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老年人调研

老年人调研

发布时间:2020-12-02 10:54:27

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作文400字

前些日子,隔壁搬来了一位新邻居,与其他邻居不同的是,这位邻居的家中总是传来许多小动物的声音。
春节到了,家家户户都挂灯笼,贴春联,一片喜气洋洋。但这位新邻居家还是一如既往的只有些动物的声音。经过爸爸妈妈的同意,我们决定去拜访这位新邻居。 敲开邻居家的门,一位老爷爷出现在门口。我悄悄地打量这位老爷爷,老爷爷头发有些花白,知道了我们的来意,老爷爷热情的招待我们。进了他家,我就被站在窗户旁的2只鹦鹉吸引了。当我惊喜的忘着2只鹦鹉发呆时,突然觉得有什么东西在拍打我的小腿,我低头一看,发现一只黑色的小狗。小狗看到我在看它时,仿佛在炫耀它的技能,开始在地上打滚,把我们都逗得哈哈大笑。
随后,老爷爷招待我们在客厅坐下,这时,我又被客厅旁的大鱼缸吸引了。趴在鱼缸外看着各色的金鱼,听到老爷爷说,“你要喜欢时常过来玩啊!”我回过头看到老爷爷期盼的眼神。我才发现这么长时间房间里只有老爷爷一个人。原来,老爷爷的老伴多年前去世,儿女在国外生活,极少回来,这些年都一个人生活,养了些小动物使家里显得不那么冷清。知道这些,在从老爷爷家出来时,我笑着对老爷爷说,“爷爷,我下回还要来。”我能清楚的看到老爷爷的眼眶有些湿润。老爷爷笑着连说好。
回的家,我想:老爷爷虽然养了那么多小动物,但他还是孤独的。我有空一定多去看看他。这次的拜访也让我更懂得了应该尊敬长辈,多多关心他们。

㈡ 有关老年人晚年生活的调查报告

可以分为三部分。来
一、老年源人生活现状
1、物质生活
2、精神生活
3、心理状态
4、健康状态
这一部分是你需要进行调查的部分。
二、现代社会其他人是如何对待晚年生活
1、青年人
2、中年人
三、老年人对待自己目前生活有什么期望
1、物质生活
2、精神生活
3、心理状态
4、健康状态
四、老年人最关心的问题

五、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自己看法

最后提示一点你可以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㈢ 如何找老年人做调研

去一些公园老人多的地方。
让老人帮忙填一下问卷调查,一定要你问他们答,最好给一些礼物,不要很贵,要实用,这样他们会抢着答得。

㈣ 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问卷

城市:_________ 调查对象:________ 性别: 年龄:

1、您与谁一起居住呢?
A独居
B仅与老伴一起住
C与老伴、子女一起住
D仅与子女一起住

2、您的受教育程度:_______
A、小学 B、初中 C、高中 D、大学 E、其他_______(填写具体内容)

3、您的个人月收入:_______
A、500元以下 B、500—1000元 C、1000—2000元 D、2000元以上

4、您的收入来源:_________(多选题)
A、国家补贴 B、退休金 C、现工作收入 D、儿女赡养费
E、其他________(填写具体内容)

5. 您以前所从事的行业________
A政府机构 B农业生产 C工业制造 D商业贸易 E其他______

6. 您现在还继续工作吗
A.是________(具体工作) B 否,但是常参加社区服务 C 否,在家安度晚年

7、您的健康状况:____________
A、很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8、您的业余爱好:__________(多选)
A、扑克、麻将 B、太极、晨跑 C、琴棋书画 D、炒股、炒楼
E、旅游、度假 F其他_______(填写)

9、对您现在的生活:
A 很满意 B感觉一般 C不太满意 D很不满意 E其他

10 每月从子女处获得的赡养费是:
A无需赡养B200元以下”C200-500元D500元以上

11 您现阶段最担心的是:
A子女事业、生活 B自己身体健康 C家庭关系 D家务问题

12 您对家政服务形式的态度:
A.欢迎 B.可以接受 C.无所谓 D.反对 E.坚决反对

13 您现在最希望得到什么服务:(多选)
A心理服务 B医疗护理 C饮食保健
D娱乐休闲 E代做家务 F其他

14 您平时与其他老年人往来的情况
A 经常往来,互相帮助或一起活动
B 关系疏远,不太往来,只有节日才登门拜访
C 很少或不往来

15 您对周围养老机构的了解
A 规模大设备齐全,是老年人的理想活动场所
B 规模小设备缺,只能凑数
C 没有或很少有这样的活动场所
D 不清楚

16 如果可以选择,您更愿意在哪里安享生活?
A家里和儿女
B家里(不和儿女)
C养老院或疗养院
D旅游胜地

主观题
1. 您的儿女是否常陪在您身边?
(是)儿女是如何照顾您的呢?
(否)您平时的生活困难如何解决呢?
2. 对于一些常年为生计奔波劳碌的老年人您又抱何种看法呢?
3. 谈谈您的过去工作经历(具体访谈)

㈤ 老年人生活状况 用什么调查方法

关于江苏省大丰市特困老年人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特别是农村老年人生活困难问题已经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切实关心这部分弱势群体的晚年生活,让他们健康快乐度过自己的晚年,这既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为了解我市特困老人的生活状况和导致贫困的原因,找出解决办法,更有效地开展扶老助老活动,现将实地调查情况的剖析供商榷。一、基本情况年初,我们对全市14个镇(街道)233个村(居)的老年人进行了摸底调查,重点调查了解了特困老年人家庭的基本情况。统计结果,全市104753个老年人中有特困老年人3806人,其中男性1848人,女性1958人,丧偶的2233人,分别占全市老年人总数1.8%、1.9%、2.1%。二、形成原因最近,我们又深入大中、刘庄、裕华等镇进行走访调查,初步摸清了特困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及致困原因。主要表现在:1、体弱多病,生活没有依靠。从调查中发现,全市有1044人特困老年人是体弱多病,这部分人员占困难老年群体的27.4%。这是老年人走向贫困线的一个不容忽视主要原因之一。老年多病是规律,加之老年人的收入相对较低,医疗费用又相当高,一旦病残则会给家庭带来经济困难,形成“因病致贫,因贫难治”的恶性循环,导致老年人生活、就医困难。如大中镇阜南村一组智恒厚老人,已是古稀之年,老人自幼身体不好,被人们称之为“病鬼子”。因常年生病,不能劳动,婚后生有一子,又是弱智,也不能劳动。仅靠妻子一人种几亩田 维持生活,家境十分贫寒。2、儿孙无力赡养。一方面是:子女有劳动能力但不学好,不学无术,惹事生非,最后走上犯罪道路被判刑,无法尽赡养义务。如裕华镇福东村六组王德富老人,现年84岁,其妻73岁,生有两子,大儿子王明宏,今年48岁,第一次因盗窃罪被判刑5年,第二次因盗窃强奸罪被判无期徒刑,现在新疆某监狱服刑,媳妇因独守空房且孙子又是呆子,离家出走至今下落不明。二儿子因盗窃罪被判8年,刑满释放后,仍游手好闲,至今有家不归。这样的人连自己的生活都过不去,又怎么赡养老人呢?另一方面是:子女下岗、病残等,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子女连自己生活都难以维持,有的甚至还依靠老人。虽有孝心,但心有余而力不足,确实没有赡养能力。全市因儿孙无力赡养,生活极为困难的老人就有584人,占特困老人的15.3%。3、子女不尽赡养义务。目前,家庭养老是农村养老的主要途径。我市80%的老年人依靠子女赡养,“养儿防老”、“多子多福”在他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一旦子女不尽赡养义务,老年人生活就比较困难。少数子女自身素质不高,头脑中根本就不存在尊老养老观念。往往是“一个老子可以养十个子女,而十个子女却容不得一个老子”。如刘庄镇友谊村五组王齐生,今年73岁,生有3个儿子,现住的房子还是原来生产队砌的,大儿子到兴化入赘,二儿子在家为无业游民,三儿子和老人住在一起,由于三个儿子相互扯皮、推诿,都不主动赡养老人,使老人生活缺少来源。这类的特困老人共有83人,占全市特困老人总数的2%。4、好逸恶劳,无固定收入。这部分特困老年人约占弱势 群体的3%左右,他们年轻时就好逸恶劳,不务正业。如大中镇长安村四组蒋高艮,男,61岁,至今仍是单身汉,该人曾三次因诈骗罪被判刑入狱,第三次刑满已49岁。目前住在原生产队仓库的一间房子里,虽然没有丧失劳动能力,但恶习难改,整天东摇西逛,有时还到村里找干部一些麻烦,缺乏自养能力,生活水平低下,生活困难。三、救助措施和优待办法针对上述高龄 、病残、贫困的老年人,目前大丰市政府已经采取一些救助措施和优待办法。一是结对帮扶。自从1995年开始,我市就开展了“结对帮扶”活动,由市四套班子领导带头,与特困户结对子,从资金、物资、技术等各方面帮助特困老年人,帮他克服困难,走出贫困线。二是发放定补和救济物资。每年年底都由民政部门负责,为全市的特困老年人发放一定的救济金以及救济物品(米、油、被子、衣服等),不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凡是符合低保条件的特困老年人均已纳入低保,每月享受人均13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金。三是制定优待政策。1997年,大丰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残疾人优惠待遇暂行规定》的通知。1999年2月市政府就以大政发26号文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老年人社会优待和服务工作的通知》,制定了十二条优待和服务项目。2000年6月成立了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同时出台了《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办法》,开通了老年人法律援助热线电话;市政府还以大政办发[2000]42号文转发了市司法局《关于在全市各乡镇设点法律援助物的意见》。2001年10月,市政府又以大政发[2001]84号文下发了《关于农村残疾人税费减免有关政策的通知》。四、存在问题尽管政府及社会各界已从各方面来关心特困老年人,但仍有少数老年人没有摆脱贫困,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1、优待政策未完全到位。《关于认真做好老年人社会优待和服务工作的通知》中的“老年人游览麋鹿保护区、施耐庵纪念馆免购门票;乘车、看病优先、优惠”等优待项目有时难以到位。2、有些特困老年人,尽管生活比较困难,但又不属低保对象,仅靠政府年终一次性救济解决不了根本问题。3、老年人体弱多病,医疗没有保障。老年人年老多病,除老干部老职工外,绝大多数老年人医疗没有保障,医药费全部自理,老年人收入相对较低,如果老人无钱或子女经济条件又比较差,则老年人看病就是个问题。老人一旦病残则给家庭带来经济困难,形成“因病致贫,因贫难治”的恶性循环,导致老年人生活、就医困难。五、对策关心老年人生活,让特困老人走出贫困线,是老龄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只有主管部门呼吁、政府投入、社会赞助、群众参与,才能解决特困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等基本问题。1、加大政府救济力度。政府应加大对老年社会福利资金的投入,为特困老年人提供特殊保护性措施,要建立政府救济和社会互助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助老基金,基金的来源除政府划拨一定数量的经费,还要发动社会各界的捐助,这笔基金专项用于对特困老年人的救助。对特困老年人生活上的困难和需求,政府要大力提供救助。对一些因病、因灾致困的特困老年人,政府要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救济,动用特困基金,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有关部门要建立定期走访、慰问特困老人的制度,倾听他们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政府要制定帮助特困老人摆脱困境的倾斜政策。党委和政府要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从而使下岗职工家庭摆脱困境,能够承担起家庭赡养职责。2、大力倡导社会赞助。对特困老年人,政府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行资助,为老年人献爱心,帮扶老年人,救助特困老年人。从资金、技术、信息、帮工和实物等多方面,为特困老人家庭提供全方位帮助,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人间亲情。继续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发动党政机关、部队和一些企事业单位及个人与这些特困老年人家庭结成帮扶对子,使他们的晚年生活有所保障。教育、卫生、工商、税务和科技等部门要从自己的行业特点出发,做到有技术的送技术、有信息的提供信息,有资金帮助解决部分扶持资金,特别是工商、税务等服务部门,要千方百计降低准入门槛,为特困老人子女从事力所能及的职业提供各种方便。每年在“三夏”大忙期间,可由共青团、妇联等对象组成“助耕帮工小分队”或“志愿者服务队”,无偿为农村特困老人提供代耕代种等服务,切实减轻他们的劳动强度。同时要鼓励和组织健康低龄老人在自愿和量力的情况下,参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增强自养能力。工会、共青团、妇联和老龄等部门在节假日都要组织专人上门慰问,大力倡导多种形式的扶老助困送温暖献爱心活动。3、运用典型宣传教育。加大《老年法》宣传力度,营造家庭养老的氛围。对不主动尽赡养义务的赡养人进行批评教育,做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正反两方面典型事例宣传教育,使每位中青年人都懂得尊老养老是自己应尽的义务;老年人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强化法制建设,加大依法调解赡养纠纷力度,对拒不赡养老人的子女,坚决将他们绳之以法,严惩不贷。对因懒惰而导致贫困的老年人,要耐心地做其思想工作,引导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这部分老年人能够自食其力。使他们认识到“等、靠、要”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由被动脱贫为主动脱贫。4、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要发挥在立法和行政中的特殊职能,最大限度地为老年人尤其是特困老年人服务,健全和完善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扩大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提高基本金的征缴率,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民政部门要扩大最低生活保障的覆盖面,逐步提高城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对城镇和农村中的一部分符合低保条件的特困老年人,应将他们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范畴。积极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制度。对患重病的特困老人当地政府要根据情况给予适当帮助,医疗部门也要实施适当的医疗救助,为特困老人发放医疗救助卡,享受一定的医疗优惠政策。如免挂号费、诊疗费、护理费等,其它医疗费用给予适当的减免,切实解决特困老人的养、医问题。来源于网络,希望可以帮助你。

㈥ 中老年人慢性疾病调查报告

人到老,各个器官都老化了,有病是随时出现。但是不是不可预防的,永远保持一个好心情,乐观,向上。勤锻炼,讲卫生,饮食有节制,有规律。

㈦ 老人最需要什么老年人晚年生活状况调查(2)

敬老爱老别光注重吃喝 邹开庆说,老年人问题早已受到党政部门的高度关注,农村许多乡镇都建起了敬老院,让农村孤寡、五保等老人吃、穿、医不愁,深受老年人欢迎。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敬老院忽略了一个问题——心理疏导。邹开庆说,乡镇敬老院的员工,懂得心理卫生知识的人并不多,当院内老人出现心理畸变时,却不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和消除,敬老院这个小家庭如此,社会大家庭更不用说,由于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少,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大多数子女都进入误区,以为保证老人有吃有穿,就是对老人最好的孝敬,殊不知真正要让老年人安享晚年,除解决好衣、食、住、行外,更重要的还有心理卫生疏导。因此,加大心理卫生知识普及工作刻不容缓。作为子女,满足老人吃穿用固然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如何给老人精神慰藉,就是尽量抽出更多时间陪伴在老人身边与之摆家常,让老人在回顾往事中找到自信,让陪伴打消老人被子女遗忘的猜想,有条件的家庭,子女多让老人外出旅游,结交更多朋友,让他们在谈笑中找到自我。即便忙于工作,子女也应忙里偷闲,常回家看看,多带老年人出去转转,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就如何预防老年痴呆等问题,邹开庆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做事,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如种花草、收拾家务等,老年人自己动脑动手,千万别将老年人“贡”起,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样会加速他们走向死亡的节奏。同时,老年人打牌,更是预防痴呆侵袭的良策。两位老人自报健康之道刘老汉今年94岁了,住在城郊山上,别看他年龄高,可身子骨了得。他每隔十天半月就会徒步到市区一次,目的是同做生意的女儿见上一面,摆一阵龙门阵。“虽然走得慢,但我一点不觉累!”刘老汉说,每次父女相见,是他最开心的时候。刘老汉说,子女成家立业后都孝顺,要求他安安心心耍,可闲不住的他却背着子女干农活,硬是将房后一块乱石堆开发成菜地。去年,他购买100多元大蒜种种下,除草施肥一人干,虽说最后收获还没保本,但他毫不在乎,用他的话说,一切为了活动筋骨,动脑动手——他把身体好归功于参加劳动。与刘老汉一样以劳动形式锻炼身体的78岁何婆婆,尽管有退休工资拿、有门面租金收,有子女孝敬零花钱,可她一年四季背着背篼到处捡废品,子女多次劝阻,她依然我行我素,用她的话说,一切为了锻炼身体。正是何婆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奔波,练就了健康的身体,她不仅爱喝冷水,而且还爱吃冷水泡饭,尽管如此,疾病也很少找她。邹开庆认为,要真正实现心理健康,老年人自己才是最好的“医生”。根据心理学原理,人在没有目标时才会困惑,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老年人更是如此,因此老年人要学会给自己找目标、找乐趣,这是防止心理疾病最有效的办法。而勤动脑、勤动手,能防止身体肌肉和小脑的萎缩,增强免疫功能,阻止疾病侵袭。

㈧ 关于老年人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山东省新泰市西洛村调查
刘 洋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近1.3亿,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群体是我国最大的人口群体,所以农村老年人口也是我国最大的老年人群体。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在逐步加快。因此,关注我国农村老年人口,了解他们的现状,积极解决他们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建立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我们大学生关注社会、参与社会所应该做的。
一、现状描述
山东省是我国的第二大劳务输出省,所以当年轻人外出打工时,留下的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就更是我们所应该关注的,也是值得调查的。西洛村位于山东中部、泰沂腹地,北依五岳独尊的泰山,南临孔子故里曲阜,东接山东半岛沿海城市。它所在的新泰市是山东省的30强县市之一。西洛村总人口288人,60岁以上老人有36人,占到总人口的8% 。为了能够准确地了解该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我利用寒假时间进行了调查。调查以访谈形式为主,辅之以问卷。
(一)该村老年人的健康及医疗状况
调查发现,该村36位老人中,有21位老人身体健康,基本上不怎么生病,占到了老人总数的58.3%,有9位老人身体比较差,时有小病发生,占到25%,而余下的6位老人有病在身,久治不愈.而这些老人的病主要集中在关节炎,风湿病,高血压,等。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有近78%的老年人在感到身体不舒服时,会立即找医生。这说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健康意识较强,但也有两成多的老年人在感到身体不舒服时,选择扛不过去时再找医生。他们中除一部分是自信自己身体很好,头痛感冒扛一下就过去了,不用找医生外,也有部分人是因为家里经济拮据,现在医药费用高,看不起病。有近80%的老年人平时是找村里的医生看病,有15.8%的老年人平时在乡卫生院看病。可见,村里的医生和乡卫生院担负着大多数农村老年人平时看病就医的重任。但有近30%的老年人认为他们村的医疗条件比较差或很差,村里医生少,好医生更少。大量无学历甚至未经过培训的人员充斥着乡村卫生人员队伍,农村老年人所接受的医疗服务质量不容乐观。村里老年人得了病所花的钱,有80%以上的老年人是自己出一小部分,儿女们出大部分或完全由儿女们出。可见该村老年人在医疗上能够花多少钱,主要取决于儿女们的经济状况。他们自己没有积蓄或积蓄很少。但是在访谈中我们也了解到,近几年,该村好多人都买了医疗保险,平时看病所花的钱可以报销近50%,这一举措对他们好多人是受益非浅的。调查发现,该村老年人买医疗保险的有31人,占到了老人总数的86.11%,大大提高了该村老人有病及时就医的比率。
(二)该村老年人住房及经济状况
在对36位老年人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其中有30位老人有自己的住房,占到了70%,他们中大多数人对自己目前的住房状况感到很满意或满意。他们的房子大多是改革开放后由自己或自己跟儿女们一起修的。有近三成的老年人没有自己的房子,跟儿女或其他亲戚住在一起,主要是跟儿子住在一起。当有不止一个儿子时就在几个儿子家轮流住。他们多则在一个儿子家住一年、半年,少则三个月、一个月。住多长时间由家庭会议根据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决定。他们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有过因住房问题而挨媳妇骂或看媳妇脸色的经历。他们中大多数人很想或想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对自己目前的住房状况感到不很满意或不满意。调查还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基本没有或有很少的经济来源.他们生活消费所需的费用,一小部分是自身劳动所得,大部分是子女的资助。
(三)该村老年人养老状况
根据我们的调查与访谈,我们了解到,在该村所有被调查的老人中,有97.3%的老人依靠家庭养老,也就是说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由子女提供生活费用,或者依靠自己微薄的储蓄与继续劳作维持生计,而只有2.7%的老人是靠退休金养老的,也就是说只有一位老人不是依靠家庭养老的。由于农村中分家情况比较普遍,子女成立新的家庭后与父母家庭之间在经济上相互独立。即使在一些家庭,相当数量的老人与成年子女虽然名义上没有分家并住在同一所房子里面,但他们仍然是靠自己的劳动来维持生存。实际情况也表明,,除因身体原因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外,大多数农村老人都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以获得必要的生活资料。对老人的经济上的“反哺”往往只体现在老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生病需子女照顾等情况中。前面提到该村有比较高的医疗保险投保率,令我们感到欣慰。但是当对该村老人养老保险进行调查时我们发现,该村投了养老保险的老人只有2.7%,也就是那位以退休金养老的老人,他是西洛村所在乡镇矿工厂的退休老干部,退休前单位里统一买的养老保险。除此之外没有一位老人投了该保险。这一结果另我们吃惊不已。我们了解到,曾有人上门推销过养老保险,但是对于该保险,老人们参保投保意识淡薄,在投保问题上思想顾虑重重,怕政策不稳,怕加重他们的负担。可见,农村养老保险在西洛村还是一片空白。
(四)该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状况
调查发现,在36位老人中,几乎没有一位老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他们的健身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并不强。只有不到10%的该村老年人经常读书看报,这主要:经济原因。很少有农村老年人订报刊杂志,而村里订的报刊杂志主要是给干部们看的;在目前的农村老年人群体中识字的并不多;有部分老年人是因为年纪大了,眼睛老化,看不清楚书上的字。但是他们中看电视、听收音机的比例达到了91%,这是他们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经常打牌下棋的该村老年人所占的比例并不大,而他们打牌下棋的场所主要是附近某户人家的大门底下。同时我们了解到,几乎没有老年人参加过村里组织的老年活动。村里也几乎没有组织过老年人的文化活动。该村也没有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设施。我们可以看出:有将近一半的农村老年人经常感到孤独、寂寞。可见,该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很薄弱,村委会在提高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方面还有许多事要做。
二、启示与建议
通过上述对西洛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描述和分析,我认为,要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使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就必须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从上述的描述与分析中,我们能看得出,不管是老年人的医疗问题还是养老问题,还是精神生活问题,都需要良好的经济作为支撑、作为前提。经济搞上去了,农民的生活富裕了,农村老人的生活质量自然也就提高了,许多问题也随之解决了。其次要进一步发挥村委会的作用:多关注村里老人们的生活情况,不忽略精神生活情况。多举办老人们的活动,积极鼓励老人的参与。而且要有必要的老人活动场所和设施。同时多对村里中年及少年进行关于孝敬老人的宣传和教育。让老人的老年生活真正的幸福起来。最后,要积极地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投保率,同时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完善合作医疗制度,改善农村的医疗服务。以次减轻子女赡养负担,同时让老人在养老问题上由被动变为主动,也让老人有病及时就医,提高生活质量;当然,说了这么多,还是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扶持的,没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可以说一切都是白话,所以我认为,国家的政策应该是最为重要的。
二十几天的调查终于结束了,虽然调查的是我的乡里乡亲,但平日里却没有很多的了解,更谈不上关心,即使见面了,也只是点头微笑。然而,随着调查的逐步进行,给我心里的震撼也越来越大。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每位老人都有着不同的生活和不同待遇,但他们绝大部分生活地不好,这一点却是相同的,了解了他们的生活让我觉得难受和心痛。
调查中曾遇到一位阿姨,当和她谈到对公婆的养老问题时,她问我:“当一块石头从上面掉下来砸到脚时,你的眼睛是先看下面还是先看上面?”我没有多想就脱口而出“当然是下面”,因为我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而且大多数人都会这么回答。这时阿姨说:“对啊,人人都会这样,总是先看下后看上,对孩子,对老人就是这样,总是往下疼,后往上疼。”我无语。
从调查的第一天直到最后一天,我的心都在起伏不平,但是有一点让我更加地坚定,那就是,我一定会好好地孝敬我的父母。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绝对不会只疼下而不疼上,绝对不会让辛辛苦苦养育自己的父母在老年吃任何一点点苦,受任何一点点罪。同时我也非常地希望我村的爷爷奶奶们能尽快过上幸福的生活,有一个美好的晚年。 虽然多了点,但你可以自己删,给分吧

阅读全文

与老年人调研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80岁老人退休金调整 浏览:725
什么是长寿核心 浏览:241
老年大学有什么问题 浏览:659
山东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基数 浏览:771
九九重阳节手工制作图片大全 浏览:473
子女和父母住一起居住证怎么办 浏览:804
成都平安养老保险 浏览:774
长寿老人每个月有多少钱 浏览:226
2017年养老金个人帐号利息 浏览:331
中老年人如何生活得有尊严 浏览:565
农民的养老金用不完怎么办 浏览:175
孩子孝顺的顺口溜 浏览:514
反复和父母说不要吃什么 浏览:520
老年大学主要职责范围 浏览:791
70岁老头吃伟哥 浏览:393
重阳节作文给爷爷洗脚 浏览:807
大棚里的长寿花是怎么养的 浏览:116
体检结果红霉素偏低怎么办 浏览:378
小明孝敬老人的一段话 浏览:532
近水体检中心怎么样 浏览: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