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老年人乒乓球技术训练

老年人乒乓球技术训练

发布时间:2022-09-02 04:05:46

Ⅰ 老人如何打乒乓球

老人如何打乒乓球

老人打乒乓球是由很多益处的,那么老人如何打乒乓球呢,大家有什么方法介绍吗,下面我为你分享老人打乒乓球的方法吧!

1、学会握拍

乒乓球分为直拍握法与横拍握法。两种方式各有优势,主要是看什么情况。握拍的力度不要过度,太用力握拍会影响发挥,而太松会影响准确度。

直拍:在球拍的正面,拇指第一关节和食指第二关节扣住拍柄两侧,呈钳状,距离适中,拍柄压住虎口。

横拍:手掌握住球拍手把部位,用虎口贴住球拍的根部,中指、无名指小指三只手指弯曲握住手球把,食指则自然伸直在球拍背面

找到适合自己的握拍方式很重要。

2、掌握发球的规则

发球时,球应放在不执拍的手掌上,手掌张开和伸平。球应是静止的,在发球方的端线之后和比赛合面的水平面之上;

发球员须用手把球几乎垂直地向上抛起,不得使球旋转,并使球在离开不执拍手的手掌之后上升不少于16厘米;

当球从抛起的最高点下降时,发球员方可击球,使球首先触及本方台区,然后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再触及接发球员的台区。在双打中,球应先后触及发球员和接发球员的右半区;

从抛球前球静止的最后一瞬间到击球时,球和球拍应在比赛台面的水平面之上;

击球时,球应在发球方的端线之后,但不能超过发球员身体(手臂、头或腿除外)离端线最远的部分。

3、注意发球的'力量

谈到发球的力量,特别是发球加力,人们常会联想到加力的后果:不是球飞出界,就是球弹跳太高。但是实际上,发加力短球,球又短、又转、又低、落点好;发加力长球,球又长、又急、又转、落在左右边角上,正是体现了乒乓球的艺术性、和技术性。它不仅在实践中可以做得到,在理论上也是正确的。只要我们在加力时,控制好撞击力和磨擦力的比例,适当增加球在球拍上磨擦时的螺旋线的长度、减少磨擦厚度、适当延长球在球拍上磨擦的时间,就可以达到上述效果。

4、熟悉球的弹跳

乒乓球的“球感”,根本源于球自身固有的弹跳特性。一只标准的乒乓球,从30cm高处垂直落下,落到一张标准的乒乓球台上,第一次应弹起23cm。当然,我们还需要习惯乒乓球在球拍上的弹跳程度和它在球台上实际向前运行的规律,这些有待于通过随后的练习来掌握。

5、进行单人练习

老年人学习打乒乓球最好的练习方法莫过于颠球了,拿一个球向空中打去,看球是不是垂直上升?如果你能把球垂直弹出,你就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多试几次,如果你能做到让球连续地、稳定地在球拍上垂直弹起、落下、再弹起……本项练习的目的就达到了,你已经会“颠球”了。颠得高而慢是一种功夫,低而快也是一种成功。还可以“画地为牢”,为自己限定一个范围,看你在变换“颠球”时能否不踏出圈外。

6、互动练习

乒乓球的击球过程是互动的,球的弹跳不可能单一地掌握在某一方的手中,还需要找一个练习对手,才能更好地熟悉球性。先引入一个最初级的对手——墙。连续对墙击球,并逐渐改变用力的大小和方向,交替使用球拍的两面,直到球完全听话为止。

;

Ⅱ 打乒乓球的技巧有哪些

打乒乓球的技巧有哪些

乒乓球是老少皆宜的运动,那么你知道打乒乓球有什么技巧吗,下面我为大家介绍打乒乓球的技巧有哪些,欢迎大家阅读!

打乒乓球的技巧有哪些1

1、球拍在发球时松些好

手腕转动方向的平面与胳膊的直线垂直,击球后,要稍微颠一下身体,可以很好的放松同时回到标准准备动作。为了颠一下身体,击球瞬间脚后跟要抬起来。打球要有4个意识:盯球判断来球,移动脚步,击球,还原。

2、拉加转球双腿下蹲

下蹲时,先碎步侧身让开球的路子,然后双腿下蹲,而不是1腿弓,1腿蹬,是身体稍微一侧,右肩放松下沉,快速蹬右腿!重心由右脚移到左脚时,右脚蹬地不要使身体有窜高的动作,应该感觉重心是平行移动。

球拍要沿着球的下降轨迹引拍,当球下降到合适位置,再向上拉,这样不容易拉漏了。下旋的加转弧圈动作要领:调整位置侧身。双腿下蹲。胳膊放松。向上发力。收拍到耳朵。球要拉下降前期,先要调整步法和击球位置,引拍胳膊要伸直。

3、发球动作标准规范

一只手的上抛动作:上抛高度大于等于16cm,上抛动作要在球台端线外、高于台面且需垂直上抛。另一只手的挥拍动作:若按照新规则,要高于台面,并且要使两侧居中的裁判和对方运动员的视线,能看清动作。

4、四分之一定律

开始练习正手攻球,要牢记个1/4,一是,手臂挥拍的轨迹是1/4园,球拍摩擦球也是球的1/4,手臂挥拍放松至起始位置也是按原先的1/4圆弧--陆教练在球案上以端线为直径,中线与端线的交点为圆心,划一园弧,右半边的弧线就是手臂挥拍的下投影。然后面对墙,以自己的身高,作攻球的准备动作,以腰部高度划1横线,眉毛高度为最高点,划一圆弧,这是前面的投影。

正手攻球,执拍右手拇指压拍,食指放松,中指顶拍,在划1/4圆弧过程中,拇指和中指有1/4圆弧的微调动作,击球上部1/4圆弧。同时前臂也要有1/4圆弧的旋转。

5、越用力拍越下压

越用力时,挥拍越要下压,而不能上托,越要压住球,前倾的要比发力小时多点。攻球时手腕要有点弧线,这样球速要快一些。

6、多体会打磨比例

当你冲不冲时你会以为多向前撞击球即可弥补速度,这有点饮鸩止渴,其实撞击球过多易造成弧线不好,失误多。且因旋转不强,也使拉出的球前冲不强,特别是在近台以外。摩擦过多会导致球速满,力量小。

7、注意发球力量

发球的力量,特别是发球加力,人们常会联想到加力的后果:不是球飞出界,就是球弹跳太高。但是实际上,发加力短球,球又短、又转、又低、落点好。发加力长球,球又长、又急、又转、落在左右边角上,正是体现了乒乓球的艺术性、和技术性。只要在加力时,控制好撞击力磨擦力,适当增加球在球拍上磨擦时的螺旋线的长度、减少磨擦厚度、适当延长球在球拍上磨擦的时间,就可以达到效果。

8、注意发球直接得分

练就最拿手的发球和绝招发球,如练发擦边球、回头球、近网边线球,在发球的开局,直接得分。在开局和中局,就争取主动,把比分拉开,这在加减分制中,显深得格外重要。

9、利用旋转组合

利用组合发球的威力,调动对方。如发近网、短而转的球,组合发底线,左、右、近身、长而急的球,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发近网转和不转的球,及发近网侧下旋球和“左爆冲侧上螺旋球”,把球发到对方左边线。这样旋转的组合,使对方感到难于适应,从而控制了比赛的节奏,使攻球频频得分。

10、研究发球规律

研究发球的规律,在发球时,就大体上可以预测对方回球的线路,从而提高抢攻成功的概率。利用对方的漏洞、和弱点,在落点、旋转、力量、曲线上不断地变化,从而提高发球的质量,创造抢攻的机会。

打乒乓球的技巧有哪些2

1、打乒乓球发力技巧

正手发奔球:球速急、落点长、冲力大,发至对方右大角或中左位置,对对方威胁较大。

要点:抛球不宜太高,提高击球瞬间的挥拍速度,第一落点要靠近本方台面的端线,击球点与网同高或稍低于网。

反手发急球与发急下旋球:球速快、弧线低,前冲大,迫使对方后退接球,有利于抢攻,常与发急下旋球配合使用。

发短球:击球动作小,出手快,球落到对方台面后的第二跳下不出台,使对方不易发力抢拉、冲或抢攻。

正手发转与不转球:球速较慢,前冲力小,主要用相似的发球动作,制造旋转变化去迷惑对方,造成对方接发球失误或为自己抢攻创造机会。

2、推挡球的动作要领是什么

其技术要领:在推挡时,两脚站位与肩同宽,后脚跟稍抬起,身体重心提高,有点居高临下的感觉。触球主要靠手和小臂向前发力,直握拍手的大母指要伸开,主要靠食指和虎口控制住拍型角度。中指和无名指要在拍后用力顶住拍子,配合发力。

运用技巧:推球主要用于不转球和弱上旋球为主;挡球主要用于强上旋球,就是借力把球封过去。在运用上还有大力推挡,象蒋鹏龙那样,推出的球特别有力量。另外还能推下旋球,这就改变了对不出台的下旋球只能靠搓接的老办法,这样推过来的球又平又快,还有点下旋,会给对方造成麻烦。推下旋要在掌握推上旋的基础上,再去练这种技术。拍面要后倾,并把拍子插到球底部,向前推的时候,大母指松开,变拍子后倾为前倾,有点翻拍猛力前送的感觉。

3、打乒乓要用重心控制球

用重心控制球即打球主要是全身发力,不是单纯靠手臂,利用腿,腰等身体部位的动作集中发力击球,表现出来就是身体的重心控制有用身体重心拉球、打球并送出的感觉,有用自己身体重心压住来球并送出的感觉。反冲时,也要用重心来控制球只有前臂和手腕动作,没有用重心来调节弧线,经常压不住球或回球质量不高。

盘点乒乓球运动的三大好处

1、强身健体,增强活力。

乒乓球运动弹性很大,有劲可以使出全身力量,不需吝惜自己的体力。进攻恨不能泰山压顶,拉弧圈一会儿就大汗淋漓;力量小的可以采取防守策略,四两拨千斤,把千钧之力化为绕指柔。乒乓球运动是最佳的键脑运动:运动者在球台边进行运动时,大脑在短时间内,要对来自眼睛、耳朵的信息进行思考分析与综合,调动视觉、听觉各感觉器官、运动中枢及全身肌肉快速工作,选择最佳击球点,进行恰如其分的回击,长期练习,可大大提高神经系统反应速度和综合协调能力。

2、切磋球艺,提高实力。

“良玉须切磋,璵璠就其形。”乒乓球技巧无边,打乒乓球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运动,每一拍打的都与前面打的不一样,技术的提高没有止境,2。7克的重乒乓球,要控制好确实是需要技巧的,同样是为了把乒乓球击打过网,就有抽、拉、冲、挂、撕、带、划、撇、劈、拧、挑、弹、砸、扣等多种技能、技巧。

打乒乓球到底可以减肥的吗

因为乒乓球不是持续的高强度运动,每次几次击球后都会捡球,相当于短暂的休息,所以是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这种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以及肌肉耐力以及消耗大量糖分,起到减肥作用。

那么打乒乓球是如何达到减肥的目的:打乒乓球运动时间长了,中间一般都要补充水,甚至是糖水来补充能量。如果减肥为目的就尽量不补充糖水或类似食物,可以中间稍作休息,休息的时候少量喝水或者健康饮料。

除了减肥,常打乒乓还可以预防近视、增加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还可以提高身体对外界的反应速度。由于乒乓球速度快,要求动作精准,所以打球时脑子也得到很好的锻炼

因为打乒乓球是两人之间的对抗,不会像别的运动那样一个人做的很乏味,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了乐趣,这样我们就会更加容易的坚持下来,打乒乓球的成本很低,既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又能起到减肥的作用,这不就是一举两得了吗。

打乒乓球的技巧有哪些3

一、老年人打乒乓球发力技巧

在乒乓球运动中,发力的方法对了,才能提高击球的效率。而发力的难点在于正手。

当用脚蹬地,力量随着腿部传递到腰部,随着转体,可以传到肩部,手臂,手腕和手指,再作用于球拍击球,这是一般的顺序。这些力的传递过程环节很多,往往会出问题,初学者要多体会,否则其中有一环错误,那结果就是错误的,至少效率会降低。

正手击球是我们得分的重要手段,因为正手相对照顾范围大、力量足、落点活,往往得分都在正手的进攻上。但是,正因为如此,正手往往在技术动作上更难练习,容易犯的错误也更多。为了有效率的发力,正手攻球的支点应该在右脚上(右手持拍者),侧身攻斜线时在腰部,侧身攻直线时也在右脚上。击球时,大臂特别要注意放松,然后蹬地的力量由腰腿传递到小臂及手上,迅速收缩小臂击球即可获得满意的鞭击效果。

二、老人如何打乒乓球

1、学会握拍

乒乓球分为直拍握法与横拍握法。两种方式各有优势,主要是看什么情况。握拍的力度不要过度,太用力握拍会影响发挥,而太松会影响准确度。

直拍:在球拍的正面,拇指第一关节和食指第二关节扣住拍柄两侧,呈钳状,距离适中,拍柄压住虎口。

横拍:手掌握住球拍手把部位,用虎口贴住球拍的根部,中指、无名指小指三只手指弯曲握住手球把,食指则自然伸直在球拍背面

找到适合自己的握拍方式很重要。

2、掌握发球的规则

发球时,球应放在不执拍的手掌上,手掌张开和伸平。球应是静止的,在发球方的端线之后和比赛合面的水平面之上。

发球员须用手把球几乎垂直地向上抛起,不得使球旋转,并使球在离开不执拍手的手掌之后上升不少于16厘米。

当球从抛起的最高点下降时,发球员方可击球,使球首先触及本方台区,然后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再触及接发球员的台区。在双打中,球应先后触及发球员和接发球员的右半区。

从抛球前球静止的最后一瞬间到击球时,球和球拍应在比赛台面的水平面之上。

击球时,球应在发球方的端线之后,但不能超过发球员身体(手臂、头或腿除外)离端线最远的部分。

3、注意发球的力量

谈到发球的力量,特别是发球加力,人们常会联想到加力的后果:不是球飞出界,就是球弹跳太高。但是实际上,发加力短球,球又短、又转、又低、落点好;发加力长球,球又长、又急、又转、落在左右边角上,正是体现了乒乓球的艺术性、和技术性。它不仅在实践中可以做得到,在理论上也是正确的。只要我们在加力时,控制好撞击力和磨擦力的比例,适当增加球在球拍上磨擦时的螺旋线的长度、减少磨擦厚度、适当延长球在球拍上磨擦的时间,就可以达到上述效果。

4、熟悉球的弹跳

乒乓球的“球感”,根本源于球自身固有的弹跳特性。一只标准的乒乓球,从30cm高处垂直落下,落到一张标准的`乒乓球台上,第一次应弹起23cm。当然,我们还需要习惯乒乓球在球拍上的弹跳程度和它在球台上实际向前运行的规律,这些有待于通过随后的练习来掌握。

5、进行单人练习

老年人学习打乒乓球最好的练习方法莫过于颠球了,拿一个球向空中打去,看球是不是垂直上升?如果你能把球垂直弹出,你就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多试几次,如果你能做到让球连续地、稳定地在球拍上垂直弹起、落下、再弹起……本项练习的目的就达到了,你已经会“颠球”了。颠得高而慢是一种功夫,低而快也是一种成功。还可以“画地为牢”,为自己限定一个范围,看你在变换“颠球”时能否不踏出圈外。

6、互动练习

乒乓球的击球过程是互动的,球的弹跳不可能单一地掌握在某一方的手中,还需要找一个练习对手,才能更好地熟悉球性。先引入一个最初级的对手——墙。连续对墙击球,并逐渐改变用力的大小和方向,交替使用球拍的两面,直到球完全听话为止。

三、老人打乒乓球有什么好处

1、养神——乒乓球是一种有趣的运动,能调动人的情绪。有时遇到什么烦心事,打一会儿乒乓球后出一身大汗,那种特有的惬意能让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另外,“以球会友”也是件乐事,跟球友场上切磋、场下谈心,可令人心情舒畅、神清气爽。

2、护眼——打乒乓球时,由于球的来往速度飞快,来球落点或近或远,或左或右,或旋转或不转,为了作出准确的判断,多通过眼睛获得球的信息,眼球始终处在高速的运动中,并与大脑进行快速反馈联系。这种对眼睛及视力的调节的独特体育项目,对学业负担过重,长时间近距离看书的中、小学生来说,可以有效地改善眼睛睫状肌的功能,对保护视力、预防近视都有积极作用。

3、健脑——在所有球类运动项目中,乒乓球的速度是比较快的。由于球体小而轻,攻防转换迅速,它要求运动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调动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对变化着的来球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反应。这种需要勤动脑的特点,能很好地锻炼老年人的反应能力,锻炼人脑对周围事物的灵敏性。所以,打乒乓球可以预防老年人脑痴呆,延缓老年人脑动脉硬化,保持良好的思维记忆力。

4、助消化——由于打乒乓球消耗的体力很大,可增进食欲。另外,身体不停地来回运动,也能促进肠胃的蠕动。

5、勤四肢——乒乓球运动不但要求眼要快,手更要疾,而脚步也需迅速移动作出配合,长期锻炼可使上下肢的关节更灵活,腰背部的肌肉也更健壮,整个人的身体机能被充分调动,协调性和灵活性都得到提高,更加充满活力。

;

Ⅲ 如果从60岁开始练乒乓球,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打的比较好

每个人的学习能力都不一样,有的学习快,有的学得慢。而且60岁已经是高龄人了,反应能力会变慢很多,肯定是不及年轻人学得快的。

如果是出于朋友打打玩玩,或者是用于休闲运动,那么一般练习个半个月,一个月就可以正常的上手了。如果是像挣输赢,或者是想打比赛,那就得受过专业的训练,练习个两三年甚至七八年的时间。


乒乓球还有很多其他的技巧,比如削球、壁球、反手等,但是这些技巧新手在没有专业的教练的指导下学习很困难。所以新手最重要的还是练习一些基本的乒乓球技巧,另外要想练好乒乓球要多和朋友打,实战是很重要的,因为在实战中才能练习到击球的时机、力量以及反应等,总的来说还是要多在实战中练习。







Ⅳ 乒乓球的训练方法

乒乓球的训练方法

乒乓球就是非常好的项目,因为它没有身体对抗,不容易受伤,那么,儿童乒乓球的训练方法是什么?下面跟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乒乓球的训练方法

、变换击球线路训练法

将乒乓球的无数击球线路归纳、简化为五条基本球路,然后再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进行训练。

(一)单线练习法:按规定的单一线路练习,

1、方法

(1)按规定的单一线路进行单一技术的练习。如右方斜线对攻。

(2)按规定的单一线路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技术的练习,如右方斜线的削中反攻练习。

2、作用

(1)学习、熟悉某一单个技术或改进某动作的某些缺点:如通过看右方斜线的中台对攻,解决攻球时用腰腿协调发力的问题。

(2)单一线路上两种或两种以上技术(包括手法和步法)的配合及其战术练习。如,为加强左半台的进攻能力,可采用左半台对练的方法:在左半合范围内,发球、接发球、搓、拉、攻、挡多种技术配合,并带有一定的战术意识。

3、注意点

(1)在实际训练中,所谓的单线练习,常是规定击球区域的练习。如,两条斜线经常是以对角半台为界,两条直线往往是以同边半台为界。

(2)即使是单一线路的单一技术练习,也不能站死不动地打球,最起码应有单步或小碎步式的重心交换。

(二)复线练习法

1、两点打一点的练习

(1)方法

①有规律地变化左右落点。如:一左一右.一左两右等。

②无规律地变化左右落点。

在以上的练习中,两点打一点者可使用一种技术(如正手2/3台走动攻)或两种(左推右攻)及两种以上的技术,一点打两点者,可使用一种(如反手推挡)或两种以上的技术(如在摆速练习时,反手推结合反手攻或侧身攻)。

(2)作用

①两点打一点者

a.可提高将几种技术结合起来的技能,如反手推挡与正手攻球的结合、反手攻球与正手攻球的结合等。

b.可提高步法的移动速度,特别是用一种技术(如正手攻球)在走动中击球时,对锻炼步法的意义尤为明显。

②一点打两点者,可提高控制与变化落点的能力。

(3)注意点

①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无规律变化的练习难度大,应在有规律变化的练习基础上进行。

②陪练者(一点打两点者)击球的速度和落点、角度的变化应适合对方的水平,最好是经对方努力后即可完成,不经努力就可完成或经过努力也难以完成的练习都是不好的。

③练习目的不同,应有不同要求,如练习反手推挡结合正手攻时,要求用跨步或并步;练习正手2/3台走动攻时,要求用并步或滑跳步。

另外,还应特别注意不能用降低技术质量的方法进行敷衍式的练习。如练习推、侧、扑时,不能用勉强的小侧身攻。

2、两点对两点的练习

(1)方法

①两斜对两直:规定一方只能打两条斜线,另一方只能打两条直线的练习。

②逢斜变直、逢直变斜:一方可随意向对方全台击球;另一方遇斜线未球必须回直线,遇直线未球必须回斜线。

③全台无规律地变化落点的练习。

(2)作用

①走动中将两种技术结合运用,并有意识地控制击球落点.

②途斜变直、逢直变斜的难度比两斜对两直大,既可提高判断能力,又可锻炼步法和有意识地控制落点调动对方的能

③全台练习,往往与战术相结合。

(3)注意点

从易到难,练习双方应密切配合。

(三)长短球练习

1、方法:在上面的练习中加进短球的内容,从有规律到无规律。这里的规律有两个含义:

(1)长短球的落点变化,如,同线长短、异线长短。

(2)长短球变化的间隔时间,如,一长一短、两长一短或无规律地变化长短落点。

2、作用

(1)提高前后步法及其与左右步法的结合能力。

(2)把打台内、近台及中远台球的技术结合起来。

3、要求

(1)手法与步法相结合。

(2)为提高效果,在练习中可结合旋转变化。

(四)死线活练

1、方法;从右方斜线对打练习始,渐至中路直线对练。又渐至左方斜线对练,再渐至中路对练,渐至右方斜线对练……

2、作用:击球线路既有规定,又不是一成不变,双方在走动中练习了所有的线路。

3、注意点:练习双方密切配合,开始可适当降低速度、力量,以后再渐提高难度。

二、多球练习法

(一)方法

1、多球单练:练习者台旁放一筐多球,做单球练习,击球失误不必捡球,从筐中取球继续练习。

2、供多球练习:

(1)自供自练:如练习发球或攻小球,自己按既定要求供球,再做击球练习。

(2)他人供球练习:陪练按要求供球,主练照计划练习。

①单人供球

②双人供球:供球甲在台旁将球击给供球乙,供球乙再将球按要求供给主练者,如供球甲在台旁喂下旋球给供球乙,供球乙拉冲弧圈球,主练者进行攻打弧圈球的练习。

(3)机器供球,即利用发球机进行练习。

(二)作用:

1、加大了练习的负荷(包括密度、强度、难度和运动量)。

2、可按既定目的、要求供球,利于集中力量解决某一专项身体素质、技术或战术问题。尤其是解决有些用单球不易练到的技术难题时,效果特别明显。如解决攻下旋与上旋球的动作变换问题,可根据不同运动员的实际情况随意变换供下旋、上旋球。主攻者有更多的机会适应来球的旋转变化。

(三)注意点:多球练习的球性与对练不尽相同,而且不利于培养盯球的意识(因为无对手),所以应注意与单球练习结合。此外,供球密度与难度亦应适度,否则会事与愿违。

三、帮助练习法

顾名思义,一种需借助他人帮助的练习方法。

(一)方法:

1、男帮女练习法:一般情况下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的技术水平高,男帮女可明显提高女选手的练习效果。

2、高帮低练习法:请比自己水平高的运动员陪练,以提高训练质量。

3、按己要求陪练法:请对方按自己要求陪练,利于有目的地提高自己的某项技术或战术水平。

4、模拟对手陪练法:找打法与自己将要比赛的关键选手十分相近者,模拟未来对手进行训练与比赛,以提高对未来比赛对手的适应能力,如60年代初,日本队发明了弧圈球,中国队由廖文挺模拟三木、余长春模拟木村进行陪练,取得了极其明显的效果。

(二)作用: 提高训练质量;利于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四、指标训练法

现一般训练都是以时间为界限的。如右方斜线对攻10分钟。指标练习法是以完成规定指标为界限的,如右方斜线对攻,以累计对攻500板为限。

(一)方法:

1、双方共同完成指标法:需双方共同努力来完成指标的练习。如上述的正手对攻累计500板。

2、单方完成指标法:要求一方完成规定指标的练习。如,搓中突击命中50板的练习。

(二)作用: 及时得到定量的反馈,刺激性强,利于调动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如陈新华在准备第二十八届世乒赛时,教练员要求他在20分钟的全台拉削中,削球失误不得超过15分。开始陈竟失误39分。以后天天练、天天测验,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训练,大大超额完成了指标。陈的削球功底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三)注意点 :所定指标经过努力应可达到为好,切忌指标过高或过低。

五、单个战术练习法

根据多次比赛的实践,将复杂多变的战术简化、总结成带规律性、一般性的战术,反复练习之。如对付正手单面强攻者(包括弧圈与快抽),可归纳为先压反手大角,后调正手空当,再压反手的战术。平时即照此练习。实践证明,这确是一个事半功倍的训练法。

六、附加装置练习法

为更有效地解决某技术问题,对球台、球网做适当调整或增加附加装置后再进行训练的一种方法。

(一)击目标练习法: 为战术需要,在对方台面上放置半个乒乓球或其它物品。要求运动员在练习时尽力击中目标。此法可大大提高控制落点的能力,提高某特定战术的训练质量。

(二)升降球网练习法:

1、升网法:将球网稍升高(约1厘米),练习既定内容。此法可增加攻球弧线的弯曲度,对攻球弧线过直者,颇有实用价值。

2、降网法:将球网略下降,按既定内容进行练习。此法多在练习削球或搓球时采用,可降低击球弧线的高度。

(三)网上加线练习法: 将球网上方另加一直线,要求双方击球皆从中间穿过(中间约为5厘米)。此法一般在对搓时采用,目的是控制弧线高度。

(四)加宽球台练习法 将球台的其中一方改放一个半或两个台面,使台面加宽。

此法多在练习步法时采用,可增加脚步移动的距离和速度。著名运动员邓亚萍常在多球练习时采用,大大提高了她侧身和扑正手的步法。

(五)降低台高练习法: 儿童身材矮,用常规球台练习不利于技术动作的掌握,故将球台高度适当降低。国家体委已正式作出规定:儿童比赛使用矮球台(12岁以下者使用球台高度为68厘米;10岁以下者使用球台高度为64厘米;正规球台高度为76厘米)。

(六)噪音干扰练习法: 将正式比赛时观众的喧哗、广播等杂声录音,在训练中不时地进行潘放,使运动员在平时训练即对比赛气氛有所适应。第三十五届世乒赛在朝鲜平壤举行,我国选手童玲在与前世界冠军朝鲜运动员朴英顺比赛时,观众的倾向性很大。因童玲平日训练有素,能把朝鲜观众的喊声、掌声想成是在为自己加油,故而泰然自若,在0:2落后的情况下,连扳三局,反败为胜。

七、意念打球

这是将心理学知识用于乒乓球训练的产物。

(一)假想对手,做各种手法、步法练习:脑中想象对手击出各种球,自己做相应的回球动作。

(二)纯意念练习:想象对手击出各种球,又想象自己做出各种相应的快速还击动作。也可仅想象自己做快速手法或步法的练习。

(三)暗示拼抢1分法:可在乒乓球常规练习的任何内容中进行。要求练习者在每分球开始前,心中默念(或小声嘟嚷):“拼,拿下此分!”随之,提挈全部身心之力,拼抢此分,力争胜之!

此练习的.目的在于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取消一切杂念,一往直前,一心只想拼下此分球,这种心理状态正是比赛时所最需要的,也是最难得的,一场或一局比赛都是一分一分地打的,抓住每分球,就可获得全局的胜利。

采用此法练习时,必须强调一丝不苟地按要求去做。为此,应该让运动员真正清楚此练习的作用,真正信服它,否则敷衍应付式地练习,就难以见效。

笔者曾暗暗做过统计,队员在练习右方斜线对攻时,若不做拼抢1分的暗示,命中率基本为43~57%,而做了拼抢的暗示后,命中率可提高到50~70%,甚至达到80%。

(四)边练边想:练球时,利用捡球时机(或有意稍停一会儿)回忆动作,然后再练,切忌一味傻练,应回忆正确动作的肌肉感觉,检查击球失误的动作错在哪几,应如何改正。

(五)提高对技术、战术动作表象能力的练习:表象,即以前经验过的实物形象在脑中的反映。运动员看了一个动作或一场比赛后,要求他在脑中能清晰地重现动作或战术变化,重现的形象越清晰越好。这是学习新技术或提高战术意识的重要前提。

八、发球、发球抢攻和接发球的训练方法

(一)发球练习法

1、非球台练习:无需球台,在床上、书桌上或其它场地进行发球练习。这在学习或提高某一发球质量时(仅限解决抛球与挥拍触球动作的配合,提高发球的旋转强度;不能解决发球的速度和落点问题)很实用。吉林省运动员刘玉成当年就是利用此法发明的高抛抖动式发球,后拿到球合上试验果然效果不凡!

2、球台上的多球练习:节省了捡球时间,可把旋转、速度、落点结合练习。

3、有对手接的发球练习:对方练习接发球,发球者可以及时了解自己发球的效果,亦可将战术意识结合到技术训练中去。

(二)发球抢攻(冲)练习

1、发一种或一套球后抢攻,限定对方接发球的方法(或攻,或搓?)与落点。如,反手发右侧上、下旋至对方右近网,要求对方搓接我中左,我抢攻。

决定对方接发球方法和落点的依据有二:

(1)比赛中接此发球的一般规律;

(2)发球抢攻者正待解决的问题;

(3)接发球者的技术情况。如,从以上两条看,应该让对方接发球撇一个左方配合挑一板正手,但对方不会撇,所以从实效出发,必须作相宜变更。

2、发一种或一套球后抢攻,只限制接发球的落点而不限制其方法(可用攻、拉、搓、撇等技术接),可提高发球者在一定位置上对各种不同接法的球都能抢攻的能力。

3、发一种或一套球后抢攻,只限制接发球的方法而不限制落点:要求判断好对方接发球的落点,迅速移步后抢攻。

4、发一种或一套球后抢攻,不限制接发球的方法和落点:对发球抢攻者要求更高,不仅步法要移动,而且能抢攻各种不同性能的球。

5、综合全面练习:不限制发球的种类、落点,对接发球亦无限制,可锻炼与考查发球抢攻的实战能力。

在上述练习中,还应注意培养与提高这样一种意识和技术,即发球后的第一板无法抢攻(对方接发球甚好)时,不应急干盲目抢攻,而应有战术意识地先控制一板(如对方反手不擅攻,则可控制其反手大角度一板强烈下旋,逼其必以搓回之)。然后争取下板再抢攻,此在比赛中很有实际意义。

(三)发球抢攻及其与以后技术的配合练习

发球抢攻练习同前,但规定发抢或对方回球落点,然后再进行相持技术的练习。为确保此练习的可行性,发球抢攻这一板力量不要过大。因为此练习的目的是解决发球抢攻与相持技术的结合,改变有些人发球抢攻没得分就无计可施的局面。

(四)接发球练习 练习接发球时,发球方发什么种类、旋转、落点变化的球,皆应听从接发球者的意见。

1、单一发、接练习。

(1)规定一种发球的旋转和落点,自己用一种或几种方法接:可集中精力熟悉一种发球。

(2)规定一套发球变化的规律(如,一长一短、一转一不转等),自己用一种或几种方法接。

在分辨不清某种发球的旋转变化时,用此练习效果最好,可提高判断能力。

(3)不限制发球的变化规律,全面练习接发球的技术。此法比较结合实战。

2、对方发球后结合抢攻条件下的接发球练习,可进一步提高接发球的控制能力,及时得到反馈,了解接发球的效果:具体练习方法同1,但加强发球后的抢攻。

无论是单纯的发、接练习,还是对方发球后结合抢攻条件下的接发球练习,都必须对接发球提出具体的要求,或抢攻、或摆短、或撇一板、或挑起来……总之,不能是毫无要求的泛泛练习。

(五)接发球结合以后技术的练习

1、在其它内容的练习中,加入特定的发球(即规定发球种类、落点或旋转)。如摆速练习时,加入接右近网的右侧上旋发球,不仅可以大大增加接发球练习的机会,而且还训练了接发球与后面技术的结合能力。

2、进攻型打法在接发球后打对攻(对方为攻球)或拉攻(对方为削球);削球型打法在接发球后练削球。

3、接发球与第4板球的结合练习:接发球先控制一板,在限制住对方发球抢攻的基础上,为自己下板球(第4板)的进攻制造机会,发球者一般不打发球抢攻(个别机会球除外)。

九、比赛法

训练是为了更好地比赛,但有时比赛亦可作为训练的一种手段。

(一)检查性比赛

1、周未或每堂课后进行比赛,为熟悉全面技术,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在小型公开赛或内部比赛中,用教练员规定的技术或技术比赛。如:将练习的新技术放在实践中考验,看敢不敢用?命中率如何?与其它技术的结合如何?对整个技术打法的影响如何?

(二)紧张性比赛: 有意制造比赛的紧张气氛,借以对运动员的技术、战术和心理进行全面的锻炼与考验。

1、组织观众比赛,有意邀请运动员的家长或朋友参观,为其增加心理负荷。

2、擂台赛:5至6人一组,只比赛一局,胜者继续打,败者下台等候轮转再战。

3、升降台赛:两人一台,数台同时比赛,胜者挪向临近的球台,败者降到另一方向临近的球台,若干时间后,优胜者集中到前两台,失败者集中到后两台。可事先规走,依不同台号顺序决定奖惩。

(三)特定技、战术比赛法

1、限定技术比赛。如,拉球对削球的比赛,规定突击或削中反攻失误1球丢2分,命中得1分;拉球与削球均为常规记分法,以突出训练的重点。

2、20平后比赛:可打擂台、升降台或循环赛,以提高打关键球的能力。

3、轮换发球法比赛。

4、发球抢攻比赛。

(1)5板球的发球抢攻比赛:发球抢攻者在第5板球内打死对方算胜1分(发球为第1板,接发球为第2板,发球抢攻为第3板……),未打死对方可算失分,亦可再继续打下去,输了失1分,胜了不计分。可采用每局21分或11分的比赛方法,亦可从15平,17:18或20平后开始比赛。

(2)7板球的发球抢攻比赛:现接发球水平普遍提高,比赛中常会遇到第3板球难于抢攻的情况,此时勉强抢攻,极易失误。最好的办法是先控制一板,尽量使对方无法抢攻,然后在第5板球时再抢攻,力争第7板球打死对方。

5、接发球比赛,接发球使对方无法发球抢攻或抢攻第1板失误得1分,接发球失误或对方抢攻得分算失1分。

(四)适应性比赛: 根据重大比赛的场次、观众、地理等条件,安排专门的适应性比赛。

1、模拟将要举行的比赛规模进行比赛,具体比赛方法、球台、球等皆应与真正的大赛一致。

2、有意选择和即将举行赛事的地理、气候等条件相似的地区、城市中比赛。

最好将1与2结合起来。

(五)让分比赛法

根据比赛目的和双方技术实力,规定一方对另一方让分进行比赛。如,从0:5开始比赛,从16:19开始比赛。

此法可专门培养运动员在比分落后时不气馁的顽强作风和运用战术的能力;另外,在内部比赛时,若比赛双方实力相差很大,亦可采用此法进行比赛。


;

Ⅳ 老年人打乒乓球发力技巧

老年人打乒乓球发力技巧

很多老年人都喜欢打乒乓球,那么老年人打乒乓球发力技巧有什么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喜欢!

一、老年人打乒乓球发力技巧

在乒乓球运动中,发力的方法对了,才能提高击球的效率。而发力的难点在于正手。

当用脚蹬地,力量随着腿部传递到腰部,随着转体,可以传到肩部,手臂,手腕和手指,再作用于球拍击球,这是一般的顺序。这些力的传递过程环节很多,往往会出问题,初学者要多体会,否则其中有一环错误,那结果就是错误的,至少效率会降低。

正手击球是我们得分的重要手段,因为正手相对照顾范围大、力量足、落点活,往往得分都在正手的进攻上。但是,正因为如此,正手往往在技术动作上更难练习,容易犯的错误也更多。为了有效率的发力,正手攻球的支点应该在右脚上(右手持拍者),侧身攻斜线时在腰部,侧身攻直线时也在右脚上。击球时,大臂特别要注意放松,然后蹬地的力量由腰腿传递到小臂及手上,迅速收缩小臂击球即可获得满意的鞭击效果。

二、老人如何打乒乓球

1、学会握拍

乒乓球分为直拍握法与横拍握法。两种方式各有优势,主要是看什么情况。握拍的力度不要过度,太用力握拍会影响发挥,而太松会影响准确度。

直拍:在球拍的正面,拇指第一关节和食指第二关节扣住拍柄两侧,呈钳状,距离适中,拍柄压住虎口。

横拍:手掌握住球拍手把部位,用虎口贴住球拍的根部,中指、无名指小指三只手指弯曲握住手球把,食指则自然伸直在球拍背面

找到适合自己的握拍方式很重要。

2、掌握发球的规则

发球时,球应放在不执拍的手掌上,手掌张开和伸平。球应是静止的,在发球方的端线之后和比赛合面的.水平面之上。

发球员须用手把球几乎垂直地向上抛起,不得使球旋转,并使球在离开不执拍手的手掌之后上升不少于16厘米。

当球从抛起的最高点下降时,发球员方可击球,使球首先触及本方台区,然后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再触及接发球员的台区。在双打中,球应先后触及发球员和接发球员的右半区。

从抛球前球静止的最后一瞬间到击球时,球和球拍应在比赛台面的水平面之上。

击球时,球应在发球方的端线之后,但不能超过发球员身体(手臂、头或腿除外)离端线最远的部分。

3、注意发球的力量

谈到发球的力量,特别是发球加力,人们常会联想到加力的后果:不是球飞出界,就是球弹跳太高。但是实际上,发加力短球,球又短、又转、又低、落点好;发加力长球,球又长、又急、又转、落在左右边角上,正是体现了乒乓球的艺术性、和技术性。它不仅在实践中可以做得到,在理论上也是正确的。只要我们在加力时,控制好撞击力和磨擦力的比例,适当增加球在球拍上磨擦时的螺旋线的长度、减少磨擦厚度、适当延长球在球拍上磨擦的时间,就可以达到上述效果。

4、熟悉球的弹跳

乒乓球的“球感”,根本源于球自身固有的弹跳特性。一只标准的乒乓球,从30cm高处垂直落下,落到一张标准的乒乓球台上,第一次应弹起23cm。当然,我们还需要习惯乒乓球在球拍上的弹跳程度和它在球台上实际向前运行的规律,这些有待于通过随后的练习来掌握。

5、进行单人练习

老年人学习打乒乓球最好的练习方法莫过于颠球了,拿一个球向空中打去,看球是不是垂直上升?如果你能把球垂直弹出,你就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多试几次,如果你能做到让球连续地、稳定地在球拍上垂直弹起、落下、再弹起……本项练习的目的就达到了,你已经会“颠球”了。颠得高而慢是一种功夫,低而快也是一种成功。还可以“画地为牢”,为自己限定一个范围,看你在变换“颠球”时能否不踏出圈外。

6、互动练习

乒乓球的击球过程是互动的,球的弹跳不可能单一地掌握在某一方的手中,还需要找一个练习对手,才能更好地熟悉球性。先引入一个最初级的对手——墙。连续对墙击球,并逐渐改变用力的大小和方向,交替使用球拍的两面,直到球完全听话为止。

三、老人打乒乓球有什么好处

1、养神——乒乓球是一种有趣的运动,能调动人的情绪。有时遇到什么烦心事,打一会儿乒乓球后出一身大汗,那种特有的惬意能让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另外,“以球会友”也是件乐事,跟球友场上切磋、场下谈心,可令人心情舒畅、神清气爽。

2、护眼——打乒乓球时,由于球的来往速度飞快,来球落点或近或远,或左或右,或旋转或不转,为了作出准确的判断,多通过眼睛获得球的信息,眼球始终处在高速的运动中,并与大脑进行快速反馈联系。这种对眼睛及视力的调节的独特体育项目, 对学业负担过重,长时间近距离看书的中、小学生来说,可以有效地改善眼睛睫状肌的功能,对保护视力、预防近视都有积极作用。

3、健脑——在所有球类运动项目中,乒乓球的速度是比较快的。由于球体小而轻,攻防转换迅速,它要求运动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调动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对变化着的来球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反应。这种需要勤动脑的特点,能很好地锻炼老年人的反应能力,锻炼人脑对周围事物的灵敏性。所以,打乒乓球可以预防老年人脑痴呆,延缓老年人脑动脉硬化,保持良好的思维记忆力。

4、助消化——由于打乒乓球消耗的体力很大,可增进食欲。另外,身体不停地来回运动,也能促进肠胃的蠕动。

5、勤四肢——乒乓球运动不但要求眼要快,手更要疾,而脚步也需迅速移动作出配合,长期锻炼可使上下肢的关节更灵活,腰背部的肌肉也更健壮,整个人的身体机能被充分调动,协调性和灵活性都得到提高,更加充满活力。

;

Ⅵ 我想问问大家,老年人如何学习打乒乓球

1、学会握拍。

学会握拍乒乓球分为直拍和横拍。这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这取决于具体情况。不要握拍太用力,握拍太用力会影响表现,而握拍太松则会影响准确度。直拍: 在拍前,拇指的第一个关节和食指的第二个关节在拍柄两侧扣上,形状像钳子,距离适中,拍柄压在老虎嘴上。中指的三个手指,无名指的小指和小指弯曲握住手柄,食指自然地直立在球拍的背面。


Ⅶ 乒乓球训练中体能训练方法具体是什么

乒乓球运动不仅适合青少年群体,也适合老年人群体,在运动过程中,要求人们要有充足的体能、坚韧的毅力。但在目前不少的乒乓球训练教学中,很多乒乓球教练员会忽视乒乓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所以,在乒乓球训练比赛中,经常会出现运动员由于体力不支而导致自身的真实水平难以发挥。对此,在日后的乒乓球训练过程中,教练应当重视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帮助运动员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保证其在日后比赛中发挥出真实水平。

Ⅷ 乒乓球基本步法技术详解 中老年人健身怎么打乒乓球

1.注重均衡,可以有准备的侧身,但是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决定,一般情况下,尽量多练正反手均衡上手。2.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中老年球友的腰部已经很难跟上高强度的拉球训练,所以拉球训练多练习手指手腕的力量,以及前臂收缩的力量。3.、以中等力量、回合为主。这是跟各位中年初学球友说的,打球时享受,打出精彩的球更是一种享受艺术的感觉,中等力量,多连续,多回合,自己的手感越来越细腻,同时大大增加了乒乓球的乐趣,如果变成打一下,捡球,再打一下,再捡球,乐趣没有了,兴趣也就没有了,从此放下球拍,那是一件多么可惜的事情。4.、逐渐改变意识,有一部分中老年球友以前打过乒乓球,但意识中都是稳搓、不失误等老式打法的习惯,随着乒乓球技术的发展,大家也应该逐渐改变自己的固有习惯,让自己的技术尽可能的接近现代打法。5.先补全,再突出,先进的乒乓球技术讲究突出正手、技术全面,最好的防御是进攻,但是我想说的是中老年朋友先要努力把自己最差的那部分补全,再突出自己的某项技术,只有这样您才能先积累一部分自己的球友圈子,说白了就是跟人家玩到一起,而后在提高自己的单项技术。6.选择跑动相对较少的技战术,中老年的身体素质达不到年轻人的标准,但是同样可以赢球,靠什么呢?战术,扬长避短,攻其不备,从而减少对手回接高质量球的可能,或者逼对手搏杀,导致失位,从而取得优势,转为胜势。7.注意观察身体的状况,因材施教,我带过的中老年球友身体状况各不同,在训练和自己练习时,我都提出了不同的建议,比如:意味右腿曾经受伤的老同志想练习拉球,我给他的建议是多练习手指手腕的摩擦,提高预判能力,在球最高点出手,这样就能更好的降低腿部的压力,而最高点出手又可以最大程度的解决手臂伸得过直的问题,虽然从专业角度上讲,他的技术并不正确,但这是最适合的训练方式。8.多球训练有必要,但是要注意训练量,训练量对身体要求是成正比的。9.多练习发球。由于年龄的原因,中老年球友的视力也会逐渐变差,所以要更多的熟悉各种发球。10.多练习发球抢攻,这样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发球,以及对手接发球的各种可能。11.提高发球质量是得分的重要手段。12.多球训练单项技术的时候,不要发的国羽密集,因为中老年球友头脑灵活,理解能力强,但身体反应速度大不如前,要避免在训练中受伤。13.注意放松,只有放松才能更好的调动各部位肌肉。14、注重手指和手腕的用力,中老年球友的身体不适合大动作,小巧的技术可以获得更多的变化。

Ⅸ 中老年人怎样打乒乓球好

一、打球前注意做热身活动五至十分钟。二、每周打球三至五次每次不超二小时。三、打球时要着穿适合自己的运动服装。四,最好是到铺好防滑地胶的场地打球。五、打球时尽量和自己水平相近的人打。六、最好为自己买一双乒乓球专业球鞋。七、根据自己打球特点配置相应的球拍。八、学会与球友相关学习交流搞好关系。九、牢记打球的目的是为了锻练好身体。十、保持平和心态虚心向技术好的学习。

每天早上7—9点,首先热热身,随意打一阵乒乓球,活动量不能太大,太剧烈,只要身体发热,微微出汗即可,完之后,回家洗漱,都是慢节奏的,一切完毕后,细嚼慢咽开始吃早点,注意要适量补充身体水分,和豆浆、奶子、麦片、米粥等等都行,之后,再想睡个回笼觉也行,小憩,眯一会都行。对老年人来说:这就是一天清晨 健康 的生活方式。

Ⅹ 老年人也需要锻炼,老年人打乒乓球需要注意什么呢

乒乓球是一项“全民运动”,是各年龄段人群的锻炼“神器”。研究表明,参加乒乓球训练后,学生的视力有了显著提高。乒乓球还能提高反应能力和柔韧性,对心肺腰肩颈椎都有好处。第一,安全。与其他球类运动相比,乒乓球轻而快,弹跳造成的身体伤害几乎为零。而直接身体对抗的足球和篮球更容易造成伤害。所以乒乓球老少皆宜。第二,保护眼睛。乒乓球来去速度快,落点近或远,左或右。要判断准确,眼睛必须盯着球,大脑必须高速判断,对调节视力有很好的作用。课业繁重的中小学生常打乒乓球,可有效改善睫状肌功能,预防近视。第三,健脑。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症,延缓脑动脉硬化,保持思维和记忆。第四,强身健体。打乒乓球是有氧运动,可以锻炼心肺功能和内脏系统,提高基础代谢。打乒乓球有很多好处,比如健脑护眼,但老年人要充分热身,少点竞技性,以免受伤第五,降低刚度。打乒乓球可以锻炼支撑身体平衡的肌肉,移动平时不动的部位,缓解背痛或肩膀僵硬的症状。

很可能诱发心脏病。如何避免:避免这种伤害的最好方法就是控制运动量。而且尽量不参加竞技比赛,以娱乐为主。2、第二大危害:容易扭伤膝关节打乒乓球时,膝关节始终处于半屈曲位置,关节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由于膝关节力量相对较弱,在击球过程中容易失去重心,从而扭伤膝关节。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膝盖扭伤的风险也会增加。如何避免:避免这种伤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好充分的准备。运动前,做一些专项运动,如慢跑、徒手操等,保证膝关节能达到乒乓球的基本要求。

阅读全文

与老年人乒乓球技术训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大班孝敬长辈教案 浏览:233
婚后首付怎么证明父母出 浏览:172
90后有双方父母同时病了怎么办 浏览:461
儿子成家父母还帮什么 浏览:48
有没有种植和养殖老年大学 浏览:285
老年人脚心长脚垫是怎么回事 浏览:20
全护理养老院上海浦东 浏览:968
报考警校体检查什么 浏览:667
广东社保交15年退休拿多少钱 浏览:69
成都市养老机构政策 浏览:720
焦作体检去哪个医院 浏览:153
武昌区老年大学学费 浏览:597
老人过寿长寿花选什么颜色 浏览:778
老年大学是什么性质的学校 浏览:771
养生壶如何煮黑茶 浏览:937
死后祭拜不如生前孝敬 浏览:725
孝顺传承与 浏览:999
瑞安市老年大学论坛 浏览:673
河南省增发养老金 浏览:310
衢州体检中心有哪些项目 浏览: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