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老年人常喝酒对身体有害还是有易
饮酒本来对人的健康不利,而往往有些人,在空腹(饥渴)时喝酒,这种喝法对机体害处更多。
空腹时喝酒,胃内无食物缓解,酒就会直接刺激、侵蚀胃粘膜与肌层,破坏胃酸,抑制胃肠各种消化酶的分泌,减缓胃肠蠕动,易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消化呆滞、便秘。
同时,空腹喝酒,酒精成份吸收得快,对大脑、神经、肌肉、心、肝、肾等脏器和组织影响较大,
能导致头晕耳鸣、精神萎靡,倦怠乏力,肌肉颤抖,心跳气短,肝区胀痛,尿黄尿少,尿灼痛等。
经常空腹渴酒,还会发生较严重的慢性疾病,如: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胃炎,混合痔,健忘失眠,智力减退,幻觉幻视,神经衰弱,肌萎肤黄,四肢麻木,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绞痛,高血压,动脉硬化,肝肿大,肝硬化,肾结石,尿毒症等。
由此可知,空腹渴酒虽然可独得些微小益处,但其造成的危害却很多。所以,不论何种酒,均不宜在空腹时喝,尤其戒烈性酒在饥饿时喝,否则,危害更多更重。酒应在胃中食物未完全消化(即不感饥饿)时喝,或在进食一些饭菜后喝方为适当,可以减轻酒对机体的危害。
『贰』 中老年人饮酒适量有什么作用
酒和人们的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开始酿酒,可谓历史悠久。古代的酒称为醪醴,是用谷物经过酿制而成的酒、渣的混合饮料,后来经过劳动人民不断改进,酿酒的原料不断增多,酒的品种也不断增加,出现了黄酒、白酒、果酒和啤酒等品类。黄酒用糯米等原料酿成;白酒多用高粱、绿豆、大麦等酿造;果酒则主要用葡萄、苹果、梨、山楂等水果为原料酿制;啤酒则是由麦芽和啤酒花酿成。酒作为一种药物,很早就广泛应用于防病治病。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说:“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黄帝内经》13方中就有3方用酒;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52病方,很多方剂使用了酒。由此可见,适量饮酒对自我保健、益寿延年颇有裨益。主要原因有:
1.白酒的成分酒精(乙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刺激性强,浓度越高则酒性越强烈。总酸:主要有乳酸和乙酸,是白酒中的香味物质之一,可增加酒的甜味感,对刺激性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总脂:主要有乙酸乙脂、乳酸乙脂、丁酸乙脂、乙酸戌脂等,是产生白酒香味的主要物质。高级醇:由酿酒原料中的蛋白质分解而产生,是构成白酒香味的成分之一,若含量高则对人体有害。醛:主要有乙醛和甲醛,是酒中的毒性物质,若含量高则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失明,甚至死亡。多元醇:为酒醅内酵母发酵的副产品。酚类化合物:大部分来自原料中的单宁和色素,小部分来自蛋白质的转化,使白酒增添了特殊的香味。铅:铅是白酒中的有害物质,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慢性中毒。氰化物:氰化物也是白酒中的有害物质。
2.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指出了多饮酒的危害,“多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饮酒后,酒精大都通过胃黏膜吸收。饮酒过量,体表循环旺盛,血管扩张,可使血压下降,增加心脏负担;长期大量饮酒,可麻痹中枢神经,降低记忆力;损伤肝细胞,使肝脏发生脂肪变性(即脂肪肝);由于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中,需消耗较多的维生素B1而引起脚气病;妊娠期饮酒可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死胎。若一次大量饮酒,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的过程,导致急性酒精中毒,即人们常说的醉酒。
醉酒可分为3期:兴奋期表现为心直口快,感情用事,精神亢奋,高谈阔论,滔滔不绝,甚至喜怒无常;共济失调期表现为动作逐渐笨拙,行动蹒跚,语无伦次,含糊不清;昏迷期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口唇青紫,呼吸浅慢或有鼾声,若不及时抢救可出现呼吸麻痹。因此,一旦发生醉酒,要立即采取如下救治措施:
喝醋:醋与酒起化学反应后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可减轻酒对人体的危害。
喝浓茶:茶中的单宁酸与酒发生反应,有降低毒性作用。饮浓茶不可太多太快,以免加重心脏和肾脏的负担。
喝葛根汤:用中药葛根适量,煎汤内服,可有效地预防醉酒。
在日常生活中,有人把酒视为“琼浆玉液”而嗜之如命,一日不可无此“君”,三餐不离杯中之物,对酒精产生了依赖性而形成了酒癖。患有酒癖的人,大都有口苦、口干、口臭、口渴等感觉,并出现慢性中毒的表现,如慢性酒精性胃肠炎、全身性营养不良、酒精性痴呆症、慢性酒精性肝病等。对患有酒癖症的人,除采取药物戒酒外,可改饮非酒精性饮料。近年来,美国制成一种去醇饮料,其味道与含酒精的饮料相差无几,饮用者不会发生中毒。
酒类饮料中,啤酒的酒精含量最少,是人们的常用饮料之一。啤酒营养丰富,含有8种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还有多种维生素和较高的热能,故有“液体面包”、“液体维生素”之美称。因此,是健脾、开胃、消暑之佳品。啤酒虽为上佳饮料,但美酒不可多饮,如果长期不间断地饮用过多的啤酒,可导致“啤酒病”,如出现心脏增大、心动过速、心肌损害、心功能减退的所谓“啤酒心”,体内脂肪堆积、大腹便便的肥胖症,损伤胃黏膜而引起的腹痛、腹胀、烧灼感和食欲减退等一系列症状。因此,饮用啤酒也应把握适度,适可而止,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3.饮酒的注意事项饮酒要注意适量、适时和适情,否则将损伤人体健康。“李白酒诗有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扶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大诗人李白的早逝,与其狂饮滥喝有很大关系,故饮酒应注意“三适”:一是适时。俗话说“不饮卯时酒”,说的是不能空腹饮酒,尤其是早上起床后不饮酒。空腹饮酒容易刺激胃黏膜,损伤胃的消化功能而影响健康。另外,也不宜睡前饮酒,“既醉既眠;睡而就枕,热壅伤心伤目,停湿生疮,动火助欲,因而致病者多矣”。二是适情。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情绪欠佳莫饮酒,身有小恙莫纵欲。殊不知“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因此,饮酒要适情,不可日日“举杯邀明月”。三是适量。“都言醇味美,谁知能为殃?少饮可活血,过量把人伤。劝君饮酒时,举杯细思量”。适量饮酒可增进食欲,舒筋活血,痛饮则贻害无穷。总之,只要做到“三适”,就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4.漫话补益药酒酒能行药势,故有“酒为百药之长”之说。我国劳动人民利用酒的这一特性,制成各种药酒,健身祛病。历代药酒处方很多,仅《本草纲目》就载有89种。现介绍几种常用的对中老年人有补益作用的药酒:
人参酒:取人参1支,白酒500毫升,浸泡7日后取酒饮之,每日2次,每次5毫升~10毫升。有大补元气、补脾益心、宁裨益智的功效,可治疗脾胃虚弱造成的食欲不振、泄泻及肺虚出现的气喘等症。
鹿茸酒:取适量鹿茸片,用白酒浸泡10日以上,每日2次,每次5毫升~10毫升。可生精髓,强筋骨,改善睡眠和食欲,促进白细胞新生。
冬虫夏草酒:取冬虫夏草数枚,用白酒浸泡7日,每日2次,每次5毫升~10毫升。有滋补肺肾、止血化痰的功效,可治疗肺阴不足、肾阳虚弱、喘咳痰中带血等。
灵芝酒:取灵芝适量,切碎,用白酒浸泡15日以上,每日1~2次,每次10毫升~20毫升。灵芝为滋补强壮、助消化药,故有“主耳聋、制关节、保神、益精气、坚筋骨、好颜色”之说。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灵芝有降低胆固醇、抗动脉粥样硬化、强心、降血糖、保护肝脏等作用。
何首乌酒:取何首乌片适量,切成碎块,用白酒浸泡3日,每日l~2次,每次10毫升~20毫升。可益血气、黑鬓须、悦颜色,久服强筋骨,益精髓,延年益寿。研究证实,何首乌可降低胆固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营养神经及血细胞,促进细胞新生及发育。因此,古人将其视为“返老还童”之品。
枸杞子酒:取枸杞子适量,用白酒浸泡数日,每日2次,每次10毫升~20毫升。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调理虚劳、坚筋耐老、益气养神的功效。古人用其养神健魄,称其为“延年益寿之良药”。
『叁』 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喝酒是不是更容易得
嗜酒与酗酒的区别:
嗜酒、酗酒,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比如说,大家看到两个人一起喝酒,都喝醉了,如果一个是酗酒,另一个是嗜酒,虽然表面现象完全相同,但他们的本质是截然不同的。
酗酒——指的是长期、大量的饮酒;
嗜酒——指的是对酒精失去控制!
长期、大量的饮酒未必是酒瘾患者;偶尔喝酒,未必就不是酒瘾患者。
问题的根本在于,能否控制酒量。如果能控制酒量,即使每天喝、喝的也很多,那么,这是酗酒,而不是嗜酒。
如果喝上一口酒,就无法停止,即使几个月喝一回,这是嗜酒,也就是酒瘾患者。
酗酒是习惯,嗜酒是疾病,不可同日而语。
这里有一个误区,就是说,很多酗酒者戒酒了,所以,大家认为酒瘾患者戒不了酒是意志力、毅力、品质、道德有问题,这是完全错误的。
因为这本身就是两回事,酗酒者戒酒,只是改变一个习惯而已。
而酒瘾患者戒酒,面对的是一种强大的疾病。
记住:嗜酒是一种不可治愈、逐步恶化、足以致命的疾病。
世界上有很多人知道他们生来就不能吃某些食物――牡蛎、草莓、鸡蛋、黄瓜、糖或其它的什么――一旦吃了,身体或许不会太不舒服但可能引发严重的疾病。
这种对食品过敏的人可能会非常自卑,他们时常抱怨造物不公平,让自己丧失了享用美味的能力。
酒瘾患者永远不可能适量饮酒,所以,我们戒酒的目标自然是——终生滴酒不沾!
『肆』 老年人喝酒的好处有哪些
1、适量饮酒抄可防癌
很多人并非死于癌症本身,而是由并发症造成的,当癌症病人饮用适量的酒,就会有效降低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以达到延长生命的作用。所以可以得出结论,适量饮酒是可以降低患癌风险。
2、喝酒能防胃癌
一般认为,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低,营养较差,新鲜蔬菜和水果缺乏,容易得胃癌。此外,情绪忧郁,时生“闷气”,也是一种因素。假如适量或少量饮酒,并伴佳肴,营养水平必然提高,饮酒消忧畅意,解除情绪上的疙瘩。这是防胃癌的良好方法。
3、饮酒可以预防淋巴癌
饮酒者较之不饮酒者患非霍奇金淋巴癌的风险要低约27%。所以适当饮用低度酒可以预防淋巴癌。
『伍』 老年人饮酒注意身体
老年人饮酒的话,确实要非常的注意身体,首先不要喝度数太高的酒,其次,不要喝的太急,喝的太快,要慢慢来,再次不要喝太多,喝一点就可以了
『陆』 经常喝酒的老人,有什么办法控制他们喝多少
平均每天喝酒超过一杯,或一天之内喝酒超过3杯,对于65岁以上的老人来说就是饮酒过量。在这里,一杯的定义是指一罐355毫升的啤酒,或一杯250毫升的红酒,如果是如高度白酒这样的烈酒,那么一杯是指45克左右。 美国科学家是在研究了1.24万名老人之后得出这一结论的。研究表明,约有10%的美国老年人饮酒过量。而这很可能会提高他们摔跤的几率,加速衰老,并影响其他疾病的治疗。同时,也不利于他们的社会交往。 实际上,过量摄入酒精的害处人所皆知。但许多人不了解的是,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他们能摄入酒精的安全上限是如此之低。一周内不超过7杯,一天内不超过3杯的安全界限大约只为年轻人的一半。
『柒』 老年人可以喝酒吗
对老年人来说,**不要常喝酒,因为酒对老年人的身体有不良影响,尤其是有的白酒酒精 浓度高达60 % 以上,长期饮用白酒会导致很多疾病,如胃十二指肠溃疡、血管硬化、酒精中毒性 肝硬化、高血压病等。 另一方面,不少养生专家认为,老年人稍微喝一点葡萄酒、香槟酒、果酒,或者自己家里用糯 米发酵制的甜米:酒,不仅没有坏处,而且还有好处,有舒筋活血、增强食欲、帮助消化、提神壮力的功效。
所以,老年人**不喝酒,或者少喝一些“非烈性酒”,至于烈性酒, 严格一点说,**及早戒饮,放宽一点的话,也少饮为当。 饮酒要有技巧, 对老年人来说,要尽量避免“空腹饮酒”,因为酒在胃中可直接被吸收,空腹 饮酒时,酒精吸收入血颇快,容易发生醉酒,引起头晕、站立不稳、大脑稀里糊涂,甚至发生一些 酒后事故。
比较正确的饮酒方法是,先吃点饭菜和汤类,使胃中有些食物在那里垫着,再慢慢地喝点 酒 ,使酒与原先吃下的食物相混合, 这样吸收就会慢下来不少。如果两人同时饮酒, 饮的量也一 样,空腹的人必定先醉,其道理就是这样。 饮酒的时间,可放在午餐时,餐后应该好好休息一下,然后下午再吃点水果、甜食之类的东 西,可以“解酒”。
晚餐不宜多饮酒,以免过度兴奋,从而导致夜间失眠。 万一醉酒,要及时“解酒”,可以吃些梨、苹果、香蕉、山楂之类的水果,也可以喝白开水,或 适量饮用糖水,都有解酒的功效。
『捌』 为什么中老年人饮酒要适量
1/6
预防心血管病:少量饮用白酒,能够增加人体血液内的高密度脂蛋白,而高密度脂蛋白又能将可导致心血管病的低密度脂蛋白等,从血管和冠状动脉中转移,从而便可有效的减少冠状动脉内胆固醇沉积,预防心血管病的作用。
2/6
消除疲劳和紧张:少量饮用白酒,能够通过酒精对大脑和中枢神经的作用,起到消除疲劳,松弛神经的功效。
3/6
开胃消食:在进餐的同时,饮用少量的白酒,能够增进食欲,促进食物的消化,当然过多饮用会导致肠胃不适。
4/6
驱除寒冷:白酒含有大量的热量,饮入人体后,这些热量会迅速被人体吸收。
5/6
舒筋活血:中医认为,白酒具有舒筋通络、活血化淤的功效。这一功效早已在我国民间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6/6
促进新陈代谢:白酒对于含有较多的酒精成分,且热量较高,因而能够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对全身皮肤起到一定良性的刺激作用,从而还可以达到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这种良性的刺激作用还能欧作用于神经传导,从而对于全身血液都能有一定良好的贯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