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老年人膳食原则

老年人膳食原则

发布时间:2020-11-30 18:56:54

1. 老年人膳食原则正确的是多吃蔬菜

老年人膳食原则正确的是多吃蔬菜还不全面。
老年人膳食建议:
1、在种类上多样,多样化的饮食能够保证充足全面的营养,做到营养均衡。

2、坚持饮食的规律性,进食要定时定量。老年人的消化系统有不同程度的衰退,食用过多过杂的食物或者不规律,容易造成消化系统的负担,引起脾胃功能紊乱。

3、多食用豆制品、奶制品。随着人的衰老,老年人的身体成分发生改变,骨组织矿物质和骨基质均减少、骨密度降低、骨强度下降,摄人充足的奶类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和骨折。大豆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大豆异黄酮和大豆皂苷可抑制体内脂质过氧化、减少骨丢失,增加冠状动脉和脑血流量,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

4、主食粗细结合,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加快食物通过胃肠道,对人体具有相当重要的生理作用。

老年人咀嚼功能和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许多老年人易发生便秘,患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危险性增加。因此老年人选择食物要粗细搭配,食物的烹制宜松软易于消化吸收,以保证均衡营养,促进健康,预防慢性病。

5、饮食清淡、少盐。老年人是高血压、糖尿病的高发人群,在饮食中尤其要注意清淡,少食肥腻、煎烙、油炸、坚硬、生冷以及不易消化之物。

2. 老年人的饮食原则有哪些

(一)饮食多样化
吃多种多样的食物才能利用食物营养素互补的作用,达到全面营养的目的。不要因为牙齿不好而减少或拒绝蔬菜或水果,可以把蔬菜切细、煮软、水果切细,以使容易咀嚼和消化。
(二)主食中包括一定量的粗粮、杂粮、粗杂粮包括全麦面、玉米、小米、荞麦、燕麦等,比精粮含有更多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三)每天饮用牛奶或食用奶制品,牛奶及其制品是钙的最好食物来源,摄人充足的奶类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和骨折,虽然豆浆在植物中含钙量较多,但远不及牛奶,因此不能以豆浆代替牛奶。
(四)吃大豆或其制品大豆不但蛋白质丰富,对老年妇女尤其重要的是其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大豆异黄酮和大豆皂甙,可抑制体内脂质过氧化、减少骨丢失,增加冠状动脉和脑血流量,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
(五)适量食用动物性食品
禽肉和鱼类脂肪含量较低,较易消化,适于老年人食用。肥肉、动物内脏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含量很高,应尽量避免;畜肉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也较高,少食为宜
(六)多吃蔬菜、水果
蔬菜是维生素C等几种维生素的重要来源,而且大量的膳食纤维可预防老年便秘,番茄中的番茄红素对老年男性常见的前列腺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七)饮食清淡、少盐
选择用油少的烹调方式如蒸、煮、炖、焯,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导致肥胖。少用各种含钠高的酱料,避免过多的钠摄入引起高血压。

3. 老年人膳食原则正确的是

1、尽量不要吃生的食物
没有煮熟的食物很容易沾染细菌和病菌,如果把食物煮熟后再食用,既消灭了细菌和病菌,还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2、避免食用寒凉的食物
进入老年后,老年人就应该避免食用过冷或过凉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刺激胃肠道,导致胃肠道的血管发生收缩现象,促使血液流通缓慢及血液流量下降,造成消化功能发生紊乱,引起消化不良的症状。
3、吃食物时不要着急
进入老年后,老年人的牙齿慢慢开始脱落,他们的咀嚼功能也呈下降趋势。所以,进食食物时一定要细嚼慢咽,这样特别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如果进食食物时过快过急,不仅不利于消化吸收,还特别容易出现卡喉或哽噎的现象。
4、避免食用死物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免疫功能也大为降低。因此,避免食用死鱼、死禽和死动物的内脏等,因为,这些食物最容易受到细菌的污染,极易产生损害身体的有毒物质,老年人食用后很容易引发中毒症状。
5、减少零食量
进入老年后,老年人的消化器官开始呈下降趋势,如果每天进食大量的零食,就会影响正餐的进食量,久而久之消化功能就会发生紊乱现象,极易引发肠胃疾病。
6、避免食用过量的油腻食物
虽然油炸食物很美味,但油质含量很高,很难消化,这种食物不仅营养成分低,大量食用还会造成油脂对肠黏膜的刺激,从而损害身体健康。
7、避免偏食
老年人每天的营养成分一定要均衡,这样才能更完全更充分地吸收各种营养物质。因此,老年人应尽量吃各种各样的食物,不要偏食,否则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8、避免暴饮暴食
老年人如果暴饮暴食的话,肠胃不仅会出现饱胀感,还会增加胃功能的负担,促使消化液下降,很容易引发消化不良的症状。
你可以关注微信惠佳金龄学堂,我就是在这上面学的老年人护理知识非常全面又准确,很多专家老师在上面发布文章和讲课视频。

4. 老年人的膳食有哪些原则

据生物学家抄的推测,袭人的自然寿命约是120~150岁长寿是由生活的安定、精神状况的良好、气候宜人、营养成分合理等条件决定的。

合理的营养是减少疾病发生和延长人寿命的重要条件之一,饮食则是提供营养的最主要途径。人进入老年期,人体生理功能逐渐衰退,新陈代谢变慢,消化功能减弱。因此,合理膳食,平衡的营养素,乃是老年人的主要饮食原则。

5. 老年人的合理膳食原则应注意什么

老年人的营养和膳食
随着年龄增长,机体的生理功能将发生渐进性衰退。改善营养以防止早老和老年性疾病,延年益寿,成为目前老年病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老年人在营养需求上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1)热量的需要。随着体力活动减少和代谢活动降低,热量的消耗也相应减少。一般活动不多的老人,每天有6276~8368千焦耳(1500~2000千卡)热量,就足够了。如果继续食用不必要的高热量膳食,可使身体过胖,并会伴发一些常见的老年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等,影响健康。
(2)蛋白质的需要。原则上应该是质量高些,数量少些。因为老年人的体内代谢过程以分解代谢为主,需要较为丰富的蛋白质来补偿组织蛋白的消耗。要尽量供给生物价值较高的蛋白质,应占摄取蛋白质总量的50%以上,如豆类、鱼类等可以多吃。相反,过多的蛋白质,可加重老年人消化功能和肾脏功能的负担,如果进食过多蛋类、动物内脏,又可增加体内胆固醇的合成,对健康不利。
(3)对碳水化合物的需要。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蔗糖、麦芽糖、乳糖、果糖、葡萄糖、纤维素和果胶,除了纤维素和果胶外,其余均可被吸收利用,它们是供给人体热能的主要物质。食物中的糖类主要来自谷物中的淀粉。另外,食糖、水果、蔬菜等也含有少量碳水化合物。老年人膳食中碳水化合物量要低于青年人,约为300~400克,或占每日总热能的60%~70%。如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日总热能供给约35011.71千焦耳(8368千卡),碳水化合物应供给300~350克。老年人的碳水化合物供给量应根据个体特点而作适当调整。合并有肥胖的老年人应限制主食摄入,增加活动量。有饥饿感时应增加瓜果、蔬菜的补充。反之,不伴有肥胖的老年人体力活动量又较大者可适当增加主食供给量。同时,老年人的膳食中应注意供给一定量的纤维素和果胶,这两种不被吸收的碳水化合物能刺激肠道蠕动。老年人运动功能减弱,肠壁肌张力降低,容易发生便秘。缺少纤维素的膳食会加重老年人的便秘症状。
(4)对脂肪的需要。老年人体内脂肪组织将逐渐增加,过多的脂肪,不利于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及肝脏。但若进食脂肪过少,又将影响到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所以进一定量脂肪,以保持平衡膳食,也是必要的。总的原则是,要尽量选用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脂肪,而减少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含量,也就是多吃花生油、豆油、菜油、玉米油等植物油,而少吃猪油、酥油等动物性脂肪。
(5)对无机盐类的需要。无机盐类在人体内参与许多主要的生理功能,合理供给老年人身体需要的无机盐,对他们的健康长寿也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老年人对钙的利用和贮存能力降低,易发生钙的负平衡,长期持续性负钙平衡是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病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女性更为明显。除坚持适当的运动之外,多接受日光照射,经常保证食物钙的摄入量(每日至少摄入600毫克钙),对预防骨质疏松甚为有益。牛奶含钙量丰富且易吸收,是老年人提供钙盐的较好食品。对于钠盐,老年人应适当限制,通常每日食盐摄入量以5~10克为宜,不得超过8克。钾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老年人分解代谢常大于合成代谢,细胞内液减少,体钾含量常减少。所以应保证膳食中钾的供给量,每日供给3~5克即可满足需要。瘦肉、豆类和蔬菜富含钾。
(6)对水的需要。老年人的结肠、直肠的肌肉萎缩,排便能力较差,再加肠道中粘液分泌减少,以致大便容易秘结。老年人的饮水量一般认为每日2000毫升左右,以保持尿量1500毫升左右。
由于以上生理需要,老年人需补充足够的营养。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是身体健康的基本保证。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少食多餐的饮食方法较为适宜,暴饮暴食有害无益。也不宜过饥过饱,每餐以七分饱为最适合,进餐时要细嚼慢咽。饭菜要力求做到色、香、味、形俱佳,富有营养。烹调时应切碎煮烂,使其柔软,因老年人咀嚼、消化能力稍差。饮食温度要适宜,过粘、过甜、过酸、过咸、过于油腻或油炸的食物不宜食用。
老年人的食养原则

古人云:

6. 老年人饮食的原则

人到老年,生理机能衰退,代谢变慢(合成代谢比分解代谢低),腺体分泌减少,各器官代谢功能下降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若一日仅吃两三餐,会有明显的饥饱感交替出现,这样对老年人的体力、脑力活动会有不良的影响。同时,还要损害肠胃,甚至引起各种疾病。所以老年人每日除与一般人同食三餐外,还应在早、午之间,以及晚餐前2小时加餐。加餐的饮食力求清淡,以膳食平衡、荤素搭配为主。

7. 老年人的膳食原则有哪些

老年人的膳食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在种类上多样,多样化的饮食能够保证充足全面的营养,做到营养均衡。

2、坚持饮食的规律性,进食要定时定量。老年人的消化系统有不同程度的衰退,食用过多过杂的食物或者不规律,容易造成消化系统的负担,引起脾胃功能紊乱。

3、多食用豆制品、奶制品。随着人的衰老,老年人的身体成分发生改变,骨组织矿物质和骨基质均减少、骨密度降低、骨强度下降,摄人充足的奶类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和骨折。大豆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大豆异黄酮和大豆皂苷可抑制体内脂质过氧化、减少骨丢失,增加冠状动脉和脑血流量,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

4、主食粗细结合,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加快食物通过胃肠道,对人体具有相当重要的生理作用。

老年人咀嚼功能和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许多老年人易发生便秘,患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危险性增加。因此老年人选择食物要粗细搭配,食物的烹制宜松软易于消化吸收,以保证均衡营养,促进健康,预防慢性病。

5、饮食清淡、少盐。老年人是高血压、糖尿病的高发人群,在饮食中尤其要注意清淡,少食肥腻、煎烙、油炸、坚硬、生冷以及不易消化之物。

(7)老年人膳食原则扩展阅读

人体衰老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过程。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容易发生代谢紊乱,导致营养缺乏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性增加。合理饮食是身体健康的物质基础,对改善老年人的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8. 老年人的饮食原则是什么

数量少一点:进食量比年轻时减少10%~15%左右为宜;质量精一点:摄入足量的优质专蛋白质,以鱼类属、禽类、蛋类、牛奶、大豆为佳;蔬菜多一点:多吃蔬菜可平衡营养、调理胃肠,每天应不少于250克;菜要淡一点:盐吃多了会加重心、肾负担。一日食盐量应控制在6克以下;品种杂一点:荤素兼顾,粗细搭配,粗粮细做,每天主副食的品种不应少于7~8种;饭菜香一点:老年人味觉减退,食欲较差,把饭菜做得香一点,老人的食欲会好一些;食物烂一点:食物做得烂一些、软一些,有利消化、便于吸收;饮食热一点:老年人饮食尽量避免生冷,尤其严冬更应注意;饭要稀一点:平时应当多喝粥,不仅有益消化助养生,还能及时补充体内必需的水分;吃得慢一点:细嚼慢咽可使食物消化得更好,也容易产生饱胀感,防止吃得过多;早餐好一点:早餐的质量要好一些、精一些,以提供充足的能量;晚餐早一点:晚餐不仅要少吃点,而且要早点吃,不要拖至太晚,这样才符合饮食养生之道。

阅读全文

与老年人膳食原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重阳节三清 浏览:926
孝顺的品质的词语 浏览:583
社保关系转移退休前多久 浏览:20
岳飞孝敬母亲的故事 浏览:236
老人肺心衰竭脚底发紫还能活多久 浏览:6
云和县老年大学画图班 浏览:533
安徽颍上建颍乡孝敬父母劳动模范 浏览:867
养生馆如何做外卖 浏览:179
水利部老年大学电话6 浏览:450
台湾安心养老院 浏览:666
贵州交3000农村养老保险领多少 浏览:449
70岁以上老人日本 浏览:692
钦州市老年大学电话地址 浏览:46
有多少父母对孩子很不好的 浏览:637
80岁瘫痪老人政府有补贴吗 浏览:522
冬至在养生方面注意什么 浏览:968
离婚后如何处理父母的关系 浏览:395
太平养老保险公司待遇节假日奖金 浏览:823
孝文帝孝顺的故事 浏览:188
养老院意见箱内容怎么填 浏览: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