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老年人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什么病
估计是严重贫血。还有可能就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血液肿瘤,俗称白血病。
❷ 红细胞少什么原因
说明贫血 贫血的原因很多啊,总体来说就是两种种原因。第一生成的少,第三丢失的多。 1.生成障碍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这个做骨穿能明确的。这个最后考虑,等别的都排除了再做。还见于缺铁性贫血,这个做个铁蛋白、总铁结合力、血清铁检查就行(就是抽血) 2丢失的多。见于慢性消化道出血(有黑便、腹痛等症状),做大便隐血试验就能检查。还见于月经血丢失过多(嘎嘎~~~不知道你的性别,就允许我把这点加上吧,因为这个对女性贫血来说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当然还有些慢性失血见于经常性的牙龈出血,鼻子出血等等。 总之来说 建议你先去做个血清铁、总铁结合力、铁蛋白(跟医生说你要排除缺铁性贫血,他们就知道开什么单子了,不用记这么多的);再做个大便隐血(就是检查大便),这两个是比较常见的贫血原因。做出来再看吧。 另外,你问比较劳累会不会引起贫血。这个不会引起贫血的。但是很明确的告诉你贫血会引起人总觉得乏力、没精神、倦怠等等症状。再提醒你如果你最近还伴随不规则发热等等症状要及时看病去。还是建议你去血液科好好检查一下贫血的原因
❸ 老人白细胞和红细胞同时下降,可能是什么问题
红细胞减少分两类情况:一,生理性减少,见于部分老年人,妊娠中晚期,婴幼儿及15岁以前的儿童。二,病理性减少,见于各种贫血,根据贫血发生机制(即红细胞如何减少)分为:1,红细胞生成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2,红细胞破坏增多,常见于镰性细胞贫血,遗传性球细胞增多症等。3,红细胞外在异常,常见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脾功能亢进等。4,红细胞丢失,常见于急,慢性失血性贫血。就上面这些,你自己判断一下,若是贫血,建议去做详细检查。祝君健康!
❹ 血液中白细胞少红细胞多是什么病
正常人白细胞是比红细胞少的。至于白细胞怎低多少,红细胞高多少,才能知道是否真的有病,不能主观臆断。
答案补充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克隆性以红细胞增多为主伴有白细胞血小板增多的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总血容量绝对增多,血液粘稠临床表现皮肤红紫、头昏、头晕头痛、高血压、肝脾肿大严重患者可出现血管、神经并发症出血、梗塞等。
❺ 人体血红细胞减少是什么原因引起
血红细胞减少主要见于:
1)
生理性贫血:婴儿从出生3个月到15岁以前,因身体发育迅速而红细胞相对不足;妊娠中、后期血浆容量增多,是血液稀释,某些老年人骨髓造血容量逐渐减少,造血功能减退等。
2)
病理性贫血:HBC产生减少,见于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如再障,骨髓纤维化;以及造血物质缺乏或吸收不足,如缺Fe性贫血、巨幼HBC性贫血;HBC破坏过多,见于HBC内在缺陷,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贫血;亦可见HBC外来因素所致,如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各种理化因素导致的溶血性贫血;失血,包括各种急、慢性失学性贫血。
至于对身体的危害,要看减少的程度以及属于哪种类型的贫血了,建议去医院查个血常规,在医生建议下看是否要做骨髓穿刺检查。
❻ 老年人一个月内出现血红细胞急速下降是什么原因
般来说,男性体内红细胞的含量是万个每立方毫米,女性体内红细胞含量是400-450万个每立方毫米,在这个标准下红细胞含量上下波动10%是正常现象,但如果高出这个标准,就视为是红细胞含量增多。
红细胞的数量常随年龄、季节、居住地方的海拔高度等因素而有增减,初生儿较多,可超过600万/mm3。儿童期较少,并保持于较低水平,至青春期逐渐增至成人水平。在长期居住于高原空气稀薄处的慢性缺氧情况下,使造血功能亢进,红细胞增多,网织红细胞也大量出现(正常循环血液中网织红细胞仅为0.5%~1.5%)。
正常情况下,单位容积中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的含量高低一致,我国成年男子每100毫升血液中约含血红蛋白12~15克,女子约为11~14克(初生儿的血红蛋白含量较高,儿童期较低,以后渐增,至15~16岁接近成人水平)。
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过少时,由于携带的O2和CO2不足,就不能适应机体代谢的需要。反之,红细胞过多则增加血流粘滞性等,出现红细胞过多症。
钴元素——是维生素B12的重要组成部分。钴对蛋白质、脂肪、糖类代谢、血红蛋白的合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并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钴过量可引起红细胞过多。
人类的红细胞平均寿命120天,新生和破坏都很活跃。由同位素标记红细胞注入后测定消失率证明,红细胞更新率几乎达到每天每公斤体重25亿个,并保持红细胞生成和破坏处于动态平衡。也就是说,人体在正常情况下,红细胞每天新生的数量与消亡的数量是相等的。如果由于种种原因使红细胞数量减少,就会发生贫血。相反,红细胞过多则会出现红细胞过多症。
❼ 红细胞多白细胞少是什么病
血液中的白细胞是人体防御细菌入侵的巡逻兵。当细菌等异物入侵时,白细胞便进入被入侵部位,将细菌包围、吞噬、消灭,故白细胞有人体“白色卫士”之称。可见白细胞数减少,就会削弱人体抗菌能力,容易受感染。不过,白细胞减少并不一定要治疗,一要看减少程度;二要看减少原因。
正常白细胞数为(4~10)×109/升,通俗说就是每立方毫米4000~10000个,平均值则为7000个。如果介于4000~7000表示正常偏低,不需治疗;如果低于4000个,就可诊断为白细胞减少症。即使如此,也不一定就需要治疗,比如说,仅仅是轻度减少或一过性减少,复查时未继续下降,又毫无症状或不适,那就不必紧张,也无需治疗。当然,下列情况下的白细胞需要关注,并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干预措施。
1、白细胞数严重减少需要紧急治疗。白细胞是由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组成。一般所说的白细胞减少最常见最主要的是指粒细胞减少,如果减少程度过于明显,则细菌很可能在机体完全或基本丧失抵抗力的状态下迅速扩散,甚至进入血液引发败血症,严重威胁生命。
2、有原因可寻的白细胞减少应针对原因治疗。常见引起白细胞减少的原因一般有三类:一是药物,如服用解热镇痛药、磺胺类药等,此时如白细胞减少过于明显,则应停服或换药;二是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染等,此时一方面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另方面可酌情服用增加白细胞的药物;三是患有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此时也应作同样干预,选服能增加白细胞的药物。
3、同时有红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时需要进一步诊治。当出现白细胞减少时,如果血液中其他两种细胞即红细胞和血小板有异常变化,问题就比较复杂,首先要进一步检查,最常做的是骨髓检查,以排除有无其他血液病,然后再决定治疗方案。
临床上常用升高白细胞药物有:维生素B4、利血生、鲨肝醇、辅酶A等,一般无任何副作用。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酌情选用。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白细胞减少症和中性粒细胞缺乏症都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一组综合征。根据其临床特点,属于中医学“气虚”症范畴。
[临床表现]
1.白细胞减少症:一般有头晕,乏力,四肢酸软,食欲减退,低热,失眠等非特异性症状。少数无症状,部分病人则反复发生口腔溃疡、肺部感染或泌尿系感染。
2.粒细胞缺乏症:起病多急骤,常有高热、寒战、头痛、疲乏或极度衰弱。有时口腔、鼻腔、皮肤、直肠、肛门、阴道等黏膜处可出现坏死性溃疡。对药物过敏者,可同时发生剥脱性皮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常迅速发生败血症或脓毒血症而导致死亡。
[诊断]
1.白细胞减少症:由各种原因导致外周血白细胞数低于4.Oxll09/L。儿童
的标准为10-14岁低于4.5x109/L,5—9岁低于5.0x 109/L,小于5岁低于5.5x 109/L。
2.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在成人低于2.0x109/L时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低于0.5xl09/L时称为中性粒细胞缺乏症。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升白细胞药物,如利血生或维生素B410mg,每日 3次;或碳酸锂0.25克,每日3次。
(2)用G--CSF和GM-CSF促进细胞生成。
2.中医药治疗
气血亏虚:气短乏力,头晕,四肢酸软,食欲减退,失眠多梦,或极度衰弱,经常发生感冒或其他感染症群,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治法:补益气血。
方药:党参、黄芪各30克,黄精、陈皮、白术、生地、熟地、当归、白芍、丹参各10克,甘草6克,大枣5枚。
中成药:峰龄胶囊、百令胶囊、施普瑞螺旋藻。
[预防与调养]
1.注意饮食:避免生冷及不洁饮食以免消化系统感染。
2.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以防止呼吸道感染。
3.避免服用造成骨髓损害或白细胞减少的药物。
4.避免接触造成骨髓损害的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
参考资料:今晚报 中国孕育网
❽ 老人红血球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很多原因
主要原因是缺铁
老年人骨髓造血能力减弱
等等也不防有其他病因
❾ 白细胞少,红细胞多怎么回事
白细胞参考值是4到10,上下0.5正常的。
成年男性红细胞是4.0到5.5 ,增加过多,血液会变浓,不易流动,血管容易阻塞。
饮水过少或出汗过多,排除水分过多可导致暂时性的血液浓缩,造成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轻度升高。
你的情况不像病态的,适当注意。
❿ 老年人白细胞过高红细胞过低是什么疾病
气血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