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养老院,残障院适合做的游戏
1、击鼓传花,参与人数多,组织老人围成圈,其中一人拿花,一人背着大家或蒙眼放音乐或击鼓,声响传花,声停花止。花在谁手中,谁就中彩,如果花束正好在两人 手中,则两人可通过猜拳或 其它方式决定负者。通过游戏活跃老人之间的气氛,发现老人的才艺,了解该机构老人的特点。通过举办具有老人参与、富于交流性的适合老人特点的活动,以促进 老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营造归属感,保持健康心态。
2、套圈夺宝,锻炼老年人身体协调性。用易拉罐摆成三排,老人在一定距离处用铁圈套易拉罐,套中者则加分。通过游戏丰富娱乐生活,提高老人的积极性,加强老人之间的交流互动,使老人老有所乐,增强老人的身心健康。
3、猜谜会,益智游戏,趣味性强。老人拿着谜底找谜面,找对者加分。这是一项智力游戏,在游戏中,老人开动自己的脑力,主动参与活动,达到延缓衰老速度,降低患老年痴呆症的概率的效果。
4、折纸花、送祝福这个游戏可以锻炼老年人的动手能力。
在折纸花的活动中,提高了老人积极主动性、耐心,锻炼老人的动手能力,延缓衰老速度,降低多种病症的发生率。折纸花,由于步骤比较复杂,有些老人学习过程较慢,所以先学会的老人可以教还没学会的老人,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加强了彼此情感的联系。
5、室内门球,这一活动需要较大活动空间,在一定距离处放一凳子,老人击球,如球能通过凳子下面,便得分。通过游戏丰富娱乐生活,提高老人的积极性,加强老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在游戏中,老人不仅可以 扮演玩游戏者,同时还可以扮演其他的活动角色:捡球者、记分员、记球员等,这些都是在老人的能力范围内。在扮演不同角色的过程中,老人体验到了成就感,相信自己还可以做很多事,更加积极地面对他人,乐观地生活着。
6、模拟保龄球:将易拉罐摆成排,老人在一定距离处丢球,撞倒每罐若干分。通过游戏丰富娱乐生活,提高老人的积极性,加强老人之间的交流互动,使老人老有所乐,增强老人的身心健康。
7、画鼻子,在白板上画一人像,无鼻子,老人与一定距离处蒙眼前行,工作者在旁边协助,在白板上画上人像鼻子。以位置的准确与否为加分条件。该活动,是工作者与老人之间的互动,在互动中,增加彼此的信任感。
2. 当前的养老方式有哪些
目前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模式有:一、居家养老,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以家庭为中心,回靠子女亲属养答老;二、社会养老,城镇和农村均由社会福利机构负责养老(指各级民政部门开办的敬老院、福利院,属于国家出资);社区居委会、街道办开办的养老机构、托老所等(属于自收自支性质);三、民间养老,一些民营企业投资开办的养老院等,有养老意愿的个人进行选择。一般这样的养老院收费较高。
3. 适合学生简单的公益活动有哪些
1、发起一个幼儿园项目
孩子总是喜欢成为领导者,因此,在征得老师的同意后,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在他们的活动室里设置一个捐赠罐或外套、食物捐赠箱等,并定期将所获得的捐赠物品捐献给公益机构。
4. 养老有几种模式
你好,Solgo松果很高兴为你解答。
目前国家已全面提出“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的精神,地方充分响应国家政策,大力推广多层次多方面的相结合的信息化智慧养老,为此,松果推出了一套专业落地的智慧养老解决方案。
希望对你有帮助。
5. 适合在敬老院做的游戏
找些可以勾起老人童心的游戏 比如剪纸 折纸 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让老人们票票戏
其他的实在想不出什么了 上面那些还只适合那些生活可以自理 健康状况良好的老人家
帮我祝老人们健康
6. 日本老人喜欢什么样的养老院
养老产业正在各国兴起,日本作为一个高龄化社会,老人数量的增长较快,在养老产业的发展上颇有经验。中国也逐渐向老龄化社会迈进,日本的养老产业发展或许可为中国养老产业提供启示。
日本养老产业的概况
日本是一个高龄化社会,从2016年开始人口数量在下降的情况下,老人数量却增长较多。对于老人来说,65-75岁老人健康情况远远好于75岁以上老人,75岁以上的老人更需要护理,日本叫“介护”,需要介护人数也在上升,2013年三级、四级需要重点介护的人数已经到达500多万人。
介护里面又分为很多种,比如家居老人的介护、认知症(老年痴呆症)介护也在增加。日本从2000年4月开始,正式实施介护保险制度,就是国家层面的介护保险,就是说除了养老保险之外需要介护的老人还要交介护保险。介护保险主要是给需要介护的老人入住养老机构支付费用,是从40岁以后开始交,参保人员分为两类,65岁及以上老人为一类,40-64岁为二类,各自按照不同标准,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承担。
这些介护保险用的方法、方式比较多,从居家上门服务到日间照料中心也占一部分,还有短期机构,比如老人几天或者十几天短暂入住的也占一部分,还有需要介护的老人的特殊设施,老年痴呆症的、特别的介护设施、设施租赁都会用到介护险。
日本养老机构的六种类型
1、老年公寓,没有太大限制,只要是老年人想去住基本上都能去住的;
2、付费的养老院,这是介护保险负担比较少,老人身体状况通过了养老评估,有意愿入住养老院,但没有保险的;
3、认知症缺陷,特别是老年痴呆症的养老院,老年痴呆症的患者日本是比较重视的,专门有一些认知症的养老院,或者综合养老院的某些楼层;
4、介护疗养型,带一定医疗功能的;
5、老人保健设施,需要高龄介护的,相当于社区服务中心,主要提供上门介护服务;
6、特别养老院,级别比较高的,需要介护的高龄老人的综合性的养老机构。
现在国内很多养老投资机构,喜欢在远离市区、山清水秀的地方做养老地产。实际上从日本的养老数据看,很多老人并不喜欢住在很偏远的地方。数据显示,日本大概66%的老人更希望住在离车站、交通设施比较繁华的位置,不喜欢住在郊区。当然这个里面有区别,国内做养老地产一个方面只是一个概念,另一个方面是给健康老人住的,喜欢游山玩水的老人,真正需要介护的老人其实更看重地理位置。
日本老人选择养老机构对于服务是非常看重的,很多老人希望服务配套设施是能够24小时服务,而且对于膳食服务也非常看重。日本老人和子女比较看重养老机构的服务品牌,同时,老人也比较看重养老机构和医院的一些沟通、联系、合作关系。
三个典型的日本养老机构
第一家:福冈的小规模多功能养老机构
位于日本福冈九州岛一个社区里,作为一家连锁型的养老机构,面积非常小,只有三层楼,大概只有20个不到的房间,每个房间都住一位老人,总面积不到一千方,里面的设施比较齐全,场地也是租来的,在整个福冈九州地区有四家连锁机构。小规模是她的特点,主要服务周边的社区,另一个是多功能,覆盖四个方面:
第一种功能是一楼的日间照料,上午老人从家里过来:吃饭、参加集体活动、进行身体锻炼,心理康复、语言康复;因为日本人的生活习惯是每天要洗澡,所以下午就是老人的洗澡洗浴时间,吃过晚饭后再回家;
第二种功能就是短托(短期入住功能),很多老人在家里需要家人看护、护理,长时间下去家人身体非常累,或者有人需要度假啊、出差,没有办法就可以把老人送到社区比较熟悉的养老机构去,一般7天、15天、一个月的短暂时间,住一段时间。
第三种就是普通的养老院,老人长期入住,独立房间,老人就吃住在养老院,一般每个人的退休保险就能够支付费用,还有很多伙伴可以正常交流,同时能进行某些身体、心理机能的康复,护理服务;
第四种就是居家上门服务,许多老人还需要上门服务,比如家政服务,和老人聊天、做一些身体方面的体检、检测,帮助老人洗浴,定期洗澡等。
类似这样的小规模多功能社区养老机构,活动和管理做得非常细,每天的餐食提前告知,提前一个礼拜排出来的,什么时候谁洗澡、谁入浴,都有详细时间表;谁值班,老人做了什么动作,进行了什么方面护理,看护记录里都有详细的文字记录。
第二家:神户的千鸟山庄
这家养老机构在神户山的半山腰,也是连锁机构,规模稍大一些,有五层楼,整个建筑面积三千多平方米,开设于1999年4月。
一楼主要是办公室,做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办公室,还有一个小的交流会所,相当于一个大堂,交流多功能厅;二楼是短期照料,老人过来入住15天、一个月、最多二个月的短时间;三楼、四楼、五楼主要是老人入住机构,每一层大概是560平方米。
这一家养老机构比较有代表型,基本上四周都是环绕老人的房间,房间的中间就是护士、护理员的办公区域、餐厅,老人的活动空间等。
该养老院还有两个特点,一是所有的地面采用日本的草席榻榻米铺设,给老人居家的感觉,第二个特点是平层面积比较大,有500多方,分为两个区域,让老人不会聚集太多,同时又可以兼顾到老人的服务。
还有其他特点,比如建筑转角都有一个倒角,有一个退后的地方,把它设置成矮凳子,如果老人从活动区域走回房间的过程中,路途太原或者身体需要休息的话,就可以随时坐下来休息;在电梯一出来的地方和其他关键点,都设置有折叠式轮椅,有些老人是拄着拐杖走的,不需要轮椅,如果需要轮椅的话,护理员可以马上取出轮椅供老人使用,或马上就通过电梯把老人送到救护车上。
软件方面,除了老人需要的护理服务之外,养老机构还会经常组织活动,比较有特点的是请小朋友们过来,表演节目、做一些折纸、剪纸画,小朋友们青春活泼的姿态,可以让老人们心态更年轻;老人在这里也可以写书法、阅读等,真正激发老人的兴趣。
第三家:酒店式养老机构
神户钢铁集团旗下公司,在神户做了四家养老机构,其中一家做得像酒店式公寓,进门一看如果不提醒的话,会以为是五星级的酒店式公寓。
酒店式养老机构,主要是收费型的,介护保险在这里用不上。老人入住后无需做饭、打扫,每天会有各式各样的活动可以参加,还可以进行一些慢性疾病的调理,类似于中国候鸟式养老的概念。
神户钢铁在这家养老机构的旁边,还做了一个介护型养老机构,把两个机构连接起来。在酒店式公寓的一楼还专门开辟一块地方,租给一家医疗诊所。当自己酒店入住的老人,身体上需要看医生的可以去找诊所,这些老人评估到达一定级别的,可以住到旁边有介护的养老机构去,享受国家支付的介护服务。
7. 这个星期要去敬老院,有什么手工礼物能送给老人们吗
我觉得应该实在点做点吃的用的送过去
8. 适合养老院老人玩的游戏
适合养老院老人玩的游戏
游戏
社会活动理论认为,老年人保持较高的活动水平,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对防止老年人大脑退化具有良好的作用。游戏是一种健康、快乐的活动,是一种能达到不同功能的工具。游戏能调动老年人的所有感官,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尤其是大多数老人很少外出旅游、逛街、娱乐等,而做适合的游戏便可以作为他们重要的娱乐之一。随着各种游戏的进行,在老年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下,通过语言交流、肢体活动,老年人心情会逐渐轻松愉快起来,他们会感到舒服、轻松、乐观,产生一种良好的情绪,经常做游戏有利于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游戏→愉快→游戏,对他们的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老年人通过游戏,不仅能愉悦身心、锻炼身体,而且能够达到加深人际沟通、加深互相认识的功能,提高自信心,培养团队合作的功能。由于老年人年老体弱、行动缓慢、反应迟钝,许多速度快、刺激、新奇、复杂的游戏并不适合在老人活动中运用。笔者现将在老年人活动中长期实践的得来的简单有趣、深受老年人喜爱的几款小游戏予以介绍。
促进认识及熟悉,快速融入群体的游戏
名字串烧
名字大串烧,首先让老人围成一个圆圈,第一位老人说出自己的名字,第二位老人先说出刚才的一个名字,然后再加上自己的名字,第三位先说出刚才的两个人名字,然后再加上自己的名字,由此类推,直至最后一位成员说出所有老人名字。
合成图片
老人在进入活动现场时,社工发给每人一张卡片,但只是八分之一张卡片,进入会场后,需要去寻找其他七位老人手中的卡片,将其拼合成一副完整的图片。老人要积极地寻找陌生人,询问、展示、合作,最终才能达成“联盟”,只有找到其他的七位朋友,才可以找一个位置坐下来。把组合成的图片放置到桌面前方,并要迅速熟悉本小组成员。类似的游戏还有“哼小调”,通过哼相同的曲调找到同组的人。
9. 国内的养老模式都有哪些
随着经济的长足发展,现在社会上主要的养老模式还是分为三大类:
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
1、机构养老
机构养老通常是指入住敬老院、养老院、老年公寓等进行养老。
敬老院,主要收养对象是五保老人,有条件的敬老院,也会接受享受退休金的自费长者。
养老院,则分为一般性养老院和“医养结合”养老院。一般性养老院大多是提供基础的生活照料、生活护理、文化娱乐等服务。“医养结合”养老院,主要接收失能、半失能、失智、慢病康复、安宁疗护长者,除了满足长者日常饮食、护理、娱乐社交活动外,还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可以保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并依托医院优良的医疗条件,提供慢病管理、急诊诊治、康复理疗、健康管理等多项服务,提高长者的生活质量,
老年公寓,是专供老年人集中居住,符合老年体能心态特征的公寓式老年住宅,具备餐饮、清洁卫生、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服务体系,是综合管理的住宅类型。
机构养老的优势:很多长者选择机构养老,是考虑到机构能够提供更专业的护理,尤其是医养结合的护理院,养老带医护,生活养病两不误,还可以减轻孩子的压力。
不足:入住养老机构的老者,有部分会感到自己被孩子抛弃,也会因为不适应新的环境感到孤独。
2、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以家庭为中心,靠子女亲属养老。
《长沙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已经审批通过,且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对于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有明确的定义:
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村)为依托,以社会保障制度为支撑,由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专业化服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志愿者公益服务共同组成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庭护理、精神慰藉等内容的社会服务。
《条例》还明确了居家养老服务的对象范围:
居家养老服务应当优先保障符合条件的孤寡、失能、重度残疾、高龄老年人,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重点优抚对象等人员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这就意味着一般的家庭老者养老,如果条件达不到享受政府居家养老服务条件的,还是要靠子女子女亲属来照料。
居家养老的优势:长者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状态,并与家人有更多亲密和互动的时间。
不足:照顾老人是一项消耗体力和精力的任务,特别是对于需要长期护理的老年人,这对家庭来说是巨大的挑战。如果老年人独自一人居住,如果没有及时发现突发疾病或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
3、社区养老
社区养老模式,则是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的养老服务。
该种模式借鉴的是俄罗斯、美国、日本流行的“托老所”模式,即早上家属把长者送到中心,晚上再把老人接回家里。
国内通俗的叫法是“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长者在社区照料中心会被安排丰富活动,诸如玩牌、打麻将、卡拉OK、下棋、猜谜、折纸、画画以及学习智能手机的使用等等。这些娱乐休闲活动不仅能让老人们放松身心,也有机会和更多人进行交流互动,对延缓脑力衰退也是有一定的帮助。
社区养老模式优势:这种模式既为长者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又满足了长者的心理需求,使长者有稳定的生活,同时又减轻了子女的日常照顾负担。
不足:现在的国情是,大多数身体好的长者其实不太愿意去照料中心,而身体不好的老人虽然想去,可能又不会被照料中心接受,所以会出现比较尴尬的局面。
当然,社会上掀起了其它的养老方式,诸如旅游养老、抱团养老、田园养老等。
像旅游养老,也叫候鸟式养老,在身体和金钱都允许的情况下,实现了年轻时努力赚钱,退休后到各地旅游度假的梦想。
不管哪种养老,只有找到适合自己及家庭的养老方式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