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养老和医疗机构怎么理解,是养老带医疗机构,还是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并列的关系。
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是并列的。养老机构主要负责养老金的统筹发放;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报销的统筹。
2. 对于医疗机构增设养老功能,说法正确的是
推进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与综合性医院、老年病医院合作设立医务室、门诊部,提供日常医疗服务
3. 养老院里面的医疗机构好还是医院里面的养老机构好
各有各的特点,养老院自然是以养老为主,医疗为辅,各有特点,可结合自身情况而选择。
4. 福州养老院、护理院、康复医院三者区别究竟在哪里
一、定义
1. 康复医院
为因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导致劳动、生活和学习严重障碍者提供医治,通过治疗与训练,充分发挥其体力、智力及社交能力,使只有部分器官和组织的残病者最大限度地达到不完全残废,使身体留有的功能发挥最有效的作用的医疗机构。
2. 护理院
为患者提供长期医疗护理、康复促进、临终关怀等服务的医疗机构,是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养老院
为老年人提供集体居住、养老照料服务的机构。
二、主管单位
康复医院、护理院的主管单位是卫健委。
养老院的主管单位是民政主管部门。
三、 服务对象
1. 康复医院
主要针对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急性病患者、感觉器官缺陷或缺失患者、儿童、精神卫生患者等需要恢复功能及正常状态的患者。
2. 护理院
主要针对长期卧床患者、晚期姑息治疗患者、慢性病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以及其他需要长期护理服务的患者。
3. 养老院
针对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
四、服务内容
1. 康复医院
主要提供物理治疗、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中医手法技术治疗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康复和技术服务。
2. 护理院
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促进、临终关怀等医疗服务,还有日常的养生保健、生活照顾、健身娱乐等养老服务。
3. 养老院
提供饮食起居、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养老服务。
五、科室设置
1. 康复医院
设置科室有骨与关节康复科、神经康复科、脊髓损伤康复科、儿童康复科、老年康复科、心肺康复科、疼痛康复科、听力视力康复科、烧伤康复科中的6个科室,以及内科、外科和重症监护室。
2. 护理院
(1)基本设备:至少配备呼叫装置、给氧装置、呼吸机、电动吸引器或吸痰装置、气垫床或具有防治压疮功能的床垫、治疗车、晨晚间护理车、病历车、药品柜、心电图机、X光机、B超、血尿分析仪、生化分析仪、恒温箱、消毒供应设备、电冰箱、洗衣机、常水热水净化过滤系统。
(2)急救设备:至少配备心脏除颤仪、心电监护仪、气管插管设备、呼吸器、供氧设备、抢救车。
(3)康复治疗专业设备:至少配备与收治对象康复需求相适应的运动治疗、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设备。
(4)信息化设备:在住院部、信息科等部门配置自动化办公设备,保证护理院信息的统计和上报。
(5)病房每床单元基本装备:应当与二级综合医院相同,病床应当设有床挡。
(6)其他:应当有与开展的诊疗业务相适应的其他设备。
3. 养老院
介助、介护老人的床头应安装呼叫铃;适合老人使用的健身、康复器械和设备;必备的洗衣设备,如洗衣机、熨斗等;足够的医疗设备和物资,应有急救药箱和轮椅车等。
九、床位数量
二级康复医院床位100张以上,三级康复医院为500张以上。
护理院要求床位50张以上。
养老院要求床位30张以上。
5. 内部设立有养老机构的医疗机构能否做到医养分区,要实现医养分区要创造哪些条
摘要 亲亲,医养结合地社区养老模式(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合作、医疗机构增加养老病房及养老机构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地提升等多种方式)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社会养老服务分类方式: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细分为“居家社区养老、居家社区养老家庭病床。
6. 养老机构是不是医疗机构,为什么为什么养老院里配给了医师,合法吗使用课堂讲
养老院不是医疗卫生机构,但可和医疗卫生机构合作,医养结合养老院可以整合医院的医疗资源,提高为老人服务的能力,医院可以树立社会公益形象,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及医疗服务的覆盖面;老有所医和老有所养,可以减轻老人亲属及子女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让他们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之中。一般来说,入住养老院的老人中,难免有各种各样的老年常见病。为防止老人旧病复发或突然发生病变,按照民政部门的要求,是需要配备必要的医生、护士值班或距离医院、诊所较近的地方。护理人员是养老院必备的。入住老人可分为自理老人、半自理老人、全护老人等三部分。自理老人虽然基本生活能自理,但仍需要护理人员经常探访、交流、举办各种闲暇活动,以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生病时,还需要特别护理。半自理老人因疾病或残疾,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这样,必须有护理人员每天轮流照护。全护老人则需要24小时有人照看。一般要与老人同住。当然是轮流值班。有规模的养老院,还开办上门护理、临时托老等服务。
7. 中医执业医师可以到养老机构内设置的医疗机构开展的诊疗方式包括
医疗卫生机构可定期或不定期安排医疗卫生人员上门,也可根据需求在养老服务机构设置分院或门诊部,安排医疗卫生人员常驻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在符合双方意愿的基础上,养老机构可探索将内设医疗卫生机构交由签约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运营。
医疗卫生机构为签约养老服务机构入住老年人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疾病诊疗服务、医疗康复服务、医疗护理服务、中医药服务、精神卫生服务、安宁疗护服务、家庭病床服务、急诊急救绿色通道服务、双向转诊服务、药事管理指导、专业培训、传染病防控和院内感染风险控制指导、远程医疗服务等。可根据医疗卫生机构的类型与资质有所侧重地提供相关服务,如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可重点提供疾病诊疗、中医药服务、急诊急救绿色通道、专业培训等服务,康复医院(康复医疗中心)、护理院(站、中心)、安宁疗护中心可重点提供医疗康复、医疗护理、安宁疗护、专业培训等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重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疾病诊疗、中医药服务、家庭病床、专业培训等服务。医疗卫生机构还可与具备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双向转诊、远程医疗服务。
8.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 怎样办理证件
摘要 需根据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的类型、性质、规模向卫生健康、民政或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提交申请。涉及同层级相关行政部门的,当地政务服务机构应当实行“一个窗口”办理,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未设立政务服务机构的,由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联合办理工作机制和操作流程,优化医养结合机构市场准入环境
9. 内部设立有养老机构的医疗机构能否做到医养分区,要实现医养分区要创造哪些条
1、定期巡诊。
(1)应当根据老年人健康需求,安排医师定期到老年人居住的房间巡诊并做好记录。
(2)医师在巡诊过程中应当记录老年人血压、心率等身体状况,及时发现老年人的病情变化。
(3)在巡诊过程中,可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健康指导服务。
2、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诊疗。
(1)在诊疗前要详细询问老年人的病史,并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在诊疗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体检和辅助检查。
(2)应当评估老年人病情、过敏史、用药史、不良反应史。
(3)给药前应当核对处方和药品,按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协助老年人用药,以免误服、漏服。
(4)有条件的机构可开展远程医疗服务,以辅助诊断与治疗。
(5)参考已发布的临床路径和有关诊疗指南为老年人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服务。
3、急诊救护服务。
(1)有条件的机构应当安排医护人员24小时值班,及时提供急诊救护服务。
(2)针对无能力处理的急危重症疾病,遵循就近转诊原则,立即呼叫120或电话通知上级医院派救护车接老年人到医院抢救,并通知其家属。在救护车到达之前,现场医护人员可根据老年人病情进行必要的处理措施,如心肺复苏、清理呼吸道和面罩给氧等。
4、危重症转诊服务。
(1)医养结合机构可与周边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建立签约合作关系,开设转诊绿色通道,明确服务流程,确保实现及时有效转诊。
(2)医养结合机构若在诊疗过程中遇到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或患者的病情超出了医养结合机构的专业范围或医疗水平,应当征求家属同意后,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转诊服务。
(3)可安排专门的医护人员或熟悉患者情况的服务人员跟随转诊或与转诊医院对接,及时了解患者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