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写老人健壮的样子
走起路来健步如飞,红光满面,面带慈祥。
2. 身体健壮一词是老年人的意思还是指年轻人的意思
是指上来年纪的老年人,说明老年人的身体健壮,像年轻人一样,肌肉发达,思想敏锐。
3. 写老人身体壮实的诗
江城子 密州出猎①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②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③
亲射虎,
看孙郎。④
酒酣胸胆尚开张。⑤
鬓微霜,
又何妨。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⑥
会挽雕弓如满月,⑦
西北望,
射天狼。⑧
【作者】
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仁宗朝进士,曾知密州、徐州、湖州、颍州、杭州等地,官至礼部尚书。一生历尽仕途坎坷:神宗年间,以“作诗讪谤朝廷”罪贬置黄州;哲宗年间,又以“为文讥斥朝廷”罪远谪惠州、儋州。卒谥文忠。他是宋代最为著名的作家,诗、词、文皆独步一时。其词雄阔超旷,横放杰出,于传统的花间词风外别立一宗。又以诗入词,开拓词境,推尊词体,对北宋词坛多所革新。
【注释】
①密州:今山东诸城。 ②黄:黄犬。苍:苍鹰。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
③汉羽林军戴锦蒙帽,穿貂鼠裘。这里与下句“千骑”均指苏轼的随从。
④报:告、语。倾城:指全城观猎的士兵。 ⑤孙权曾亲自射虎于凌亭,这里借以自指。 ⑥节:符节。汉时冯唐曾奉文帝之命持节复用魏尚为云中太守。这里以冯唐自比,有不服老与赴边的两屋意思。 ⑦会:当。如满月:把弓拉足,表示有力。 ⑧古时以天狼星主侵掠,这里以天狼喻西夏。
【品评】
出猎对于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或许是偶然的一时豪兴,但他平素报国立功的信念却因这次小试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前赴西北疆场弯弓杀敌了。苏轼任密州知州刚四十岁。他是四年前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自杭州来至这北方边郡的。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一直要求大用于世。当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三年(1070),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四年,陷抚宁诸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同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它是一首豪而能壮的壮词。把词中历来软媚无骨的儿女情换成有胆有识、孔武刚建的英雄气了。
苏轼对此也颇为自负,他在密州写给好友鲜于侁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是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就是指的这首词。
4. 外国的老年人为何看上去比中国的老年人要强壮
我觉得主要有三点:
1、遗传因素
2、爱好运动
3、饮食结构
其中遗传是先天无法改专变的,除非对其进属行基因改良,目前无法一下子办到。相比之下,外国人尤其是欧美,比较崇尚运动,并且他们的饮食属于高热量也有高蛋白的,加上运动,肌肉自然发达。
另外,并不是所有的外国人都比中国人强壮,也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长的瘦弱,比如在中国某些地方的人,特别在某些北方城市里,高中男生的身高很少有低于180的,体重一般都在70公斤以上,这样和外国人一比,也不差多少,甚至很多外国人的强壮程度还敢不上他们。这是因为,一方面是生活条件和营养的改善,另一方面城市的学生体育课相对上的比较科学,运动的机会也多。
其实就算是先天的不足,后天也可以尽量改善,饮食合理,多运动(尽量按照科学的方法),心情舒畅,身体自然会变强壮。
最后说一句,作为中国人,应该对自己有自信,外国人也许比我们稍微强壮一点,但只要假以时日,那些外国人会在我们面前低头的。
5. 老年人身体强壮的诗句
江城子(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为报版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权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
又何妨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选我的哦哦哦哦
6. 身体强壮一词能指老年人吗
身强力壮通常用来形容年轻人,血气方刚,虎背熊腰,身强力壮。用来形容老年人也可以,只是词意有些不恰当。用“身强力壮”的同义词“老当益壮”来形容老年人会更恰当。
7. 世界上最壮的老人图片
山里,终南山里面,装不在外表,而在于内心。内心强大,翻手为雨,举手为阳。小小地球在心间,十万八千里路均在一念间。
8. 世上最丨壮的老人图片
……财神爷……
其实是文武两个财神……
文财神是比干,武财神是关帝……
或者是五福神……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赵明公……
9. 赞美老年人身体强壮的诗句
江城子(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专随太守
亲射虎
看孙郎属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
又何妨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