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法院指定老年人监护人

法院指定老年人监护人

发布时间:2021-12-18 06:28:58

A. 想问老年人指定监护人

你好,我来国民法通则第十七条规定源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亲属; (五)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
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需要指定监护人,由街道居委会或者单位的人指定。

B. 老人的监护人法律是怎么定的

首先,目前抄的民法通则并没有对除精神袭病人、痴呆人以外的成年人监护人进行规定。
民法通则第十七条 【精神病人的监护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
(一) 配偶;
(二) 父母;
(三) 成年子女;
(四) 其他近亲属;
(五) 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没有第一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其次,10月1日施行的民法总则对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进行了规定
民法总则第二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C. 法院指定监护人需要什么程序

法院指定监护人的程序:
1、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
2、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3、确定监护人的范围;
4、各位有监护资格的主体表达自己的意愿;
5、征求被监护人的意见,确定监护人。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三十条
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协议确定监护人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第三十一条第一款
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D. 在什么情况下法院可以指定监护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三)成年子女;(四)其他近亲属;(五)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E. 人民法院指定监护人程序是怎样的

当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监护人指定有争议时,需要通过诉讼来解决,有人民法院来指定监护人。法院在指定监护人时,要按照相应的原则。那么人民法院指定监护人程序是怎样的呢?下面的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民法院指定监护人程序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的确定程序
关于法定代理人的确定问题,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法定代理人之间互相推诿代理责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为诉讼。为进一步细化指定程序,本解释规定如下:
第一,事先没有确定监护人的,可以由有监护资格的人协商确定。即先确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随之确定了代为其参加诉讼的法定代理人。对此,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十七条分别规定了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监护人的确定范围。人民法院可以从此范围中按照法定顺序予以确定相应的监护人;
第二,有监护资格的人对监护人确定一事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在他们之中指定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对此,《民通意见》作了详细规定;
第三,当事人没有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二款或者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监护人的,可以指定该法第十六条第四款或者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的有关组织担任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即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在该情形下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监护人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2、不能作为诉讼代理人的情形
诉讼代理制度是各国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所谓诉讼代理,通说认为,是指诉讼代理人基于法律的规定或者当事人的授权,代理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实施诉讼行为的一种法律行为。具有如下特征:
(1)代理行为以作为被代理人的当事人名义实施;
(2)代理人具有法律规定的诉讼行为能力;
(3)代理行为不超过代理权限范围;
(4)其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
(5)在同一诉讼中只能代理一方当事人进行诉讼,而不能代理双方当事人。
人民法院是可以指定监护人的,有监护资格的人对监护人确定一事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在他们之中指定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从规定范围中按照法定顺序予以相应的监护人。还有其他相关问题想要了解,欢迎咨询的免费法律咨询。
延伸阅读:
指定监护人申请书
法院指定监护人的程序是怎样的
被指定监护人的继承权力

F. 几年前老人自己指定的监护人,法院认可吗

子女是法定监护人,你提及的条文是法定监护人以外的情况。
《生活安排》出自个人,没有不妥。法院会采纳。
子女可以作为老人的法定监护人起诉,赡养老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老大有权利要,其他子女有义务给,至于法院支持多少就要看法官判决了。

G. 法院指定监护人的手续

法院指定监护人流程:
1、事先没有确定监护人的,可以由有监护资格的人协商确定;
2、有监护资格的人对监护人确定一事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在他们之中指定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三十一条
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在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指定监护人。
依据本条第一款规定指定监护人前,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处于无人保护状态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法律规定的有关组织或者民政部门担任临时监护人。
监护人被指定后,不得擅自变更;擅自变更的,不免除被指定的监护人的责任。

阅读全文

与法院指定老年人监护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退休金2016细则 浏览:142
父母没有义务还款怎么办 浏览:228
养老院实践职位有哪些 浏览:316
嫁出去的女儿一年孝敬父母多少钱 浏览:978
沈阳市铁西区有几个老年大学 浏览:328
老年大学的社会背景音乐 浏览:11
养生补什么元素好 浏览:34
滨州退休教师工资发放标准 浏览:815
老人家喊天 浏览:451
体检报告中若单发是什么意思 浏览:297
养老保险自己交怎么算退休 浏览:302
重阳节风俗ppt 浏览:343
明孝宗孝顺 浏览:696
孝顺初中考得怎么样 浏览:550
重阳节画些什么 浏览:721
孩子孝顺父母的感想 浏览:548
东镇养老院多少钱 浏览:346
公司购买养老保险是什么 浏览:235
个人缴养老金退休金多少 浏览:228
老年人腿疼gnc吃什么 浏览: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