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汉代,对于多少岁以上老人,可获官府赐予的鸠枚
汉代规定,70岁以上的老人,持有国家颁发的鸠枚
河北省博物院《大汉绝唱——— 满城汉墓》陈列中,展有一件铜鸠首杖。顾名思义,所谓“鸠首杖”就是扶手为一只鸠鸟的手杖;“鸠杖首”就是“鸠杖”之“首”。满城汉墓出土的这件鸠杖首为青铜质地,造型简洁,立体感极强。鸠鸟嘴巴紧闭,上下尖啄部相合,凸起的双眼炯炯有神,似在翘首昂视,望之颇有威仪。在古代,鸠首杖为尊老敬老之物,汉代更是以拥有皇帝所赐的鸠杖为荣,故鸠首杖又称“王杖”。
据《礼记·王制》记载,汉代规定,70岁以上的老人,持有国家颁发的鸠枚,可以享受特别优待:出入官府衙门,不受限制;行走王土,食宿均有照应;做小本营生,一律免税务;且身份地位受国家保护,有胆敢欺凌拄鸠杖老人者,以蔑视皇帝罪论处,严重者处以死刑等等。可见,古代的鸠杖就是老人受优待的“老人证”。
关于以鸠饰杖首的来历,自古以来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一是鸠是“不噎之鸟”,用鸠鸟作饰物,寓意“老人不噎”,古语“鸠鸟熙春”就有祝福老人身体健康、长命百岁之意;二是相传楚汉战争中,高祖刘邦曾于兵败之际,被项羽军队紧追不舍之时,藏身林木,因鸠鸟啼鸣避护而得以脱险,得天下后,刘邦给鸠鸟很高的礼遇;三是东汉学者应劭根据《周礼》中罗氏“献鸠养老”的记载,认为“汉无罗氏,故作鸠杖以扶老。”其实,考古发现证明,早在距今3500年前的青海湟源卡约文化遗存中就发现青铜鸠杖。所以,鸠首杖最初应为远古时期原始部落的权杖,与远古先民的鸟图腾崇拜有着密切关系。后来,随着社会的演变与文化发展,鸠首杖的权杖功能逐渐淡化,帮助老人行走的功能逐渐凸显,鸠首杖尊老敬老的象征意义逐渐衍生。
王杖制度在汉高祖刘邦统治时就已实行。根据《续汉书·礼仪志》“仲秋八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的记载,汉代一般是在八月授予老人王杖。八月赐杖的缘由是“诸物老成,故顺其时气助养育之也”。另外,在“八月赐杖”之前,地方政府要对本郡的老年人口进行统计,由此上报老年人口数。关于这一点,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几乎各地方政府在统计老年人数时都有做假行为,皇帝却对此持以默许态度。这其中原因倒也不难理解:一方面,高龄人口的虚增,并不影响国家的赋税与徭役;另一方面,社会上多有高寿者,不仅表明皇帝圣明、地方官吏政绩卓著,更是国祚长久的吉兆。民间给老人做寿时,有“坐看溪云忘岁月,笑扶鸠杖话桑麻”的寿联。
鸠首杖礼制一直延续到了明清。大清乾隆皇帝八旬寿诞时,有大臣给乾隆皇帝献的寿联这样写道:“鸠杖作朋春宴饫,莺衣呈舞嘏词新”。
B. 铜锅对人的身体有影响么
铜锅对人的身体有影响,但是这个影响一般来说是益处。因为铜是体内酶和辅酶的重要成分之一,它与锌、镁的化合物有抑制恶性肿瘤的作用。铜元素在摄入后15分钟即可进入血液中,同时存在于红血球内外,可帮助铁质传递蛋白,在血红素形成过程中扮演催化的重要角色。
铜广泛分布于各种食物,如谷类、豆类、坚果、肝、肾、贝类等。 通常成人每天可从膳食中得到2.5~5mg的铜,可充分满足机体需要量。
正常人体内的含铜总量约为100~150mg,其中约50~70%在肌肉和骨骼中,20%在肝脏中,5~10%在血液中。少量存在于铜酶中。正常人全血铜含量约为100μg%。
铜的生理功用:
1、维护正常的造血机能。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①促进铁的吸收和运输;
②铜蓝蛋白能促进血红素和血红蛋白的合成。
2、维护骨骼、血管和皮肤的正常。铜酶赖氨酰氧化酶促进骨骼、血管和皮肤胶原和弹性蛋白的交联。
3、维护中枢神经系统的健康。含铜的细胞色素氧化酶能促进髓鞘的形成和维持,多巴胺β羧化酶、酪氨酸酶则与儿茶酚胺的生物合成有关。
4、保护毛发正常的色素和结构。铜酶酪氨酸酶能催化酪氨酸转为多巴,并进而转为黑色素。铜酶硫氢基氧化酶具有维护毛发结构正常及防止角化的作用。
5、保护机体细胞免受超氧离子的毒害。
6、其他:铜对胆固醇代谢、心肌细胞氧化代谢、机体防御机能、激素分泌等许多生理、生化和病理生理过程也有影响。
C. 老人真的可以分等级吗可以分为哪几个等级
我认为老人真的可以分等级,很多时候50岁到60岁可以分一个等级,这个的时候的老人还是非常有活力,60岁至70岁已经处于老年时代,70至80岁已经享受往年的时代,80岁到90岁已经是享受天伦之乐
D. 在老人与海里和青铜葵花这本书中作者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例来描写人物请用简练的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于1952年出版。
该作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展开故事的讲述。尽管海明威笔下的老人是悲剧性的,但他身上却有着尼采“超人”的品质,泰然自若地接受失败,沉着勇敢地面对死亡,这些“硬汉子”体现了海明威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即人类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人生态度。
E. 青铜葵花中奶奶是个怎样的人
奶奶是一个非常善良的女人他很行侠仗义为了自己和朋友情愿牺牲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所以说他也是一个非常值得人尊敬的老年人榜样我们都很想要他学习。
F. 我有一个青铜器爵杯 是老人留下的 想知道是不是真的 什么年代的 如果是真的值多少钱
这种高古青铜器主要看东西的锈。如果是浮在表面的锈多半都是做旧的。
G. 青铜器那些奇奇怪怪的名字,有哪些名字让我们感觉很奇怪
有不少的老年人都特别喜欢一些青铜器具,他们感觉这些青铜器非常的有收藏价值,而且也深受到不少老年人的追捧。但是有很多的网友也是吐槽道,很多的青铜器名字都非常的奇怪,例如人们所熟悉的鼎。他们表示这个名字不能够被人们所理解,而且他们也是非常敬佩古代人的一些头脑,居然能够想出这么奇怪的名字。
虽然说青铜器是一个非常好的古玩物品,但是对于它的收藏也是有一定的保养和好处,而且很多的老年人也都是非常的喜欢这些青铜器。但是年轻人也是对青铜器的名字非常的不能理解,毕竟有些青铜器的名字也是非常的奇怪,而且也让人们觉得这些名字的特殊意义究竟是什么。他们也是非常的敬佩一些古代人的头脑,居然能够想出这么奇怪的名字。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古代人非常的聪明,所以说才能够想出这么好的名字。
H. 古代人用青铜器会不会导致重金属中毒
青铜器含有铜,锡,铅等重金属,大家不禁会问古人使用青铜器会不会中毒呢?还有人说商朝就是亡于青铜器,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一探究竟。
由此可知,古人经常使用青铜器喝酒吃饭,肯定会中毒的,而且商朝很有可能就是亡于青铜器。各位,你们看呢?
I. 什么是老年人性生理衰退
心理学家说,心理健康的老年人,应该维持正常的感觉和知觉,有正常的思维和记忆力,在判断事物时基本准确,不发生错觉,在回忆往事时保持记忆清晰,不发生大的遗忘,在分析问题时条理清楚,不出现逻辑混乱,在回答问题时能对答自如,但是,有相当一大部分老年人的健康状况都不是如此,这不得不让人叹息。
我们知道人一进入老年期,就会退出了家庭的主角地位,退出了社会的工作岗位;还要有上生理功能衰退,出现了视力和听力下降、记忆力减退、行动迟缓等一系列变化,这些一系列的变化会导致一些老年人悲观失望、焦虑不安、精神不振、生活兴趣低下等,使他们出现生理与心理上不健康的现象,影响晚年的生活质量。
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但是,这“古稀”已成为人类的历史;从原始社会到现代文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的进步,人的平均寿命已从青铜器时代的18岁,一跃成为73岁;而现代人寿命的长远,在没有意外的情况下可高达90多岁,甚至还出现了不少的百岁以上的老人,只要我们的老年朋友能做好自己的生理保健与心理保健,成为高达百岁的“老寿星”是不成问题的。
我国是世界上拥有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正以发展中国家人口老化最快的速度向老年型社会迈进。据联合国预测,在2000年时,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就将占总人口的11%;老龄问题将成为21世纪中国人口的主要问题,而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又是核心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人的“健康”的定义:不仅没有躯体的残缺与疾病,还要具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生理机能衰退,疾病增加,会使人的心理功能老化。人到中年,衰退已经出现;到了老年,衰退现象尤甚。进入老年后,首先是体态和外形的变化。脸上爬满皱纹,头发花白甚至满头银丝,胡须皆白,落发加剧,牙齿也逐渐脱落。
其次,内脏器官细胞数量减少,脏器开始萎缩,会出现脑、运动、消化、内分泌功能等方面的生理机能老化,出现脑血管病症、骨质疏脆易折、慢性胃炎、肝病等病症。此外,全身的各种细胞也在不断损失与功能减退,贮备能力降低和适应能力减弱。这些生理变化,使得老年人感官衰退,智力以不同速度下降,思维迟缓,学习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减退,记忆障碍,言语准确性低,心理平衡能力减弱,情绪不稳,易伤感易激怒,忧郁悲观,感叹自己大不如前、力不从心等心理老化现象,哀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只有在心理健康前提下的生理健康才是高水平的健康。讲究老年人的心理保健。是为了谋求老年人的高水平的、全面的健康。使老年人在辛劳一辈子后能愉悦舒畅、安享晚年。
J. 老人吃不下饭,脸色成青铜色,日渐消瘦,是怎么回事
病重了,虚了。赶紧看医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