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老年人得糖尿病的危害

老年人得糖尿病的危害

发布时间:2021-11-23 16:31:33

A. 老年人糖尿病的饮食原则 糖尿病对眼睛会产生哪些危害

1.用西红柿、黄瓜来代替水果。
2.糖尿病老人喝汤时应去掉上面的油。
3.吃鸡肉的时候去掉鸡皮和肥油。
4.主食粗细搭配,根据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粗粮,例如老人消化功能差,粗粮不宜吃得太多。
5.糖尿病老人吃蔬菜时应多吃带叶的绿叶菜,因其含膳食纤维较多,含碳水化合物少。
6.尽量不吃油炸食物或过油的食物,油热量较高,容易导致热量超标。
7.做菜能不勾芡就不勾芡,必须勾芡的则尽量少放淀粉,避免勾得太厚。
8.一周吃1至2次鱼,鱼肉里含丰富的欧米伽—3脂肪酸,对血管有益。建议吃刺少的鱼,因为糖尿病患者一旦被刺扎伤了,伤口愈合较慢。另外,做鱼清蒸比红烧的好。
9.吃带骨头的肉能增加进食乐趣,且吃进的肉量不多,但须注意估算肉的重量。
10.糖尿病老人不宜饮酒,尤其不能空腹饮酒,以免发生低血糖,其症状若被醉酒掩盖,更加危险。
糖尿病的严重后果也是很让糖尿病患者担心的,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应该对糖尿病疾病抱有平和的心态,糖尿病患者要注意糖尿病的治疗,不要让糖尿病给自己带来太多的伤痛。糖尿病会不会影响患者的视力这个问题,相信患者都非常想要知道,糖尿病本就是一种很难治愈的疾病,如果在影响到视力,会对患者造成很大的不便。
糖尿病的诊断一般不难,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即可确诊。诊断糖尿病后要进行分型:
1.1型糖尿病
发病年龄轻,大多<30岁,起病突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明显,血糖水平高,不少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低下,ICA、IAA或GAD抗体可呈阳性。单用口服药无效,需用胰岛素治疗。
2.2型糖尿病
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起病隐袭,早期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显者需做糖耐量试验才能确诊。血清胰岛素水平早期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
1、近视:表现为没有近视的人发生近视,或已近视的人度数不断发生变化。在更换眼镜的同时,应想到有无糖尿病的可能。
2、麻痹性斜视:一般都是突然起病,表现为看东西成双影,眼球运动受限。外观上看眼球向外或向内偏斜。病人会感到头晕、走路不稳,严重者恶心、呕吐,应及时查找原因进行积极的治疗。
3、眼睑下垂:突然出现一侧眼睑下垂,老年患者起病较急,多为一侧发病,伴有面部疼痛,同时眼球运动受限,出现视物成双影,要及时找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治。
4、白内障:经常表现为视力逐渐下降。

B. 中老年人糖尿病有哪些症状

1.一般糖尿病人的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吃得多,喝得多,尿的多,体重减少。但中老年人患了糖尿病,“三多一少”的症状常不明显,起病多数较缓慢,病情也较稳定,即呈稳定性糖尿病。

2.尿糖变化不典型。尿糖来自血糖,正常血糖浓度为80~120mg,如果升高超过180mg时,尿里就会出现糖。但中老年人由于一般都有肾动脉硬化,尿糖等症状不明显,有的甚至完全没有尿糖,给诊断造成很大困难。因此,判断中老年人糖尿病,不能单凭有没有“三多一少”的症状,更不能单凭有没有糖尿来决定,必须经常做血糖常规检验,并注意全身症状有没有改变。这是老年糖尿病值得重视的一点。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等粥样硬化,在中老年人中本来就比较多见,而有糖尿病的中老年人则出现得更早更严重些。可以说糖尿病的危害,主要不在于病的本身,而在于其并发病。据临床观察,约有70%的糖尿病人死于心血管并发症。近年来很注意糖尿病人的微血管病变,就是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在肾小球中最突出,眼睛视网膜病变也是微血管病的突出表现。其他还有老年性白内障等并发症,都会影响视力。

3.中老年人患糖尿病比较容易控制,相当一部分病人只要合理调节饮食就可以了,只有少数比较严重的老年糖尿病人需用降糖药,20%的病人需用胰岛素。

老年糖尿病人的治疗,主要是控制血糖、血脂和体重,使之保持在正常水平,以防止发生并发症。

C. 老年人为什么容易得糖尿病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养生,开始关注身体健康。而随着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慢性病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其中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糖等等。其中,老年人的比率最大。因为老年人的新陈代谢会随着年龄增长,不断退化。

第一,很多医者认为,糖尿病的遗传因素很大,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是因为家里的长辈也患有糖尿病。有学者研究,二型糖尿病患者的兄弟姐妹如果能活到八十岁,其中有百分之四十都可能发展成为糖尿病。所以说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是遗传因素导致的。

现在患糖尿病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导致的。不管是什么年纪,一定要坚持体育锻炼,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暴饮暴食,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摄入适合自己的食谱。老年人其实可以选择太极拳这项运动,既可以舒活筋骨,还可以让身体更加灵活,俗话说“筋长一寸,命长十年。”就是这个道理。

D.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得糖尿病

中国是2型糖尿病大国,此类型糖尿病占据全部糖尿病人群的90-95%,目前主要的可能性是:1. β细胞的不断衰竭 2. 严重的胰岛素抵抗。
1.      β细胞的不断衰竭主要是长期摄入的大量高热量食物(高热量食物过度摄入是T2DM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机体升糖激素很多: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肾上腺激素,胰高血糖素等等,会 共同发挥作用,而不断分泌胰岛素的β细胞在高强度的反复分泌胰岛素后出现功能的衰竭,甚至坏死,加上绝大多数病人在糖尿病前期基本没有发现这个病,使β细胞长期浸泡在高糖环境中,大量β细胞的衰竭及死亡导致该病称为无法治愈的慢性病。
2.      其次就是大量摄入脂肪及高热量食物,在机体降糖的同时,胰岛素的一个生理功能之一是储存脂肪,会使热量转换为人的脂肪储存在腹部上,甚至四肢等等。脂肪储存越多,机体就会为了避免摄入更多的热量及脂肪从而出现的一种生理性的抵抗,即胰岛素抵抗,会一定程度限制人的胃口,但是因长期饮食习惯的存在,抵抗到一定程度,彻底破坏了人体能够代偿的范围,从而引发了糖尿病。
所以,无论是β细胞衰竭还是胰岛素抵抗(2型DM在遗传性也有很大的可能,DM的出现应该是先天因素+后天不良生活习惯共同作用),出现糖尿病都是亚健康转变为慢性病的结局,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许多器官都在不断地衰老下去,而人体的90%的血糖需要在四肢的肌肉中代谢,但是老年人肌肉不断地老化以及萎缩,能利用的肌肉越来越少,身体机能负荷的血糖也就越来越高。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糖尿病的运动指南中加入每周至少2次的抗阻训练。肌肉相对于脂肪来说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
纯手打,谢谢!

E. 老年人血糖偏高,有什么危害

引言: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出现越来越多肥胖患者也导致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许多糖尿病患者感觉不到明显症状,只有通过系统检查,才会得知患有糖尿病,对于肥胖而又无症状病人,主要是靠药物治疗,或者是营养治疗,通过控制饮食来增加体重。那么,糖尿病所产生危害以及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哪些?以下是小编收集相关资料,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三、调理饮食

要根据病人营养状况,年龄,性别等来确定食物热量,一般而言,老年人每日所摄入热量在6千至7千焦耳,肥胖患者要减少到5千到6千焦耳,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60%,因此,粗杂粮糖类十分,适合糖尿病患者,同时应该给予充足蛋白质。多吃富含纤维和维生素食物,故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F. 对于老年人来说糖尿病有什么危害

糖尿病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危害,糖尿病久病不治会引起100多种并发症,身体的各项机能都会下降。到最后可能会死于糖尿病的并发症。

G. 老年人糖尿病的症状

你母亲可能是糖尿病引起腹泻!!!
糖尿病肠病包括小肠和大肠并发症。糖尿病的小肠并发症,常为频繁的腹泻。这种腹泻常在餐后或夜间以间歇性水样便为特点,一般不伴体重减少或脱水。可合并非热带口疮和腹部疾病。引起腹泻的原因有:
一、神经病变弓I起肠液分泌过多,可用可乐宁治疗。有时用胃复安,因为它能使小肠肌肉反应增快,缩短食物在肠内停留。
二、由神经病变引起小肠排空减慢,食糜滞留,细菌繁殖,后者使肠内分解脂肪的化学物质受到抑制从而引起腹泻,可用抗生索治疗。
同时在排除器质性疾病后,还应做到:A、养成有规律的正确饮食习惯,适当的睡眠、休息和运动。B、由于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引起者,可采用新斯的明、番泻叶、通泰胶囊或便秘舒等进行治疗。

老年糖尿病用药讲究:
1.特别要当心夜间低血糖

首先,老年人代谢率低,用药容易发生低血糖,尤其是服用一些长效磺脲类如优降糖时,易发生夜间低血糖。因此,对这些药,即使要用,也应避免每日3次用药。小剂量时可早晨一次服,中剂量时则早晨服2/3,中午服1/3,晚间不用。
老年人因为神经反应等比较迟缓,更易发生“未察觉的低血糖”。即当血糖下降到一般人有交感神经反应,如心悸、冷汗、头晕等症状时,老年人可能仍无感觉。一直到血糖降到出现大脑皮层反应时,才会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如昏迷等。这种情况就很危险,抢救不及时易危及生命。此外,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并发动脉硬化及心血管病变。一旦发生低血糖可诱发脑血管意外和心肌梗死,这都是很危险的。
因此,对于血糖控制标准,老年人可较中青年人放宽2毫摩尔/升左右。如原来要求空腹血糖为4.4~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为4.4~8.0毫摩尔/升。放宽后为了便于记忆,可分别要求老人控制在8及10毫摩尔/升以下。

2.注意药物对肝肾的不良反应

有些老年人过去有肝炎、肾炎史,故用药前应先查肝肾功能。许多降糖药在肝内代谢,经肾排出。所以在肝肾功能不良时应慎重选药。在肝功能异常时不能用双胍类及胰岛素增敏剂,否则易产生肝功能衰竭。老年糖尿病患者肝肾功能不良或血糖控制不好时,应该及早应用胰岛素治疗。

3.应及早使用胰岛素

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证实,诊断为糖尿病时,机体胰岛B细胞功能已减少一半,随着病程的进一步发展,B细胞功能越来越差。病程长的老年糖尿病患者,B细胞功能往往较差,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必须用胰岛素才能控制血糖。如能尽早使用胰岛素,血糖能较早控制,高血糖对B细胞的危害性也能尽早防治,从而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但是用胰岛素要防止低血糖,剂量不可过大。尤其是要防止老人视力不好或注射器刻度不清而搞错剂量。

4.控制餐后高血糖

有相当一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其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血糖升高,而餐后血糖升高会增高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的危险性。此外,餐后血糖从早餐后一直延续到午夜,比空腹血糖时段长得多,因此在控制空腹血糖的同时,必须积极控制餐后高血糖。

5.控制多重危险因素

老年糖尿病患者患代谢综合征的较多,常合并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及肥胖等,因此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必须同时纠正高血压、高血脂及肥胖等,只有多管齐下,控制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才能把心血管并发症及死亡率降到最低程度。

6.积极治疗并发症

老年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肾病、白内障、眼底视网膜出血、冠心病、糖尿病足等等,给患者带来的极大的痛苦,因此必须积极治疗,防止进一步恶化,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最后,还要提醒老年糖尿病患者,不要听信单方、偏方、验方等,不仅化了冤枉钱,而且耽误了病情。最好的治疗就是接受正规用药。

老年糖尿病特点:
(1)患病率高。据1980年我国13省市调查30万人口的资料,提示糖尿病患者患病率随年龄而增加,从40岁开始患病率剧增,在40~49岁组为1.69%,50~59岁组为3.13%,60~69岁组,发病率最高为4.72%,在美国年龄60岁者糖尿病患病率约为10%。
(2)病情轻,易漏诊。老年糖尿病发病时症状轻,常无典型的三多症状,有时仅有各种慢性并发症或伴随症的临床表现,如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或高脂蛋白血症、动脉硬化、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肾脏病变及眼底病变等表现,有的病人原有糖尿病,因病情轻,不注意,直到出现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时才到医院诊治,还有的是并发脑血管意外,或心肌梗塞、心律紊乱、心力衰竭时才偶然发现。由于老年性糖尿病无症状、病情轻,若不注意保健检查或因其他疾病而查尿糖和血糖等,常常造成漏诊和误诊。
(3)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等并发症较严重。老年人糖尿病虽糖尿病本身症状轻,但心血管及神经并发症较重。我国老年糖尿病资料表明,心血管并发症患病率相当高,约1/3病人合并冠心病,与国外相当;1/4合并脑血管病,远远高于国外;近半数合并高血压,约70%~80%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系并发症。另外老年糖尿病较常见的并发症有泌尿系感染、坏疽、慢性痛性末梢神经炎致糖尿病性肌萎缩。
(4)老年糖尿病大多属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眼下“中国糖尿病友援助活动”西南地区行动日前启动,这项提供680万元医疗援助金的公益活动受到患者热捧,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等地患者纷至沓来,火爆抢券就诊。据了解,该项活动为期三个月,援助对象涉及三类人群:出现皮肤瘙痒或干燥、饥饿感明显、视物模糊、肥胖、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肾病等症状,尚未查明是否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以及由糖尿病家族史者;2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并发症(足病、肾病、神经病变、眼病、ED等)。

主办方联手国内知名专家20余人,以来蓉会诊或在线远程会诊等方式服务患者。截止昨日,此次活动唯一技术支持单位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已援助给类糖尿病患者千余人。
建议你去“西南糖尿病就医网”在线咨询糖尿病专家。

H.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得糖尿病

老年人得糖尿病的原因:

1、肥胖,有些糖尿病的患者病因是由于肥胖所导致,因为肥胖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特别是腹型肥胖者。

2、不良产科史和糖尿病家族史,产科因素中,糖尿病有关的因素,有关死产、巨大儿、高产次、重要的先天性畸形,具有这些病史的孕妇,患糖尿病的危险是正常孕妇数倍。

3、种族,种族因素除遗传因素外,还跟饮食文化等有关。

4、膳食适当,比如无节制地进食,尤其是大量进食糖分高的果品,会对胰岛素分泌带来很大压力,造成代谢紊乱。而一旦胰岛素分泌失常,体内血糖得不到相应调节,就会产生糖尿病。

5、缺乏运动,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中年人有啤酒肚的现象,这是因为长时间坐在办公室缺乏运动,很容易造成腹部脂肪囤积,随之带来的可能是高血压、糖尿病等问题。

糖尿病人宜吃以下食物:

阅读全文

与老年人得糖尿病的危害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成都的养老保险多少钱 浏览:941
金寨老年公寓 浏览:670
广州黄埔区老年公寓 浏览:714
社保部门能核查退休档案吗 浏览:244
1岁2个月身高80厘米正常吗 浏览:759
入职体检简单检查哪些项目 浏览:483
老年人发红包多少钱 浏览:470
郑州体检不过怎么办 浏览:129
养生店不退款怎么起诉 浏览:494
重庆养老院咨询电话 浏览:66
河南女性副高职称退休年龄 浏览:964
老人脚硬皮怎么办小妙招 浏览:834
支体检查是查什么 浏览:714
美的智能养生壶怎么链接 浏览:535
扬州高端老年公寓 浏览:47
龙华驾驶证体检报告在哪个医院 浏览:131
养生市场有什么乱象 浏览:488
药厂退休工资待遇 浏览:920
养老金低档交30年能拿多少 浏览:704
烟台养老金上调 浏览: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