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农村老年人分析

农村老年人分析

发布时间:2022-08-31 08:38:06

㈠ 怎样看待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您好:1、粗茶淡饭,幸福美满。现在生活在农村里的老人,从日常生活中看,吃的非常简单,一馍一菜一汤而已,相来都是只讲饱,不讲好。他们吃的是自已地里种的粮食,自已地里种的菜,自已新手做的饭菜,吃着特别放心,特别有味。真的是好吃不贵,经济实惠。虽然没有山珍海味,顿顿也有鸡蛋、或鸡肉,真是绿色环保,健康第一。2、空气清新,健康锻炼。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的满足,吃穿不用来发愁,在农闲的季节里,有的老年人早上起床后,到大路上跑跑,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欣赏欣赏大自然的自然风光,心里是无比的爽快;吃过晚饭后,三五个老年人一块散散步,到广场上跳上一曲,他们边说、边笑、边聊,有说不完的话题,心里特别的满意。3、只图开心,悠闲自在。每当吃过早饭,他们这些老年人,根据他们的爱好 ,有的三五成群的居在一起聊天喷大气,以前聊的只讲“绕饼肉合子”,现在聊的是“儿孙们发展的怎么样,以及国内国际大事,及新冠肺炎疫情状况等等……”怎么也聊不完的话题,好不一派热闹的景象。有的老年人爱好去赶集会,看大戏等等,总之他们过的都很开心幸福,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比比皆是。

㈡ 现今农村老年人面临哪些问题

《老龄蓝皮书: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18)》显示,中国当代老年人也面临诸内多问题,包括容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加,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老年人收入水平总体不高,老年人口因老返贫、因病致贫风险较大;老年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数量较大,老年居住环境建设滞后,农村老年人住所不适老问题尤为突出,老年人精神慰藉服务严重不足,农村老年人精神孤独问题尤为突出等几个方面。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指出,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为确保全体人民健康而老、富足而寿,除了做好养老、健康、医疗等工作外,还要做好中长期的全面安排。来源:澎湃新闻网

㈢ 目前农村养老服务现状及突出问题有哪些

一、农村养老现状

农村老人的养老金来源一部分是家庭供给。家庭供给部分与家庭经济收入、子女状况等密切相关。中东部发达地区、发达乡镇农村老人家庭供给相对充足,西部及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老年人家庭经济状况不容乐观。一部分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3)农村老人精神慰藉少。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不留在农村的老人身边,并且回家探望也多是短暂的。所以农村老年人就在干农活和盼儿孙中度日,大部分农村老年人并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精神生活状况不容乐观。

(4)农村老年人预防意识差。一方面,农村老人疾病预防意识差。大部分农村老人都做过繁重的农业劳动,身体不舒服或者拖延不治或者在家自己吃药医治,这往往延误病情,由小病转变为重病,从而导致因病返贫。另一方面,农村老人安全预防意识相对较差。一些诈骗分子通过现场演示引诱、虚标价格等手段向农村老人兜假冒售伪劣产品。还有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的心理,向其宣传不良观点,引诱农村老人信奉非法邪教等。

㈣ 农村老年人现状

农村老年人生活之现状
农事聊斋
2018-08-14
关注
农村,大部分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只要没有丧失劳动能力都没有闲下来,他们只要身体硬朗有的干着自家责任田的农活,有的在附近打工,甚至有的在干着建筑之类的重体力活。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那就是自己攒点零花钱,少给儿女添麻烦。也许你会问,他们干了大半辈子,难道没有攒下养老钱吗?对了,他们还真的没有钱,原因就是他们年轻的时候也就是能干的时候挣的钱都给儿子盖房,结婚用的所剩无几,不欠点外债就算不错了。相比城市中的老人真是天壤之别,城里的老年人他们大多数是散散步,打打太极拳,跳跳舞,还有的养鸟,下棋,晚年生活丰富多彩,因为他们有退休金,不用担心钱的问题。
那么农村老年人为什么不能放下地里的活安享晚年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一下农村老人的真实生活处境:
首先,农村有一部分老年人是和儿女分开生活的,这部分老人身体状况良好,能独立完成地里的活,不用托累儿女,但是为了让儿女在外安心打工,家里一切琐事都得管。然而,岁月不饶人,这么大的劳动强度,他们又能为儿女支撑几年呢?
再者,还有一部分老人,他们和儿子一起生活,但是已经不能从事田间劳动,而年轻人还要外出打工,所以家里的一切大事小事自然落在老人们身上。如果家里再有俩不懂事的小孩,那更是累上加累,看着老人力不从心的样子,心里真是五味杂陈,但也无可奈何。日子还要一天天熬下去,能撑到什么时候算什么时候。
最后一种情况是没有了劳动能力的老人,他们生活上需要照料,精神上需要安慰,这种情况年轻人就不能去外地打工了。但也有年轻人不在身边,老人突发状况,不能很快就医的情况发生。年轻人既要挣钱养家,还要看护老人,处在两难境地。另外由于现阶段的社会环境,至使人的自私心理膨胀,亲情淡漠,导致老年人的养老处境更是雪上加霜。这也是全社会不能忽视的问题。
总之,农村老年人没有城里老年人那么丰富的精神生活,大多数都是能干多少干多少,直到干不动为止。如果这种现状不能改变,老有所养就是一句空谈。老龄化日趋加剧的问题如何化解,是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重要问题,怎样让老年人有尊严的老去,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亲爱网友,您有什么好的建议不妨说出来,为了我们的老人,也为了即将老了的我们,谏言献策,老有所养的问题,该解决了

㈤ 关于老年人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山东省新泰市西洛村调查
刘 洋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近1.3亿,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群体是我国最大的人口群体,所以农村老年人口也是我国最大的老年人群体。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在逐步加快。因此,关注我国农村老年人口,了解他们的现状,积极解决他们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建立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我们大学生关注社会、参与社会所应该做的。
一、现状描述
山东省是我国的第二大劳务输出省,所以当年轻人外出打工时,留下的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就更是我们所应该关注的,也是值得调查的。西洛村位于山东中部、泰沂腹地,北依五岳独尊的泰山,南临孔子故里曲阜,东接山东半岛沿海城市。它所在的新泰市是山东省的30强县市之一。西洛村总人口288人,60岁以上老人有36人,占到总人口的8% 。为了能够准确地了解该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我利用寒假时间进行了调查。调查以访谈形式为主,辅之以问卷。
(一)该村老年人的健康及医疗状况
调查发现,该村36位老人中,有21位老人身体健康,基本上不怎么生病,占到了老人总数的58.3%,有9位老人身体比较差,时有小病发生,占到25%,而余下的6位老人有病在身,久治不愈.而这些老人的病主要集中在关节炎,风湿病,高血压,等。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有近78%的老年人在感到身体不舒服时,会立即找医生。这说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健康意识较强,但也有两成多的老年人在感到身体不舒服时,选择扛不过去时再找医生。他们中除一部分是自信自己身体很好,头痛感冒扛一下就过去了,不用找医生外,也有部分人是因为家里经济拮据,现在医药费用高,看不起病。有近80%的老年人平时是找村里的医生看病,有15.8%的老年人平时在乡卫生院看病。可见,村里的医生和乡卫生院担负着大多数农村老年人平时看病就医的重任。但有近30%的老年人认为他们村的医疗条件比较差或很差,村里医生少,好医生更少。大量无学历甚至未经过培训的人员充斥着乡村卫生人员队伍,农村老年人所接受的医疗服务质量不容乐观。村里老年人得了病所花的钱,有80%以上的老年人是自己出一小部分,儿女们出大部分或完全由儿女们出。可见该村老年人在医疗上能够花多少钱,主要取决于儿女们的经济状况。他们自己没有积蓄或积蓄很少。但是在访谈中我们也了解到,近几年,该村好多人都买了医疗保险,平时看病所花的钱可以报销近50%,这一举措对他们好多人是受益非浅的。调查发现,该村老年人买医疗保险的有31人,占到了老人总数的86.11%,大大提高了该村老人有病及时就医的比率。
(二)该村老年人住房及经济状况
在对36位老年人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其中有30位老人有自己的住房,占到了70%,他们中大多数人对自己目前的住房状况感到很满意或满意。他们的房子大多是改革开放后由自己或自己跟儿女们一起修的。有近三成的老年人没有自己的房子,跟儿女或其他亲戚住在一起,主要是跟儿子住在一起。当有不止一个儿子时就在几个儿子家轮流住。他们多则在一个儿子家住一年、半年,少则三个月、一个月。住多长时间由家庭会议根据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决定。他们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有过因住房问题而挨媳妇骂或看媳妇脸色的经历。他们中大多数人很想或想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对自己目前的住房状况感到不很满意或不满意。调查还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基本没有或有很少的经济来源.他们生活消费所需的费用,一小部分是自身劳动所得,大部分是子女的资助。
(三)该村老年人养老状况
根据我们的调查与访谈,我们了解到,在该村所有被调查的老人中,有97.3%的老人依靠家庭养老,也就是说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由子女提供生活费用,或者依靠自己微薄的储蓄与继续劳作维持生计,而只有2.7%的老人是靠退休金养老的,也就是说只有一位老人不是依靠家庭养老的。由于农村中分家情况比较普遍,子女成立新的家庭后与父母家庭之间在经济上相互独立。即使在一些家庭,相当数量的老人与成年子女虽然名义上没有分家并住在同一所房子里面,但他们仍然是靠自己的劳动来维持生存。实际情况也表明,,除因身体原因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外,大多数农村老人都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以获得必要的生活资料。对老人的经济上的“反哺”往往只体现在老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生病需子女照顾等情况中。前面提到该村有比较高的医疗保险投保率,令我们感到欣慰。但是当对该村老人养老保险进行调查时我们发现,该村投了养老保险的老人只有2.7%,也就是那位以退休金养老的老人,他是西洛村所在乡镇矿工厂的退休老干部,退休前单位里统一买的养老保险。除此之外没有一位老人投了该保险。这一结果另我们吃惊不已。我们了解到,曾有人上门推销过养老保险,但是对于该保险,老人们参保投保意识淡薄,在投保问题上思想顾虑重重,怕政策不稳,怕加重他们的负担。可见,农村养老保险在西洛村还是一片空白。
(四)该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状况
调查发现,在36位老人中,几乎没有一位老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他们的健身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并不强。只有不到10%的该村老年人经常读书看报,这主要:经济原因。很少有农村老年人订报刊杂志,而村里订的报刊杂志主要是给干部们看的;在目前的农村老年人群体中识字的并不多;有部分老年人是因为年纪大了,眼睛老化,看不清楚书上的字。但是他们中看电视、听收音机的比例达到了91%,这是他们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经常打牌下棋的该村老年人所占的比例并不大,而他们打牌下棋的场所主要是附近某户人家的大门底下。同时我们了解到,几乎没有老年人参加过村里组织的老年活动。村里也几乎没有组织过老年人的文化活动。该村也没有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设施。我们可以看出:有将近一半的农村老年人经常感到孤独、寂寞。可见,该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很薄弱,村委会在提高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方面还有许多事要做。
二、启示与建议
通过上述对西洛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描述和分析,我认为,要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使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就必须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从上述的描述与分析中,我们能看得出,不管是老年人的医疗问题还是养老问题,还是精神生活问题,都需要良好的经济作为支撑、作为前提。经济搞上去了,农民的生活富裕了,农村老人的生活质量自然也就提高了,许多问题也随之解决了。其次要进一步发挥村委会的作用:多关注村里老人们的生活情况,不忽略精神生活情况。多举办老人们的活动,积极鼓励老人的参与。而且要有必要的老人活动场所和设施。同时多对村里中年及少年进行关于孝敬老人的宣传和教育。让老人的老年生活真正的幸福起来。最后,要积极地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投保率,同时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完善合作医疗制度,改善农村的医疗服务。以次减轻子女赡养负担,同时让老人在养老问题上由被动变为主动,也让老人有病及时就医,提高生活质量;当然,说了这么多,还是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扶持的,没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可以说一切都是白话,所以我认为,国家的政策应该是最为重要的。
二十几天的调查终于结束了,虽然调查的是我的乡里乡亲,但平日里却没有很多的了解,更谈不上关心,即使见面了,也只是点头微笑。然而,随着调查的逐步进行,给我心里的震撼也越来越大。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每位老人都有着不同的生活和不同待遇,但他们绝大部分生活地不好,这一点却是相同的,了解了他们的生活让我觉得难受和心痛。
调查中曾遇到一位阿姨,当和她谈到对公婆的养老问题时,她问我:“当一块石头从上面掉下来砸到脚时,你的眼睛是先看下面还是先看上面?”我没有多想就脱口而出“当然是下面”,因为我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而且大多数人都会这么回答。这时阿姨说:“对啊,人人都会这样,总是先看下后看上,对孩子,对老人就是这样,总是往下疼,后往上疼。”我无语。
从调查的第一天直到最后一天,我的心都在起伏不平,但是有一点让我更加地坚定,那就是,我一定会好好地孝敬我的父母。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绝对不会只疼下而不疼上,绝对不会让辛辛苦苦养育自己的父母在老年吃任何一点点苦,受任何一点点罪。同时我也非常地希望我村的爷爷奶奶们能尽快过上幸福的生活,有一个美好的晚年。 虽然多了点,但你可以自己删,给分吧

㈥ 怎样看待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物质供养状况1.农村老年人 的经济收入来源 2.农村老年人 的收入水平 3.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水平 )农村老年人的医疗卫生状况 (三)子女的供养状况 、农村老年人生活境况的原因解析 (一)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缺位是产生问题的深层原因 )农村老年人文化水平的限制(四)农村尊老观念弱化以及保障老年人权益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三、农村老年人生活境况的现实思考 )大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构建农村医疗 保障体系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事业(三)发放经济补贴,建立农村老年人生活保障事业 (四)强化 以德养老和以法养老的双重效能 .为农村老年人的生存提... 正文 关键字:农村老年人生活境况农村社会保障 摘要:文章从物质供养、医疗卫生、子女供养等方面探讨了当前我 国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境况并对造成农村老年人生活境况的原因进行 剖析,进而提出了改善农村老年人生活贫困的有效对策,以期为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供有益参考 目前我 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阶段 ,老年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尤其在农村,老年人口数量极为庞大,研究农村老年群体生活状况尤 为重要。人 口总数增加 、人口老龄化等人口问题 .降低了家庭生产 力,加重了农村家庭 的生活负担 ,使得我国农村传统的养儿防老体 系不断弱化 ,老年人的养老、医疗得不到保障。农村老人的生活境况 堪忧。根据我 国统计局的统计.截止 2005 年,中国 65 岁以上老年 人口已经达到 1.16 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 ,其中绝大多数集 在农村,农村老年人是推动我国进入老龄社会的主体。在建设社会主 农村的进程中,农村老年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弱势群体 )物质供养状况1.农村老年人 的经济收入来源 村老年人由于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 ,不能再像年轻人那 四处奔波,寻找赚钱的 门路 ,他们 只能在家守着几亩薄 持生计。因此 。只要他们的身体状况允许 ,全部投入生产劳动中 去,自己养活自己。迫于生计 ,他们只能采取这种“活到老做到老” 的方式,这使他们终 日劳累,辛劳度 日,不能像城市老年人那样安 度晚年。 2.农村老年人 的收入水平 上表反映出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水平普遍较低 ,大部分面临经济生 活的困境 。由于受身体状况和传统习惯的影响。一方面 村老年人进入老年 以后 ,虽然仍可 以从事劳动 ,但他们不能再像年轻时 一样施农药、浇灌 、背重物等 干一些较 重的体力活 ,并且他们进 入老年后 身体 动作明显减慢 .降低 了劳动效率 ,因此收入明显减 统习惯的影响 ,为子女完婚是父母 ,子女结婚的费用 大多由父母负担。在父母看来 .为儿女 婚既是人生的责任,又是一项保险投资 。因此 ,父母倾其所有给儿 子盖房子 ,给女儿办置嫁妆 .并力求让儿女体面完婚 。另外养 儿女抚养成人,等到他们都独立了门户,农村老人们也花 光了全部积蓄,而他们也习惯了不为 自己预留 .这也造成他们老年 后经济水平较低 3.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水平由于农村老年人收入来源单一。收入水平较低 ,很难有所积蓄, 更不能像城市老年人一样有退休金、养老保险作为生活保障,以致农 村老年人勉强能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鸡鸭鱼肉之类 对他们来说都成 了奢侈 品.更不用说营养品、保健品了 ,农村老年人营养严重不 良,这不能不引起全社会 的关注 )农村老年人的医疗卫生状况 农村老年人患病率在全民中占有很大比重.其一方面农村老年人在 年轻时为 了生活、庭而拼命赚钱、劳作,生活的负担超过了负荷 使他年轻耐就落下一身病:另一方面,人到老年之后,身体系统的功 能降低,免疫力下降,各种疾病趁虚而入。据统计.老年, 所需医药 费为总人口平均数的 2.5 .一个60岁以上的老年人 的医药费用将 占用其一生医药费的 80%以上 。医药费用支出数据也显示退休人员 的人均 医药费用均为在职职工的 ,这对于农村老年人来说 无异于雪上加霜。并且在农村老年人 中能够享受到医疗保险的只占 20.7%.所有这些享受医疗保 险的老人都是企事业单位 的退休职 ,即非农业户口居民。还有 79.3%的老人不享受 医疗 保险, 这部分老人都是农业户 口,从这一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村老年 人享受医疗保险的人数接近于零。以农村老年人只能从少得可怜 出一部分用于看病、吃药,这使他们的生活更加拮据。因此.他们选择在条件差 的医疗单位就医 ,这使他们的病情得不 制甚至会延误病情错过最佳的诊断时间。(三)子女的供养状况 大多数农村子女成家立业后,仍像他们的父辈一样为了生活和家庭 奔波劳累。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来照顾他们的父母。而社会保 障制度又 不完善,所以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还是要靠自己,对此问题杨宗传(2000) 就论述了家庭养老问题包括经济供养、生活服务和居住方式等多方面 内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几方面都出现了从家庭提供为主向社会提供为主 的过度趋势。由于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的经济,在 市场 经济条件 。年轻人为了更好地参与竞争,就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 学习和工作上 ,照顾老年人的精力会相应减少。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 发展 ,社会化大生产代替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劳动的生产方式,必将 带来人们生 活方式 和家务劳动 的现代化 、社会化 ,并引起依靠 血缘关系维系的家庭养 老方式发生变化 ,使老年人 生活由家庭负担 比例有所下降,由社会服务的比重逐渐上升。当然,由于中国传 统文化和社会习俗的根基很深,这种转变只能是渐进的。

㈦ 农村老年人的心理状况是怎样的呢

北流市民乐镇85岁的陈阿婆像往常一样拎起锄头、扫帚等工具,开始义务为镇里打扫街道、清除隔离带的杂草。这样的劳动,她已经坚持了20多年。见记者来采访,她有些不知所措,说自己只是帮大家做点好事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随即匆匆消失在人群中。陈阿婆的一位儿媳告诉记者,老人早年与丈夫离婚,因种种原因自己一个人住,性格渐渐变得孤僻起来,家里人想给她带点吃的、用的东西,都得由她的好姐妹蔡阿姨转交。蔡阿姨说陈阿婆精神受了刺激,因此把义务做好事作为精神寄托。

4、情绪改变在老年人群中,情绪改变差异很大,需根据个体情况进行相应护理。5、老年人性格改变一般认为进入老年后有些人对自体机能过于关注,自尊心强、固执、易激动,对外界环境有一定的淡漠表现,缺乏兴趣,生活单调,刻板,常不愿改变过去有害健康的老习惯,不易适应新的环境。6、老年人行为改变老年人由于大脑皮层的控制减弱,行为有些改变,如多疑、依赖、易激动等俗称老小孩行为改变。

三、农村老年人的医疗状况

根据调查显示,有近七成的农村老年人在感到身体不舒服时,会立即找医生。这说明大多数农村老年人健康意识增强,但也有三成多的农村老年人在感到身体不舒服时,选择扛不过去时再找医生。他们中除一小部分是自信自己身体很好,头痛感冒扛一下就过去了,不用找医生外,大多数人是因为家里经济拮据,现在医药费用高,看不起病。 有近80%的农村老年人平时是找村里的医生看病,有15.8%的农村老年人平时在乡卫生院看病。可见,村里的医生和乡卫生院担负着大多数农村老年人平时看病就医的重任。但有近30%的农村老年人认为他们村的医疗条件比较差或很差,村里医生少,好医生更少。大量无学历甚至未经过培训的人员充斥着乡村卫生人员队伍,农村老年人所接受的医疗服务质量不容乐观。

㈧ 农村老人养老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口结构老化、社会保障制度滞后等社会历史原因的影响,迈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农村,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 养老问题。针对农村老年人的社会生活状况,笔者对江苏省丰县大沙河镇杨集村的农户和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杨集村是江苏省西北 部的一个行政村,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全村总人口3 560人,人均耕地约0.04467公顷(0.67亩)。由于这里属黄泛区冲积平原, 土壤多为砂土,耕地适用于果树种植,村民的全部农业收入依赖于果树种植。由于果品收入远远高于粮食收入,所以杨集村所在的大沙河镇成 为了远近闻名的富裕乡镇。

(二)农民老人的生活照顾问题

谁来照顾年迈的农村老年人,在现实中成为了农村养老过程中一个重要话题。农村老年人的赡养问题,并不单纯地指在老年人躺在病床上 或不能自理时的照顾,而是包括老年人全部的生活过程。对于老年人来说,衣食住行、精神情感等方面的嘘寒问暖胜过钱财物质的供给。

然 而,改革开放后的农村虽然脱离了贫困状态,但在较多的地方仅仅是达到了温饱水平。市场经济冲击、物价上涨、收入增长缓慢等生产生活的 压力使每位农村劳动力不得不把时间全用在农活和出门打工上。能够守望子孙、得到子女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成为了农村老人的一个奢望。许多 农村劳动力不得不或经商做生意、或外出打工挣钱,才能支付子女的教育费用、婚嫁费用以及家庭的日常开支。

而农村劳动力外出营生的工 作,如运输、加工、建筑、修理制造等行业,一般都是工作时间比较长,劳动强度比较大,造成与家中老年人的长时间分离。例如,张某YJC —L,男性,47岁,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劳动力,在山东从事建筑行业,每次出去打工3~4个月,每年累计打工时间9个月左右。果树农忙时回家 料理果树,果品收获后为卖得好价钱而亲自四处营销。

因此,无论在外打工还是在家营生,很少有时间陪伴、照顾年迈的父母。妻子YJC— M,48岁,农忙时从事农业生产,农闲时在本地一些加工企业兼职打工赚取一些收入,供养两个孩子在外住宿上学。一对老人平时自己照顾自 己,除非重病在床,儿女们请假回家或中断打工来照顾老人,否则,老人也不会同意他们留在家里照顾自己。

阅读全文

与农村老年人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代扣养老金大增 浏览:387
意外使老人骨裂大概该赔多少钱 浏览:838
换退休工资邮政本 浏览:62
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酒店 浏览:785
50岁时隔用泊莱雅还是自然堂 浏览:602
70岁老人脖子猴子 浏览:557
养生酒对天气冷有哪些好处 浏览:879
义乌孝顺多远 浏览:233
养老账户余额退休金 浏览:551
继承父母房产如何免税 浏览:936
养老院园林景观设计需注意哪些 浏览:859
北京养老金计算器2015 浏览:238
老年大学新年寄语2018 浏览:781
进工厂需要体检一般是体检什么 浏览:825
孝敬父母主题班报 浏览:87
多孝顺女人 浏览:479
90岁老人乱喊 浏览:954
老年人买什么用品 浏览:619
梦丝丝养生馆有哪些项目 浏览:402
三字经讲孝顺 浏览: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