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老年人糖类使用原则

老年人糖类使用原则

发布时间:2022-01-03 22:17:34

老年人的膳食原则有哪些

老年人的膳食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在种类上多样,多样化的饮食能够保证充足全面的营养,做到营养均衡。

2、坚持饮食的规律性,进食要定时定量。老年人的消化系统有不同程度的衰退,食用过多过杂的食物或者不规律,容易造成消化系统的负担,引起脾胃功能紊乱。

3、多食用豆制品、奶制品。随着人的衰老,老年人的身体成分发生改变,骨组织矿物质和骨基质均减少、骨密度降低、骨强度下降,摄人充足的奶类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和骨折。大豆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大豆异黄酮和大豆皂苷可抑制体内脂质过氧化、减少骨丢失,增加冠状动脉和脑血流量,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

4、主食粗细结合,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加快食物通过胃肠道,对人体具有相当重要的生理作用。

老年人咀嚼功能和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许多老年人易发生便秘,患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危险性增加。因此老年人选择食物要粗细搭配,食物的烹制宜松软易于消化吸收,以保证均衡营养,促进健康,预防慢性病。

5、饮食清淡、少盐。老年人是高血压、糖尿病的高发人群,在饮食中尤其要注意清淡,少食肥腻、煎烙、油炸、坚硬、生冷以及不易消化之物。

(1)老年人糖类使用原则扩展阅读

人体衰老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过程。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容易发生代谢紊乱,导致营养缺乏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性增加。合理饮食是身体健康的物质基础,对改善老年人的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㈡ 老年人膳食营养应遵循的原则

老年人膳食营养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在种类上多样,多样化的饮食能够保证充足全面的营养,做到营养均衡。
2、坚持饮食的规律性,进食要定时定量。老年人的消化系统有不同程度的衰退,食用过多过杂的食物或者不规律,容易造成消化系统的负担,引起脾胃功能紊乱。
3、多食用豆制品、奶制品。随着人的衰老,老年人的身体成分发生改变,骨组织矿物质和骨基质均减少、骨密度降低、骨强度下降,摄人充足的奶类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和骨折。大豆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大豆异黄酮和大豆皂苷可抑制体内脂质过氧化、减少骨丢失,增加冠状动脉和脑血流量,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
4、主食粗细结合,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加快食物通过胃肠道,对人体具有相当重要的生理作用。
老年人咀嚼功能和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许多老年人易发生便秘,患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危险性增加。因此老年人选择食物要粗细搭配,食物的烹制宜松软易于消化吸收,以保证均衡营养,促进健康,预防慢性病。
5、饮食清淡、少盐。老年人是高血压、糖尿病的高发人群,在饮食中尤其要注意清淡,少食肥腻、煎烙、油炸、坚硬、生冷以及不易消化之物。

㈢ 老年人选择用药的原则有哪些

老年人用药基本原则:
一、选用合适药物。诊断一经确立,首先权衡治疗药物的利弊,不仅要考虑到即时的治疗效果,也要考虑持续用药可能带来的不安全因素。此外,在多药合用时,更应想到可能会发生药物有害的相互作用。
二、掌握最佳的用药剂量。一般要求是:从50岁开始,每增加1岁应减少成人用量的1%;60岁以上,用成人剂量的1/3; 70岁以上,用1/4; 80岁以上,用1/5。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到最佳剂量,加强血药浓度监测。
三、避免不适用药物。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抗病与承受药物的能力俱下降,故在使用药物时,应当非常慎重,努力避免不适用药物。

四、警惕合用药物的不良反应。颈肩腰腿痛病人常用的非甾体药与解热镇痛药,若合用会引起不少反应。如阿司匹林与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合用,可使抗凝作用增强,引起溃疡出血;阿司匹林与皮质类固醇合用,更会致溃疡出血;阿司匹林与氨甲蝶呤合用,可使后者的骨髓抑制作用加重;阿司匹林与口服降糖药合用≯可加剧低血糖反应等。由于老人慢性病多,合用多种药物的现象较为普遍,因而必须警惕合用药物的不良反应。
五、控制特别慎用的药物。一些颈肩腰腿痛老人,常伴肝血流量减少,且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因而在用药后可使某些药物的排泄延缓,清除率下降,造成药物在血中的浓度升高,进而使药物在体内积蓄中毒。因此,在对腰腿痛伴中枢神经系统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用药时,应特别谨慎。
男性老人还多患有前列腺增生症,如使用了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就会使已有的排尿不畅更加重。利尿剂常可导致老年人低血容量、低血钾、低血压和血管栓塞。过强的利尿作用,也可使前列腺增生的老年腰腿痛病人产生尿潴留。老年人免疫功能减退,当合并严重感染时,即使致病菌体外药敏试验敏感,也有可能出现抗菌药物治疗失败的情况,此时,有必要并用两种抗菌药,以增强抗菌能力。还有安眠药、抗焦虑抑郁药和补品等,均应慎用。

㈣ 老年人糖尿病饮食有什么原则

1.控制热量摄入,正常体重者一般可按每公斤体重105~126千焦(25~30千卡)给予,并可依据劳动强度不同作适当调整。对于肥胖病人应逐渐控制热量,使其体重下降至正常体重。
2.在控制总热能的前提下,碳水化合物的热能比可保持在65%左右,即热能比可不过多限制。重要的是要严格限制单糖类的摄入,如蔗糖、麦芽糖、葡萄糖、果糖等以及含这些糖类较多的食品,而对米、面等主食及含淀粉类多糖较多的食品则不必过分限制,这样做可改善糖耐量,降低血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提高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并能防止体内脂肪过度动员,导致酮症酸中毒。
3.供给充足的蛋白质,可把蛋白质的热能比提高到15~20%,但并发肝昏迷、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应另当别论。
4.脂肪摄入量可占热能的20~25%,要限制动物性脂肪及含饱和脂肪酸高的脂肪摄入,胆固醇应限制在每日300毫克以下。
5.保证从膳食中提供丰富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等B族维生素,以促进碳水化合物代谢。注意提供含钙、磷、锌、铬、铜、碘等丰富的食物。
6.保证足够数量的膳食纤维,具有降血糖及改善糖耐量的作用。糖尿病病人食用豆胶、果胶有显著疗效。
7.餐次分配,属胰岛素依赖型病情稳定的,早、午、晚餐及睡前加餐,按2/7、2/7、2/7及1/7比例分配热能;而病情不稳定的,早餐、加餐、午餐、加餐、晚餐、睡前加餐,按2/10、1/10、2/10、1/10、3/10、1/10比例分配热能。非胰岛素依赖型病人可按早、午、晚餐2/7、2/7、3/7或1/5、2/5、2/5或1/3、1/3、1/3的比例分配热能。

㈤ 老年人的饮食原则有哪些

老年人的饮食和营养摄取需要特别关注,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性及各项营养需求,营养专家归纳出以下10项适用老年人的饮食原则。
(1)少食多餐,以点心补充营养。老年人由于咀嚼及吞咽能力都比较差,往往一餐吃不了多少东西,而且进食时间又拖得很长。为了让老年人每天都能摄取足够的热量及营养,营养师建议,不妨让老年人一天分5~6餐,在三次正餐之间另外准备一些简便的点心,像低脂牛奶泡饼干(或营养麦片)、低脂牛奶燕麦片,或是豆花、豆浆加蛋,将切成小块的水果或水果泥拌酸奶食用等。
(2)以豆制品取代部分动物蛋白质。老年人必须限制肉类的摄取量,一部分的蛋白质来源应该以豆类及豆制品(如豆腐、豆浆)取代。老年人的饮食内容里,每餐正餐至少要包含170克质量好的蛋白质(如瘦肉、鱼肉、蛋、豆腐等),素食者要由豆类及各种坚果类(花生、核桃、杏仁、腰果等)食物中获取优质蛋白质。
(3)主食加入蔬菜一起烹调。为了方便老年人咀嚼,尽量挑选质地比较软的蔬菜,如番茄、丝瓜、冬瓜、南瓜、茄子及绿叶菜的嫩叶等,切成小丁块或是刨成细丝后再烹调。如果老人家平常以稀饭或汤面作为主食,每次可以加入1~2种蔬菜一起煮,以确保他们每天至少吃到500克的蔬菜。
(4)每天吃350克水果。水果是常被老年人忽略的食物。一些质地软的水果,如香蕉、西瓜、水蜜桃、木瓜、芒果、猕猴桃等都很适合老年人食用。可以把水果切成薄片或是以汤匙刮成水果泥食用。如果要打成果汁,必须注意控制分量,打汁时可以加些水稀释。
(5)补充维生素B。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维生素B与老人易患的心血管疾病、肾脏病、白内障、脑部功能退化(认知、记忆力)及精神健康等都有相当密切的关联。无论生病、服药或是手术过后,都会造成维生素B大量流失,因此对于患病的老年人来说,需要特别注意补充维生素B。
没有精加工的谷类及坚果中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所以在为老年人准备三餐时,不妨加一些糙米、胚芽等和白米一起煮成稀饭,或者也可以将少量坚果放进搅拌机里打碎成粉,加到燕麦里一起煮成燕麦粥。
(6)限制油脂摄取量。老年入摄取油脂要以植物油为主,避免肥肉、动物油脂(猪油、牛油),而且也要少用油炸的方式烹调食物。另外,甜点糕饼类的油脂含量也很高,尽量少让老人家吃这一类的高脂肪零食。最好多元不饱和脂肪(如玉米油、葵花子油)和单元不饱和脂肪(如橄榄油、花生油)轮流换着吃,这样比较能均衡摄取各种脂肪酸。
(7)少加盐、味精、酱油,善用其他调味方法。味觉不敏感的老年人吃东西时常觉得索然无味,食物一端上来就猛加盐,很容易吃进过量的钠,埋下高血压的隐患。
可以多利用一些具有浓烈味道的蔬菜,例如香菜、香菇、洋葱,用来炒蛋或是煮汤、煮粥。利用白醋、水果醋、柠檬汁、橙汁或是菠萝等各种果酸味,也可以变化食物的味道。一些中药材,尤其像气味浓厚的当归、肉桂、五香、八角或者香甜的枸杞、红枣等取代盐或酱油,丰富的味道有助勾起老年人的食欲。
(8)少吃辛辣食物。虽然辛辣香料能引起食欲,但是老年人吃多了这类食物,容易造成体内水分、电解质不平衡,出现口干舌燥、火气大、睡不好等症状,所以少吃为宜。
(9)白天多补充水分。因为担心尿失禁或是夜间频繁跑厕所,不少老年人整天不大喝水。其实应该鼓励老人在白天多喝白开水,也可泡一些花草茶(尽量不放糖)变化口味,但是要少喝含糖饮料。晚餐之后,减少摄取水分,这样就可以避免因夜间上厕所而影响睡眠。
(10)每天服用一颗复合维生素补剂。老年人的个体差异很大,加上多数人要长期服药,所以每个人需要额外补充的营养素也大不相同。让老年人每天服用一颗复合维生素补剂是最基本且安全的强化营养方法,尤其可以补充老年人特别需要的维生素 B、抗氧化维生素C及维生素E、维持骨质的钙、增强免疫力的锌等。不要擅自服用高剂量的单一补充剂,尤其是脂溶性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吃得过多会累积在体内,甚至引发毒性。

㈥ 老年人的膳食原则是什么

老年人的膳食原则是什么?老年人的扇子应该吃些软。食品。比如小米粥,大米粥。

㈦ 老年人用药应遵循哪些原则

老年人用药应该遵守以下原则

■避免不必要的用药

老年人应尽量少用药物,切忌不明病因就随意滥用药物,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延误疾病治疗。老年
人因衰老产生的改变和疾病之苦,有些可以通过饮食(低脂、少盐、少糖、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和生
活方式
(
起居有序、心情愉快、适当体力和脑力活动
)
的调整,以及不良习惯或危险因素(吸烟、酗酒、偏
食、肥胖等)的纠正,达到身体健康、减少病痛、延缓衰老的目的。坚持适当的户外活动,保持乐观心态,
防病于未然往往胜过吃药。

■选用药物忌品种过多

老年人因多病,治疗时用药的品种也较多,约
1/4
老年人同时服用
4~6
种药,因此药物副作用发生
率也较大,约
15%
,且发生率与用药种数成正比。多种慢性病综合治疗时,用药品种应少而精,一般不超

5
种。尽管老年人患病时可并发多种病症,但应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合理用药。一般先服用急重病症的
治疗药物,待病情基本控制后,再适当兼顾其他方面的药物。谨防出现服药一大把,样样病都一起治的现
象。

■掌握最低有效用药剂量

老年人的用药剂量应根据年龄、体重和体质情况而定。由于老年人对药物耐受力差、个体差异大、
半衰期延长,对老年人用药剂量必须十分慎重。
60
岁以上老年人的用药剂量为成年人的
3/4
,而中枢神经
系统抑制药,应当是成年人剂量的
1/2

3/4
作为起始剂量。为慎重起见,对老年人的用药最好从小剂量
开始,如能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则可更准确地根据个体差异调整用药剂量。

■选择适宜的用药时间

掌握好用药的最佳时间可以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老年人一般都患有健忘症,常常忘了服
药或不按时服药,为防止这一情况,老年人应当在家属、亲友的协助和监护下用药。按医嘱服药是提高疗
效和避免意外事故发生的重要保证。

■选择简便、有效的给药途径

口服给药是一种简便、安全的给药方法,应尽量采用。急性疾患可选择注射、舌下含服、雾化吸入
等给药途径。根据老年人的特点适当选择剂型与包装,从各方面注意,便于给药方案的落实,必要时给予
指导或监督。选择便于老年人服用的剂型。有些老年人吞服片剂或胶囊有困难,尤其是剂量较大或药物种
类较多时更难吞服,可能时选用颗粒剂。

■遵从医嘱忌有病乱投医

有些老人凭借自己“久病成医”的经验,不经确诊就随便用药或加大用药剂量,这种做法对体质较
差或患多种慢性病的老人尤为危险。有的老年人看别人用某种药治好了某种病便效仿之,忽视了自己的体
质及病症的差异。老年人得病,长期、慢性是其特点之一,因此易出现乱投医现象。那些未经验证的秘方、
单方,无法科学地判定疗效,凭运气治病,常会延误病情甚至酿成药物中毒,添病加害。建议大家一旦身
体出现不适,尽量去医院看医生,先弄清楚病情,再对症下药。

■不要轻信广告宣传忌滥用补药

体弱的老年人可适当辨证用些补虚益气之品,但若为补而补,盲目滥用,很可能适得其反。还有的
老年人听信广告用药,今天见广告说这种药如何如何好,便去药店买来这种药吃,明天又听说那种药如何
如何,便又改用另外一种药,药品种不定,多药杂用,不但治不好病,反而容易引起毒副作用

㈧ 老年人的护理原则是哪些

评估老年人现存的活动能力。进行基本的身体检查,包括心血管系统、骨骼系统、神经系统,特别是老年人的协调情况及步态。了解老年人的病史,评估其活动耐受力。收集老年人的用药情况,以作为老年人活动后计划的准备。活动的设计应符合老年人的兴趣,而且是老年人做得到的。与老年人共同制定活动目标,例如老年人希望的是恢复自我照顾能力,或是增加对活动的耐受力。活动之前应该做热身运动,至少10分钟,以减少肌肉系统受伤的概率,活动后应该慢慢减缓再停止,不可立即停止。

㈨ 老年人用药原则有哪些

大家都知道,老年人有个特点:那就是普遍比较“迷信”各种保健品,这个问题也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了,可是仍有很多老年人仍在“执迷不悟”。这里再强调一次:保健品不是药品,起不到任何的医疗作用,至于是否能起到保健作用,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基本没啥用处。问题是,起不到保健作用也就罢了,会不会起到副作用呢?这个也无法回答,因为它里面究竟放的是什么东西?是否含有了有害成分?谁也不知道。

以上是一些比较主要的用药原则,老年人要尽量遵从。药物不是其他的食物,吃不好不但治不了病痛,还容易造成新的伤害。另外,作为家属,一定要照顾好老年人,提醒、监督他们按时吃药,这样才能更快地恢复健康。

㈩ 老年人糖尿病饮食原则有哪些

1、 高血糖患者的主食一般以米、面为主,但是,粗杂粮,如燕麦、麦片、玉米面等,有较多的无机盐、维生素,又富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具有减低血糖作用,对控制血糖有利。
2、 高血糖患者的蛋白质来源,大豆及其豆制品为好,一方面,其所含蛋白质量多质好;另一方面,其不含胆固醇,具有降脂作用,故可代替部分动物性食品,如肉类等。
3、 高血糖患者在控制热量期间,仍感饥饿时,可食用含糖少的蔬菜,用水煮后加一些佐料拌着吃。由于蔬菜所含膳食纤维多、水分多,供热能低、具有饱腹作用,是高血糖患者必不可少的食物。
4、 禁用食物有:白糖、红塘、葡萄糖及糖制甜食,如糖果、糕点、果酱、蜜饯、冰激凌、甜饮料等。另外,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土豆、山药、芋艿、藕、蒜苗、胡萝卜等少用或食用后减少相应的主食量。
5、 富含饱和脂肪酸的猪油、牛油、洋油、奶油、黄油等少用,最好不用。可用植物油代替部分动物油,花生、核桃、芝麻、瓜子中含脂肪也相当多,尽量不吃或少吃或减少油类摄入。
6、 蛋黄和动物内脏如肝、脑、腰等含胆固醇相当高,应尽量少用或不用。
7、 水果中含葡萄糖、果糖,能使血糖升高,故在血、尿糖控制相对稳定时,空腹血糖<7.8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时,可在两餐或临睡前食用,但也要减少相应主食。
8、 酒类,主要含酒精,产热高,而其他营养素含量很少,故不饮为宜。
9、 高血糖患者的饮食除控制总热卡外,还应做到食品多样化,但因为限制糖、盐,使菜肴味道较单一。针对这一点,市场上生产了多种甜味剂如甜味菊、甜味糖,其不产热、不含任何营养素,近两年有一种甜味剂为蛋白糖,其有氨基酸组成,也不产热,无任何副作用,是目前较理想的甜味剂,如纽特糖、元真糖。
10、对于胰岛素依赖型的患者,同样需要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严格执行饮食控制,对肥胖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的高血糖患者,除了较严格的饮食控制外,忌食动物内脏、蛋黄、鱼子等,严格控制动物油如黄油、猪油、牛油等,其中的饱和脂肪酸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不利。
11、对于合并肾脏功能不全的高血糖患者,除控制总热量外,应根据病情注意少盐,无盐或少钠及蛋白质的摄入量,蛋白质供应不宜过高,并且忌食豆制品,对于尿毒症应低蛋白饮食,蛋白质每天在30克左右,主食以麦淀粉代替米、面、蛋白质供给首选优质蛋白质,如牛奶、鸡蛋、瘦肉等。
同时,如果你家老人因血糖高长期吃西药,那么建议你用饮食搭配来控制血糖,多吃粗粮,少吃高糖高淀粉(稀饭,蛋糕食品),外加多加强身体抵抗力,多运动运动,你还可以配合医嘱服用洗胰清糖素,一方面可以调节身体的血糖代谢平衡,一方面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西药对器官特别是胰岛和肾脏肝脏的损害,我外公就是这么吃,现在血糖控制在5.8后就不吃其他降糖药了,现在肾调理的不错,现在尿频尿多的情况改善很多

阅读全文

与老年人糖类使用原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务员平均养老金 浏览:577
养老保险费率等于 浏览:284
怎么p图修改体检数值 浏览:187
长寿路去虹口足球场怎么走 浏览:827
社区举办老年人茶话会活动方案 浏览:410
养生的主食是什么 浏览:237
六月份如何养生 浏览:191
老年人怎么写辞职报告 浏览:326
武汉灵活就业人员女性退休年龄 浏览:378
28岁血压6090 浏览:102
2019年农村养老保险咋交 浏览:901
武汉全身体检有哪些 浏览:395
父母如何跟着孩子移民美国 浏览:384
河南退休中人工资什么补发 浏览:394
加拿大老年公寓 浏览:608
养老机构业务管理规范 浏览:221
属龙孝顺父母 浏览:552
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关爱同学 浏览:200
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机构 浏览:23
北大深圳医院入户体检多少钱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