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年人购买保健品骗局有哪些套路
老年人购买保健品的骗局有很多套路,最常见的套路就是很多人被邀请到一个大酒店里面,通过礼品吸引老人,让老人坚持听完三天到七天的健康课程,而且每一天在会议结束的时候都会给老人发放礼品,而且还会告诉老人,第二天还会有更好的礼品,等到最后一天的时候就开始卖保健品。很多卖保健品的人也会用一些假医生坐诊的方式,让老年人们产生信任。当然,很多保健品公司也会找到一些真正的医生,但是这些医生都已经退休了,想要挣一些钱,于是在保健品公司的利益的诱惑下和这些人一起做起了卖保健品的买卖。在这些医生给这些老年人看病之前,会有一些卖保健品的员工跟老年人聊天,掌握老年人的病情,而这些医生在给老年人看病的时候,就会一下子说中老年人的病情,就会让老人产生了很大的信任,在这个时候,这些医生所推荐的保健品,老人就会轻易的相信购买,保健品的套路是层出不穷,屡禁不止,让老人防不胜防。
2. 怎么查询保健品的真假
一、首先搜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找到有和下面图片一样的页面。
凡是药品、保健食品(即保健品)都必须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并发给药品、保健品的批准文号才可以生产或上市销售。
凡是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并发给批准文号的药品、保健品在国家药监局数据库都有备案。都可以查到,查不到的就是假药或假保健品,也有可能是食品,因为食品是省批的,在国家药监局数据库没有备案。
(2)老年人买的保健品真假扩展阅读:
保健品购买注意事项:
一、看标识。包装左上角像蓝色小草帽的标识,有此标识才算是保健品。特别警惕,无标识的属“食准字”,是普通食品。另外,应注明: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配料、功效成分、保健功能、适宜人群、食用方法、生产日期及保质期、储藏方法、执行标准、生产企业名称及地址。
二、看批准文号。在蓝帽子下面,从2005年7月1日起, “卫食健字”统一更换为“国食健字”。批准文号为国食健字[××××]第××××号)。80%的性保健品会以 “食准字”批文为幌子,违规宣传性功能功效;20%的产品本身质量毫无保证,虚假欺骗性相当严重。
三、看保健功能(非治疗效果)。看外包装上与宣传说明书是否一致。保健食品不得宣传疗效,不得有暗示可使疾病痊愈的宣传,如抑制肿瘤生长,提高性功能,消除脂肪肝、治疗高血压等都属违法。一种产品只有一两个功能,如果宣称具有五六种功能的,包治百病、功能很多的保健品也是违法。
提醒消费者,以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为主的保健食品,不允许声明具有任何保健功能。
目前,我国审批的保健食品一共有22种保健功能(可以咨询会场工作人员),除了这22种功能以外,宣称的其它任何功能都是非法虚假宣传。消费者购买时要注意辨别
3. 为什么老年人都深陷在保健品骗局呢
这个问题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原因。
第一:保健品销售套路深得老年人欢心。保健品销售对老年人心理需求了解很透彻,他们知道用什么样手段在老年人身上并且让老年人心甘情愿掏钱。保健品本质上并不能保健老年人健康,但是销售保健品的销售知道用什么样手段忽悠老年人相信他们的产品保健他们健康。大部分保健品销售惯用套路就是取得老年人信任,亲切称呼他们为“干爹干妈”,为时不时拜访他们为他们送温暖取得他们的信任,之后再借机宣传自己产品。老年人最不看重就是钱,他们更看重表面功夫。保健品销售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们的套路深得老年人欢心。
4. 如何辨别保健品的真假
关键是看有没有蓝帽子和国家的批准文号,也可以登陆国家药监局数据库,查不到的就是假保健品。包装上有蓝帽子标记的是保健食品(既保健品)。没有蓝帽子标识的是食品。
最简单而又确切的鉴别方法:就是看包装上的批准文号。
1、保健食品的标志为天蓝色专用标志,与批准文号上下排列或并列。批准文号为:卫食健字(4位年代号)第(4位顺序号)号,如:卫食健字(2001)第0005号,或者进口的为:卫食健进字(4位年代号)第(4位顺序号)号,如:卫食健进字(2001)第0009号;2003年7月以后批准的,批准文号为:国食健字G+4位年代号民+4位顺序号,如:国食健字G20040048,或者进口的为:国食健字J+4位年代号民+4位顺序号,如:国食健字J20040002。只有认清批准文号才能保证您所购买的保健食品是经过有关部门审批的
2、如果包装上没有“国药准字”肯定是假药,或者有“国药准字”的你可以登陆国家药监局数据查询,输入药品名称或“国药准字”后面的字母和8数字或药品名称,查不到的也可能是假药。在药品的包装上未标明或者更改有效期的,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超过有效期的都是劣药。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应该到当地药监局举报获赔。
(4)老年人买的保健品真假扩展阅读:
保健品分类:
市场上的保健品大体可以分为一般保健食品、保健药品、保健化妆品、保健用品等。
保健食品具有食品性质,如茶、酒、蜂制品、饮品、汤品、鲜汁、药膳等,具有色、香、形、质要求,一般在剂量上无要求;
保健药品具有营养性、食物性天然药品性质,应配合治疗使用,有用法用量要求,目前带“健”字批号的药品;保健化妆品具有化妆品的性质,不仅有局部小修饰作用,且有透皮吸收、外用内效作用,如保健香水、霜膏、漱口水等;
保健用品具有日常生活用品的性质,如健身器、按摩器、磁水器、健香袋、衣服鞋帽、垫毯等。随着大家健康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保健食品市场也空前的火爆起来。火爆的市场中,各种产品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接下来就教给大家如何挑选正规合适的保健食品。
参考资料:网络-保健品
5. 老人买保健品经常上当受骗,为何还会乐在其中该如何劝解
因为老人们都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骗子也正是利用老人们的这个心理而达到行骗的目的。
花钱买保健品吃就能让身体健康,老人们当然吃的高兴。
随着年纪的增长,老人们的身体也越来越差,天天不是这里痛就是那里不舒服,本来这也是随着年龄增长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哪个人又不想拥有健康的身体呢?于是骗子利用老人们的这种心理,向他们推销所谓的能治百病的保健品,而有些老人觉得这些保健品真的有特效,因为他们吃了后觉得真的痛的地方不痛了。其实这也是老人的心理作用,本来他们就没有什么大病,只是心情好了他们也自然觉得身体畅快了。
6. 保健品骗局层出不穷,老年人还是会上当,上当的原因是什么
每年的社会新闻里面都有大量关于老年人买保健品被骗的案例,老年人会疯狂买各种保健品,便宜的要几百块,贵的要几万块,哪怕自己的儿女怎么劝说,老年人就是要去参加各种健康讲座,然后办会员,买很多保健产品,花了几万块之后发现没有什么作用,身体依然会出现毛病,甚至有些老人吃了保健品之后去医院检查发现身体更差了,就是因为某些保健品导致的,才慢慢地觉得自己被骗了。保健品的骗局不单单是骗老年人买保健品而已,还忽悠老年人把周围的老年人一起拉进来,大家组成所谓的保健家庭,然后出资,再壮大家庭,可以说是和传销的套路一模一样。很多老年人被骗得分文不剩,与儿女决裂,到头来依然不清醒。
7. 如何辨别保健品的真假
保健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特殊种类,界于食品和药品之间
普通食品适用于健康人群,保健食品适用于亚健康人群,药品适用于病人
首先,也是最主要、直观的鉴别方式——要看“小蓝帽”标志。其次,人民日报也为大家盘点了其他的鉴别方式,如看包装、看GMP认证标志、看成分表、看标签、看卫生合格证书等。
对于普通消费者特别是老人来说,认准产品包装上的保健食品标志(小蓝帽)最为简单有效,这个标志为天蓝色图案,下有保健食品字眼,且这是国家为让消费者辨认区分真假保健品的特制标志。
第二步就是查文号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管理总局的公众查询平台,也可以关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微信公众号,如果能够查到保健食品的批文与国家总局的该产品批文信息相一致,那么这款保健食品就是一款合法的保健食品。
1、进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点击公众查询。
2、选择保健食品,输入保健食品名称,单击查询。
3、出现产品信息,如果是假货则不能查询到,正规产品的详细信息与网站的登记情况是一致的。
第三步看生产许可证号。食品在包装上标示有“生产许可证号”。
第四步看批准文号。保健品在包装上一定能够看到国家药监局的批准文号:国食健字G(J),字母G指国产J指进口。或卫生部的批准文号:卫食健字(卫食健进字)。
保健食品的功能必须经卫生部指定机构进行动物功能试验、人体功能试验和稳定性试验,证明其功能明确、可靠。功能不明确,不稳定者不能作为保健食品。
8. 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骗局如何举报
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保健产品是能当药品使用的,而有些不法分子对保健品进行虚假的宣传,误导一些老人购买,那么老人被骗买保健品可以去公安局举报。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老人被骗购买保健品的,是属于违法犯罪的行为,并不属于消费纠纷,可以直接到公安机关报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适用第三款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