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膈疝请大家看看是么
隔疝手术三甲医院都能做。总费用一般3千多,不过各地价格不一。
2. 请问膈疝、胸腔胃是否可以做微创治疗手术
问题分析:这种一般都是开放手术,不过大的疝气,有的医院都是用微创了,因为牵涉到用补片修补,所以手术的难度比较大意见建议:一般的医院做微创肯定做不了,我知道的北京朝阳医院做这种微创疝气,不管是隔疝,还是腹壁疝气,都比较多
3.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的重点科室
首都儿科研究所(原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科研究所)呼吸研究室(科)创建于1958年,1960年成立呼吸病房,1975年发展呼吸专业并建立呼吸功能室,并开展急性呼吸衰竭的呼吸器治疗,1980年成立哮喘专业门诊,1984年开展反复呼吸道感染(RRI)及免疫治疗门诊。1985年与国内协作组合作,牵头正式成立了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1992年成立哮喘防治、教育中心。首都儿科研究所呼吸科目前为我院重点科室。
1986—1988年在国际儿童基金会(UNECF)资助下,在分布于我国南、北、中部的社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小儿肺炎流行病学的调查,并引用WTO的病历管理方法结合我国情况建立一套有我国特色的管理方法,开展小儿肺炎的防治工作,1986年在山西稷山县进行的肺炎监测中,发现流行性喘憋肺炎流行,并证实其病原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为此后该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做出了巨大贡献。2000年12月,我所申请获得“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支持的重点呼吸学科;2002年,呼吸科正式组建国内第一个系统的、规范的儿科门诊呼吸治疗室,在为患儿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的同时,进一步探索我国呼吸治疗医师的培养方向。同年成立了纤维支气管镜室,用于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科研方面:呼吸科与临床实验室、高科技实验室等合作,在呼吸道疾病病毒监测与检测的研究方面,取得多项突破。2003 年2月成立了北京市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治疗中心,此项目得到北京市政府的资助,为北京市重点扶植的学科。 是医院重点专业,由国内知名专家和中青年业务骨干组成。学科带头人马继东主任医师,任中华小儿外科学会委员、北京市产前诊断技术专家委员会专家等。我们发扬医疗、科研和教学相结合的优势,使本专业保持在国内学术界的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临床治疗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新生儿外科是小儿外科领域唯一以年龄为依据划分的专业,病种几乎涉及各个器官系统。其工作重点是对于各种先天性畸形的诊治。典型疾病包括:食管闭锁、先天肥厚性幽门狭窄、十二指肠狭窄、肠旋转不良、先天性巨结肠、直肠肛门畸形、胆总管囊肿、脐膨出、腹裂、膈疝、部分泌尿系畸形、运动系统畸形及各种发生于胚胎期的肿瘤等。以上绝大部分疾病经过治疗可以得到康复。 姓名:卢平
性别:男
职称:药师职务:党委书记、副所长
职责范围:主管党、工、团、老干部全面工作及人事科工作。
联系方式:85628364
工作经历:
1973.6-1985.1北京宣武医院 药士
1985.1-1987.10 北京宣武医院 团委书记
1987.10-1993.1 北京市卫生局 团委副书记、团委书记
1993.1-2000.7北京儿童医院 副院长
2000.7-2003.11 北京市卫生局机关服务中心 副主任
2003.11-2006.2 北京卫生技术发展服务中心主任
2006.2-2006.6首都儿科研究所所长
2006.6-至今首都儿科研究所党委书记
发表论文:
1、《关于用于SARS病人呼吸机消毒问题的探讨》-《医疗装备》杂志2003、7
2、《关于建立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机制的思考》-2004.8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年会论文集
3、《构筑现代医院UPS安全供电保障体系》-2004.8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年会论文集
4、《关于医疗卫生机构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9
5、《建立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后勤服务体系》-2005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年会论文集
6、《医院安全用电解决方案概论》-2006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年会论文集
获得奖项:
1986年北京市优秀团干部
1991年北京市迎亚运工作个人一等功
2001年北京市绿化工作先进个人
2003年北京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
社会团体兼职:
中国社区卫生协会 常务理事
中国医院协会后勤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儿科医学(中青年)研究奖励基金管理委员会委员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协会理事
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医院行政后勤管理学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医院建筑学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市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常务理事
北京中医药协会常务理事
北京市科研院所企业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北京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副会长 姓名:范茂槐
性别:男
职称:主任医师职务:所长、党委副书记
职责范围:主管行政全面工作,分管院办公室、财务科、药事委员会工作。
毕业学校:首都医科大学(大学)
北京大学国际MBA(硕士)
联系方式:85628362
工作经历:
1974—1977首都医科大学儿科系学习
1977年12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外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
1989-2006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副院长
1995-199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党委书记
2006-至今 首都儿科研究所所长、院长、兼党委副书记、主任医师
发表论文:
第一作者8篇、第二作者5篇、第三作者9篇。
获得奖项:
参与“小儿漏斗胸手术方法的临床研究”——北京市卫生局科技成果二等奖
参与“小儿胸壁器械的研制”——北京市卫生局技术改进二等奖
“小儿损伤性乳糜胸的外科治疗”——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优秀论文奖
“两期手术治疗高位隐睾症”——医院临床科研二等奖
“浅谈医院品牌建设与声望”——中国现代医院管理杂志优秀论文奖
社会团体兼职:
北京医学伦理学会医院伦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编委
北京市扶助贫困儿童健康就医基金会理事
北京医学会理事
北京医院协会行政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市医药卫生界海外联谊会理事
北京医师协会常务理事
北京科研院所联谊会副会长
北京市卫生经济学会理事
北京市卫生经济学会副会长
北京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常务理事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编委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医院控烟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健康杂志 理事
4. 熟悉北京市儿童医院的请进!
北京儿童医院的专家
尹惠英
职称: 副主任医师
专业: 胸外科
出诊时间: 【外科门诊】周三全天
个人介绍:
1955年6月生于北京,自1978年在北京儿童医院从事小儿胸外科、普外科专业工作30余年,1989年评为北京市临床优秀青年医师。1993年晋升副主任医师。参与科研课题《小儿漏斗胸手术方法的临床研究》,获北京市卫生局科技成果二等奖。在《中华小儿外科》、《小儿心胸外科》等杂志参与发表医学论文6篇。
个人专长:
熟悉小儿外科基础理论,具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
从事小儿胸外科专业20余年,能完成胸廓畸形(鸡胸、漏斗胸、叉状肋)的矫正术;膈疝、膈膨升重叠修补术;纵隔肿瘤、肺肿瘤、食道囊肿摘除术;先天性肺囊肿、各段肺叶切除术。
能胜任小儿外科门诊接诊和急诊处置工作,能按照《医疗诊治常规》规范接诊和处置病例,合理安排各项检查和用药。在阑尾炎、斜疝、包茎、肠套叠、嵌顿疝、隐睾、各种感染和全身小肿物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曾骐
职称: 主任医师、副教授
专业: 胸外科
出诊时间: 外科门诊 周一下午、周四上午
个人介绍:
小儿消化道畸形及肿瘤外科专家,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从事小儿胸外科10余年,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小儿胸外科专家,在儿童胸壁畸形、胸腔畸形、膈疝、胸腔积液等胸外科疾病的救治上居国内领先水平。
我空间有专家详细的出诊时间表,号很难挂。
到西客站北广场坐387路,到北京儿童医院下车就可以了。
5. 引起Von-Bergmann综合征的原因是什么
【别名】裂孔疝综合征;食管裂孔疝;VanBergmann疝;间歇性裂孔疝;滑动性膈疝综合征();老年性复发性膈疝;胃心综合征(gastro-cardiacsyndrome);膈上疝综合征;食道旁疝(parae-sophagealhernia)。
裂孔疝综合征(hiatusherniasyndrome)于1932年由德国医师VonBergmann首先报道,1934年Cuuha提出用VonBergmann综合征描述老年人复发性膈疝,此名词近来很少应用,但食管裂孔疝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而且症状复杂,诊断不易。
解剖学:食管裂孔之壁由横膈膜的肌肉组成,横膈右脚的肌纤维,前后分离再集合形成一个三角形缺口,直径为2.5cm左右,成为食管裂孔,食道以向前、向下、向左倾斜的方向通过食管裂孔。在正常情况下有一段长约2cm的食管位于横膈下,称为腹部食管,食管下端和食管胃连接部分分别由上及下横膈食管韧带(膜)固定于食管裂孔处,以保持其正常位置。
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吸气时,膈神经兴奋,横膈下降,使食管胃连接部的折角变小,食管裂孔亦缩小。正常食管内的压力低于大气压,而胃内则高于大气压,若以胃底压力为“0”越接近贲门越高,到食管胃连接部压力最高,可达2.5kPa,称为“高压带”,升至食管则压力迅速下降,且呈负压。在横膈下,吸气时的压力比呼气时为高。食管胃连接部在正常情况下,能防止胃内容物逆流及胃疝入,其机制如下:
1.所谓“内括约肌”的存在。在食管、胃连接部,解剖上并无内括约肌,但如上所述,此处有高压带,因此使胃内容物不会逆流进入食管,出现食管裂孔疝时,此高压带压力下降,且压力高峰向食管方向移位,因此减少了防止逆流的作用。
2.食管下端与贲门位置的因素。这是由于:(1)腹部食管的存在;(2)食管与胃轴位置呈锐角(His角);(3)胃泡之存在(胃底高位);(4)贲门开口部在胃内呈楔形突起,这些因素都可以增强自胃向食管方向的阻力。
3.横膈右脚。横膈右脚之收缩或紧张使食管裂孔缩小,局部压力增加,构成高压带力量的一部分。
凡某种因素破坏了以上3个因素之一,即可产生食管裂孔疝和胃向食管的逆流。
【病因病理】先天因素如发育不全、膈裂孔比正常宽大松弛。食管胃韧带(膜)变长变细,失去系带作用,是使胃底向上疝出的条件;肥胖、妊娠后期、腹内肿瘤(如巨大卵巢囊肿)、腹水、脊柱后凸侧凸等使腹内压力经常增高、贲门周围的支持组织(如肌肉、韧带、筋膜)减弱等均有利于裂孔疝的形成,可使腹内压力骤然增加,常为发病的先驱因素。
病理分类繁多,吴铁镛等于1976年综述提及近35年来就有50多种分类法,我国1962年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曾经提出:(1)食道裂孔障碍;(2)可恢复性食管裂孔疝;(3)不可恢复性食管裂孔症。在后二类中,按发病原因与机制的不同,又可分为先天性、后天性、牵引性与压力性等4种。
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医院认为分成以下三类,比较实用。
1.滑动型裂孔症(滑入型裂孔疝)。最多见,占85%~90%。食管胃连接部高于横膈,食管与胃轴构成的His角消失,胃的一部分疝入膈上,牵拉食管韧带和腹膜,构成不完全疝囊,疝囊的后壁为胃,疝比较大时,部分大肠、大网膜可进入疝囊内。本型患者,胃液易反流至食管,加上食管被疝挤压后,局部循环发生,加上食管被疝挤压后,局部循环发生障碍,故下段食管炎常见。炎症反复发作及愈合可引起食管的瘢痕性狭窄,有时炎症蔓延至食管壁外,可致食管周围炎。
2.食管旁疝。食管裂孔扩大到10~12cm,食管胃连接部仍位于正常部位,胃底和大弯向上移位,高于横膈滚入胸腔,因而又有滑入型疝之称。腹膜被牵拉通过扩大的食管裂孔进入纵隔,形成完全性疝囊。
3.混合型裂孔疝。最少见,食管胃连接部高于横膈,胃底和大弯在食管旁,疝入胸腔。
真正的先天性食管过短症极为少见,这是由于胚胎发育障碍,食管下段及部分胃底位于胸腔内,在出生亦未下降到膈下正常位置。一般认为和后天性短食管型一样,都不能称为裂孔疝,不易与滑入型裂孔疝区别。
【临床表现】本病患者年龄多在50岁以上,女性多于男性,约3:1~2。但是国内吴铁镛等的资料与上述不同,男性多于女性,约2:1。40岁以上者占64.3%。年龄最小者为14岁,最大者84岁。
临床症状可分为四组:
1.多部位疼痛。常见之腹痛多在中上腹,亦可单在左或右上腹。局限于剑突下的腹痛为本病较突出的症状,腹痛可单独或同时出现背痛或胸痛。少数病例呈急腹症表现而手术(尤其与胆石症或胃穿孔很难区别),疝小者往往疼痛较重,疝大者很少剧痛。有心前区痛、阵发性心律失常、胸闷及紧束感等,有时很难与心绞痛、心肌梗死鉴别。食管裂孔疝患者中有心脏症状者占13.2%~35.7%,可分为三种情况:(1)有食管裂孔疝而无心电图改变,因有心脏症状,饱餐后诱发,很象心绞痛,而在平时或弯腰时症状往往加重;(2)食管裂孔疝伴有心电图改变,心脏无器质性病变,心电图改变是由于食管裂孔疝刺激迷走神经,而反射性地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称为食管-冠状动脉综合征,常见于没有动脉硬化的年青患者;(3)食管裂孔疝与冠心病并存。
2.反流症状。由于食管裂孔的增宽和食管胃连接部高压带上移,下食管括约肌的抗反流作用明显减弱,胃内容物可自由地经贲门逆流进入食管腔内,嗳气、反酸、吐食、呕吐等均为反流症状。食管内是碱性环境,下食管黏膜在胃和肠的反流物不断刺激下可出现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常见胸骨后灼痛、刺痛、烧心等。反流有时可在睡梦中发生,并伴吸入性肺炎。
3.梗阻症状。约占14.1%~33.3%,患者有吞咽困难,部分胃疝入胸腔后可发生嵌闭,常有食管炎伴食管下段痉挛,食管腔狭窄等而出现发噎、下咽不顺等症状。贲门部附近的这些改变反射到咽部,可有咽部异物感,咽部发堵等症状。
4.出血症状。出血的发生率2.5%~20.7%,甚至高达33.3%不等,多由于下食管黏膜或疝入的胃黏膜糜烂、水肿、充血、溃疡、梗塞或坏死及疝入裂孔以上部分因血液瘀滞使静脉扩张至破裂而引起出血,多为间歇性黑便,亦可有呕血等,出血量与疝入的大小无关,约占20%之患者可伴有贫血症状。
纤维内窥镜检查一般不作为常规检查,而在疑有食管癌和原因不明的呕血病人,可进行食管胃纤维内窥镜检查,以作为鉴别诊断的措施,内窥镜检查可见:(1)疝本身稍带苍白的食管黏膜(食管鳞状上皮)与颗粒样桔红色胃黏膜(胃柱状上皮)的交界线位置上移,但在有食管炎时,此线看不清楚。此外在食管裂孔疝的膈面上方,于内窥镜下见到有胃黏膜的疝囊腔,具有持久的半月状光滑边缘,其上界为食管鳞状上皮与胃柱状上皮交界线,下界为膈关口处。吸气时膨胀,呼吸时消退;(2)反流性食管炎的表现:有人认为只要有食管反流即可诊为食管裂孔疝。轻症食管炎表现为皱襞粗大,表面发红,重者可有糜烂或溃疡,表面有白色纤维索性渗出物覆盖,用镜端推开时有渗血,病久者可见瘢痕和管腔狭窄。
【影像学表现】
X线表现
1.食管裂孔疝需靠X线检查,包括:(1)抬腿腹部加压法;(2)卧位转换体位法;(3)头低足高连续服钡法等。其关键为在头低位、右侧卧位、深吸气时进行检查。
2.X线检查时,呼吸动作对提高诊断率有十分重要意义,吸气时除膈下压力升高外,深吸气时膈脚收缩,食管裂孔和腹部食管向下,此时食管纵行肌肉对牵拉动作产生反射性收缩,而使食管裂孔以下的食管和贲门疝入胸腔。
3.食管下段正常壶腹要与食管裂孔疝相鉴别,以避免错误地诊断为食管裂孔疝,吸气时正常壶腹立即消失(此时拍片)而食管裂孔疝消失慢些。
4.有时腹部平片检查对食管旁疝的诊断也有意义,在心脏影内可见到胃底部之圆形透亮区。
CT表现可显示经食管裂孔疝入纵隔内的大小不同的疝囊。增宽膨大的疝囊位于横膈中心腱上方,疝囊内为胃壁组织和(或)充有液-气平面的胃腔,与腹腔内的胃相通。食管旁型裂孔疝则可见疝入胸腔内的胃并列于远端食管周围,而贲门仍位于膈肌下方。CT对显示巨大裂孔疝并发胃扭转特别方便、有利。
6. 先天性膈疝
现在怀疑胎儿隔疝,由于肠管等脏器突入胸腔会影响肺部的发育。目前主要的问题是胎儿孕周太小,需要等待其他器官发育成熟后才可以分娩。
(北京协和医院刘海元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7. 胎儿膈疝到底要不要
唉,我在孕23周也查出胎儿膈疝,等到26周又看了一次,还是膈疝,问了北京儿研所的大夫,认为发现的比较早,有可能比较严重,当然只是可能,具体胎儿肺发育情况不好估计,就做了引产。
8. 北京儿童医院周六日内分泌有门诊吗
周六和周日都没有门诊
北京儿童医院 科室列表
小儿中医科 小儿呼吸内科 小儿感染内科 新生儿内科 小儿内分泌科
小儿血液内科 小儿消化内科 小儿普通外科 小儿肾内科 小儿心胸外科
小儿急救科 小儿内科 小儿骨科 小儿皮肤科 小儿心内科
小儿耳鼻喉科 小儿神经内科 小儿眼科 小儿精神科 新生儿外科
小儿泌尿外科 小儿风湿免疫科 小儿肿瘤外科 儿童营养保健科 小儿整形外科
小儿神经外科 小儿口腔科 儿童保健中心 影像中心
张燕 [住院医师] 小儿眼科北京儿童医院擅长:各类小儿眼科疾病,斜弱视,视光学专业疾病的诊治
曾骐 [主任医师] 小儿心胸外科北京儿童医院擅长:小儿胸外科疾病,小儿消化道畸形,肿瘤外科,儿童胸壁畸形,胸腔畸形,膈疝,胸腔积液
朱红 [主任医师] 小儿口腔科 北京儿童医院 擅长:各种类型的儿童牙体疾病,儿童牙齿正畸,错颌畸形及口腔黏膜病的诊治
吴沪生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北京儿童医院擅长:小儿癫痫,小儿神经常见病,神经肌肉病,发作性睡病,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重症肌无力
吴敏媛 [主任医师] 血液科北京儿童医院擅长:小儿各种血液疾病,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障,贫血,淋巴瘤,组织细胞病
贺延儒 [主任医师] 心胸外科北京儿童医院擅长:小儿胸外科,小儿胸壁畸形矫治,腔肿瘤等症,尤其擅长漏斗胸,鸡胸矫正
邢环 [主任医师] 皮肤科北京儿童医院擅长:擅长小儿皮肤科常见疾病、疑难病的诊治,如:小儿湿疹,荨痳疹,过敏性紫癜,玫瑰糠疹
张振英 [主任医师] 耳鼻喉科北京儿童医院擅长:小儿听力语言疾病,先天性颌面耳鼻喉畸形的矫治,尤以小儿咽喉及小儿气管、食管疾病的
朱逞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北京儿童医院擅长:内分泌,矮小症,性早熟,肥胖病,糖尿病,肾上腺疾病等
张毓文 [主任医师] 肾病内科北京儿童医院擅长:小儿肾脏疾病,肾症综合症,小儿紫癜性肾炎,小儿血尿,肾功能衰竭,溶血尿毒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