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老年人社会工作的服务计划怎么写
一、项目简介
敬老爱老是我国优良传统。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需要创新工作手法,解决老年群体基本生活照料、情感需求等多方面困扰。在大部分老年朋友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背景下,本项目根据新区经济社会快速变迁环境下,我区老年群体面临空巢家庭、社区发展、传统变迁等新挑战,采用社会工作专业手法,在老年朋友基本照护、群体娱乐、文化兴趣、才智发挥等方面实现老年群体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二、项目内容
1.老有所养
通过个案、社区工作方法、满足五保户、空巢家庭等老年人的基本养老生活需求。
2.老有所乐
运用小组、社区活动方法,整合新区社区资源,为新区老年协会提供组织、开展娱乐节目、老年传统歌舞节目等各项满足老年群体的康乐活动,满足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新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
3.老有所为
增强老年协会活力,通过老年协会组织新区老年朋友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区开展如清洁稽查、文化传承、义务接送等,发挥老年群体的热忱,增强老年群体的社会价值感。
项目名称:老骥伏枥老年人服务中心
团队名称:为爱翱翔
团队成员:李珂吴鹏刘龙珠
指导教师:桂建宇
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加强社区内老人之间的联系与交流,逐步形成社区老年活动团体,为以后老年人自主开展活动搭建平台。社区老人能够融入老年活动团中,该团体能够自主组织活动,服务本社区以及周边社区的老年人,减轻老年人的孤独感,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同时用老年人拥有的最大资源来造福社会,促进全社会重视、尊重和爱护老年人的传统美德,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兴办老年福利事业,更好地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目标服务。
在未来一两年内使西安地区老年人服务内容进一步扩大,西安市区老年人服务活动盛行,使服务中心成为西安市区影响力最大公益组织。
市场需求及服务需求
2010年,中国60岁及65岁以上人口比重分别为12.18%和8.12%,据专家预测,这个数字2030年将变成22.34%和15.21%,中国将进入“超老年型”社会,而到了2050年,60岁以上的人口总数将达到4亿左右,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25.2%,中国将成为高度老龄化的国家。
各种资料显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凸现。相反,本应与此相适应的各种社会保障体系、道德观念等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完善。而且老年人群体的增多,老年人退休后由于精神方面以及身体方面的空虚,将造成许多社会问题,如何帮助老年人顺利度过这一阶段并借老年人的资源为我们的社会造福,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老年服务市场的需求:首先,老年人从精神生活到退休缓冲期都缺乏一种特色化的服务;其次,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老年人对退休后的精神需求也将越来越大;最后,随着老年保障的完善,老年人的“余热”将有大幅度的提高,这将激发老年人对社会事业等新型老年产业的需求。
主要产品和业务
1.核心业务:组织大型老年人志愿者活动,我们通过组织那些有余热的高校的退休老教授、老学者、企业的退休高级工程人员,政府的退休老干部等高级知识分子进行高等院校的选修课的辅助,凭借老年人志愿者的丰富的知识,扩展学生的事业;结合老年人志愿者自身的阅历和知识储备确定可以定期开展讲座,服务对象可以是企、事业单位的员工培训;结合社会上的需求我们可以结合老年人的知识背景每年开展论坛或者交流会,让老年人从社会各个方面为广大群众服务。
2.解决老年人自身生活的需求,我们将对老年人生活进行规划及安排。团队将征询策划学教授、老年人专家、医生等的意见,这是通过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兴趣、性格、经历等各个方面进行的综合考虑,而对其整个老年生活做的一个长期整体规划,终身服务。
3.我们服务中心将在物质方面建立老年人专用浴室、理发店、婚姻介绍所、聊天站等。我们也将通过创办相关的老年人月刊作为组织除了基金会和政府、企业赞助外的主要赢利点。
公益不代表没有收入
我们是公益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但是并不代表我们没有收入。为了维持一个组织的正常运作和长远发展,我们会通过开展一些项目适当获取一定收入。
我们的资金链条,上游主要是基金会、慈善组织,像中国慈善基金会、联想公益创投等,我们的资金主要来自这些大的基金会、慈善机构,其余来自我们的一些实体赢利点,比如老年人专用浴室、理发店、聊天室等等。
我们开展各项活动的同时会邀请一些想通过做公益事业树立企业形象的公司或机构,获取一些赞助,如果活动影响力比较大,我们会定期开展。对一些愿意长期合作的企业我们将实行会员制,我们会建立一定的机制对这些企业进行考核,比如企业的产品和生产过程是否符合环保要求,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是否愿意为社区作贡献等,我们将把符合标准并且有意愿的企业吸纳为会员,每年缴纳一定的会费,每年进行考核,在做项目或者活动的时候我们将为其宣传。为了扩大业务、增加收入,在不降低考核标准的前提下,我们会发展更多的会员,最大程度上使我们自己拥有自我造血的能力,以补充资金链上的不足。
㈡ 老年人应该继续‘’发挥余热”承担社会工作吗
跟据自己刨身体状况,可以作些力所能及的二作,有利于社会,也有利于自已的身心健康。
㈢ 老年社会工作的对象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A,B,C,E 解析:来ABCE老年社源会工作的对象既包括那些处境困难的老人,也包括一般的健康老人,很多时候老年人周围的人,如家庭成员、亲属、朋友、邻居、社区工作人员等也会成为老年社会工作的对象。更宏观地看,如单位和服务组织也有可能成为老年社会工作的对象。
㈣ 如何理解老年社会工作的目标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社会中老年人工作的几个主要方面。
老有所养,顾名思义,就是老年人的赡养问题,这是老年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个问题上,不仅要靠老年人子女的赡养,国家保障体系也应该给予大力的支持。对于现在80以后的一代人来说,两个年轻人赡养4位老人是最常见的模式,在他们有了孩子之后,对父母和儿女赡养和养育将变成他们沉重的经济负担。在此重压之下,疏于对父母的照顾将成为一个日渐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当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得到保障,再加子女的孝顺,他们的晚年才能算解决了物质基础的问题。
老有所医,指的是老年人的看病问题。人上了年纪,身体各部分机能都衰退了,因此,各种慢性疾病都找上了我们的父母。为此,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就显得很重要了,而让老年人看得起病、吃得起药,这正是医疗保障的目的所在。作为家人的我们,在医保体系完善之际,也要注意平日里对老人身体的养护,不仅要合理搭配饮食,更要让他们保持愉快的心情,从某些方面来说,这甚至比完善医疗体系更加重要。
老有所教和老有所学指的都是老年人在精神方面的建设,根据社会的需要和本人的爱好,学习掌握一些新知识和新技能,既能从中陶冶情操,又能学到“老有所为”的新本领。老有所学并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样是做无用功,也并不是为了得到一个新学位和新学历,而是让他们从中得到乐趣,让人生更加充实。对此,社会各界应该对老年教育给予大力支持,为更多的老年人搭建一个学习的平台,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有意义。
老有所为,是指老年人退出劳动岗位后,愿意用自己长年积累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继续为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在不同的岗位或社会的角落里发挥自己的余热。
老有所乐,是指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使他们幸福地暗度晚年。这一方面在社会中主要表现在老年活动站或老年活动中心的建设上,以及各个单位、社区和广大的农村地区为老年人开展的各种活动上。当年轻人因为工作没法陪伴自己的父母时,社会各界为老年人开办的各种活动是让他们摆脱孤寂最好的方法,这也是除了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障外最关键的一点。只有让他们快乐地度过晚年,我们的工作才算成功。
这六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解决了这六个方面的内容,我们才算真正处理好了老年人的问题,我们的社会也才能更靠近和谐。
㈤ 社会工作价值观如何运用到老年人身上
现在的社会工作价值观讲究的我认为还得是素质。
㈥ 老年社会工作危机干预包括哪些内容
1.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
(1)健康促进与健康维护服务。
健康促进服务即是为老年人提供与治疗、康复、预防疾病有关的服务,主要内容包括有关慢性病的健康教育推广活动、处理酗酒和滥用药物问题、协助进行压力管理、锻炼身体方案、设计防范老年人在家中的受伤的措施、提供精神健康服务、推广预防性服务、提供跟年龄有关的疾病的信息、提供有关社会服务和后续性健康服务的咨询等。
(2)与健康照顾有关的服务。
与健康照顾有关的服务即是为老年人提供的与身心健康间接相关的生活照料、家务助理、出行协助、信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健康照顾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送餐、家庭病床、家务、探访、电话慰问等个人协助服务;
②出行和行动服务,包括提供手杖、轮椅和住所改造等辅助手段的提供:
③紧急呼叫系统安装等技术支持:
④信息咨询、转介、代际互助、日托、营养配餐、房屋修缮、照顾者的休息安排、人住老人院舍等服务。
2.处理认知与情绪问题
抑郁症、痴呆症、谵妄和焦虑症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四个认知和情绪问题。老年社会工作者会处理老年人的一些认知和情绪方面的问题。
在有些个案中,社会工作者帮助老年人消除产生情绪问题的因素。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社会工作者要致力于改变老年人的认知,帮助老年人适应他无法改变的情形。
做这方面的工作要注意老年人对待介入的态度。老年人可能对认知和情绪问题有偏见,抵触配合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因而,帮助老年人学会识别和接纳自己的各种情感状态也是介入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3.处理精神问题
珍惜当下;找到往事的意义;直面自己的局限;接受生活中的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拓展个人爱好和同情的圈子。
4.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
社会支持系统的工作主要包括: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
(1)正式支持。
正式支持体系主要是由政府的老年工作组织机构和涉老组织机构构成。如社会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颐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机构、社区老年中心等。
主要支持内容:贫困救助、生活照料、危机干预、老年****益保障。
(2)非正式支持体系的构成。
非正式支持体系的构成通常分成3类:第一类是家庭成员(主要是子女)对父母的养老支持。第二类是亲属(兄弟姐妹及远亲、姻亲等)对老年人的支持。第三类是非亲属(邻居、朋友、同事、慈善机构、非政府组织、社区志愿服务等)对老年人的支持。
主要支持内容包括:经济支持、情感支持、生活照料、精神慰藉。
(3)用家庭思维建立家庭支持。
家庭体系工作主要包括四部分:一是帮助家庭“解除羁绊”;二是识别成功的家庭应对技能:三是帮助老人及家人把有冲突的需求排出先后顺序;四是为老人制订行动方案。
(4)促进老人的社会融合。
促进社会接触,设计活动方案,开展社区活动项目,促进融合。
5.处理老年特殊问题
(1)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
措施:保护老年人免受经济方面的剥夺、提供救助性服务、发展支持性服务、改变和调整环境。
㈦ 老年人社会工作论文怎么写啊
学社工的吗?
老年社会工作的研究范围很广的。
老年人社会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题目太大,不好写,针对某一问题下手比较好,理清思路,网上资料很多。
㈧ 老年社会工作理论
老龄化社会
编辑
老龄化社会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定的比例的人口结构模型。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是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2009年10月26日,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到来之际,中国正式启动了一项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以积极应对持续加剧的人口老龄化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