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互联网时代,老年人生活受阻反映出怎样的国情
中国互联网出现了老龄化。
目前,中国仍有1.57亿60岁以上的老年人没有“触网”。“数字革命”的步伐急速向前,“慢速度”的老年人与社会科技的距离被逐渐拉大。在互联网+时代,摆在数以亿计的老年人面前的,不仅是他们的社交困局,也是一道有待打破的“数字鸿沟”。
今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提出,要在政策引导和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有效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让广大老年人更好地适应并融入智慧社会。到2022年底前,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
❷ 我国互联网网民规模已达9.89亿,大家用网络都干了啥
我国网民规模已达9.89亿将近10亿人了,这么多的网民大家都在干什么?这个不同的年龄段的人习惯是不一样的,年轻人主要是用来打游戏和刷短视频,而中年人基本上就是工作上的事情,聊天工作组,要用到这个东西,而老年人基本就是跟家人子女打个视频电话之类的,可能会用到。
网络到底是个好东西,还是个坏东西,得看你到底有什么样的使用需求,你不被网络所控制,那它就是个工具是个工具,那自然就是好的东西,但是当你被网络所影响正常的生活节奏都把控不了的时候,那网络就是个坏东西,这就会直接影响到工作生活乃至说情感,你就要学会适当控制网络,因为这个东西它只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你不能说的好还是坏,关键在于自己。
❸ 互联网的产品等新技术如何使老年人受益
在产品功能上,抖音上线了长辈模式(大字简明模式),优先解决老年用户看不清、不会用的问题;同时逐步升级时间提醒和管理功能,帮助老年用户进行时间管理。
在内容安全上,抖音强化了涉老内容审核标准、提升了潜在风险私信预警响应等级、严厉打击违法广告,努力为老年用户打造安全的内容环境。
在内容生态打造上,抖音持续鼓励适老化内容创作,加大优质内容池比重。在用户服务上,抖音开通了“老友专线”,设有人工客服专职解答老年用户问题,同时与老年大学、社区合作开设线下老年课堂,面对面为老年人讲解智能产品使用技巧和网络安全知识。
技术包容性及其数字素养教育至少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基础设施建设(如电、电话、网络等)及其主流信息技术应用包容所有人,如80年代的通信普遍服务等。
第二,采用替代技术包容对信息通讯技术有特殊需求的人群,如残障人群、视力减退或触摸屏不适的老年人、不识字人群,要为这些人群做技术创新等,使他们能使用新技术扩展自己的生活。
第三,采用主流信息技术之外的所有传统传播技术包容所有人。要给因各种原因不选择主流信息技术的人群留出特别通道,使他们能在现在社会里依旧体面有尊严地生活。
❹ 中国近2亿老人没接触过网络,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我觉得这个问题从某一个角度来说,并不完全是这些老人的错误,只是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并不强。因为大家都知道现在这个时代是日新月异的时代,网络的速度也是更改的特别快。
三、时刻关注长辈动向:同时晚辈也要时刻密切的关注好长辈对网络的一种使用情,让他们能够在网络的世界里做回真实的自己,也让他们因为网络老人和世界的交流更加密切和广泛。我们不要嫌弃他们的年龄很大和他们交流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只要稍微多一些耐心,就可以让他们很快的接触到新事物的一种了解。我们也要在平时有空的时候多去陪伴老人,虽然说现在的网络世界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是近距离的爱比网络世界上的爱更值得人接受。
❺ 如何让老年人享受“互联网+”的便利
网上购物、网上缴费、网上预约挂号……互联网时代,生活愈发便利,动动手指就可享受服务。然而,在我们感受互联网科技带来的便利时,老年人群体却逐渐与时代“脱节”。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原本便利的技术反而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在渐渐步入老龄社会的中国,全社会都在体验着互联网便利之际,互联网如何“+”上年迈的老人,值得思考。
E时代,互联网便利如何惠及老人?
智能养老的时代即将到来,这种将互联网、物联网与养老服务结合的形式,可以让养老生活更加个性化、人性化。调查发现,老年人的智能养老,最大的阻碍问题就是自己的思想观念转变问题,老年人思想观念的阻碍问题有很多,而且多样化。
比如,有的老人觉得,“互联网+”离自己很远,思想观念还是停留在一二十年前。除了“触网”难,如今智能手机里花样繁多的功能使用也令老年人感到难以掌握,智能手机对他们来说并不“智能”。有的老人觉得,自己根本就不懂电脑,不懂智能手机,不懂互联网,不懂智能设备,所以不愿意主动、积极地面对“互联网+”的时代浪潮。有的老人觉得,儿女们整天低着个头看手机,玩电脑,进入互联网世界,好像儿女们和自己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变得越来越难以和儿女们沟通,自己也越来越感觉孤独,寂寞。
“互联网+养老”作为新兴业态,由于仍然处于“互联网+”的初级阶段,大部分仅仅停留在“互联网+传统养老”的层面,还没有真正地到达“互联网+现代养老”的层面,以及因为老年人群体的特殊性,使得这种新兴业态的发展,仍然面临着思想观念、知识普及、盈利模式、群体培育、路径保障等挑战。而最大挑战来自于思想观念和知识普及的问题。
互联网社会如何与老人“互联”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表示,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对包括中老年人在内的所有公民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但中老年人接受新事物能力有限是客观现实,所以,技术的发展需要兼顾到这部分人群的需求。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让技术来适应人,而不是让人去适应技术。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只顾‘疯跑’,应该对技术发展提出‘适应性’要求。”夏学銮认为,目前网络科技产品都将目光集中在年轻人群体上,而忽视了老人的使用需求。“现代科技应当增加便利性,让产品更‘傻瓜’,服务中老年群体,而不是让这一群体逐渐被‘边缘化’。”
根据民政部2013年公布的数据,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到2020年将突破2.43亿,2025年将达到3亿。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如何融入互联网时代,值得人们思考。
老年人“互联网+”,在路上
据了解,近年有一些互联网企业和运营商推出了专为老年人设计的互联网产品和硬件产品。
智能安防是家庭生活中最有必要建立的,很多时候老人独自在家,家人并不能时刻关注其状态,很容易被坏人趁虚而入,这就意味着必须有个代替家人关注老年人生活状态的东西,不仅仅是要防止来自外界的伤害,当老年人自己发生危险状况时,可以及时联系家人,这才是目前最需要的安防系统。
社区医疗是智慧社区其中一环,用户通过智慧社区系统终端工具之家庭数字室内机,可将日常医疗保健测出(如血压、提重、身高、体温等)上传至智慧社区云服务器,系统将进行智能分析并通过数学室内对讲平台反馈给用户,以及时掌握自身的身体状况,加强保养,从而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智慧社区购物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现代社会对老人来说变化的太快了,家中儿女不常在的时候只能自己去购买生活中的一些物品,上楼下楼也极为不便。有了智慧社区,借助于客厅中的生活电视机或平板,就可以边看电视看购物。电视上的商家都是社区周围的商家,买东西下单后就可以直接送上门。
智慧家政按一个键就能直接连通到客服热线,客服人员会提供代拨电话、代发短信、呼叫家庭保姆、找维修工等服务。
调查发现,中老年人在接触互联网和科技产品时,遇到的最大的障碍就是操作流程过于繁琐。因此老年人的“互联网+”还在路上,也希望商家在研发老年产品时一定要在解决老年人需求的同时让老年人感觉舒心、方便,更要有尊严的体验智能科技产品。毕竟能够安全、舒适、开心地在自己家中养老,和儿女们的关系还能保持很好,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晚年幸福,对家庭和社会也是一件幸事。
❻ 触不及的“网瘾中老年”,老人过度依赖手机给家庭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
触不及的网瘾中老年在网上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我们都知道现在智能手机已经非常的普及了,因此很多的老年人也都有一块智能手机来打发自己的时间,但是从网上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出有非常多的老年人,一天玩手机甚至多达十几个小时,也是非常的危险的,如果老年人经常性的过度依赖手机的话,那么很有可能会让自己的家庭变得非常的不和谐。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手机功能是非常的丰富的,但是如果经常性的玩耍也会打破老年人的生物钟,会影响老年人的新陈代谢的速度,经常玩手机的人会变得非常的易怒,情绪不稳定,如果经常性的生气的话,那么对于自己的身体来说也会降低免疫力,各种疾病也就会接踵而来了,特别是老年人来说,我们都知道患心脏病的几率是比较大的,如果经常性的玩手机,也会对自己的身体产生很大的辐射,导致危险的产生,也应该学会克服玩手机的坏毛病才行,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美好。
❼ 老年人上网成瘾成了大问题,你觉得是否该给老人设定个“老年模式”
我觉得应该给老年人设定一个老年模式,这样能够过滤一些东西,让老年人不用上当受骗。
短视频这个平台相信大家都知道,不仅是年轻人喜欢刷短视频,老年人也在不停的刷短视频,现在老年人也越来越时尚了,对于手机的认知也非常的高,每个人手中都有一个智能手机,一些老年人退休之后,就抱着手机刷短视频,而且一刷就是几个小时,这种方式,其实对老年人也是一个不好的表现。
给老人设定个“老年模式”
老年人刷短视频是好事,能够接受一些新鲜事物,能够提高自己的眼界,不过在老年人刷短信视频的时候,一定要要设置一个老年模式,我们要鼓励老年人去接触这些新鲜的事物,另一方面像这些短视频的平台也要保护老年人,给老年人设置一些老年模式,给老年人过滤一些容易上当受骗的消息,老年人的心理也比较脆弱,如果要是上当受骗的话,老年人肯定会想不开,所以,一定要设置老年模式,给老年人设置一些积极向上的内容,还有上网时间长的内容,这些平台都要考虑。
❽ 我国2.6亿老年网民,超10万患上网络孤独症,他们的孤独来自哪里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网络发展报告,分析了中国9.4亿网民的年龄结构,发现50岁以上的网民占比已经上升到26.3%,总人数达到2.6亿人。
此前还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天有10万名老年网民,在线时间超过10个小时。退休后的孤独感,不再被需要和尊重,也不再能展现自我价值的落寞感,是他们长时间上网寻求精神满足的主要原因。有人甚至将这种现象叫做“网络孤独症”。
老年人拥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对网络生活无欲无求。根据某APP统计,老年网民使用该程序最多的三大产品是:图文资讯、领金币和小视频。
60岁以上的老年用户更爱看正能量、社会秩序、家庭伦理类的内容。图文资讯能够让他们感觉自己在与时俱进,没被社会所抛弃。他们观看的小视频偏重于社会新闻、相亲类栏目,这能让他们回忆过去,内心产生认同感。
然而,网络毕竟是冷冰冰的,不能帮助老年人排解空虚感、孤独感。子女应该常回家陪伴老人,社会也应该关注老人,丰富他们的其他文化生活,才能让老人从网络世界走出来,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对于老年人上网时间长的事,你怎么看?
❾ 老年人网购消费排名第一的是手机,这是为什么
对于老年人说,在过去的时代互联网没有普及,互相之间的联系都是依靠电话或者说是信件传递,这是信息交流的本质,随着时代科技等飞速发展,信息交流和接收的方式逐渐多样话,那么智能机则应运而生,他就是信息交流方式多样化的产物。那么显然与年轻人同样是需要信息交流的生命体“老年人”使用智能机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与年轻人至多的差别在于是否使用熟练。老年人也是人,信息交流也是他们的生活需要,所以老年人自然也逐渐开始使用智能机啦。
❿ 老年人上网存在哪些问题
网络确实给老年人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当前老年上网还存在一些问题。
(1)是技术等原因造成的老年人上网障碍
一份调查数据表明,大多数的我国老年人都渴望接触互联网,但由于他们无法适应西方人设计的键盘问题等,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老年人的电脑普及。
(2)老年人自身的问题
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老年人知识水平相对低,知识结构陈旧,不掌握电脑基本知识,不懂英文,即使想学电脑,与年轻人相比,手脑反应慢,记忆力不如过去,对汉字输入生疏,学了好忘,而且老年人经济收入减少,消费观点不同于年轻人,对上网花费保守。
(3)老年人身体方面
进入老年以后,我们老年人视觉下降,看不清屏幕,手的动作不灵活,点不准鼠标,还有腰坐直了,坐的时间有的有骨质增生,也坐不了长时间。
(4)老年人的习惯
老年人一般比较传统,比较保守。他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相对较慢,甚至有排斥情绪。
网络确实对老年人有很多好处,但事物总是两方面,在我们充分享受网络世界带来多彩生活的同时,不能不承认也患上了恋网病。
现实生活中,有部分老年人成功地学会了上网,但上网过多也给他们带来了各个方面的问题:上网时间过久,使视力下降,腰肌受损;喜欢网上交友,而忽视了现实交友带来的快乐;在网上被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