(5)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捕捉有用的信息;有丰富的想象力,勇于技术创新。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力,掌握与人交流的技巧,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语言进行心理护理。
3.职业道德方面的素质:护士是白衣天使,救死扶伤是其工作职责,因此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护士与患者是两个地位平等的个体,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对患者应象对待朋友亲人一样,为其创造整洁、舒适、安全、有序的诊疗环境,及时热情地接待患者,用同情和体恤的心去倾听他们的诉说,并尽量满足其提出的合理要求,施予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4.身体素质:护理工作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是体力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工作,且服务对象是人,关系到人的生命,工作中稍有不慎就会断送一条生命,因而工作时精神高度集中,因此要求护士要有健康的身体,精力的充沛才能保证顺利地工作。
5.文化仪表方面的素质:护士除了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精通护理专业知识外,还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有不断进取的求知欲,积极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扩大知识面,跟上医学发展的步伐;多学一些语言学、哲学、社会公共关系学、人文医学等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学习礼仪知识,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着装更得体有气质,提升自身形象,增强自信心和公众信服力,应对各种挑战。
6.健康教育的义务宣传员: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既懂医学知识又与患者密切接触,护士应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和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对一些常见的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等进行饮食、日常生活和用药等方面的指导。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做好防治传染病的宣传工作。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对护理工作的理论和技术也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对护理工作的主要执行者—护士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适应新医学模式下护理工作的要求,当代护士应不断进取,提高自身的修养,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0. 帕金森这个疾病不能根治的吧

你好,从临床的角度来讲,帕金森病是无法根治。但是可以治疗,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帕金森病是好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左旋多巴仍然是最有效的药物。很多病人都可以通过吃药以及康复训练长期正常生活。心理治疗和良好的护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还有防止多巴胺降解的司来吉兰、雷沙吉兰、恩他卡朋等。帕金森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退行性病变。出现帕金森病症状的时候,脑子里面产生多巴胺的细胞已经减少了百分之七八十,所以这个病是不能治愈的。所有的临床治疗,包括药物的治疗、康复的治疗和手术的治疗等等,都只是改善症状,而不是治愈疾病。这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得了病就要吃药,而且吃药要伴随终生,不能根治。帕金森病是目前无法治愈的一种疾病,如果患者存在帕金森病,这些患者往往会出现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等症状。

患者需要应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这些药物只能控制和延缓患者病情的进展,患者如果停用药物之后,患者的症状又会出现。

如果患者存在帕金森病,这些患者需要终身的服用药物,患者每天都需要遵照医嘱用药,不能随意的停药,如果患者停药之后,这些帕金森的症状又会出现。

帕金森病是无法治愈的,只能通过药物来改善症状,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患者的症状很有可能会逐渐加重。

阅读全文

与老年人常见疾病及护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军校提前体检什么 浏览:2
重阳节快乐英语怎么说 浏览:200
老年大学柔力球计划 浏览:93
50岁女人微信号大全 浏览:402
朋友父母离婚该怎么安慰英文 浏览:384
清浊祛毒丸治老年人夜间尿频吗 浏览:231
六和孝顺餐厅 浏览:818
老年人的冰箱 浏览:516
中老年人肚子疼该怎么办 浏览:533
军校体检在哪里通知 浏览:658
孝敬父母金怎么写 浏览:895
南通市老年大学艺术节 浏览:539
中老年人牙松动吃饭困难怎么办 浏览:119
江中猴姑米稀老人家 浏览:588
吉林市电视台女主持人退休年龄 浏览:135
17岁孩子偷刷父母银行卡怎么办 浏览:553
和父母没有过不去的坎怎么形容 浏览:594
长寿花花期后应放在什么位置 浏览:558
营口养老保险个人交多少 浏览:63
老年人喝什么降尿酸 浏览: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