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老年人麻醉处理原则

老年人麻醉处理原则

发布时间:2021-10-31 03:10:50

Ⅰ 求助,老年人全身麻醉手术后出现的问题。

1.术后出现的相关情况临床上叫做老年人术后认知障碍,一般大于65岁的老年人容易出现,发生于术后的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开始,最长可能持续几周以上。术后认知障碍的临床表现就是你说的那些情况。出现这个情况的因素有很多,如术前过于紧张、以前合并的其他方面疾病较多、环境变化、术后疼痛不舒服等等,与全麻时麻药剂量无关。
2.出现这一情况后,轻的患者会在短时间内(2-3天)症状缓解或者消失,这样的患者不会有过于偏执或者过激行为出现,通过沟通、交流、家属开导就行。重的患者,如你所说的这位老人,需要相关医疗措施来进行临床干预和治疗,否则会严重影响到老人的术后恢复。具体的药物治疗方案由主管医生负责,应该不会出现剂量问题。
3.这种治疗方案应该不会引起老年痴呆,认知障碍时间过去以后应该能恢复到以前的状态,但是这个恢复时间由老人自身的因素决定。
4.你说的后三天一直没醒,无法判断。如果这三天一直用着镇静,有这种可能性。按照你的描述,我只能这么理解:第一天做完手术,第二天出现认知障碍,第二天开始用镇静并用了三天(也就是第二、三、四天),第四天末期用了催醒,第五天暂时还没醒。
5.我的建议:和病人的主管医生好好沟通一下,看看是不是需要对目前未醒的状态作进一步的治疗。

Ⅱ 老年人麻醉

医生会安排好抄术前检查的,麻醉医生也会来访视病人以做准备的。这方面不用你操心。

全麻对人体没有长期的影响,但老年人因为身体机能下降,发生麻醉意外和并发症的风险会比较高。而且可能苏醒的时间比较长,回到病房可能在一段时间内都是迷迷糊糊的。

Ⅲ 八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手术中使用麻药,手术后回有什么不良反映

老年人代谢比较慢,对药物的剂量耐受程度也比较低,对药物的副作用比较敏感。而不是某一种特定的不良反应。一般手术的时候麻醉师都要考虑到这一点,不必担心,正规医院的麻醉都有比较全面的监护条件,遇到不良反应会及时处理。少数小手术可以考虑局部麻醉。

老年人年迈体弱,是否手术麻醉的危险性比青壮年人更大些呢
?毫无疑问,回答是肯定的。
所谓麻醉的危险,一般就是指麻醉的意外,讲得更确切些,在手术台上突然发生的
麻醉意外就是心肺功能的骤然变化,轻者胸闷、缺氧、呼吸困难和心律紊乱;重者心跳
、呼吸突然停止。老年人由于多发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手术时呼吸道分泌物增多、
支气管痉挛,容易发生呼吸堵塞和呼吸抑制,于是胸闷、气急、缺氧和呼吸困难接踵而
至。老年人由于多发高血压、冠心病和心脏功能低下等情况,麻醉中容易发生心律失常
和心跳骤停的危险。再加上麻醉药物作用、手术操作刺激、手术出血的影响以及老人本
身紧张的精神状态等的影响。上述这些意外危险的发生率就会更高。所以对老年人的手
术麻醉更应小心行事。
由此可见,对老年人的麻醉大致上要遵循这平一个原则:小的手术最好局部麻醉,
中型手术宜采取硬脊膜外麻醉,较大的手术宁可全身麻醉。这里,不妨讲述一下内中的
道理:
较小的手术,例如体表的肿块切除、阑尾切除、疝气补等,对于年迈体弱的老人不 妨采取局部麻醉,也就是将麻醉药物直接注射在手术的区域,避免了全身性用药,一则药物的用量可减少,另则不会引起较大的全身性反应,这样就比较安全。
中型手术,例如胃切除术、胆道手术、肠道手术、肾脏手术等经常采用硬脊膜外麻醉,也就是通过背部脊椎骨之间的间隙穿刺的途径,将麻醉药物注入到硬脊膜外腔,并 且可以通过插入该腔的细导管,根据需要随时添加麻醉药物,所以能比较理想地控制麻醉药的使用量,不至于使病人的心肺功能有大幅度的起落,相对安全性就高些。
较大的手术或费时较长的手术,或对心肺功能直接影响大的手术,例如肝叶切除、胃肠道肿瘤根治性手术、心脏手术、肺手术等,一般都要采取全身麻醉,气管里边插上一根通气导管,可以充分保持呼吸道的畅道和及时供就氧气,也能及时呼掉老人呼吸道里较多的分泌物。
老年人手术麻醉是一门很深奥与专门的技术,现代医学的发展,已充分保证了这门技术能很顺利地解决绝大部分老年人的手术问题,所以有病需手术的老人,不必为麻醉问题而忧心忡忡。

Ⅳ 麻醉前病人的护理措施

目的是为保证麻醉和手术中无痛和安全,防止意外,使手术能顺利进行。 一、麻醉方法的选择 以手术部位和患者的具体情况为选择的重要依据,同时考虑麻醉师的习惯、经验和医院的条件。如:局部浅表小手术采用局麻,颅内手术全麻,颈部手术多采用颈丛神经阻滞,上肢较大范围的手术可用臂丛麻醉,脐以下手术可用蛛网膜下腔麻醉,上腹部手术可用硬膜外麻醉,开胸手术使用气管内全麻,血压不稳定、高血压等患者不宜采用蛛网膜下腔麻醉等。 二、评估患者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 在麻醉前麻醉医师和护士应访视患者,了解患者健康及全身状况。尤其注意目前全身各重要脏器功能,并且要根据具体情况做相应的处理。 三、心理护理 手术患者无疑都有许多心理反应,麻醉的痛苦与安全、手术成功的可能性、术后并发症等,足可以使患者出现心理障碍。因此,为使患者消除一切疑虑,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要重视和做好此项工作。 四、饮食控制 为防止麻醉意外,麻醉前常规禁食12小时,禁饮水4~6小时,除门诊小手术外均应严格遵守这一常规。 五、麻醉前用药 1.巴比妥类有镇静、催眠和抗惊厥作用,并能防止和治疗局麻药中毒反应。常用的有苯巴比妥钠0.1g,麻醉前半小时肌注。 2.镇痛类提高痛阈,强化麻醉效果,减少麻药用量和减轻内脏牵拉反应,常用药物有吗啡和哌替啶。吗啡5~1Omg皮下注射,哌替啶50~1OOmg肌注。此类药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吗啡作用更强,小儿、老人慎用,孕妇产前禁用。 3.抗胆碱类可减少呼吸道分泌,保持呼吸道通畅,并能防止迷走神经兴奋,从而避免心动过缓和骤停。常用药物有阿托品0.5mg和东莨菪碱0.3mg,麻醉前半小时肌注,由于该类药物能抑制汗腺分泌和影响心血管活动,故对甲亢、高热、心动过速患者不宜使用。 4.安定类可使情绪稳定,抗焦虑、抗惊厥,并有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还有一定的抗局麻药中毒作用。常用的有地西泮5~10mg或氟哌啶5mg,术前半小时肌注。

Ⅳ 脑出血后遗症老年人下肢手术麻醉方法选择,腰硬联合还是全麻好(心功能Ⅱ到Ⅲ级)

问题分析:
手术方式,手术部位,手术时间等对麻醉方式都有具体的要求,另外还有麻醉的禁忌症,如果心脏,大脑都不好,恐怕难以耐受手术和麻醉。

意见建议:
具体到你这种情况,脑出血后遗症不妨碍手术的,也尽量选硬腰联合麻醉或硬膜外麻醉,比全麻要安全一些,术中严密监测心脏功能,避免各种并发症。

Ⅵ 麻醉药用药原则

1. 抑制皮质或皮质下,或大脑边缘系统,产生意识松懈、情绪稳定和遗忘效果。由此也可 显著减少麻醉药用量和(或)提高机体对局麻药耐受性。
2. 提高痛阈,阻断痛刺激向中枢传导,减弱痛反应和加强镇痛,弥补某些麻醉方法本身镇 痛不全的不足。
3. 减少随意肌活动,减少氧耗量,降低基础代谢率,使麻药用量减少,麻药毒副反应减少 ,麻醉过程平稳。
4. 减轻植物神经应激性,减弱副交感反射兴奋性,减少儿茶酚胺释放,拮抗组胺,削弱腺 体分泌活动,保证呼吸道通畅、循环系功能稳定。”

Ⅶ 老年人全身麻醉

这是完全可能的,短期的呢,叫谵妄,老人可能会定位、定向异常,分不清时间,不知道自己在哪里,认不出亲人,有时候还会有被害妄想。这段时间之后呢,可能会出现记忆力减退等,叫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这时目前研究比较热的老年人术后并发症。现在需要的是家人的陪伴,安慰跟解释,避免老人弄伤自己。谵妄呢,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且可以恢复。但术后的记忆力减退、自理能力下降,如果出现,一般很难恢复。

阅读全文

与老年人麻醉处理原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jgj12299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 浏览:35
体检一星期了怎么没有通知政审 浏览:582
长治老年大学课程 浏览:701
上海社保交十年有退休金吗 浏览:577
退休金网名 浏览:900
养老金没有满一年能领多少钱 浏览:146
孝敬父母作文70字 浏览:197
哪些是我的父母的英文翻译 浏览:823
老年人肾衰竭症状怎么治疗 浏览:210
山西一个村长寿老人有多少 浏览:708
企业给退休人员发补贴交社保 浏览:607
老年人胃胀堵吃什么药 浏览:787
一般女儿出嫁要给父母多少钱 浏览:254
招远市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处 浏览:192
外甥太孝顺了 浏览:828
长春个人体检多少钱 浏览:25
当年下岗的女人怎么养老 浏览:647
手机上查个人养老保险怎么查 浏览:368
父母养老子女给多少合适 浏览:533
沈阳哪些地方体检比较便宜 浏览: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