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敬老院居住用房但是带有活动室,按公共建筑节能计算还是居住建筑节能计算呢
居住建筑,按建筑主要使用类型。敬老院居住用房为主
㈡ 养老院 敬老院不是属于乙类建筑 这个是为什么 有人讨论过吗
这个是属于乙类建筑的,详见《老年养护院建设标准》(建标114-2010) 查看更多答案>>
满意请采纳
㈢ 护理院建筑面积不低于45平米是什么规范要求
可以查下医院,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你这个可能是当地性的规范
㈣ 住宅,宿舍,托儿所,老人院与医院的日照标准
1 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获得日照,该日照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有关规定; 2 宿舍半数以上的居室,应能获得同住宅居住空间相等的日照标准; 3 托儿所、幼儿园的主要生活用房,应能获得冬至日不小3h的日照标准; 4 老年人住宅、残疾人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医院、疗养院半数以上的病房和疗养室,中小学半数以上的教室应能获得冬至日不小于2h的日照标准。
㈤ 敬老院属于几类防雷建筑
首先您说的“几类防雷建筑物”的判断依据,应该是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标准的第三章版讲述建筑物的防权雷分类。
根据此分类可知,分类的判断依据大概归为这几点:
1、建筑物的重要性,比如是否是国家级的;
2、建筑物遭受雷击后的后果,比如是否会引起爆炸等造成人身伤亡的事故;
3、建筑物的预计雷击次数,以及地区的平均雷暴日。
所以判断敬老院的防雷等级,可根据这三点综合考虑。看一下当地雷暴日数进行对照;计算预计雷击次数;调查敬老院周围环境,有无类似工厂等的易燃易爆设施等,再进行具体的判断。
希望可以给你带来帮助。
㈥ 养老院的房屋建筑有哪些
养老院的房屋建筑有哪些需要满足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第4条是具体的设计标准规则:
4 建筑设计
4.1一般规定
4.1.1 老年人居住建筑应按老龄阶段从自理、介助到介护变化全过程的不同需要进行设计.
4.1.2 老年人公共建筑应按老龄阶段介助老人的体能心态特征进行设计。
4.1.3 老年人公共建筑,其出人口、老年所经由的水平通道和垂直交通设施,以及卫生间和休息室等部位,应为老年人提供方便设施和服务条件。
4.1.4 老年人建筑层数宜为三层及三层以下;四层及四层以上应设电梯。
4.2 出入口
4.2.1 老年人居住建筑出人口,宜采取阳面开门。出人口内外应留有不小于 1.50m x l.50m的轮椅回旋面积。
4.2.2 老年人居住建筑出人口造型设计,应标志鲜明,易于辨认。
4.2.3老年人建筑出人口门前平台与室外地面高差不宜大于0.40m,并应采用缓坡台阶和坡道过渡。
4.2.4缓坡台阶踏步踢面高不宜大于120mm,踏面宽不宜小于380mm,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2。台阶与坡道两侧应设栏杆扶手。
4.2.5当室内外高差较大设坡道有困难时,出人口前可设升降平台。
4.2.6出人口顶部应设而篷;出人口平台、台阶踏步和坡道应选用坚固、耐磨、防滑的材料。
4.3 过厅和走道
㈦ 在居民楼前后左在建造敬老院有规定吗
有规定的,养老院的四周必须有较广阔的绿化带,以及有让老人悠闲静养的空间,以下是说明:
一,建筑设计:
1,老年人居住建筑应按老龄阶段从自理、介助到介护变化全过程的不同需要进行设计.
2,老年人公共建筑应按老龄阶段介助老人的体能心态特征进行设计。
3,老年人公共建筑,其出人口、老年所经由的水平通道和垂直交通设施,以及卫生间和休息室等部位,应为老年人提供方便设施和服务条件。
4,老年人建筑层数宜为三层及三层以下;四层及四层以上应设电梯。
5,老年人居住建筑出人口,宜采取阳面开门。出人口内外应留有不小于 1.50m x l.50m的轮椅回旋面积。
6,老年人居住建筑出人口造型设计,应标志鲜明,易于辨认。
7,老年人建筑出人口门前平台与室外地面高差不宜大于0.40m,并应采用缓坡台阶和坡道过渡。
8,缓坡台阶踏步踢面高不宜大于120mm,踏面宽不宜小于380mm,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2。台阶与坡道两侧应设栏杆扶手。
9,当室内外高差较大设坡道有困难时,出人口前可设升降平台。
10,出人口顶部应设而篷;出人口平台、台阶踏步和坡道应选用坚固、耐磨、防滑的材料。
11,老年人居住建筑过厅应具备轮椅、担架回旋条件,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l 户室内门厅部位应具备设置更衣、换鞋用橱柜和格凳的空间。
2 户室内面对走道的门与门、门与邻墙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O.50m,应保证轮椅回旋和门扇开启空间。
3 户室内通过式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20m。
12,老年人公共建筑,通过式走过净宽不宜小于1.80m。
13,老年人出人经由的过厅、走道、房间不得设门坎,地面不宜有高差。
14,通过式走道两侧墙面0.90m和O.65m高处宜设φ40-50mm的圆杆横向扶手,扶手离墙表面间距40mm;走道两侧墙面下部应设0.35m高的护墙板。
15,老年人居住建筑和老年人公共建筑,应设符合老年体能心态特征的缓坡楼梯。
16,老年人使用的楼梯间,其楼梯段净宽不得小于1.20m,不得采用扇形踏步,不得在平台区内设踏步。
17,缓坡楼梯踏步踏面宽度,居住建筑不应小于300mm,公共建筑不应小于320mm;踏面高度,居住建筑不应大于150mm,公共建筑不应大于130mm。踏面前缘宜设高度不大于3mm的异色防滑警示条,踏面前缘前凸不宜大于10mm。
18,不设电梯的三层及三层以下老年人建筑宜兼设坡道,坡道净宽不宜小于1.50m,坡道长度不宜大于12.00mm,坡度不宜大于1/12。坡道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l 坡道转弯时应设休息平台,休息平台净深度不得小于1.50m。
2 在坡道的起点及终点,应留有深度不小于l.50m的轮椅缓冲地带。
3 坡道侧面凌空时,在栏杆下端宜设高度不小于50mm的安全档台。
19,楼梯与坡道两侧离地高0.90m和0.65m处应设连续的栏杆与扶手,沿墙一侧扶手应水平延伸。扶手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4.3.4条的规定。扶手宜选用优质木料或手感较好的其他材料制作。
20,设电梯的老年人建筑,电梯厅及轿厢尺度必须保证轮椅和急救担架进出方便,轿厢沿周边离地0.90m和0.65m高处设介助安全扶手。电梯速度直选用慢速度,梯门宜采用慢关闭,并内装电视监控系统。
㈧ 二层敬老院住宿楼,按建筑设计规范,只设台阶式楼梯间,不设楼梯间斜坡道行不行。
可以的.
老年人建筑规范有所提及,但是是宜设.
不设电梯的三层及三层以下老年人建筑内宜兼设坡道,坡道净宽容不宜小于1.50m,坡道长度不宜大于12.00m,坡度不宜大于1/12。坡道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 50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坡道转弯时应设休息平台,休息平台净深度不得小于1.50m。
2 在坡道的起点及终点,应留有深度不小于l.50m的轮椅缓冲地带。
3 坡道侧面凌空时,在栏杆下端宜设高度不小于50mm的安全档台。
我做过很多老年院设计,都没有设计坡道,我的理解是不是所有的老人都使用轮椅,所以在老年院中会有分类管理,不方便的老人住在1楼.
㈨ 《老年人(老年公寓)建筑设计规范》废止了吗
作废了
现批准《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340-2016,自2017年7月1日起实施。内原国家标准《老年人居住容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40-2003和行业标准《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 122-99同时废止。
㈩ 养老院的房屋建筑有哪些
养老院的房屋建筑有哪些需要满足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第条是具体的设计标准规则:
4 建筑设计
4.1一般规定
4.1.1 老年人居住建筑应按老龄阶段从自理、介助到介护变化全过程的不同需要进行设计.
4.1.2 老年人公共建筑应按老龄阶段介助老人的体能心态特征进行设计。
4.1.3 老年人公共建筑,其出人口、老年所经由的水平通道和垂直交通设施,以及卫生间和休息室等部位,应为老年人提供方便设施和服务条件。
4.1.4 老年人建筑层数宜为三层及三层以下;四层及四层以上应设电梯。
4.2 出入口
4.2.1 老年人居住建筑出人口,宜采取阳面开门。出人口内外应留有不小于 1.50m x l.50m的轮椅回旋面积。
4.2.2 老年人居住建筑出人口造型设计,应标志鲜明,易于辨认。
4.2.3老年人建筑出人口门前平台与室外地面高差不宜大于0.40m,并应采用缓坡台阶和坡道过渡。
4.2.4缓坡台阶踏步踢面高不宜大于120mm,踏面宽不宜小于380mm,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2。台阶与坡道两侧应设栏杆扶手。
4.2.5当室内外高差较大设坡道有困难时,出人口前可设升降平台。
4.2.6出人口顶部应设而篷;出人口平台、台阶踏步和坡道应选用坚固、耐磨、防滑的材料。
4.3 过厅和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