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老年人异性怎样交往
老年人谈恋爱和再婚,不仅有性方面的需求,还有心理方面的需要。有些老年人丧偶后,又谈恋爱和再婚,主要是解决孤独寂寞,以安度晚年等。因此,老年人谈恋爱选择配偶应注意下列问题。
(1)精神上相互依托:由于鳏寡老人,常有寂寞、孤独、精神上的忧郁和苦闷。因此,老年人谈恋爱要立足于精神上相互依托。 通过黄昏恋,使心灵上的创伤逐渐得到医治,情绪重新振奋起来,还会使双方心情舒畅,精力充沛,促进身心健康,延年益寿。
美国曾报道了一位五十多岁的女子,爱情使她恢复了青春,不仅脸上的皱纹消失了,其面貌也变成与二、三十岁的青年女子一样。(2)生活上互相体贴:人到老年,生理机能逐渐衰退,健康状况也会差些,在生活上很希望有人照顾,子女都有工作并各自成家,不能照顾老人。
有的老人希望找个老伴使自己在生活上得到照顾。如果老年人以这种想法去谈恋爱,最终会使自己失望。我们认为,老年人谈恋爱找老伴,应立足于生活上互相体贴、照顾。首先,要体贴对方的不幸和痛苦,主要的是关心和照顾对方的生活,再根据对方的爱好、兴趣等个性特点,有目的地进行消费选择和精神调节,使对方得到预想不到的享受和温暖。
尤其是男性老人,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长期坚持身体锻炼和经常参加家务劳动,以便在家务劳动方面共同分担,在生活上互相照顾。一般规律是人越老越需要伴侣。老伴、老伴,到老作伴,就是这个道理,就更需要互相体贴照顾。
(3)共同欢度晚年:黄昏恋的目的,主要的是共同欢度晚年。 老年人找个老伴,主要的是作伴,一起生活,一起出去旅游,参观名胜等,以共同度过晚年,使晚年的生活过得幸福愉快。(4)正确对待子女:老年人大都有子女,处理好与双方子女的关系,不但是晚年恋爱取得成功的一个方面,也是老年人在婚后,生活过得幸福愉快的一个条件。
因此,无论哪一方,在对待子女的态度上都要关怀备至,热情周到。
㈡ 老年人异性怎样交往
现在老年人交往的阻力来自双方家庭,这个工作做好,并且解决经济问题还是比较好解决的。最大的难点就在于经济方面和财产的分配,尽可能保证以前的财产各自独立拥有,共同财产不轻易资助下一代,解决好这些事情,问题就不大了
㈢ 一个老年人案例,关于人际关系 老人不爱听别人评论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陈致宇
■案例
陈致宇医生:不久前,我内在心理咨询门诊接待了容一位老年人。他因喂养多只猫、狗遭到邻居及家人的反对。周围的人都抱怨他整天带着一群猫、狗在小区活动,四处撒尿,影响了附近休息的人;家人也多次劝说,让其放弃养宠物,但他就是固执己见,导致矛盾冲突不断升级……我还接待过一位女士,她称自己的母亲年事已高,却总是为子女操心,哪个超市有便宜几块几毛钱的油、米、盐、醋,搞得很清楚,并不辞劳苦地大量购买,然后一一送到子女家中。大家都劝她“不要囤积,食物放久不好”,她就是不听,非常固执。
“固执”源于老人身心的变化
㈣ 老年人如何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老年人人际交往心理
任何人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之中,不可能脱离社会或群体而离群所索居。对于离退休的老人来讲,社会交往更是其获取信息、交流感情、增进友谊、丰富晚年生活的重要渠道。
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使人心情愉快,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更接近,社会适应能力更强;
反之,则会导致心情压抑,产生无助感,从而影响健康,引起疾病。
调查研究表明,家庭和谐、心情愉快的老人,患病率为1.4%;因家庭不和,子女不孝等因素,老人患病率高达40%。
一般而言,每个人都有三个社交圈,家庭是第一社交圈;同窗同事、亲朋好友是第二社交圈;泛泛之交是第三社交圈。对老年人来讲,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回归社区、家庭,第一社交圈交往频率提高;第二社交圈对象由同事转变为邻里、亲朋好友;第三社交圈则要视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活动兴趣喜好的差异而定具体对象、范围。当然并非所以人都按这种模式交往,比如丧偶老人、子女都在国外的“留守”老人。
第一,老年人的家庭关系:首先,家庭的基础和核心是夫妻关系,许多家庭职能是通过夫妻之间相互作用而实现的。老年夫妻关系大多数是良好、正常的。具有稳定、休闲、真挚、和谐、深沉的特征。虽然也会因为"空巢"感到些须惆怅,因为琐事而发生些许争执,但有足够的时间来从容地相互沟通,妥善地解决矛盾;虽然会因为“更年期综合症”而产生摩擦和不适应,但更会由于在更年期间的谅解、体谅、宽容和挚爱而珍惜夫妻情份。老年夫妻感情的表达方式不象年轻人那样奔放热烈,但由于多年的共同生活,举手投足不用言表就能知道对方在想着什么,彼此间的理解默契是年轻夫妇无法比拟的。
其次,老年人的代际关系也存在其特点: 代际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两代人之间、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子女、孙子女三代人之间一脉相袭的血缘关系,包括公婆、岳父母与媳婿之间因联姻而结成的姻亲关系。 老年人在自我评价晚年生活幸福度时,有个很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子女对其是否孝顺。大凡子女孝顺,老人幸福感就强,子女对父母不孝敬,即便老年人在物质生活条件较优裕的情况下,幸福感也较弱。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家庭观念、代际间的关系都会发生变化。当子女长大自立,成家立业时,有自己独立的生活,这时候就会形成很多“空巢家庭”,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有些老夫妻顺利地把注意焦点转移到老伴身上,爱孩子的同时给与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间,自己也有独立的空间同老伴一起享受晚年生活。但也有很多老年人仍然过着“为孩子而活”的生活,对“孝顺”的定义为时刻围在自己的身边,而子女也有自己的生活,无法像老年人希望的那样顾及到他们,因此产生“空巢寂寞”。第二,老年邻里朋友关系: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功能的逐渐衰退,活动能力和反映能力都会有所下降,社会交往的范围有所收缩,邻里之间的交往都比在职时要频繁些。而兴趣爱好的一致性、需要的互补性、态度的相似性等人际交往的内在动因,又使老年邻里交往的内容更具有内涵。老年人更加愿意跟拥有共同兴趣的人一起交往。老年人更容易以某种共同活动联系起来。比如说跳舞、下棋、钓鱼等等。
从城市老年人与知心朋友的交往频度和交往深度看,城市老年人中能经常与知心朋友见面的比例较低,其中有42.8%的老年人与自己的知心朋友甚至不能够见面,的确只是“海内存知己”了。还有42.3%的老年人与知心朋友不能谈心里话。这些情况表明,城市老年人的朋友交往质量不高。呈现一下几个特点:
第一, 大多数城市老年人都保持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交往的频度与着一个相当规模的朋友社会人际关系网,交往深度受到了限制。
第二, 城市老年人的朋友交往不能为老年人提供物质支持和生活照料,但附近有没有朋友及与知心朋友能不能谈心里话,成为影响城市老年人孤独感的朋友交往因素,即老年人的朋友交往对其精神赡养形成了影响。
第三, 决定老年人是不是有近邻朋友交往及与知心朋友交往深度的因素为老年人及老伴的身体健康状况和与亲属近邻的交往频度。
无论你处在哪个年龄层,接触的人不一样,人生经历、人生观、世界观不同,人际交往方式也因此不同。老年人特殊的人际交往方式也就带来了不同于其他年龄段的问题。可以简单总结为一下几点:
第一:自负、浮夸:老年时期是总结人生收获成果的阶段,有些老年人自恃对社会为家庭做出了很多贡献,看不起子女甚至所有年轻人。
第二:自卑、孤僻:这是另一个极端。有些老年人在总结人生的时候妄自菲薄,形成了自卑、孤僻的性格。不愿意跟人交往,甚至同自己的家人都不愿意多说话。
第三:嫉妒:这常发生在女性老年人身上。常见于“婆媳关系”中。
婆媳关系在家庭中有特殊性,它几非婚姻关系,又非血缘关系,却是以亲子关系与夫妻关系为中介所组成的特殊人际关系。婆媳相处有时会遇到人际冲突和相互接纳不良,在儿子中介失衡时就容易产生人际关系失调,造成婆媳不和。家庭和睦是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所以婆媳关系交往障碍是老年人人际交往障碍中的重要环节
第四:干涉:主要表现在过多干涉子女生活。极少出现干涉其他人(非亲属)生活。
第五:多疑:由于子女的独立,不再依赖老年人,使他们缺乏安全感,从而导致多疑。常发生于家庭生活中。
第六:敌视:这是最严重的一种老年人交往障碍。敌视可能从某一个人泛化到周围所有的人或者整个社会。
㈤ 没次中老年人社交平台找对象成功案例有多少
是中老年人社交平台找对象成功恋爱有多少人这个成功立案的话不是很多啊,这个中老年人找对象的话真的真的那啥。
㈥ 老年人怎样处理人际交往关系,过程案例
相比年轻人,老年人通常报告有更好的婚姻,更支持性的友谊,与孩子、兄弟姐妹和社交网络成员间的冲突减少〔1〕。在描述与家庭成员的互动时,老年人的描述更为积极,满意度也更高〔2〕。研究人员认为,老年人人际关系的改善,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社交能力提高〔3〕,将注意力从人际冲突的消极方面转移〔4〕,发生社会冲突时情感反应减少〔5〕。认知评估理论模型强调,对情绪诱发刺激的反应,受个体因素的影响,老年人之所以对社会伙伴产生积极的体验,是因为其特有的想法和行为,在社会环境中,与年龄有关的变化,也是老年人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原因之一〔6〕。经典压力模型则认为,日常烦扰是各年龄段的成年人最常见的社会压力,但这样的压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为减少潜在的压力体验和人际紧张,老年人会将那些难以相处的伙伴从他们的社交网络中剔除,只留下那些更加友善的社会伙伴〔7〕。社交体验是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产生的情绪情感体验。在发展心理学文献中,研究者们强调,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形成受照料者的影响〔8〕。事实上,社会伙伴对人际情绪的调节终生都在发挥着作用,但很少有人研究社会伙伴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成年人社交体验的影响。本研究从社会输入模型的观点出发,解释老年人比年轻人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的原因。
㈦ 老年人被骗案例层出不穷,该如何帮老年人远离诈骗陷阱
有很多的老年人经常会出现被骗的现象,其实这样的行为也是非常不好的,而且也对老年人有一定的坏处。希望每位老年人都能够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尽量不要出现一些被骗的现象。毕竟这些骗子也都是会挑一些老年人下手,因为老年人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而且他们也会经常让一些骗子得逞。希望老年人都能够去参加一些安全教育的科普,在外面的时候也尽量不要和陌生人接触,这样的话就能够很好的避免自己被骗了。
希望相关的国家政府也是能够严厉的打击这种诈骗老年人的事件,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么也是需要人们对相关的骗子做出一定的惩罚。这样的话才能够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不然的话也会让一些老年人是十分的痛苦。老年人的金钱也都是非常的珍贵,如果说骗子经常对老年人做出这样的行为,那么也是会让很多的老年人感觉到十分的可怕。
㈧ 如何与性格固执的老年人相处,性格固执不听劝怎么办
老年人的世界观是他们几十年的人生际遇所造成的,如果劝他的年轻人生活经验以及学历生活阅历没有他们高,他们肯定不听劝,这就需要拿出和蔼的态度,以及真实的案例来说,比如老年人买保健品,老年人受骗等,等看到身边真实的人吃了亏,估计就会听了
㈨ 每次中老年人社交平台找对象成功案例有多少
线下找对象概率都很小,别说线上找对象成功了。
㈩ 老年人交友有什么技巧
离退休以后,过去的同事、工友、伙伴接触的机会就少了。这样,我们老年人的人际交往最多的是要靠地缘关系了,但由于现代居住方式的改变等原因,也给正常的人际交往带来不少新的问题。
困难并不可怕,只有我们采取合适的对策,老年交友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
(1)忘却以前恩怨
在以前的几十年生涯中,我们老年人或多或少都会与人产生某种不快,形成心理上的隔阂,为此可能彼此之间长时间不来往,见面时形同陌路。
现在我们都已经进入老年,所以我们应该抛弃前嫌,忘却人世间的恩怨情仇,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对方,“相逢一笑泯恩仇”。否则,一辈子念念不忘,岂不一辈子都要为此坏了心情,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这其实是与自己过不去。从某种意义上说,善待别人也就是善待自己。
(2)及时转变心态
回想离退休以前,大家彼此差不多,有些人可能还是自己的下属。如今地位不同了,可能有的人不像以前那样尊重自己,心理上的落差使得老年人不愿与对方接触。这是一种明显的心理障碍,只有克服才有利于老年交友。
所以,我们遇到自己身份变化带来的失落感也不必在意,不管对方是以前的下属也好,领导也罢,我们都以一颗平常心对待。毕竟以前的上下级关系都已经成为了过去,而现在我们都是平凡的老年人。
(3)适量做到主动
现在城市基本都是单元式住房,本来就不利于人际交往,如果成天坐在家里,不主动一些哪里会结识朋友?老年人离退休在家,时间充裕,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多与大家进行沟通,加深彼此的了解。
例如到有老年人的家庭互相串门走走,这样不仅能融洽关系、增进感情,而且双方有什么事,彼此还能够相互照应,促进邻里关系的和谐,也有利于邻里关系的稳定。当然,凡事都要有个适度,若频繁地串门,可能令邻里感到不快,也就是说要适可而止,以别妨碍别人正常生活为度。
(4)尽量保持合群
可以不夸张地说,老年人的生活离不开交友。所以我们老年人要保持合群的习惯,尽量不要和群体格格不入,常与志同道合的老年人在一起,加入自己的交友圈。
例如我们到游泳馆游泳可以结识了一批“泳友”,在社区参加打球活动可以有许多“球友”,定期参加老同学、老同事聚会巩固过去的“学友”、“战友”。
(5)需要耐心对待
人和人的交往更多的在于情感的交流,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都需要有耐心。老年是人生的成熟期,在人际交往当中要有容人之量,要以诚待人,这样才能有个好人缘。
为人要厚道,要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理解人。每个人在思想上、性格上都有缺点,我们对人不能求全责备,要学会求大同,存小异,全方位了解别人,多发现别人的优点,取长补短。
(6)真诚赢得友谊
一般说来,人与人之间的亲密与疏远、爱与恨都是相互的,人人都希望与他人关系保持某种适当性和合理性,以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我们老年人在与他人的交往当中,如能做到真诚、热心,就能赢得别人真心待你,与你肝胆相照。
其结果,让对方愉悦的同时,也必然引发自己的积极心理反应,使老年人沉浸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因此,老年人在与他人的交往当中,应尽可能敞开心扉,揭去面纱,真诚对待他人。
(7)扩大交往对象
我们老年人既可与老伙计们交往,与自己的亲人和左邻右舍保持接触,也可广结社会上的朋友,甚至年青人。特别是在与年轻人交流的时候,我们应该放下架子,忘却年龄和辈分,与青年朋友保持平等接触,进行真诚沟通。
老少间如果真能结成忘年之交,将使老年人从年青人身上感染到青春的气息,获取更多的有益成分,唤回自己的年轻心态,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广泛接触,广交朋友,可以扩充我们老年人的信息通道,扩大老年人的信息量,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提高生活质量,达到健康长寿。
(8)广开交往渠道
进入21世纪以后,人际交往的渠道除了传统的信函和面对面交流外,还有电话、无线通讯、互联网等现代交流渠道。尤其是互联网,通过它,我们老年人可以与分别多年的好友进行远距离即时对话,与儿时的伙伴共同回忆悠悠往事,与远在异国他乡的儿孙进行“面对面”亲情交流。
通过“网络聊天室”、“老年论坛”等老年窗口,可以找到老朋友,结识新朋友,或高谈阔论,或发泄胸中愤懑;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老年人可以隐去自己的身份、年龄和性别,与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各种类别的人进行交流讨论;可以穿越时间隧道,回到年轻时代,重新体验逝去的岁月。
所以,我们老年人平时交友除了原来的老同事、老邻居、老战友之外,还可以通过网络论坛、聊天工具等方式,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