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老年人低体温综合症

老年人低体温综合症

发布时间:2022-02-21 13:20:02

Ⅰ 病重的老人体温低意味着接近死亡了吗

老年人因为年纪大了,血流速度比年青时候会慢很多,像四肢等远端的血液供应就相对差了,这是正常的,每一个人都会有。
但你说爷爷感到难受,是体温低的那种难受吗?还是说因为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心肌缺血,不舒适?如果不仅仅是体温问题,建议到正规医院看看。
祝你的爷爷健康长寿
祝福你和家人幸福安康!

Ⅱ 老年人血压低体温低是怎么回事

气虚血少的相关症状

Ⅲ 老年人体温低怎么办

经常出去走走,散散步,在家多穿衣服,还有就是家里温度要注意,晚上睡觉记得跟老人用热水泡泡脚,可以适当加生姜。

Ⅳ 低体温综合症什么表现

“低体温综合症”发病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有些人体内产热少,体温调节功能差,在寒冷环境中从皮肤丢失的热量多,不能使体温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特别是老年人和婴儿,对温度的变化不那么敏感,有时即使室温相当低,也可能感觉不到,因而保温防护能力差。当体温下降到35℃以下时,就会发生“低体温综合症”。
严重的“低体温症”常有意识障碍、颈项强直、血压下降、心动过缓或心律不齐。有人统计,60岁以上的老人在气候特别寒冷的冬季,死亡率要比一般冬季高60%,其中“低体温症”是一个重要因素。
预防低体温症,要有温暖的居室、柔软御寒的床铺和衣服。
人的正常体温是37℃。低体温症是受害者的核心温度下落到35℃度以下.如果体温下跌在32℃以下,情况会变得严重并最终致命。相反情况, 温度太高的是hyperthermia(过高热症)。
关于人的体温,有两个相反的因素相互作用。低温,大风,和湿的内衣使人寒冷。只有运动和颤抖可以使身体产生热量。衣服,避风所,和脂肪层可以防止热量散发,但不会生成热量。
出汗通过蒸发而降低体温。寒冷时的颤抖通过增加肌肉活动所需的化学反应而生成热量。颤抖最多能增加达500%的体表热量生成,但只能在几个小时内有效,因为最终会导致肌肉的葡萄糖过度减少和疲劳。
在寒冷且大风的山上,体力透支的运动后,天黑降温,穿着湿的内衣,如果是全棉内衣且服装不够保暖,又没有帽子和手套,躺下后不再运动,此时制热和保温的因素长时间小于散热的因素,就可能导致低体温症。
户外遭遇的低体温症(hypothermia,也译成低温症,失温症),通俗的讲可以说是逐渐地或突发地(落水)冻死的过程。与冻伤的区别是:在寒冷的野外如果仍有移动能力,在移到安全处的过程中可能遭遇冻伤。在寒冷的野外失去移动能力时,会遭遇低体温症,最坏的最后结果是冻死。
预防
1. 户外运动时不可以穿全棉内衣。有专门设计的面料帮助把汗单方向排到内衣的外层。通常穿化纤的内衣即可。全棉内衣平时是好的,长时间户外活动时是最糟糕的。
2. 寒冷的天气下一定要带帽子. 在空气里, 多数热通过头部丢失。
3. 知道自己的极限,避免透支。如果迷路,避免惊慌和其它消耗能量的活动。
4. 学习判断低体温症的早期症状。
症状
按逐渐加重的顺序为:
1. 控制不住的颤抖。
2. 无法完成复杂的动作,特别是手不听使唤,步伐不稳。手指敏捷度下降60%左右,握力下降30%左右。
3. 神志不清,言语含糊。
4. 剧烈颤抖。
5. 不合常理的举动,例如,脱掉外衣而不知道其实很冷。
6. 停止颤抖。此时进入非常危险状态。
7. 皮肤发白,变青。
8. 瞳孔放大。
9. 心跳和呼吸剧减。
10. 肌肉发硬。
11. 在32℃时身体进入"冬眠"状态(hibernation),关闭手臂和腿部的血流,急剧降低心跳和呼吸频率。
12. 在30℃时身体进入新陈代谢几乎停止的"冰人"状态(metabolic icebox),看似死亡了,但仍然是活的。

Ⅳ 什么是老年人低体温综合症

寒冬季节,寒气逼人,对老年人是一种很大的威胁,而老年人低体温综合症是老年人过冬的一内道容“关卡”。

低体温症,指的就是体温在35℃以下。国外调查者表明,冬季老年人发生低体温的大约在10%。我国统计资料表明,60岁以上老人,在气候尤为恶劣的冬季里,死亡率要比气候正常的冬季高60%。并且北方多于南方,男性多于女性,年龄越大,其发病率越高。

Ⅵ 什么是低体温症

预防"低体温症":
有些体弱多病的老人,身体产热不足,体温生理调节易发生障碍而引起"低体温症"。特别是单身生活的高龄老人即使躺在厚被窝中,当室温很低时,也会引起低体温症。特别是患有营养不良、慢性消耗病、甲状腺功能低下、肺炎、中风、心力衰竭等病的老人,更容易出现低体温症。医学上将老人体温持续在35℃(肛门内温度)以下称为"低体温症"。其发生机理是老人机体老化,体内产热减少,对温度降低不敏感,皮肤血管不能很好地收缩,丢失的热量也比较大,因而不能使体温维持在正常水平。低体温症的形成需要一段时间,老人当体温降到35℃~36℃时,一般还能自述寒冷,但有嗜睡、无精打采表现;若体温低于35℃时,表现神志模糊,面呈灰色,用手摸起来不仅感觉表层皮肤发凉,而且不暴露在外的皮肤如腋窝、腹壁也都发凉,有时还可能发生紫癜或水疱,面部肿胀,肌肉僵硬,很少有寒战反应,甚至可出现意识障碍,严重的还会出现呼吸、心跳减慢等,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则有生命危险。

预防老人冬季低体温症,首先要注意保暖,准备充足的御寒衣被,居室温度最好保持在20℃左右,晚上也应采取一些保暖措施,使用电热毯、热水袋等;其次,要鼓励老人冬季多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此外,老人冬季在饮食方面应多进食些高热量的食物,如栗子、胡桃肉、鳝鱼、虾、羊肉、狗肉、猪肝、鸡肉、猪肚、火腿等。但不宜多饮酒。一旦发现老人有低体温症时,应迅速送医院急诊

Ⅶ 低体温症是什麼

“低体温症”发病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有些人体内产热少,体温调节功能差,在寒冷环境中从皮肤丢失的热量多,不能使体温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特别是老年人和婴儿,对温度的变化不那么敏感,有时即使室温相当低,也可能感觉不到,因而保温防护能力差。当体温下降到35℃以下时,就会发生“低体温症”。
严重的“低体温症”常有意识障碍、颈项强直、血压下降、心动过缓或心律不齐。有人统计,60岁以上的老人在气候特别寒冷的冬季,死亡率要比一般冬季高60%,其中“低体温症”是一个重要因素。
预防低体温症,要有温暖的居室、柔软御寒的床铺和衣服。

Ⅷ 低体温综合症是什么

低体温综合征是指体温在35℃以下造成生理功能紊乱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诱发原因主要是体温调节功能衰退,造成气温偏低时体内产热和散热过程紊乱,使体温降至正常以下。患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糖尿病、肾功能衰竭、肺源性心脏病等代谢紊乱性疾病的老人,遇寒冷刺激也易患此病。老年性低体温综合征目前尚无特殊药物治疗,预防更为重要。

阅读全文

与老年人低体温综合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军校提前体检什么 浏览:2
重阳节快乐英语怎么说 浏览:200
老年大学柔力球计划 浏览:93
50岁女人微信号大全 浏览:402
朋友父母离婚该怎么安慰英文 浏览:384
清浊祛毒丸治老年人夜间尿频吗 浏览:231
六和孝顺餐厅 浏览:818
老年人的冰箱 浏览:516
中老年人肚子疼该怎么办 浏览:533
军校体检在哪里通知 浏览:658
孝敬父母金怎么写 浏览:895
南通市老年大学艺术节 浏览:539
中老年人牙松动吃饭困难怎么办 浏览:119
江中猴姑米稀老人家 浏览:588
吉林市电视台女主持人退休年龄 浏览:135
17岁孩子偷刷父母银行卡怎么办 浏览:553
和父母没有过不去的坎怎么形容 浏览:594
长寿花花期后应放在什么位置 浏览:558
营口养老保险个人交多少 浏览:63
老年人喝什么降尿酸 浏览: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