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年人属于哪类人群
最近,联来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新自的年龄分段: 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60岁至74岁为年轻老年人,75岁至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这5个年龄段的划分,把人的衰老期推迟了10年,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和抗衰老意志将产生积极影响。 1994年以前,国际上对年龄段的划分一般认同的是:14岁以前为少儿,15岁至64岁为青壮年和逐渐进入的劳动年龄段(中国是到60岁);64岁以上为老年人。
2. 纳税人分为哪几种
3. 赡养老人税是什么
赡养老人税是指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一定下标准定额扣除的法律制度。前述的标准一般为,独生子女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非独生子女分摊每月2000元(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
【法律依据】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第二十二条
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所称被赡养人是指年满60岁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4. 纳税人分为哪几种一般纳税人有什么好处
纳税人在连续不超过12个月或四个季度的经营期内累计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超过规定的,即属于一般纳税人,否则即为小规模纳税人。
1、主要从事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特指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年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可以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2、主要从事货物批发零售的:年销售额180万以上的可以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年销售额在100万以下的,商品流通企业年销售额在180万以下的,属于小规模纳税人;反之,为一般纳税人。现在有很多给小微企业提供周转经营贷款服务的平台,比如度小满金融,度小满金融将切实把国家支持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的号召落到实处,旗下信贷服务品牌有钱花全面支持小微生产经营,大多数小微业主选择有钱花,满足小微经营周转需求。据悉,度小满金融的信贷用户中,有七成是小微企业主。截至目前,度小满金融携手数十家金融合作伙伴,累计为小微企业主发放数千亿元贷款,资金周转就找度小满金融,大品牌更安心。
5. 企业分为哪几种纳税人
不同领域纳税人种类也不同,以公司纳税人为例:公司纳税人分为两种,分别是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的分类管理,在属地管理的基础上,按纳税人税源规模、财务核算状况、纳税方式、纳税信誉等级、存续年限等因素,可分为:
按照纳税人的税源规模(主要包括年应纳税所得额或年应纳所得税额、利润额等),分为重点纳税人和非重点纳税人;.按照纳税人的财务核算状况,分为查账征收企业和核定征收企业;按照纳税人的纳税方式,分为汇总(合并)纳税企业和就地纳税企业;按照纳税人的信誉等级,分为A级、B级、C级、D级纳税人。
拓展资料:
1.课税主体是课税客体的对称。亦称“纳税人” 或“纳税义务人”。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直接向政府缴纳税款的自然人和法人。自然人指本国公民及在本国居住或从事经济活动的外国公民;法人则指依法成立、享有民事权利、并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企业和社团组织。一种税的课税主体是由其课税客体的性质决定的。每一种税都有特定的课税客体,也都具有相应的课税主体。如:个人所得税以个人应税所得为课税客体,以取得应税所得的个人为课税主体;房产税以房屋为课税客体,以房屋的产权所有人为课税主体。由于税法中关于课税主体的规定明确了由谁来承担纳税义务,因而,课税主体是税法的一项基本构成要素。
2.如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是公民个人或家庭。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只能是企业单位。根据实际需要,可以从不同角度对纳税人进行分类,如按国民经济部门可分为工业、农业、商业、机关、部队等;按国籍可分为中国人和外国人等。对纳税人进行合理分类,有利于体现税收政策中合理负担和区别对待的原则,协调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层次的关系。负税人与纳税人是两个不同概念。当纳税人缴纳的税款是自己负担时,纳税人与负税人是一致的。当纳税人通过一走途径将税款转嫁他人负担时,纳税人就不是负税人。国家行使课税权所指向的单位和个人,又称纳税人。税制要素之一。国家为了征税,除在税法中规定对什么事物征税(即课税客体)外,还必须规定由谁纳税。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均称为纳税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在内。自然人是能独立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法人是依照法定程序成立、具有独立财产并能以自己名义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社会组织。
6. 纳税人类别有哪些
1、自然人
是指具有权利主体资格,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享有财产权力,承担义务并能在法院和仲裁机关起诉、应诉的个人。不论成年人或未成年人,本国人或外国人,均属自然人。自然人是纳税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个体工商户
个体工商户,是指有经营能力并依照《个体工商户条例》的规定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公民。《个体工商户条例》第2条第1款规定:“有经营能力的公民,依照本条例规定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为个体工商户。”
3、法人
是指有独立的组织机构和独立支配的财产,能以自己的名义参加民事活动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依法成立的社会组织。在中国,一切享有独立预算的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各种享有独立经费的社会团体,各种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等都是法人。法人有依照国家税法纳税的义务,都可以成为纳税人。
其中,企业是最主要的纳税人。这里所说的企业,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等活动并实行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它可以是工厂、商店,也可以是具有同样性质的各种公司。
(6)老年人属于哪种纳税人扩展阅读
基本权利
1、有享受税法规定的减税、免税的权利;
2、有依法申请收回多缴纳税款的权利;
3、在生产、经营发生重大困难时,依法享有申请分期、延期缴纳税款或申请减税、免税的权利;
4、对税务机关不正确的决定有申诉权;
5、对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不法行为有向其上级主管部门及国家监督、检查机关检举、揭发的权利
基本义务
1、按税法规定办理税务登记;
2、按税法规定的期限和程序办理纳税申报,并按期交纳税款;
3、向税务机关及时提供会计、财务报表;
4、接受税务检查,并如实反映和提供有关情况和材料
纳税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应正确使用应有的权利,以保护合法、正当的权益。税中权利包括:
1、延期申报或缴款。纳税人因特殊困难不能按照税法规定办理纳税申报或按期缴纳税款,需要延期的,可以提出申请,经税务机关核实批准,可延期申报或缴款。
2、委托代理权。纳税人出于某种需要,可以委托规范的税务代理机构依法代办税务事项。
3、申请减免权。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可向税务机关书面申请减税或免税。
4、申辩权。对税务机关作出的处理、处罚决定有异议者,可就有关事实、理由进行陈述申辩。
5、拒绝合作权。税务机关检查人员在进行税务检查或处罚时,必须着装上岗或向当事人出示《税务检查证》;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或税收保全措施时,必须开具收据或开列清单。否则,纳税人有权拒绝合作。纳税完毕后,纳税人有权索取完税凭证。
6、申请听证权。当税务机关就纳税人行为作出的处理意见,可能影响到纳税人正当权益时,纳税人有权事先得知处理事项并提出听证申请。
7. 个人所得税中赡养老人是什么意思
纳税人如果名下有年满60周岁的老人需要赡养,那么即可申请赡养老人附加专项扣除,享受扣除的时间从被赡养人年满60周岁当月起,一直到赡养一位终止的年末。被赡养人指纳税人的生父母、养父母、继父母或其他法定赡养人。
赡养老人扣除范围是什么?
具体来看,纳税人赡养年满60岁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赡养支出,可以税前扣除。
可以扣除的人有:负有赡养义务的所有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子女均已经去世,负有赡养义务的孙子女、外孙子女。
赡养老人扣除标准是什么?
纳税人如果是独生子女,每月可以享受2000元的固定扣除额度,纳税人如果是非独生子女,那么就需要与其他的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注意每人分摊的额度最高不超过1000元。非独生子女纳税人有平均分摊、被赡养人指定分摊以及赡养人约定分摊三种分摊方式可选择。
赡养老人分摊方式怎么选?
纳税人名下有一位及以上60岁老人赡养时,可以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1、纳税人如果是独生子女,那么每月可以按照2000元的固定额度抵扣个税;
2、纳税人如果是非独生子女,可以与其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个税抵扣额度,纳税人可以选择与其他兄弟姐妹平均分摊2000元的额度,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额度,还可以约定分摊额度。
注意,约定分摊或者是指定分摊都需要签订书面的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会优先于约定分摊,当纳税人选择好分摊方式及分摊额度后,一个纳税年度内都不能进行变更。
8. 企业分为哪几种纳税人
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分为哪几类
企业所得税的分类管理,在属地管理的基础上,按纳税人税源规模、财务核算状况、纳税方式、纳税信誉等级、存续年限等因素,可分为:
(一)按照纳税人的税源规模(主要包括年应纳税所得额或年应纳所得税额、利润额等),分为重点纳税人和非重点纳税人;
(二)按照纳税人的财务核算状况,分为查账征收企业和核定征收企业;
(三)按照纳税人的纳税方式,分为汇总(合并)纳税企业和就地纳税企业;
(四)按照纳税人的信誉等级,分为A级、B级、C级、D级纳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