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世界睡眠日快到了,经过调查发现中老年人普遍存在睡眠障碍,这种情况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
对于睡眠不好的情况,建议脑白金,有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老年人都一直服用,现在睡眠质量都好,整个人都年轻了不少。
Ⅱ 老年人睡眠不足 如何改善老人睡眠障碍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人则有可能是睡眠障碍患者。年纪越大,睡得越少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而且人们对此不以为然,实际上我国1/4的老年人面临着失眠的困扰。
老年人的睡眠障碍大部分表现为早醒,就是入睡可能比较快,但是醒得比较早,比如凌晨三四点钟就醒了,醒来后再也睡不着。如果是短暂性的早醒,可以先尝试调整睡眠环境,比如补充卧室内的负氧离子含量,床要稍微松软、厚一点,枕头高度要合适,环境尽量保持安静,光线要温和,也可以睡前用温水泡泡脚。
常早醒的老年人需要补充生态级负氧离子,生态级小粒径活性高迁移距离远,可以在卧室内营造出一个“自然益眠环境”,老年人处在这个环境中时,小粒径负离子会通过呼吸进入人体,调节自主神经高级中枢和植物神经系统,改善大脑皮层的分泌功能,帮助老年失眠患者提高睡眠质量,而且小粒径负离子被人体吸收利后会发挥疗养保健功效,对30多种慢性病有治疗和抑制的效果,不仅可以有效改变老年人的失眠症状,而且可以“越睡越健康”。
Ⅲ 老年人顽固性失眠能治好吗
失眠症是一种持续性的睡眠的质和/或量令人不满意的生理障碍。对失眠有忧虑或恐惧心理是形成本症的致病心理因素。 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障碍。可继发于躯体因素、环境因素、神经精神疾病等。本症是因精神紧张、焦虑恐惧、担心失眠的所谓原发性失眠症。其症状特点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惊醒、早醒、多梦,醒后疲乏或缺乏清醒感。白天思睡,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或社会功能。 通常失眠的发病时间为每周至少发生三次并持续一月以上。 为了区分失眠的不同时间阶段,将失眠分为入睡困难、睡态不稳、早醒三种形式。 入睡困难表现为躺在床上后30分钟甚至1-2小时时还难以入睡,翻来覆去、急躁不安、心慌不适,等到入睡时,已是深夜了。睡态不稳表现为睡眠表浅,多梦易醒,醒后也能再入睡,但每晚要醒3-4次以上,睡眠效率低,为此每晚要少睡20%的时间,而正常人一般不超过5%。由于夜间多次惊醒,而影响睡眠的质量,故出现睡眠不足的症状。早醒表现为尚能慢慢入睡,但一觉醒来才睡2-3小时,以后则反复不能入睡,离清晨还有2小时或更早时就醒了,且不能再入睡或似睡非睡、反复做梦。由于夜半醒来,要等到天亮才能起来,如果此时家里人都还在酣睡,失眠者的心情会更加烦躁易怒。 许多失眠情况都是由于身体的某些部位不适造成的,以下介绍几种: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外伤、脑肿瘤、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梗塞)、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癫痫、偏头痛等。 2.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 3.泌尿系统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时的睡眠,常常是短而破碎,只有肾透析或肾移植才能有效解决。糖尿病、尿崩症、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尿频,也可以干扰睡眠。 4.过敏性疾病,也常常干扰睡眠,如皮肤瘙痒、鼻阻塞、使睡眠无法进行。 5.消化系统疾病,如溃疡病、肠炎、痢疾等造成腹痛、烧心、恶心、呕吐等症状,也明显干扰睡眠。 6.循环系统疾病,特别是心衰、心绞痛、高血压、动静脉炎等都可引起失眠。 7.骨骼、肌肉、关节的炎症和疼痛,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也不同程度地引起睡眠障碍。在这些疾病中,失眠多表现为伴发症状,疾病治好了,失眠一般也能康复。 对老年人的健康更为重要。在睡眠的准备、姿势和习惯方面还要注意有以下几种禁忌: 1. 忌临睡前吃东西:如果临睡前吃东西,肠胃等又要忙碌起来,这样加重了它们的负担,身体其它部分也无法得到良好休息,不但影响入睡,还有损于健康。 2. 忌睡前用脑过度:临睡前则做些较轻松的事,使脑子放松,这样便容易入睡。否则,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即使躺在床上也难以入睡,时间长了,还容易失眠。 3. 忌睡前情绪激动:人的喜怒哀乐都容易引起神经中枢的兴奋或紊乱,使人难以入睡,甚至造成失眠。 4. 忌睡前说话:因为说话容易使大脑兴奋,思想活跃,从而影响睡眠。 5. 忌睡前饮浓茶、喝咖啡:浓茶、咖啡属刺激性饮料,含有能使人精神处于亢奋状态的咖啡因等物质。睡前喝了易造成入睡困难。 6.忌久卧不起:中医认为“久卧伤气”,睡眠太多会出现头昏无力,精神萎靡,食欲减退。 7.忌当风而睡:房间要保持空气流通,但不要让风直接吹到身上。时间长了,冷空气就会从毛细管侵入,引起感冒风寒等疾病。 常用安眠药不仅会引起抗药性,而且容易造成肝损伤。科学家们发现,食物与睡眠有一定的关系。美国的一位医学博士认为,若在睡前稍吃一点催眠食物,更容易入睡。现推荐几种仅供参考: 1. 牛奶:牛奶中含有色氨酸,这是一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睡前喝一杯牛奶,其中的色氨酸量足以起到安眠作用。饮用牛奶的温饱感也增加了催眠效果。 2. 核桃:核桃是一种滋养强壮品,可治神经袁弱、健忘、失眠、多梦和饮食不振。每日早晚各吃些核桃仁,有利睡眠。 3. 桂圆:性味甘温,无毒。桂圆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可医失眠健忘、神经震弱等。中医治疗心脾两虚、失眠等梦的方剂“归脾丸”就有桂圆肉。 4. 莲子:莲子有养心安神的作用,心烦梦多而失眠者,则可用莲子心加盐少许,水煎,每晚睡前服。 5. 食醋:劳累难眠时,可取食醋1汤匙,放入温开水内慢服。饮用时静心闭目,片刻即可安然入睡。 失眠者皆有夜晚睡不着而白天却感到精神不振的体会。这样不但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而且还会引发其他疾病,很不利于健康。因此,失眠者切不可依赖于安眠药物,而应加强自我调理。 首先,要了解自身的睡眠周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定的睡眠周期,选择最合适的睡眠时间及方式,以养成规律性的生理时钟。 其次,每天做中等量的运动,但勿在晚上做。适度的运动可以缓和交感神经系统,是改善睡眠障碍的良方。 再次,选择合适的晚餐食物。晚餐应多吃清淡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少吃刺激性食物。睡前喝杯加蜂蜜的牛奶,也有助于安眠。 除此之外,如果有条件,每晚临睡前洗个热水澡,以帮助自己建立规律的睡眠周期。按摩也可以促进睡眠。失眠者可躺在床上,放松身体。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压力的加大,失眠患者越来越多,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失眠有一定的疗效,现介绍几种如下: 1. 保健疗法:每天按摩太阳穴,百会穴数次,用保健木梳梳头5分钟,从而保持心情舒畅,解除烦恼,消除思想顾虑。 2. 饮食疗法:取大枣,小麦,冰糖,先取大枣、小麦水煎去渣取汁,纳入冰糖烊化顿服,每晚1次。 3. 药粥疗法:取大枣,元肉,大米,砂糖适量。先取大米煮粥,待沸时加入大枣、元肉,煮至粥熟时,调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4. 填脐疗法:取酸枣仁,研为细末,置肚脐中,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1日1换。 5. 敷足疗法:取朱砂,加浆糊适量调匀,置于伤湿止痛膏上,贴敷于脚心涌泉穴上,包扎固定,每晚1次。 6. 足浴疗法:磁石,菊花、黄芩、夜交藤,水煎2次,去渣取汁,倒入浴盆中,趁热浸洗双足15-30分钟,每晚1次。
Ⅳ 老年人睡眠障碍并发症,老年人睡眠障碍会引发什么疾病
是因心衰(心脏病)造成的失眠!晚期易形成脑萎缩直至痴呆/帕金森症状等。
Ⅳ 老年人常见的失眠原因有哪些
引起老年人失眠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生理性因素。年龄越大,睡得越少,这是众所周知神经细胞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而睡眠是脑部的一种活动现象,由于老年人神经细胞的减少,自然就能引起老年人睡眠障碍,而失眠则是最常见的症状。
(2)脑部器质性疾病。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动脉硬化程度逐渐加重,或伴有高血压、脑出血、脑梗死、痴呆、震颤麻痹等疾病,这些疾病的出现,都可使脑部血流量减少,引起脑代谢失调而产生失眠症状。
(3)全身性疾病。进入老年,全身性疾病发生率增高。老年人多患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其他退行性脊椎病、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四肢麻木等。这些病,可因为疾病本身或伴有症状而影响睡眠,加重了老年人的失眠。
(4)精神疾病。有关资料统计,老年人中,有抑郁状态及抑郁倾向的比例明显高于年轻人。抑郁症多有失眠、大便不通畅、心慌等症状,其睡眠障碍主要表现早醒及深睡眠减少。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后半夜睡眠障碍越来越严重,主诉多为早醒和醒后难再入睡。
(5)心理社会因素。各种的心理社会因素,均可引起老年人的思考、不安、怀念、忧伤、烦恼、焦虑、痛苦等,都可使老年人产生失眠症。主要特点为入睡困难,脑子里想的事情总摆脱不掉,以至上床许久、辗转反侧,就是睡不着。或者刚刚睡着,又被周围的声响或噩梦惊醒,醒后再难以入睡。
(6)环境因素。这也是引起老年人入睡困难及睡眠不安的原因。
比如,屋居临街、邻居喧哗、周围环境嘈杂等,亦可使老年人难于入睡。
环境杂乱不宁,还易将睡眠浅的老年人吵醒而不能再入睡。
(7)药物因素。睡前服用了引起神经兴奋的药物,如治疗结核病的异烟肼,治疗喘息的麻黄素、氨茶碱等,易产生兴奋而难以入睡。
另外左旋多巴、苯妥英钠等都能引起老年人失眠,左旋多巴能引起失眠,而且还可引起噩梦,扰乱睡眠。夜间服用利尿剂会增加夜尿次数,造成再度入睡困难。
(8)情绪紧张。有的老年人对睡眠有恐惧感,担心一眠不醒,一旦遇到失眠,心情又十分紧张。情绪一紧张,反过来又影响睡眠;有时即使睡着了,也是噩梦不断,形成恶性循环。相反,有的老年人认为,自己的睡眠时间太少,加上晚间无所事事,觉得无聊,所以一到天黑就早早上床睡觉,到了夜里3~4点钟,就已经睡了7~8小时;醒来以后,想东想西,使自己难以再度入睡。
(9)白天睡眠过多。老年人白天没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所以白天小睡过多,也是影响夜间老年人睡眠的原因之一。老年人一般瞌睡多,在环境安静,无所事事的情况下,白天小睡容易增多。适当控制白天睡眠,则能明显改善夜间的睡眠质量。
(10)夜尿增多。夜尿次数增多是老年人的普遍现象,除了利尿剂会增加夜尿次数外,老年人逼尿肌功能紊乱以及前列腺肥大,膀胱内残余尿多,也会导致夜尿次数增多,从而扰乱睡眠。
Ⅵ 老年人应该如何克服睡眠障碍 改善老人睡眠方法
其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老年人晚上睡觉前可以用温热水洗澡或洗脚,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同时,睡时两足保持一定温度,不要受凉;晚餐不宜过饱,也不宜空腹;睡前不宜饮用浓茶、咖啡和酒等刺激性饮品。生活要有规律,早睡早起,宜养成午睡习惯。
其二,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睡前精神放松,情绪安宁,避免过于兴奋、激动或过于悲伤、抑郁。正如《睡诀》中所说:“睡倒而屈,觉下而伸,早晚以时,先睡心,后睡眼。”睡时先安“心”,摒弃千思万绪,保持宁静的心境是轻松入睡的诀窍。老年人一旦出现睡眠障碍,要消除对失眠的恐惧感。生怕睡不着,反而睡不着。因此,睡不着时,心要静,气要平,持“无所谓”的不理睬态度。如果的确无睡意,可散步或看书,待有睡意时再睡。
其三,创造适合的睡眠环境。尽量做到室温适宜、室内无光、空气流畅、无异常气味、环境寂静、被褥干净舒适,总之,睡眠环境应该安静、整洁、舒适和安全。同时,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势,宜侧而屈睡,低枕。睡眠时身体侧卧、弯背、屈膝、拱手,似胎儿状。这种睡姿,可令四肢、皮肉筋骨处于充分的松弛状态,有助于入睡。
其四,按摩足心。睡前按摩涌泉穴,该穴是少阴肾经穴位,肾主水,按摩可引起火归源,火入水中,水火既济,睡眠就好了。
其五,适当用药物辅助治疗。老年失眠者可以服用安眠药辅助睡眠,原则是剂量宜小不宜大,时间宜短不宜长,宜多种药物交替使用。
Ⅶ 如何促进老年人良好睡眠
睡眠障碍在老年人中很常见。12%~15%的健康老年人主诉有慢性失眠,有内科或精神科疾病的老年人则更高。老年人除了在睡眠生理方面出现与年龄有关的正常改变外,健康问题和用药较多,加之退休后生活方式的改变,均使他们睡眠混乱的风险增大。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是失眠,它包括入睡困难、频繁或长时间夜间觉醒以及早醒后不能再睡。老年人以睡眠维持困难为主,虽然不排除其他睡眠障碍。老年人的睡眠改变并非都是病理性的,但是严重的睡眠障碍常常导致白天疲倦、活动力减低、生活质量下降。 一项针对老年人的临床研究显示,认知行为治疗可使70%~80%的老年失眠患者改善睡眠,而且可长期维持。认知行为治疗包括睡眠限制、刺激调整、认知疗法和睡眠卫生。 睡眠限制 把在床上的时间缩短到真正的睡眠时间。例如某患者每晚在床上8小时,平均睡眠6小时,那么治疗第1周给予的最初“睡眠时限”是6小时。这一睡眠时限可根据上一周的睡眠效率而逐渐改变。当睡眠效率超过85%时,床上时间可增加15~20分钟。若睡眠效率低于80%则减少15~20分钟。睡眠效率在80%~85%之间,则维持不变。但规定患者在床上的时间每晚均不少于5小时。 刺激调整 为了调整睡眠觉醒的时间表,使患者把床、卧室和就寝时间与睡眠再联结到一起,而不让失败和焦虑与躺在床上准备睡觉联在一起。其方法如下:(1)只在打瞌睡时上床;(2)床和卧室只用于睡觉(白天晚上都不在床上或卧室里阅读、看电视、发愁冥想);(3)15~20分钟不能入睡即下床到别的房间去,不论是准备睡还是回去再睡,要不厌其烦地重做这一步;(4)每天早晨同一时间起床,不管前夜睡了多少。在睡眠限制初期,白天可任意瞌睡,只要不超过1小时且在下午3点以前。 认知治疗 改变那些常常加重失眠的错误认识和错误态度。例如:(1)对睡眠需要的期盼过高(如每晚需睡8小时);(2)误解或扩大了失眠的后果(如认为整天没精打采是由于没睡好);(3)对搞好睡眠的方法认识错误(如多在床上躺些时间)。 睡眠卫生 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1)避免刺激,保持情绪稳定;(2)合理饮食,晚饭不过饱,睡前两小时不进食、不吸烟、不喝浓茶;(3)卧室应安静、室温适宜,尽量减少声、光的刺激;(4)睡前用温水洗脚等。 饮食是最安全的方法,妥善运用有安神、镇静功效的中药调理,即可自然又健康的吃出睡意。以下推介七道汤饮,不妨试试: 一、酸枣仁汤:酸枣仁三钱捣碎,水煎,每晚睡前一小时服用。酸枣仁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有较恒定的镇静作用。对于血虚所引起的心烦不眠或心悸不安有良效。 二、静心汤:龙眼肉、川丹参各三钱,以两碗水煎成半碗,睡前30分钟服用。可达镇静的效果,尤其对心血虚衰的失眠者,功效较佳。 三、安神汤:将生百合五钱蒸熟,加入一个蛋黄,以200c.c.水搅匀,加入少许冰糖,煮沸后再以50c.c.的水搅匀,于睡前一小时饮用。百合有清心、安神、镇静的作用,经常饮用,可收立竿见影之效。 四、三味安眠汤:酸枣仁三钱,麦冬、远志各一钱,以水500c.c.煎成50c.c.,于睡前服用。以上三种药材均有宁心安神镇静的作用,混合有催眠的效果。 五、桂圆莲子汤:取桂圆、莲子各二两煮成汤,具有养心、宁神、健脾、补肾的功效,最适合于中老年人、长期失眠者服用。 六、养心粥:取党参35公克,去子红枣10枚、麦冬、茯神各10公克,以2000c.c.的水煎成500c.c.,去渣后,与洗净的米和水共煮,米熟后加入红糖服用。可达养气血安神的功效,对于心悸(心跳加快)、健忘、失眠、多梦者有明显改善作用。 七、百合绿豆乳:取百合、绿豆各25公克,冰糖少量,煮熟烂后,服用时加些牛奶,对于夏天睡不着的人,有清心除烦镇静之效,牛奶含色氨酸能于脑部转成血清素促进睡眠。
Ⅷ 老年人睡眠障碍,经常梦魇怎么办
人到老年,身体的健康状况往往不如年轻的时候健康。睡眠障碍,失眠等回会影响老年人的答生活。
引起老年人睡眠障碍,经常梦魇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思虑过度,体质虚弱,药物因素等还有很多。
预防老年人睡眠障碍,改善睡眠质量,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适应环境,心情舒畅,永远保持心理和生理健康。
Ⅸ 老年人的睡眠障碍用什么药物来缓解
病情分析:
您好,睡眠障碍都可以用艾司唑仑或者阿普唑仑来缓解,但是要想彻底恢复内需要找到造成睡眠障碍容的原因然后对因治疗才有效。
指导意见:
如果是因为长期精神紧张、心理压力过大或者情绪激动引起的睡眠障碍,就是植物神经引起的,治疗植物神经的药物就有助于睡眠障碍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