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老年人消化道出血应吃什么
多喝粥,养胃,粥要熬的烂一些,里面放一些咱们平时吃的补品,如山药,枸杞。百合。莲子之类的性平的东西.
❷ 老人上消化道出血,应该如何治疗
引言:很多人在老了之后身体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疾病,这个时候老人都十分的焦虑,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老人出现了上消化道出血的时候,这个时候吃东西都是非常困难的。小编今天就来跟大家说一说,如果老人上消化道出血应该怎样进行治疗?
小编今天就来跟大家说说,老人之所以出现疾病,就是因为他们在年轻的时候了因为一些饮食习惯而闹成了一些病根,如果说想让老人防治这种疾病的话,小编建议一定要多给老人吃一些健康营养的伙食,不能够说吃一些没有营养的,这样的话老人营养跟不上也会容易出现一些疾病,因此一定要监督老人有一个良好的作息习惯,这样的话他们也能够很好的生活。
❸ 上消化道出血怎么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科的急症,通常需要尽快处理:1、补液:若出血量不多,需要尽快补液,多出血量多,血压下降,可能需要输血;2、内镜下止血:在胃镜或肠镜下进行电凝止血;3、介入栓塞治疗:若出血部位不是很明确,可进行造影,找到出血点,进行止血。临床上对于急性的上消道出血治疗首先要看什么因素导致的。一般临床上导致消化道出血的一大因素是消化性溃疡,包括急性胃黏膜病变、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混合性溃疡。对于这类疾病,临床最主要的治疗是给予患者应用抑酸药物,常用的药物是耐信,常用采取808方案,持续给予患者持续的静点,然后用生长抑素,必要的时候可能会口服或者用胃管打些冰去甲肾上腺素盐水进行止血,大多数患者经过治疗都能够止住。如果经过药物治疗不见好转,可能会采取器械的方式进行止血,比如应用止血夹或者是喷洒药物进行止血。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临床治疗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临床上可能会采取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打硬化剂或者手术的方式进行止血。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是比较差的,当然也必须在药物治疗基础之上,再采取器械的治疗方法。
❹ 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来自食道、胃、十二指肠以及肝胆系统的出血,称为上消化道出血。较大量的出血,对任何病人都属急重症,对老年人就更加危险,防治也就更困难。因此,提醒大家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以达到早期发现和及时合理进行家庭急救的目的。
察便辨病老人常有一种旧观念,所谓“写字不描,拉屎不瞧”。不愿意或不关心自己大便的性状,这是一种谬误。且不说习字要从描仿开始,单说对自己排便的形色气味漠不关心的态度也是非常有害的。对于有消化道疾病的人,察看粪便颜色的变化是惟一能自己发现出血的方法。并可根据粪便颜色判断出血部位和多少,如大便呈深褐色,表明出血量不大,可查便潜血;若便呈黑色,为上消化道出血,且出血量较大;如果粪便呈紫红柏油状,可能出血量大而急,应速去医院就医;便带鲜血,多为下消化道出血。老人上消化道出血仍以溃疡病为主,占40%~50%;第二位是胃癌出血,占10%以上;食道静脉曲张出血占8%,胃黏膜病变占7%;急慢性胃炎占4%,其他占15%左右。
呕血黑便切忌惊慌当您发生呕吐鲜血,或排黑便时,一定会很紧张,而紧张、惊慌非常有害,这只能使血压升高,加重出血。正确的做法是,先安静卧床,把情况告诉家人。如果家里没人,可告诉邻居,再给单位拨个电话。如果出血量大,感觉有些心慌、憋闷或头晕,应直接拨打“120”,千万不要自己慌慌张张往医院跑,那样容易出意外,更不能向家人隐瞒,自欺欺人。
警惕老人隐匿出血中青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出血前多有腹痛、上腹不适、呃逆等消化道紊乱症状,无症状者仅占19%;而老人由于感觉不灵敏或反应迟钝,39.8%的人上消化道出血之前毫无感觉,没有任何先兆。即使有些不适也说不准确,等到出血积累到一定量,突然发生呕血或黑便时,病情已十分严重。所以对老人的轻微腹部不适、消化道症状,甚至不安烦躁等情绪改变,都不要轻易放过,要注意发现上消化道出血的蛛丝马迹。
适当用些镇静药如果有安定类药可立即口服2片,这些药可立刻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减轻应激反应带来的麻烦,有利于出血自止。
冷饮降温止血如果冰箱中有5℃左右的冷饮或冰水,可缓慢间断饮用,每次100~200毫升。如果没有冷藏饮料,可在凉开水中放几块冰或一支冰糕;实在没有,把任何冰冻食品用塑料袋装好,放入水容器内,使水降温后饮用。如以往有过出血史,家中最好常备云南白药、三七粉、白芨散等药物,出血时服用,有利止血。
不必绝对禁食不吃不喝,会使胃酸增高,而胃内的酸碱度(pH值)可直接影响血液凝固。当pH值为6.4时,血小板凝集可减少50%;若pH值降至5.4时几乎不能凝血。此时吃些苏打饼干或其他糊状食物,加些小苏打,可降低胃内酸度,对止血有利。如家中或邻居有甲氰脒胍或雷尼替丁、法莫替丁,也可拿来服用,有制止胃酸分泌的作用,会帮助止血。
此外,还应避免粗糙食物,以免加重食道静脉破裂;不可服稀盐酸、食醋或其他助消化药物(如胃蛋白酶、胰酶等),以免使溃疡加深,难以止血;更不可腹部热敷,以免胃肠充血而加重出血。往医院转送病人时,无论用急救车还是出租车,都应让病人平卧,行车宜平稳,防止颠簸,以免诱发或加重休克;不要忘记带上以往的病历和检查资料,供医生及时作出诊断,尽快得到有效治疗。
❺ 上消化道出血应如何治疗
1,寻找出血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对急性大量出血者,应根据老年人出血后生理变化特点,迅速作出处理,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采取平卧位,两膝弯曲或抬高下肢,应避免低头位时影响呼吸功能以及将血液吸入气管,并有利于维持有效循环血量,仅有黑粪者可不必禁食,呕血停止后,可进温凉米汤,豆浆或牛奶,而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应该禁食,一般来说,进食流质可减少胃饥饿性收缩,能中和胃酸和恢复体力,有利康复。
发生出血后,在检查的同时要进行紧急处理,包括立即输液,必要时输血或胃内给冷盐水洗胃及必要的止血药(云南白药,三七粉,凝血酶等;静脉内滴注甲氰咪胍或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还可通过内窥镜局部喷酒药物等。近些年来采用的高频电凝和激光止血等新技术,有效率达94%-95%,此法适于不宜做紧急外科手术者,对肝硬化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还可在内窥镜下注射硬化剂止血。
2,应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消化性溃疡及肝硬化等。
3,生活要有规律。饮食要定时有节,切忌暴饮暴食,忌酒忌烟,不要饮用浓茶和咖啡。
4,注意药物的使用,应尽量少用或不用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如必需使用时,应加用保持胃粘膜药物。
5,要定期体检,以期发现早期病变,及时治疗,在出现头昏等贫血症状时,应尽早上医院检查。
❻ 老年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卧床休息
(二)补充血容量
(三)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止血处理:1.胃内降温 2.口服止血剂 3.抑制胃酸分泌和保护胃粘膜 4.内镜直视下止血5.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非外科手术治疗。
(四)下消化道大量出血的处理 基本措施是输血,输液,纠正血容量不足引起的休克。内镜下止血治疗是下消化道出血的道选方法。
(五)手术处理。 (一)一般处理
1、大量出血 加强护理、禁食、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通常,吸氧、记录尿量及排出血液量,严密观察神志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肤色、静脉充盈等情况,有条件者行心电血压监护,必要时行中心静脉压测定。
2、中少量出血 根据出血量,年龄、伴随病变等给以相应的护理,观察和监护。呕血、中等以上出血和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绝对卧床休息严格禁食,其余患者一般可适当近食流质或半流质。
(二)补充血容量
老年人对缺血耐受力差补充血容量应更为积极,输血指征应相对放宽。大量或较大量出血后,应尽快建立静脉通路。首先应迅速滴入复方氯化钾溶液或5%葡萄糖盐水,严重休克时应输入血浆、浓缩红细胞。一般按75ml/kg体重推算正常血容量。对于中度休克,即收缩压9.31—11.97kPa(70-90mmHg),脉率110-130次/min,伴有晕厥、苍白、皮肤湿冷等低血容量症状时,其输血量相当正常血容量的25%,严重休克,即收缩压<9.3kPa(70m mHg)(如老年人原有高血压者应注意原血压的变化),其首次输血量为正常血容量的40%-50%。老年人对连续大量输血的耐受性很差,如可能应测定中心静脉压,有助于评估输血(液)量,并可及早发现是否存在输液过多和充血性心衰。若脉搏由细弱、快速转为有力和正常速率,肢体由湿冷转为温暖,血压和中心静脉压接近正常,每小时尿量超过30ml,提示血容量已补足。当病情处于平稳状态时,应逐渐减慢输液速度尤其要注意老年人心、肺、肾功能不全者,严防因输液、输血速度过快或总液量过多而导致急性肺水肿,在纠正失血性休克治疗中,一般不主张先用升压药物,在血容量基本补足后仍有血压低者可考虑升压辅助纠正休克,改善血管活性。
(三)止血
1、上消化道出血
(1)药物治疗: ①生长制素:可用奥曲肽(人工合成的生长抑素八肽),首次100μg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可根据部位的不同选择剂量和给药时间。本药有抑制胃酸、胃泌素和胃蛋白酶分泌,减少内脏血流,减低门静脉压力,减少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的压力和血流量,保护胃黏膜等多重作用,对消化性溃疡和急性胃黏膜病变止血率为87%-100%,对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率约为70%—87%。 ②垂体后叶素:也可减低门静脉压力而止血,以往为本病主要治疗药物。但不良反应多,可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等,于老年人不宜。仅在受经济等条件限制,不得已时,谨慎使用。有心脏病、高血压者禁用。与硝酸甘油联用可使不良反应明显下降,并可减少出血复发率。 ③血管收缩剂:去甲肾上腺素6—8mg,加生理盐水30—100ml口服,1/6—8h生效快。吸收少,代谢快,故不影响心率、血压、但要慎防消化道黏膜的缺血性损害。浓盐水灌胃、孟氏液口服或内镜下喷洒等方法作用相似。 ④止血剂:局部可用凝血酶、云南白药、白芨制剂、紫朱草制剂等。全身(静注、肌注)可用巴曲酶。冻干凝血酶原复合物用于有凝血机制障碍者。其他止血药如酚磺乙胺等形成不肯定。 ⑤抑酸剂:抑制胃酸分泌,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黏膜组织的自我消化,降低局部PH值有利于血小板的聚集和出血部位凝血块的形成,是大部分上消化道出血最基本的治疗手段。相当部分病人经抗酸治疗即可止血。可用质子泵抑制奥美拉唑,40mg静脉注射1—2/d,或40mg静脉滴注,出血控制后改为口服。抑酸效强,不良反应少,对消化性溃疡止血率达到90%以上。也可用H2受体拮抗剂如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先静滴、病情好转后改为口服。
(2)三腔气囊管压迫止血:为以往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主要方法,短暂疗效约80%,但短期内再度出血发生率高,且病人较痛苦应用中须慎防黏膜受压坏死,气囊滑出堵塞咽喉、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现多在酚磺乙胺未能满意止血时配合使用。
(3)内镜治疗:具有针对性强,止血效果好等优点,但老年患者往往难以接受。①内镜下喷药:适宜于局限性病变,药物有5%孟氏液、凝血酶、巴曲酶等,但应注意,孟氏液可引起强烈的平滑肌痉挛,患者可有强烈恶心有时甚至因强烈痉挛而无法拔镜。可在直视下用少量孟氏液准确地喷洒在出血部位,一般用量2—5ml,最多不超过10ml。②内镜下电灼、微波凝固、激光光凝或高频电凝止血,③内镜下金属夹止血法:对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成功率为50%左右,④内镜下血管结扎止血法,难度大,但疗效较好,并发症少。⑤内镜下血管收缩剂或硬化剂注射止血,止血总有效率为85.4%但可发生食管溃疡、胃溃疡、胸腔积液,纵隔炎等并发症,仅适用于其他方法无效而又不宜手术的高危病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可因伴有血管硬化而持续或反复不止,此时可考虑用高频电凝或激光,但应严格掌握指征,慎防动脉出血、穿孔等并病症。
(4)血管内介入治疗: ①药物灌注治疗:是经动脉导管持续输入生长抑素或血管加压素等达到止血目的。但会加重高血压,引起心动过缓,心肌缺血、肠缺血、周围血管缺血导致相关性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②栓塞疗法:采用不同的栓塞剂如明胶海绵,金属圈等,经动脉导管选择性置放入出血部位的供血动脉,使其形成暂时性或永久性栓塞达到止血目的。
(5)手术治疗:应根据病人的年龄、全身状况、出血速度、出血原因及内科治疗效果而定。如果失血量较大,出血速度较快,每小时输血500ml左右仍不能维持血压或反复出血,血压不稳定者或疑有肿瘤并消化道梗阻者应考虑外壳手术治疗,但急诊手术比择期手术死亡率高,故原则上应通过非手术的综合治疗,力争止血后病情平稳或恢复一段时间再择期手术。而且手术后有发生残胃癌等病变的危险性,故决定手术应慎重。
2、下消化道出血
(1)下消化道出血一经查明原因多先行保守治疗,可直接针对病因治疗,如抗炎、抗阿米巴、息肉摘除等。对大肠良性出血病变还可采用冰盐水灌肠,一般将8ml去甲肾上腺加入100—200ml生理盐水中保留灌肠,使局部血管收缩而止血,绝大多数患者经此治疗可达止血目的,然后做进一步病因治疗。
(2)内镜下止血:如局部喷洒或注射止血药物、切除息肉等,为治疗大肠出血的有效手段。当内镜检查发现出血系浅表病灶,可用5%孟氏液、去甲肾上腺素、凝血酶、医用黏合胶喷洒,这些药物有强烈的收敛、血液凝固作用。也可在出血灶周围注射1/100肾脏先素液止血。但更多的是采用高频电凝、激光、冷冻等方法止血。值得注意的是,当出血部位广泛或局部出血显示不清时,应避免用高频电凝止血。
(3)血管介入治疗: ①经导管注入垂体加压素,注射速度为0.2—0.4U/min,值得注意的是肠缺血性疾病所致的出血,垂体加压素滴注会加重病情,应为禁忌。还可选择巴曲酶等止血药。 ②选择性动脉栓塞疗法,分暂时性和永久性两种,适用于有外科手术禁忌证、一般内科方法止血失败的兵力。对于消化道出血严重,但又不能手术的患者,可先行栓塞,待病情稳定后择期手术。
(4)其出血药的应用:酚磺乙胺通过减少内脏血流而止血,可用于大出血,特别是小肠肿瘤或血管畸形出血,内镜难以到达,其他内科方法难以奏效时,加压素(神经垂体素)可用于大出血,但不良反应大,老年人应慎用,有心脏病、高血压者禁止永远。必要时还可用云南白药、巴曲酶、酚磺乙胺、氨甲环酸等。
(5)外科手术:一般应先查明出血部位和原因,再考虑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恶性肿瘤等出血宜行手术治疗。 ①择期手术:大部分下消化道出血的病例经保守治疗,在出血停止或基本控制后,通过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变的部位和性质,如有手术适应证、应择期手术。 ②急诊手术:急诊手术的适应证为:保守治疗无效,24h内输血量超过1500ml,血流动力学仍不稳定者,已查明出血原因和部位,仍继续出血者,大出血合并肠梗阻、肠套叠、肠穿孔或急性腹膜炎者。
(四)其他治疗
1、处理继发病变 急性肾衰竭,按休克引起的急性肾衰竭处理。对感人、肝性脑病等给以相应治疗。对于失血后贫血,可补充铁剂并适当增加蛋白营养,血止后一般恢复较快,多糖铁复合物是一种呈螯合状态的非离子铁剂,用量小,吸收全,不良反应小,口服150mg,1/d,老年人严重贫血可能加重原有的心、脑肾等损害,必要时应输红细胞补充。
2、治疗原发及伴随病变 老年人往往有心脏等重要器官的基础病,消化道出血后,这些伴随病变可能失血性损害相互牵连而影响病情的演变。因此,在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抢救中,应兼顾并重视心脏病等伴随病变的治疗,这往往成为抢救能否成功的关键。
❼ 急急!急!急!!!!!!!!老人的上消化道出血应该怎么治疗,老人表现出心窝不适,没力气
还是尽早去医院看看吧!千万别耽误了.因为你不清楚到底是哪里出的血,是消化道吗?是胃?还是?要及时医治,耽误不得.祝康复!
❽ 老年人消化道出血症状及治疗
1、呕血和黑便
消化道出血的症状是很多的,当患病之后病人会出现呕血和黑便的症状,老人消化道出血的量大于400毫升的时候,病人就会出现呕血的情况,而且呕吐出来的血液是咖啡色或是鲜红色的,当胃里面的血液流入小肠里面的时候,经过肠道细菌的作用就会产生硫化铁,这样一来就会让黑便的情况出现。
2、贫血
老人消化道出血的病症还会引起贫血的症状,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心慌乏力,气短等临床表现,甚至可能还会出现低血压休克,这种贫血症状如果不及时控制的话,可能还会威胁到病人的生命。
3、发热
老年人消化道出血的病情,如果不及时的进行治疗控制的话,病情只会越来越发展严重,而且出血量也会越来越多,当出血量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病人就会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所以当患者出现发热的时候,说明疾病发展到了比较严重的阶段,这个时候应该及时的进行处理。
以上就是老年人消化道出血的症状,老人的身体本身就是比较虚弱的,当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给身体带来的损害是很大的,所以当患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在治疗此病症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老人的身体状况去选择方法,如果老年人身体比较虚弱的话,建议选择保守治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