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老人家可以做深蹲吗
关于深蹲,先讲深蹲比较重要的两点:模式与力线,掌握这两个点基本就学会了深蹲这个动作,再去抠一些细节,比较后增加你的深蹲重量。
模式:端先你要知道你的髋关节和膝关节在哪儿,它们能做什么。理论上应该是膝关节随髋关节启动而启动,而实际上髋关节与膝关节几乎是同时启动。但是你在初期深蹲的时候也该有一个先屈髋的意识,也就是指有一个先往后的意识,想象自己屁股下有一个凳子,你不需要挪动脚就能坐下。(深蹲幅度需要至少你的髋关节与膝关节水平甚至低于膝关节,具体幅度可以一直到你的骨盆还没有开始翻转的时候,具体下文会谈)
力线:你只需要注意无论何时,蹲下起身你的膝盖和脚尖都一定要对位,也就是膝盖和脚尖一个方向,一般是脚中间为标准看是外八30度,两只脚呈60度。如果你经常是内八深蹲并且没有不适,恭喜你!作死但还没死!这里举个例子,像篮球运动员,他们经常会需要经常变向。膝盖已经转过去了脚还留在原地,这样是一个剪切力,对你的膝盖非常的不好!
深蹲时这两点同时进行,你就是一个比较正确的深蹲。为什么说是比较正确呢,因为做到这些你还并不够优秀。接下来讲一些我的个人经验以及细节。
首屈一指点杆位:一般大致分为两种杆位,高杆、低杆。
高杆:也就是正常杆位,普遍大家用的都是高杆,优势是容易操作。
低杆:就是基本放在三角肌后束上,甚至更低,能多低这个和个人柔韧性有关,优势是大部分人用低杆位蹲的能更蹲的重一点,原因?就是力距变短了但是不容易操作,并且手腕压力非常大,很多人柔韧性都不够。力量举基本都是低杆位,他们可以非常低。
然后是高低杆位的躯干与小腿位置,端先是高杆位,高杆位蹲到你比较低时应该是躯干与小腿完全平行。低杆位蹲到你比较低时应该是躯干与小腿延长线重合,大概是一个锐角。也就是说你的身体前倾了更多。
比较后站距,我喜欢一个比髋略宽比肩窄的距离。力量举选手们会采取一些肩宽距离甚至更宽,因为他们为了减少杠铃移动形成从而更容易的达到理想成绩。总之不要太宽或太窄,有一定水平后你可以去针对训练目的决定你的站距。
本人首屈一指次用自由深蹲也就是去年8月2日,106.5kg蹲了12个。“骗人!你哪来多出来的3斤?”我那个健身房800一年哈…杆儿净重33斤,还是根弯了杆。我是从上斜卧推架扛出来,一路后退一米五才能开始蹲,条件挺艰辛的,挺怀念那个被我拉断三个器械的健身房。在今年5月27号,又是一根超难使的杆儿,不过九个多月后,160kg我蹲了9个,中间这段时间也有停训过(体重80kg、髋关节低于膝关节,渣渣键盘侠们金口勿开)是的,天赋!
偏了偏了,说什么来着,讲完高低杆位现在讲深蹲的执行步骤。
首屈一指步:应该先抓住杆调整距离是否对称,你是否完全在杠铃中间,你这样你两边挂的片才能稳。如果是低杆位你应该收紧肩胛骨并且尽量的找一个你舒服的握距。
第二步:你的脚掌应该在杠铃杆正下方,目视前方,深吸一口气屏住,起杆。注意尽量是顶髋起杆,再后撤,脚后跟尽量不要离地往后挪步子,别特么跟正常走路一样往后撤,这样你会花大量精力去稳住才能继续。
第三步:稳住一小会儿,正常呼吸,然后深吸气,就像你这辈子吸比较后一口气一样,然后!别吐别吐,屏住呼吸,腹部往外撑,就是腹部发力。这个呼吸过程有个学名叫“瓦式呼吸”。
第四步:同时操作上面讲的两点,开始下蹲,什么你换气了?你需要屏住一口气下蹲起立后再吐掉,稳住然后正常呼吸,比较后再重复上面步骤。记住这个呼吸模式,先稳住正常呼吸、吸大口气屏住、深蹲完毕、换气、稳住、正常呼吸、重复。若是较轻重量,可以用离心时吸气向心吐气。记住深蹲腹部是需要发力的,这样才能减少你的腰椎段竖脊肌的受力。
咱们还要讲一下护具,主要是腰带。
腰带并不是必不可少,在你动作模式正确的情况下,你的腰不酸,那你就不需要用上腰带,你需要让你的核心也受到锻炼。大重量一定要腰带,腰带这东西就相当于给你多加了一层腹肌,因为脊柱这一段是没有任何保护的,你只能通过核心肌群来实现一个腹内压,这样你才是安全的,腰带就是再加一层腹内压。我首屈一指条腰带在淘宝一百多买的,到现在还不舍得换,其实我现在的重量它早就坚持不住了,太薄了。
比较后讲一下骨盆翻转的问题,民间叫屁股眨眼来着。
深蹲时骨盆翻转本质是因为髋关节及周围肌肉韧带柔韧性不足,大部分人群由于长期缺乏运动或是长期没有去做一些伸展运动,导致髋关节变得僵硬,从而导致在下蹲为了蹲的更低,导致腰部的代偿于是下蹲到一定幅度时骨盆开始后倾。如果你有这种问题,那么你蹲到一个骨盆快要翻转但是还没翻转的角度即可。再就是多练多拉伸放松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有一大部分人深蹲时会被迫脚后跟离地。这就是一个足背屈受限,身体将会以代偿的方式继续进行深蹲,代偿还是会出现在腰椎段,就是你身体会比正常角度往前倾。足背屈受限分先天的和后天的,先天的该吃啥吃啥吧,后天的需要多压脚踝,每天压,深蹲前多压,坚持,不要多久你就能正常了,相信我的话,我已经改善了不少人甚至在短期内完全正常。至于如何辨别先天后天,绝大部分人都是后天的,先压了再说。大家也许会注意到我说了这么多没有提到深蹲膝盖超不超脚尖的问题。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世纪之争,一定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棒子打死说超或者不超的都是不负责任。技术动作,身体结构,动作幅度,关节的活动度,身体柔韧性等都会影响到比较终结果,完全可以单拿出一篇来讲这个问题,本篇就不过多解析了。
㈡ 怎样为卧床老人翻身
1.准备翻身体位——仰卧位
首先,先将病人两手交叉放在腹部,接下来,将两腿内屈膝。
2.协助病人翻身侧卧
操作者容在将前臂伸入病人肩颈下方时,可两手协力完成,以保护操作者手臂。挪动病人时,避免拖、拉、拽,以免伤害病人皮肤,必要时,可找人帮忙,以保护病人和操作者。翻身之后,使病人上腿向前方屈膝,下腿伸直略弯曲,避免腿部受压。
3.提高病人舒适度
为病人摆放枕头,可以提高病人侧卧的舒适度和稳定性,两膝间的枕头还可以防止两腿间相互受压及摩擦。注意,在两膝间摆放枕头时,不要让病人上腿的脚部悬空,足部应放置于软枕之上,以免造成足下垂或足内翻。
翻身的间隔时间,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和皮肤受压情况来决定,一般白天每2小时翻身一次,夜间不超过3小时翻身一次。
㈢ 瘫痪老人挪一下很费劲,怎么办
每日定时帮助病人翻身拍背4~6次,每次拍背10分钟左右。为了防止褥疮多给老人翻翻身,最少1小时一次,现在也有很多人用小棉 袄翻身护 理床给老人翻身,白天按遥控器翻身,睡觉的时候定时整体翻身。
还可以用百倍特起床器,老年人使用很方便,是电动遥控的,一键升降。
㈣ 辅助老年人行走的工具
辅助老年人行走的工具有拐杖,助行器,还有比较安全一点的就是移位机,移位机配上行走吊具,就可以实现辅助老年人行走了,基座带4个万向轮,吊具束在腰上,不会出现打滑摔跤的可能性,安全可靠。
㈤ 老人卧床如何搬运
●技能:徒手扶抱搬移卧床老人
●目的:安全移动老年人,增加老年人的活动范围,满足老年人社交和户外活
动需要。
一、操作过程:
1.检查轮椅,特别注意车闸、轮胎、脚踏板、安全带是否完好。可正常使用后
推至床尾,使轮椅椅背与床尾呈40°-45°角,轮椅放置于靠近住户坐位的健侧。
2.翻起脚踏板,拉车闸固定好轮椅.征得老人同意合作,调整老人体位。掀开被子至床尾,协助老人穿好衣服,
将双腿并拢垂至床边。
4.帮助把双腿垂到床下,辅助者一手向上托起老年人的肩部,一手向下压老人
的臀部,协助老人缓慢坐起。
5.协助老人坐于床边,帮助穿好舒适的鞋子。6.扶老人双足着地,躯干前倾。
7.照护员面向老人站立,用双膝夹紧老人双膝外侧以固定,让老人双手搂抱护
理者颈部,并将头靠在护理者靠近轮椅侧的肩上。
8.双手托扶老人髋部,微后蹲,同时向前,向上立老人,使老人完全离开床并站
住。9.老人站稳后,照护员两腿分开,一腿在前,抵住老人对侧膝部,另一脚在后,
以后足为轴旋转躯干,使老人臀部正对轮椅正面,然后使老人慢慢曲膝,平稳坐至轮椅上。
10.请老人双手扶轮椅扶手,尽量向后坐,翻下脚踏板,放上双脚。
11.如果天气寒冷,考虑保暖问题,盖好被子或毯子,就可以推至目的地了。
二、注意事项:
1.操作中要注意老人的安全、稳定性、舒适与保暖,动作轻稳,并注意保护自
身腰部。2.搬运老人时,应尽量使老人的身体靠近搬运者,以便稳定和省力。
3.推车速不宜过快;推车进门时不可用车撞击房门;如移动有意识障碍的老人
应另有其他人的帮助,以防发生意外。
4.推轮椅运送老人时,应随时观察老人。
照护的精心程度关系着卧床老人的生活质量,希望以上小知识能对您有所帮助!
㈥ 如何帮助卧床老人翻身
对于长期卧床的老人,要使用气垫床,使受压部位气血运行通畅,但是仍需要定时内翻身。容白天每2小时翻身一次,夜间不超过3小时翻身一次,制作翻身记录卡,时间、体位、皮肤情况及时记录,保证按计划的实施。因老年人皮肤弹性差,特别是长期疾病消耗,病人消瘦,皮下脂肪少,肌肉萎缩,翻身时应特别小心,宜两个人合作,动作轻柔、准确,避免拖、拉、推,减少皮肤摩擦,同时应保持床铺清洁、平整、无碎屑,避免皮肤与碎屑及床单褶皱产生摩擦。翻身前应先拍背,嘱其咳嗽,再让老人饮温开水1-2口,再次翻身均应检查受压的骨突部,以便及时了解皮肤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受压的骨突部位,作局部按摩或使用气垫等措施以预防压疮。
㈦ 老年人无意识原地打转怎么回事
白肌病:本病常发生于体质健壮的仔猪,有的病程较短,突然发病。发病初期表现精神不振,猪体迅速衰退,往往出现起立困难的病状,病势再发展,则四肢麻痹。呼吸不匀、频数,心跳加快,体温无异常变化。病程为3-8d,最后倒毙。也有的病例不出现任何病状,即迅速死亡。病猪主要表现食欲减少,精神沉郁,呼吸困难。病程较长的,表现后肢强硬、拱背,站立困难,常呈前腿跪立或犬坐姿势。严重者坐地不起,后躯麻痹表现神经症状,如转圈运动,头向一侧歪等,呼吸困难,心脏衰弱,最后死亡。患病仔猪,精神不振,怕冷,喜卧。走路打晃,四肢强硬,站立困难。心跳和呼吸快而弱。有的前腿跪地,有的犬坐势,卧地不起,呼吸困难,心脏衰弱,最后死亡。 建议你参考下李氏杆菌:本病主要表现为败血症和脑膜脑炎症状。败血型和脑膜炎型混合型多发生于哺乳仔猪,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至41~41.5℃,不吮乳,呼吸困难,粪便干燥或腹泻,排尿少,皮肤发紫,后期体温下降,病程1~3天。多数病猪表现为脑炎症状,病初意识障碍,兴奋、共济失调、肌肉震颤、无目的地走动或转圈,或不自主地后退,或以头抵地呆立;有的头颈后仰,呈观星姿势;严重的倒卧、抽搐、口吐白沫、四肢乱划动,遇刺激时则出现惊叫,病程3~7天。较大的猪呈现共济失调,步态强拘,有的后肢麻痹,不能起立,或拖地行走,病程可达半个月以上。
㈧ 老年人用的逐步机;升高助步器 。
使用助步器,应该经常检查助步器腿的胶皮垫,如有破损及时更换,否则容易不稳或打滑。
使用助步器行走时,应将助步器向前挪一步,确定其四脚落实,然后握住助步器上面的支撑扶手将伤腿移到助步器的中间部位。当你抬起好腿时手直着向下压扶手,这样可以和伤腿相平衡。
需要坐下时,使用者要慢慢向后移,直到碰到椅子。用手向后摸,找到椅子后慢慢坐下。站起时用手臂的力量抓住扶手站起来,不要向后拉或倾斜助步器。
此外,专家提醒,不要用助步器上下楼梯或乘滚梯。
㈨ 挪步是什么意思
前后或左右走小步。
㈩ 85岁老人走路爱往左倾斜,肩膀一高一低,走路不稳,腿没劲,走路很慢,慢慢挪动。
老年人,走路向左倾斜,走路不稳,腿没劲,这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建议做一个,脑部ct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