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周浦最近的敬老院

周浦最近的敬老院

发布时间:2022-05-02 15:28:39

㈠ 西湖区的敬老院有哪些

塘镇敬老院 -
周浦线附近, 西湖区, 杭州市, 浙江省 - 0571-87892854
周浦敬老院 - 周浦线附近, 西湖区, 杭州市, 浙江省
袁浦敬老院 -西湖区, 杭州市, 浙江省
上城区老年公寓 -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近江南路2号
杭州小营巷陈娟英第二敬老院 -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小营巷61号 - 0571-87211232

小河街道敬老院 -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塘河新村27栋1层-3层 - 0571-88831427

西湖区社会福利中心位于留下街道小和山支路88号

㈡ 杭州有没有月消费在1000元以内的养老院

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 和睦路95号 88097809

㈢ 上海哪里养老院服务最好 在什么地方

7月18日在上海有个申园要开业了,位于上海松江新城,是泰康人寿旗下的养老社区,申园距离市中心仅30分钟车程;

㈣ 谁知道上海的护理院浦东护理院的地址在哪里

我们护理站是独立设置为失能、失智或长期卧床的老人提供以日常护理照护为主,辅以简单医疗措施、提高老人生活质量的为基本功能的专业养老护理机构,是长护险定点医疗机构。(地址:浦东新区惠南镇城南路168弄)

㈤ 上海哪个养老院接收异地老人

徐汇区有家上达天平养老院接收异地老人。
周围医//疗设置齐全,而且交通方便,
你可以在39养老网上预约一下,让他们带你去实地看一看。

㈥ 初中生1200字调查报告,急用,给高分,题目自拟

如果说我们是流星,至少我们闪烁过;
如果说我们是尘埃,至少我们存在过;
如果说我们是火焰,至少我们燃烧过;
今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关于这次缔造了历史的远征,早已不再是教科书上的简单记述,越来越多的史料被发掘、整理,从各个层面丰富着我们对这支军队的认识,那些光荣的前辈,也带着温热的呼吸,走到我们面前。当历史不再是已知的答案,而是回到一个创造的过程,就显得格外迷人。
走上前人的脚步,追溯前人的梦想.那些老革命老前辈留下的那些点滴,留给我们深深的感慨.长征已然不能重复,那个是时代那个环境那个时候的人造就了奇迹 ――长征.
但我们依旧踏着长征那精神的脚步,去追寻我们自己的长征.
大学生,天之轿子也.可现在的大学生早已不能体会当年长征的旅途和艰辛.可以说,我们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幸运于出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时代下,不幸于不能体会到过去人们创造这一传奇历史的艰辛.我们所能做的或许在某个夜晚仰望天空,看着那被历史刻上的漫天繁星.
大学是一座象牙塔,可我们走出象牙塔,要像红军一样去追求某种精神。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此种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努力营造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让大学生们以实际行动为老人家送温暖、献爱心,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青春力量。
今年8月的社会实践活动我班组织了大家前去献血宣传,和去敬老院慰问两件大事,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历来是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在校大学生接触社会、锻炼自我、树立理想,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我们选择周浦敬老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关心老人还是应该从身边做起,我们身边就有老人。二是我们以为敬老院里可能会有过去参加红军的老党员,想去采访他们,这一点引起大多数同学的兴趣。
在许多人眼里,敬老院是孤寡老人的栖息之所。而现在,许多子女成群的老人主动走进了敬老院。他们有的以前是教师、工程师、干部,也有艺术工作者。选择敬老院,因为子女工作忙、家里楼层高、没人陪自己聊天;更因为在这里与同龄人朝夕相伴,共同的兴趣爱好,相近的人生观念,让他们更能感到夕阳无限好。
2006年8月23日我们到周浦敬老院,门外硕大的铜字刻着周浦敬老院几个大字。
走进大门一位热心的阿姨接待了我们,还一边给我们讲解敬老院的概况:
浦东南汇周浦敬老院位于浦东十八镇,周浦第一镇南侧在康沈路(老沪南公路)旁2186号,夏有习习东南凉风吹拂东有和熙光照射。
周浦敬老院创办至尽将有二十年,有了一支较强经验的管理机构和有一支较有经验护理人员队伍,镇政府投资200万元基础设施。本院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绿地面积占总面积60%,做到住房规范服务特色化、厨房标准化、环境花园化的标准。房间有二人、三人、四人、全天24小时护理,间间有卫生设施,食堂饮食生熟分开,专烧特具病号饭。周浦敬老院现有床位220只,管理人员和护理人员共25名。
阿姨向我们讲解到:敬老院里其中50%以上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多数患有神经官能症或老年痴呆症等疾病,给护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而且交通不是非常方便。
同学们分成了四个小组,前往不同的房间慰问不同的代养老人。起初在有些老人面前大家还显得很拘谨,但个别活跃性格开朗外向的学生十分热情带动了大家。有些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等等,同学们也耐着心和他们聊天,帮老人整理衣物,擦拭家具,听老人讲自己的过去,也与老人分享自己的校园生活。还为老人们表演了小节目,让这些在孤独中生活着的老人又一次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平时娇生惯养的我们,走出校园来到社会,走进老人。把老人当作朋友一样聊天,听老人们的事迹是如此的着迷,更让人感到高心的是,居然有的同学主动跑到外面小卖部买东西给老人。我们来的时候已经准备了点水果,点心,还有月饼。可远远不够,那些学生用自己平时的零花钱给老人们买吃的。这一幕深深印在我心里。
我们一行人从早上到中午12点,走了部分老人房间。慰问了老人们。到了老人吃饭的时间,大家就跟着负责分饭的管理员一起一边慰问一边帮助老人们进行就餐。有的老人就餐很不方便,一定需要一边喂才行。这时大家早已没有先前的拘谨同学们都争着给老人喂饭,虽然动作显的笨拙。可一见到老人的笑脸大家就笑的很开心。感觉像一家人似的其乐融融。
下午1点多,等我们吃完饭,一般这时老人们都出来散步和锻炼身体了.敬老院有个很大的院子,里面有很多锻炼身体用的运动器械.有相当多的老人们在散步和锻炼身体,看见我们来了.就和我们一起玩些小游戏.
通过聊天,我们了解了老人们日常的生活。老人们有些是在家呆不住,子女工作繁忙,有些是被子女送过来的。虽然有的刚刚不太习惯,不过时间长了逐渐习惯起来。

老人家在这里都过得很开心,他们有时间的时候会在楼下的树阴或者是楼上先房字里看一下电视或玩一下麻将,也有是到楼下做一些简单的锻炼的。因此,老人在这里也可算是可以晚年安康。
通过这次跟老人家的聊天,是我们明白的很多,明白到他们过去的经历,明白他们的辛劳,明白他们对他们儿女的记盼,更明白他们对我们的希望……
敬老院的1楼住的老人大多是行动较为不便的。2楼的老人有相当部分是刚住进来没一年的。我们上了2楼,发现有些老人在和他们的子女聊天,有的老人在下像棋。
我们慰问到一个老婆婆,她居然哭了出来。很是伤心难过。我们耐心的和她聊天,听她说她把她的退休养老金都给了她的子女,她子女不管她就把她送到这里来,而且很少来看望她。有一位同学和阿婆说“我们都是您的子女。“并给阿婆表演节目,阿婆才破涕为笑,我们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到下午3点了,我们依旧不忘初来的目的,寻访老红军。我们去门访找到了那位阿姨,问了她敬老院里是否有老红军。很可惜,没有。我们顿时感到有点失望。可阿姨告诉我们有一位过百岁的党员。大家兴致一下子高了起来想去访问下那位百岁老人。
我们来到那位老人住的蓬屋顶房,我们等候在门口阿姨进去和老人说了声,我们健步迎上去,用双手搀扶着老人,跟他做介绍:“我们是建桥学院大二的学生’,今天我们来看看您!”,百岁高龄的他,慈眉善目,显得十分和蔼可亲。他笑着说“好!好!”,我们一一做了自我介绍。他一一点头表示欢迎。
这是一个几米大的房子,地是水泥地,旁边有个写字台和几个水杯。墙壁上挂着一副“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的行书字。字体显的各位苍劲有力道,落款有点模糊不清了。
我马上发现一张靠近门口的旧藤椅,估计这是老人平常坐的椅子,于是大家将老人扶到藤椅上坐下,同时我们将水果根据老人的意思放在旁屋的地上。听老人跟我们讲他过去的事情。
当我们说起长征的事,老人眼里泛出的了光芒。他说道:“虽然他没实际性参加过长征,可对长征十分了解。
老人说到说:“过去的长征很艰苦的!现在的年轻人还没有经历过艰苦的锻炼。“
老人很为自己是党员而感到骄傲,他说:“如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在的中国,没有可以让老人们安度晚年的家”。
我们一边慰问老人的日常生活一边有的同学帮老人整理了下房间。
老人家说完,我们不禁从心里充满了敬佩!后来我们问他:“您做为中国共产党员认为当年长征最重要是什么?”时,使我惊讶的是,老人家居然头头是道地说了四条: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官兵团结,关心群众......一个百岁的老人思维还那么清晰这不得不叫人尊敬和佩服!我们和老人在一起侃侃而谈,和我们讲述着他当党员和长征的故事,相处的非常融洽,不知不觉好几个小时过去了。
临走我们部分同学和老人一起合影留念。照完相以后,老人对我们说:“你们照片洗出来后能不能给我一张?上面写上你们的名字。”“好的,好的,没问题。我们过两天洗好后给您送来!”我们争着答道。
就这样,我们以这样一个结尾,告别了老党员,告别了敬老院,告别了这里曾几 何时拥有和我们一样梦想的老人们。我们回去的时候和来的时候拥有着两种别样 的心境。
或许我们慰问敬老院,已经不是单纯的来敬老院看望老人。而是怀着一颗赤诚之 心访问亘古时代老一辈革命家老一辈人梦想的深邃。
我想那个时候已成我人生中重要的回忆,那些可爱老人的笑脸。
我们拍了一叠照片回来,每次翻开相册一幕幕感人的现象:一位老人拉住了我们 志愿者的手,在志愿者亲自给他们喂饭穿衣时的喜悦,说出的那句话:不是“儿 女胜似儿女”。
我心中有点酸酸的,老人们毕竟还是孤独的,他们需要人关心,爱护,敬老院的 设施好并不是最主要的,而是更加需要社会上的一些关注。因为正是那些老人造 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是历史的功臣。而他们现在仅仅需要我们的关爱,仅此而已。
老人们平日里很孤独,儿女大多不在身边,有的甚至没有儿女,他们要的也许不再是简单的金钱所能代替的,在生活的温饱要求之上,有人在身边那是最最开心的了.<常回家看看>里歌词写得好,老人要的是有人陪他们聊聊天交流一下心声。
我们现在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很多都已经不在了,所以看到老年人,我们可能会特别的想念自己已故的亲人,不自觉得就想和老年人们亲近亲近,就像对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样,想要关心他们,照顾他们,而他们也会把我们当成孙女,孙子一样,拉着你的手,把他们的那份慈祥加注在你身上,而我们也欣然地接受了。
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从孩童到青年,从青年到老年的过程,经历生与死。我们现在还是青年阶段,未来亦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要走,如何走下去,我想,每个人都应该心中有数。也许当我们走完我们的人生旅程,该休息时,是否也会象敬老院的老人那样快乐开心地度过自己的晚年呢?
在某个敬老院的墙壁上有这样一段话: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教你慢慢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教你系鞋带、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头发、拧鼻涕。这些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是多么的令我怀念不已。所以,当我想不起来,接不上话时,请给我一点时间,等我一下,让我再想一想……极可能最后连要说什么,我也一并忘记。孩子!你忘记我们练习了好几百回,才学会的第一首娃娃歌吗?是否还记得每天总要我绞尽脑汁,去回答不知道你从哪里冒出来的吗?所以,当我重复又重复说着老掉牙的故事,哼着我孩提时代的儿歌时,体谅我。让我继续沉醉在这些回忆中吧!切望你,也能陪着我闲话家常吧!孩子,现在我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带。吃饭时,会弄脏衣服,梳头发时手还会不停的抖,不要催促我,要对我多一点耐心和温柔,只要有你在一起,就会有很多的温暖涌上心头。
孩子!如今,我的脚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所以,请你紧紧的握着我的手,陪着我,慢慢的。就像当年一样,我带着你一步一步地走。
若为人子女也不懂得如何体谅他们,那他们便只能于痛苦中渡过余生,黑暗中逝去……
我想,只要我们在自己的人生中付出过,努力过,无论成败,我们都已拥有了自己一段美好的回忆。我们没有好遗憾的了。现在我可以想象,那时候的我们是否也会像今天老人院中的老人那样知天达命呢?一定会的。
现在离那次慰问敬老院已经相隔有段时间,可我依然还是会想起那位百岁面前老人,老党员。他的笑脸时常浮现在我面前。我想如果有空的话,我一定会去在看望他老人家的。人生七十古来稀,何况接近百岁。他是历史的见证人,是中国文化建设的见证人。又是长征的见证人。
长征------这个词在某种意义上已经不是单单长征本身那么简单,长征是中国共产党,是那批有梦想的人们留下的传奇。是一种精神,一种为他人服务,为创造和谐美好社会的一种精神。
志愿者------一个新时代的名词,那是一帮有志青年,怀着自己的梦想前进,但与过去相比不变的依旧是那长征精神。
从意义上来说,这时我们成长了。一次敬老院的慰问,使我们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访问了那些老人年轻时的点点滴滴。我想那就是生命所创造的财富,异常珍贵。
十年,二十年,三年,四十年……当我们老的时候,是否可能在那个时候又会想起那时候的老人,是否又能过的比他们幸福呢?这一切都是问号,自己的人生由自己来把握。那个时候或许我们也成为历史的功臣,成为新中国历史长流中璀璨的一个颗心。

㈦ 上海哪家养老院收外地老人,欲求答案,感激不尽!

这几家都收外地老人的,你先电话咨询一下。南汇县周浦镇敬老院,地址专:南汇县周浦镇新属马路7号,电话:58113050;上海阳光养老院,联系地址:上海市定海路150号,电话:65693381;上海申新养老院,联系地址:上海市澳门路150号,电话:62768261;上海杨浦区东海养老院,地址:上海市景星路352号,电话:65371031;

㈧ 敬老院

京郊有个回族敬老院

早就听说北京通州卫星城南有个于家务回族乡,三年前那儿建起了一座相模相样的回族敬老院。有的回族老人为躲开城市的喧闹,放弃城里的敬老院不去,偏偏选择了它。这是为什么呢?
笔者饶有兴趣地驱车来到于家务回族乡福泰敬老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独特的穆斯林建筑:宽敞的大门、幽深的廊道、合抱的石柱、穹窿型的屋顶造型,还有醒目的经文标志,使你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老人的住所一律平房,全部向阳。前后共有三排,一排一个小院,栽种各种花草。根据不同需求设有普通间、高档间和夫妻间,每个房间都有电视和日常生活用品,高档间还设有浴室和卫生间,十分舒适。为了方便可以自理的老人,园内设有食堂、餐厅、浴室、洗衣房、棋牌室、阅览室,最具特色的是还设置了男女礼拜室,以满足穆民作礼拜的需求。据邵秀珍主任介绍,福泰敬老院占地面积45亩,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可提供床位100多个。
笔者欣然漫步,这里鲜花绿草,竟显生机;瓜果蔬豆,点缀生辉。更让人惊喜的是三排住所的后面是一个果园,由一个姓何的师傅精心管理。果园生产出的香甜的玉米、鲜美的瓜果、可口的红薯等绿色食品全部供给园内的老人享用。这里的空气清新透明,氛围和谐自然。老人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真是一种享受!
(一)丁爷爷的夸奖
走进办公室,墙壁上挂满了一面面锦旗,有家属敬赠的,也有单位送来的,异口同声颂扬福泰敬老院服务周到,“不是儿女胜似儿女。”笔者被一面于家务西垡村党支部、村委会送来的锦旗吸引住了。只见旗面写着“替天下儿女尽孝,为孤寡老人送终。”这面锦旗的后面叙写怎样的故事呢?
原来于家务回族乡有六位孤寡老人,2003年福泰敬老院开办时,六位老人就进园了。六位老人情况各有不同,共同的一点是生活不能自理。
笔者走访了其中的一位叫“丁爷爷”的老人。丁爷爷今年73岁,双目自幼失明,一辈子没有结过婚,别看他是位盲人,头脑清晰、说话风趣,是个非常爽快的老人。当问起“吃的怎么样?身体还好吗?”时,他竟然像背食谱一样告诉笔者“周一早上吃油条,周二到周日每天一个鸡蛋,每周两次包子或饺子,炒菜从来不重样。”为说明他按时吃降糖药,他打开抽屉让笔者看摆放得整整齐齐的两排黄色药片的小碗。当提到为老人服务的话题时,老人更是打开了“话匣子”。
他说,隔壁屋里有个姓马的老人患脑瘫、半身不遂,拉屎撒尿全得用人,“邵三姐”(即邵秀珍主任的官称)总是带头把老人从床上抱上抱下。去年夏天,她还为这个姓马的老人洗澡,“一个妇女为他洗上洗下的,太难得了!”
丁爷爷说,这里的服务员不管年纪大的还是年轻的,全部能做到为老人洗脚、洗脏衣服, 甚至为老人擦屁股,从不嫌脏怕累,对待每一个老人都像亲人一样。
临别时,丁爷爷指着身上穿的蓝色“唐装”服说:“这是邵三姐送我的,”又摸索着从柜子里拿出一件半新的羽绒服,说这也是邵三姐送的,老人十分感慨地说:“你说,邵三姐和我不沾亲不带顾,人家为谁啊,我知足了!”
(二)戴乡佬的心愿
笔者接着走访的是一位姓戴的88岁的高龄老人。老人精神矍铄、满面慈祥,头戴白色礼拜帽。互道“阿色俩目”问候语,便攀谈起来。
老人是从商业退休下来的职工,有退休金,儿女也孝顺,在市内的晚辈常来看他。他说,他来福泰敬老院为的是不给儿女添负担,是他自己的意愿。他说,在这里生活安定、舒适,有服务员周到的服务、细心的体贴,起居很有规律,所以顺心舒畅。最让他满意地是园里的领导特别重视穆民的信仰和生活习惯。他说:“一个人整天过饭来张口的日子,没意思。”所以他每天在园里虔诚地做五次礼,每逢主麻服务员小李准保蹬三轮车送他到附近(也就一里地)的于家务清真寺作礼拜,听阿訇讲卧尔滋,风雨无阻、从不间断。
(三)白奶奶的故事
“穆民连心安居所,颐养天年福泰园”这是白秀茹老人暨子女最近送来的锦旗赠语。白奶奶今年97岁,患老年痴呆、重度白内障,身体却还很硬朗,能吃能喝。老人一阵明白一阵糊涂,经常失控骂人,让子女束手无策。
去年3月老人来到福泰敬老院,住进了高档间,得到了一对一的护理。陪白奶奶住的护理员也姓白,她照顾老人很有耐心,吃喝拉撒睡,寸步不离老人。无论白奶奶怎么嚷怎么骂,她从不嫌弃、厌烦。每次白奶奶的子女安慰她时,她总是说:“没什么,白奶奶这是病闹得,不骂人时好着呢。”
九月初,白奶奶意外得病,园里领导格外重视,派车派人,两次转院,找最好的医生,派最得力的服务员二十四小时精心护理。老人便血止住了,血色素上去了,奇迹般地转危为安。在一个多月的治疗中,白奶奶的子女被园里领导和服务员的真情打动了。正如白奶奶的三儿子在赠锦旗时所说:“我们把老人送到福泰敬老院送对了!”
(四)董事长的情怀
笔者在零七年元月二日专访了董事长邵秀荣。这位年仅39岁的“一把手”着装得体、举止大方。她的直率和自信,从始至终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是土生土长的农民的后代,她的小学和中学都是在于家务回族乡度过的。她天性好强,擅长体育,中学时代曾获通州区中学运动会中长跑冠军,体育师范学校毕业后,当上了中学体育老师。
伴随着改革大潮,她不甘寂寞,断然舍弃了她热爱的工作,白手起家、自筹资金,先后办起了“北机贝乐康”等四所幼儿园,入托幼儿达七百多人。用她自己的话说,办公益事业既服务社会又能挣钱,“人不能白活一世。”当她得知于家务回族乡政府要办回族敬老院的消息时,她又先声夺人,断然投标。资金不足怎么办?求助!她的行动得到了哥嫂的大力支持,同意拿出住房作贷款,加上她办幼儿园的资金积累,共筹集资金70多万。2003年8月8日,这所民办公助的回民敬老院开业了。通州区于家务回族乡掀开了造福一方,造福广大回族老人的新篇章。
邵董事长告诉笔者,回族乡政府领导非常重视福泰敬老院的工作,经常深入考察;每逢重阳节、春节等重大节日总要为敬老院老人送油送面,还有水果、牛羊肉。

采访结束了,笔者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不由得想起了老子在两千多年前说过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于家务回族敬老院的全体工作人员用他们眷眷爱心、殷殷付出,服务老人、创造和谐,这不正是老子名言的真实写照吗?

阅读全文

与周浦最近的敬老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语字的孝顺 浏览:569
没收到退休金 浏览:281
买银行股养老和买房养老哪个好 浏览:7
老公孝敬父母孝敬我爸妈 浏览:827
长沙县60岁养老金是多少 浏览:661
了微信防老年痴呆 浏览:390
四十五岁中年人应做哪个体检 浏览:592
政协各专门委员会的退休年龄 浏览:774
三亚异地养老院 浏览:878
关于养老保险延迟退休政策出台 浏览:801
养老保险单位怎么交费 浏览:122
长春补发退休金 浏览:592
人生最长寿命多少岁 浏览:261
开展小班重阳节活动反思 浏览:985
刚刚退休病逝退休金如何发放 浏览:120
老年人用什么擦脸的好 浏览:487
老人头不停的抖动是什么原因 浏览:517
小学生给父母的贺卡怎么写 浏览:396
甘肃省2014年度养老金调整细则 浏览:357
重阳节金典句子 浏览: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