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关于老年生活和健康的资料
老年人日常保健与家庭护理
尊敬爱护老年人使老年人老有所养,晚年生活幸福安定,乃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另一反映。护理老年人应与成年人有所不同。家属或护理人员首先了解老年人或老年病人的特点,从护理和保健角度出发,使老年人精神愉快,减轻痛苦。这就需要家属和护理人员掌握以下各点: 掌握老年人具体衰老特征,例如视力、听力、步行能力、睡眠、食欲等,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
对衰老或病情的观察要细致、及时、全面。老年人各系统的老化程度不同,往往多种疾病并存,常叙述不清,只有通过细致观察和全面查体才能掌握整体情况,从而采取正确护理措施。
饮食、运动、休息、大小便是老年人保健护理的重点。同时注意老年人精神方面的护理,老年易感孤独、寂寞,家属及护理人员要抱有充分的关怀,使老年人感到温暖和安慰。
老年人饮食卫生
老年人的消化道也象全身所有组织日趋衰老一样,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变化:牙齿松动或脱落,味蕾敏感性差,吞咽不便,胃内膜及胃部肌肉逐步失去原有功能、不能产生足够的具有活力的消化液,小肠液和胰液及胆汁分泌减少,大肠运动能力降低等。以上变化可使老年人在饮食方面表现出食欲下降,进食量减少,易产生腹涨和便秘,甚至体重下降。所以老年人要做好胃肠道保健,讲究饮食卫生:
注意保护牙齿,少吃甜食,早晚刷牙,发现牙齿不好要及时修补。
合理饮食,多吃富有纤维的食物和水果,一则加强牙齿的咀嚼能力,二则可减少便秘。
食物烹调尽可能做到色香味俱全,并保持一定水分。避免单独进食,多同子女一起进餐,这样可以增进食欲。
注意按时进餐,晚饭不能过饱。
适当运动增加全身血液循环和加强胃肠蠕动,从而增进食欲。
一旦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特别是当症状持续二周以上时,如腹泻、便秘、疼痛、呕吐、黑便、便血、体重减轻等应及时就医。
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时注意观察颜色,不可乱用泻药,不要吸烟和过量饮酒。
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禁忌
老年人,年高体弱,腿脚不灵便,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禁忌一些危险动作: 忌说话快速:老年人说话莫要高声大嗓、频率过快。应保持稳定的情绪,否则易使血压升高,也使心脏加重负担。
忌吃饭过快:有些老年人仍保持年轻时狼吞虎咽的进食习惯,不要忘记食物需细嚼才能有助消化,饭吃得急,还易噎着。
忌站着穿裤:老人站着穿裤,这很危险。因老人骨质已疏松,一旦站不稳摔倒了,后果很糟。
忌用力排便:老人常有便秘症。应按时排便,排便不顺时,应借助药物,不能硬排便。因人在排便时血压易升高,过分用力,会晕倒休克以至脑溢血,甚至还有生命危险。
忌过分仰脖:老人往往乐意坐沙发上看电视、与人交谈,时间一长易压迫颈部动脉使血流不畅,易感到头晕、恶心,甚至能得半身不遂。
忌猛然回头:老人走在街上,常遇熟人呼叫或听到异常声响,极易猛然回头。但因老人多有颈部骨质增生,颈骨急扭很易压迫血管,造成头部供血不足,出现眼黑摔倒。
忌裤带过紧:老人裤带最好用松紧带,不然裤带太紧,易使下身血流不畅,尤其是肛门,因毛细血管多,供血不好易得痔疮。
老年人饮食忌些什么
人到老年时期的生理特点是脏腑功能减弱,气血不够充实和肾气功能衰退。因此,讲究饮食十分重要,应采用保肾、养脾的食品和食法,以适应这个阶段的需要。老年人应该坚持以下几点饮食原则: (1)忌暴饮暴食 由于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减退,解毒能力低下,血管弹性变弱,不少人动脉硬化,尤其经不起暴饮暴食所带来的危害。暴饮暴食会严重地破坏老年人的饮食平衡,给肠胃加重负担,会引起消化不良,容易发生心绞痛或诱发心肌梗死。所以在饮食时,宜细嚼慢咽,这既有助于食物消化吸收,又可避免引起梗噎呛咳。
(2)忌过食 一般老年人,吃得太多,摄入的热量超过人体的需要,就易肥胖。老年人过于肥胖容易得病。因为食物在胃中停留的时间太长,会引起不舒服感觉,造成消化不良。同时,还会使横膈的活动受阻,引起呼吸困难,增加心脏负担,可能出现心绞痛之类的症状。还会加重肝脏和胰脏的负担,影响健康长寿,因此老年人一定要节制饮食。
(3)忌随意饮食 人到老年,各种组织功能日益减退,消化代谢也如此,因此营养上需要特殊补充,不要随意饮食。首先要控制碳水化物的摄入量,米、面要比一般成人少食些;其次脂肪对心、肝不利,所以也要少食。一般老年人每天摄入100g瘦猪肉,20g植物油,就可以满足人体需要了。另外要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多吃大豆类、乳类、鱼类、蛋类和瘦肉等食物。要多吃含铁丰富的油菜、西红柿、桃、杏和含维生素、纤维素多的绿叶蔬菜。并且要尽量多喝水。喝水太少会使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诱发脑、心血管病变,影响肾的排泄功能。所以老年人每天至少喝三茶缸水。
(4)忌冷食、冷饮 炎热的夏季,适量喝些冷饮,吃些冷食有助于防暑降温和改善食欲,可是老年人胃肠粘膜已发生退行性变化,胃酸及各种消化酶的分泌逐步减少,使消化功能下降。如经常吃冷饮、冷食,可引起胃粘膜血管收缩,胃液分泌减少,导致食欲下降和消化不良。低温还可引起心脏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可诱发心绞痛、心律不齐。因此夏季宜少量多次喝些淡盐水或含盐饮料,以防中暑。老年人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少吃或不吃冷饮冷食。
(5)忌偏食 老年人由于食欲不好,饮食常有偏食,喜欢吃某一种食物,这是应该纠正的。因为食物有五味,偏食则对身体有害。因此食物要清淡忌腻、忌咸。饮食的品种要多样化和合理搭配,做到五味调和,满足人体对多种营养的需要。
(6)忌口味太重 老年人舌部的味蕾部分萎缩退化,味觉神经也比较迟钝,胃口欠佳,喜欢吃些浓汤厚味来刺激食欲。这对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不利,食物宜清淡忌咸忌腻。
(7)饮食忌硬 老年人牙齿大多数已动摇或脱落,咀嚼困难,因此食物宜煮烂、做软,以利消化吸收,不宜吃坚韧的食物。
(8)食品忌陈 老年人抵抗能力低,消化腺分泌功能减弱,胃肠蠕动弱,若食品不新鲜,易造成消化不良和肠道感染。
(9)忌食物过烫 由于食管前方紧靠左心房,吞咽高温食物后,会立即影响心率,有时还能引起心律失常,所以不能食用过烫的食物。
(10)忌饮浓茶 因为茶叶中含有大量的咖啡碱,饮后令人兴奋,难以入寐。茶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可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块状的鞣酸蛋白,不易消化,甚至可产生便秘。长期服浓茶还会造成维生素B1的缺乏及铁的吸收不足。另外饮茶要适量,如饭前多饮,会冲淡胃酸,影响消化。最好在饭后20分钟左右饮茶,有助于消化,可解油腻,清理肠胃。因此,老人最好饮淡茶。
㈡ 急!!! 有关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资料
1.老年人口规模
2002年,全球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6.06亿,并且正在以比总人口快得多的速度递增。1950年,全世界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有2亿,1970年达到3亿,2000年达到6亿。据联合国估计,2020年将达到10亿,2050年,全球将有近20亿的老年人。在1950-1970年的20年内,老年人口增加一个亿,而2000-2020年的20年内,老年人口增加4个亿。在1970-2000年的30年内,老年人口在3亿的基础上翻一番,而从2020-2050年的30年内,世界老年人口将在10亿的基础上再次翻一番。在1950-2050年,全球人口将平均每年增长0.87个百分点,而老年人口将平均每年增长2.38个百分点。
2002年,世界绝大多数老年人口生活在亚洲(54%),欧洲(24%)其次。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34亿,占世界老年人口1/5(21.34%),占亚洲老年人口2/5(39.7%)。2050年,据联合国估计,亚洲老年人口将增长到近63%,而欧洲比例(11%)将减少一半,与非洲(10%)和拉丁美洲(9%)接近。
未来50年,老年人口的地区分布将发生显著变化。2002年,六成(62.55%)老年人口生活在发展中地区,到2050年,居住在这一地区的老年人口将达到八成(79.88%),半个世纪提高17个百分点。
从2002年到2050年,非洲老年人口将从4221万上升到2.05亿,增加3.9倍;亚洲从3.38亿将上升到12.27亿,增加2.6倍;欧洲从1.48亿将上升到2.21亿,增加50%;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从4368万将上升到1.81亿,增加3.1倍;北美洲从5232万将上升到1.19亿,增加1.3倍;大洋洲从425万将上升到1099万,增加1.6倍。
2.人口老龄化程度
人口老龄化成为一个全球性现象。2002年,在全世界186个国家和地区中,有68个已进入“老年型”。目前,世界每10个人口中有1个老年人,预计到2050年,每5个人中有1老年人,到2150年每3个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发达地区的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发展中地区,2002年,发达国家的老年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1/5(20%),而发展中地区的老年人口仅占总人口的8%,最不发达国家的老年人口仅占总人口的5%。意大利人口老龄化程度居世界之最,老年人口比例达到25%,其次是德国、希腊、日本—24%,瑞典也达到23%的高水平。
到2050年,发达地区总人口中老年人口将占1/3(33%),但是,发展中地区人口老龄化的步伐更加迅速,其比例也将上升到19%,但最不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进程仍然十分缓慢,老年人口比例仅上升到9%。届时,西班牙将成为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老年人口比例达到44%,其次是斯洛文尼亚、意大利、日本,老年人口的比例增长到42%。
3.人口高龄化
老年人口本身也在老龄化。1950-2000年间,世界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增加5倍,以平均每年3.3%的速度增长,大大超过60岁以上人口的平均速度(2.2%)。1950年,世界上有0.14亿高龄老人,占老年人总人口的6.7%。2000年,高龄老人的人数达0.69亿,大约占老年总人口的1/3(11.4%)。到2050年,高龄老人的人数约3.8亿,占老年人总数的1/5(19.3%)。发达地区的高龄老人比例从1950年的8.9%增长到2000年的16.0%,2050年,每4个60岁以上老年人中,就有1个将是高龄老人(28.6%)。发展中地区从1950年的4.8%增长到2000年的8.6%,2050年将进一步提高到17.0%。
目前,北欧人口高龄化程度最高,60岁以上人口中超过80岁的人达到20%。西欧其次,达到17%。比例最高的国家是挪威(24%),其次是瑞典(23%),美国(21%)、巴巴多斯(21%)、英国(20%)和丹麦(20%),高龄老人在60岁以上人口中均达到或超过1/5。
2050年,西欧将是人口高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区,60岁以上人口中,将有1/3(33%)的人是高龄老人,北欧(31%)和南欧(30%)仅次于西欧。届时,欧洲的瑞士、亚洲的日本和新加坡都将成为高龄老人最多的国家,高龄老人比例高达36%,德国(35%)、英吉利海峡群岛(34%)和意大利(33%)高龄老人的比例将也高达30%以上,即每10个老年人中,就有3人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
百岁老人在老年人口中增长最快。1975年以前,世界上的百岁老人不足千人。2000年,世界百岁老人达到18万,其中发达地区的百岁老人大约占1/4(14.1万),发展中地区仅有4万百岁老人。预计2000-2050年,百岁老人将以平均每年5.94%的急剧增长,人口规模将增长15倍,达到321.9万,其中发达地区的百岁老人达到218.4万,发展中地区将达到103.5万,占世界百岁老人的1/3。
4.老年人口的预期寿命
全世界的寿命将得到显著延长。出生时的预期寿命从1950年的29岁提升到当前的66岁。存活到60岁的人中,男性人口预期有17年的寿命,女性人口预期可以再活20年。然而,各国之间死亡率的差异是非常大的。2002年,在最不发达国家60岁的男、女性人口预期再活15岁和16岁,而发达国家60岁的男、女性人口预期分别达到18岁和23岁。
对于男性老人来说,日本的老年人预期活得最长,60岁的预期寿命有27岁,较世界平均水平高7岁。其次是法国-26岁,预期寿命达到25岁的国家有:瑞典、西班牙、比利时、瑞士、澳大利亚、和拉丁美洲的瓜德罗普岛及马丁尼克。
对于女性老人来说,绝大多数国家的差异不大,与世界平均水平最多高3岁,60岁的预期寿命达到21岁。
世界老年人口中,男性的预期寿命比女性低,性别差为3岁,发达地区(5岁)较发展中地区(3岁)差异大。最不发达国家的性别差异仅为1岁。在卡塔尔,男女性之间的预期寿命没有差异。女性的预期寿命与男性的预期寿命最多相差6岁,欧洲有4个(爱沙尼亚、拉托委亚、斯洛文尼亚和法国),还有1个在非洲,是留尼汪岛。
5.老年人口的性别构成
老年人口中的大部分是女性。由于女性的预期寿命较男性长,在老年人口中每100个女性有81个男性,在高龄部分,每100个女性只有53个男性。发达地区的这一比例(性别比-每100个女性有71个男性)较发展中地区(每100个女性有88个男性)低,因为发达地区预期寿命的性别差异较大。
老年人口性别结构的地区差异十分显著。东欧老年人口的性别比很低,只有68,最低水平属于拉托维亚,仅为51,即老年人口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为1:2。东欧的俄罗斯(53)、白俄罗斯(54)、爱沙尼亚(55)也接近这一比例。而不少国家的性别比水平超过100,甚至高达200以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287)、卡塔尔(265)、科威特(212)的老年人口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与东欧相反,超过2:1。
6.老年人口的婚姻状况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人口,丧偶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然而,多数男性老人有配偶,甚至在75岁以上人口中有配偶的男性老人数量超过鳏夫人数。男性老人较女性老人更可能有配偶。2002年,世界78%的男性老人有配偶,相比之下,仅有44%的女性老人有配偶。多数无偶老人的主要原因是丧偶。妇女更可能在失去配偶的情况下生活,因为她们活得更长,而且比她们的丈夫更年轻。
最不发达国家男性老人中有配偶的较多,达到85%。最少的是拉丁美洲的巴巴多斯,仅有54%的男性老年人有配偶。
最不发达国家女性老人中有配偶的比例较低,仅为40%,中非的这一比例为35%。老年妇女中,有配偶的比例最低的是尼日尔,仅有25%的妇女她们的丈夫还在。大洋洲的老年妇女中几乎一半的人有配偶(49%)。最幸运的是马其顿的老年妇女,丈夫还在的人达到60%。
在高龄组,寡妇人数超过有配偶人数。印度尼西亚和南朝鲜的资料显示,75岁以上女性的丧偶率超过80%。一些其它国家,这一比例超过75%。多数发达国家的丧偶率低于70%。1985年,日本的这一数字是78%,相比之下,75岁以上的男性的这一比例是28%。
7.劳动年龄人口潜在的抚养负担
人口学用“潜在支持比”指标反映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它是计算每1个65岁人口相应的15-64岁人口数,以表明劳动年龄人口潜在的抚养负担。1950年至2002年,世界人口的潜在支持比已经跌落,每个老年人相应的劳动年龄人口从12个下降到9个,并在继续跌落。到本世纪中叶,潜在支持比将下降到4,即每个老年人相应4个劳动年龄人口。潜在支持比对于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对于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在这种制度中,当前的劳动人口负担当前退休人口的退休金。
发展中地区的潜在支持比处于较高水平(12),到2050年将下降到很低的水平(5),发达地区目前的水平已经很低了(5),到本世纪中叶,将进一步下降到更低的水平——2。最不发达国家目前的水平高达17,再过半个世纪,只下降7,达到10,大大高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水平。
8.法定退休年龄
在发达地区,半数以上国家的男性法定退休年龄是65岁及上,而对于女性而言,多数是55-59岁。在发展中地区,退休年龄标准往往低于发达地区,一般男性为60-64岁,对于女性,都在64岁以下。地区退休年龄标准的差异可能反映了地区之间人口预期寿命的差异,在发展中国家,预期寿命较低。
丹麦、冰岛和挪威有最高法定退休年龄,男女性均为67岁。这些都是北欧国家,那里老年人口的预期寿命比较高,如后两个国家60岁男性预期寿命达到21岁,女性达到24岁。法定退休年龄最低的要属太平洋的所罗门群岛,男女性均仅为40岁,太平洋的基里巴斯和南非的斯威士兰定为50岁。
9.老年人口的经济活动状况
在发达地区,趋于有较低的老年工作者的参与率。60岁以上男性人口中,经济活动人口占21%,相比之下,在发展中地区,这一比例达到50%。在多数发达国家,10%的老年妇女是经济活动人口,而在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达到19%。发展中国家有较大的老年劳动参与率是由于在那里退休制度的覆盖面十分有限,并且只能提供很小一部分退休金收入。
地区之间,老年人口的经济活动状况差异很大。在最不发达国家,男女性老年人口均有很高的劳动参与率,男性达到74%,女性也达到42%。
在匈牙利,男女性老年人口的劳动参与率均很低,分别只有2%和1%。比利时、奥地利、法国及荷兰的老年人参加经济活动的比例也很低,男性为5-7%,女性为1-4%。乔治亚、卡塔尔和文莱的妇女到了60岁就已经不再有经济活动了。
㈢ 如何快速找到中老年人的一些联系方式和具体资料
如果你有人脉,请上社保局找……都是些有钱的老人家……退休了,MONEY多的是……
㈣ 某社区欲进行“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培训活动”,需要收集什么资料。
老年人数。
既要举办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培训活动你就要知道社区中有了多少的老年人,其中有多少老年人不会使用手机,有多少老年人有需要教会他们使用智能手机的必要。
㈤ 办老年证需要准备哪些资料
办理老年证所需的材料:
身份证 申办人须系辖区内常住户口;
.近期免冠1寸照片1张
工本费农村每办1证3元,城镇每办1证5元
.由各老龄委收集资料
①、 填写老年优待证
②、 将填写好老年优待证、身份证、花名册,交街道老龄委审核
③、 街道老龄委审核后,老年龄委,然后到老年服务中心盖章。
凡年满60周岁的公民可向县级以上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免费领取老年人优待证。老年人优待证分绿色(60周岁)、红色(70周岁)两种,享受的待遇分别是:(1)免费进入公园、博物馆、纪念馆、纪念性陵园、开放文物点、美术馆、科技馆、文化宫等场所;(2)优先购买车船票、飞机票,优先上下船、飞机,优先检查托运行李、物品;(3)在各类医疗机构优先就诊、化验、检查、缴费、取药,需要住院治疗的,优先安排床位;(4)免费使用公共厕所;(5)70岁以上老人可免费乘坐市内公共汽车,免费进入风景名胜区,在医疗机构就诊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费。
㈥ 办理老人证时需要提供哪些资料
持身份证,申办人须系辖区内常住户口;近期免冠1寸照片1张;
工本费农村每办1证3元,城镇每办1证5元
由各村老协收集资料
①、
填写老年优待证
②、
将填写好老年优待证、身份证、花名册,交街道老龄委审核
㈦ 在老年人健康资料收集中最重要的方法是
在老年人健康资料收集中最重要的方法是会谈法,现场收集
㈧ 私藏老年人资料能否犯法或定罪
如果没有公开泄露,买卖个人信息,对资料所有人不造成心理、身体、声誉、经济等影响的不构成犯罪。
㈨ 收集孤寡老人二十条材料
你直接网络一下不就是了,如果你嫌麻烦,我帮你找
㈩ 老年优待证在哪里办理
各省份办理依据不同,以湖北省办理老年优待证为例:办理地址为各市县老龄办处。办理流程:
1、申请登记:按属地管理原则,凡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交近期正面免冠白底2寸彩色照片1张及身份证原件(复印件),均可免费办理《湖北省老年人优待证》。
2、信息上传:各县(市、区)老龄办收集老年人的办证信息,及时上传各市州老龄办,统一于每个星期五将办证信息上传至湖北省老龄问题研究中心制作。
3、制作交付:收到各地审核无误上传的办证信息后,"中心"将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湖北省老年人优待证》的制作。《湖北省老年人优待证》制作完成后,将直接邮寄给各县(市、区)分发。
4、换证、补证:老年人因遗失、污损等原因要求补办或更换《湖北省老年人优待证》的,由老年人申请,所在社区、村委会出具证明,县(市、区)老龄办复核、报经"中心"审定后,按程序在原办证地点办理,原《湖北省老年人优待证》编号注销。
湖北省老年人优待证申请条件:
自2015年1月1日起,凡户籍在湖北省境内(包括常住本省6个月以上的外省老年人),凭本人身份证或所在居住地的社区(村)、乡镇(街道)证明到当地老龄办指定的办证窗口,年满60至64岁的老年人免费办理“蓝证”,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办理“红证”。
在我省长期居住的华人、华侨,台湾、香港、澳门同胞以及取得我国长期居留权的外国人,凭护照等相关证件也可免费申请办理《湖北省老年人优待证》。
《湖北省老年人优待证》办证指南-湖北省老龄工作委员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