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市积极推进敬老院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有利于全面提高全市人民的敬老意识,使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更加有安全感,使老人能更好的安度晚年,为了子女减轻负担,能更好的树立敬老爱老社会风气,使社会更加和谐。
2. 志愿者去敬老院的意义
1、是丰富生活体验。志愿者利用闲余时间,参与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和活动,志愿者在参与志愿工作过程中,除了可以帮助人以外,更可培养自己的组织及领导能力,学习新知识、增强自信心及学会与人相处等。
2、既可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更可亲身体验社会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这对志愿者自身素质的成长和提高是十分有益的。
3、义工还可以通过参与志愿工作,有机会为社会出力,尽一份公民责任和义务
对社会而言,志愿活动具有以下积极意义:
1、是传递爱心,传播文明。
志愿者在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这种“爱心”和“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
2、是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
志愿工作,提供了社交和互相帮助的机会,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关怀,减低彼此间的疏远感,促进社会和谐。
3、是促进社会进步。
社会的进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志愿工作正是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服务社会的行列中来,对促进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敬老院改造提升意义扩展阅读
具备条件
1、是自愿。即主观自觉选择,没有强制性。
2、是不图物质报酬。即动机上不追求物质报酬,但不否定开展志愿服务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
3、是服务于社会公益事业。即服务的内容应是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和困难群体的利益,不是社会非困难群体的小团体利益;同时属于政府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能够通过正常的市场交换获得的服务(困难群体除外),一般不能作为志愿者服务的内容。
4、是奉献自己的力所能及。奉献自己的时间、精力、智力、经验的人是志愿者外,出于自愿的献血、捐献骨髓、捐款捐物的人,也是志愿者。
5、是非本职职责范围内。比如自来水公司修理水管的职工,如果他正在值班、正在岗位上,为用户提供了优质的修理水管服务,那是本职工作,不是志愿服务;如果他不在值班、不在岗位上,是利用业余时间自愿且不取报酬地为他人提供了修理水管的服务,那他就是志愿者了。
3. 全市积极推进敬老院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积极推进敬老院工程建设
首先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得以延续的手段之一。
其次,敬老院建设是关爱老人、奉献社会、体恤民意、为民解忧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
再次,推进敬老院建设可以推动孤寡老人供养水平不断提升,促进老年事业快速发展。
最后,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老龄事业的重要途径,也可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健康幸福的安度晚年,更是时代的需要。
4. 敬老爱老活动意义
孝敬老人(尊敬、爱护老人)——弘扬中国传统美德,感谢养育之恩。称赞“百善孝为先”美好品德。
5. 一个项目如何在养老院内增加收入
在开始创办广外老年公寓时,张福祥没有想到,以“为世上父母解难”为宗旨之一的养老院,却在3年后成了他的难题。
张福祥介绍:“房租每年200万元,40余名护工、近20名后勤人员、5名医护人员,一期投入700余万元,二期截止到目前已经投入500余万元。”然而,广外老年公寓现在每个月仅有40余万元的营业额,“不要说现在盈利,就是几年后都不敢想象。”
据民政部2015年1月公开数据,一半以上的民办养老机构收支只能持平,40%的民办养老机构长年处于亏损状态,能盈利的不足9%。民办养老院缘何陷入经营困境?同时又面临哪些现实问题?
供需错位的背后
“民办和公办差太远了。”张福祥不禁感叹,“政府建养老院,土地、房子、设备、人员,一切都有财政支持。我们创办养老院,一切都要靠自己。”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养老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员成绯绯看来,公办和民办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资金支持,因为养老机构的资金压力往往来自硬件方面。而公办养老机构的硬件设施都是政府出资建设。
以土地为例,公办养老院是免费拿到国家土地,民营养老院却要以市场价格拿地。尽管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将非盈利性养老院列入划拨土地的使用范畴之内,但与养老院的微利性质相比,成本依然很高。
土地和硬件的成本也直接反映在民营养老院的收费标准上。北京市六城区的养老院收费绝大多数在1300~2800元/月,要比公办养老院的收费高出一倍。譬如,北京市海淀区千禾敬老院网上报价为2550~6500元/月;位于北京昌平区的泰康之家燕园最高收费甚至达到20000元/月。
由于养老院供给与老人实际需求的错位,城郊的养老院入住率大都很低。据上述蓝皮书数据,怀柔、延庆、门头沟和顺义入住率低于30%,朝阳等7个区入住率低于50%。
成绯绯认为,入住率低,以致入不敷出是造成民办养老院经营困难的直接原因。由于供需错位、服务专业化水平不高、对市场需求缺乏科学预测等因素,2009年至2013年间,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床位平均使用率从78.8%逐年下降为69.4%。
政策难以落实
事实上,政府并非没有给予民办养老院以财政性支持。2000年以来,国家便陆续出台了《关于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非盈利性的民办养老院不仅能拿到一次性的建设补贴,还有床位补贴,税收减免、水电优惠等各项政策。
以北京市为例,2013年北京市就印发《关于加快本市养老机构建设实施办法的通知》,通知中给予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一次性建设资金支持。并要求区(县)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按1:1比例配套。
然而从政策出台到政策落实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成绯绯认为:“有些地方政策落地有延迟,有些地方到目前为止也没有落地。”其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出台的政策与资金没有匹配。
除了资金配套,在实际补贴申请中还会出现各种审批程序复杂、申请标准不明确等现象。这让养老院的不少运营者们“既非常郁闷又哭笑不得”。
高风险的代价
由于老人往往身体虚弱、疾病缠身,养老行业也被冠以高风险行业。一些养老院基于风险和收益的考虑,往往不愿接收失能、不能自理的老人。而接收这类老人也往往意味着更高的价格。以什锦花园养老院为例,半自理老人的护理费为一个月800元,而不能自理的费用要达到1300元,特技护理的价格则根据护理程度而直接面议。
更高收费的背后存在着更高的风险。因为一旦老人在养老院内出现什么问题,养老院不仅可能要面对家属漫天要价赔偿,还可能吃上官司。
然而,恰恰是风险较高的失能半失能的养老机构才是市场真正所需。成绯绯的研究表明:“真正提供面向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民办养老机构,床位在100张左右床位的养老机构普遍能够实现良好运转。”因此,除了期望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政策能够落到实地、降低养老院的运营风险,民办养老院自身找准定位,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同样是摆脱困境,实现盈利的途径。
养老院作为一个服务行业的一个经营实体,能否盈利,从财务的角度一般计算方式是:(经营收入)(经营费用)一成本=利润。在做养老院的项目计划时相关的盈利预测是必须的。我想应该包括几大块1养老院的土地,建筑成本;2.设备,装修等硬件投入;3医护人员的工资和提成;4,日常办公和维护保养费用;5,广告和市场推广费用,6,其他费用
目前我了解的养老院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1: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养老地产和医疗服务紧密结合,可以为有医疗照料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专业和及时的服务,由于前期投资大并且需要和医疗机构的资源整合,所以目前只有大型的地产商(万科,保利华润等)有能力并有意愿布局;高房价加上医疗服务,导致收费必然是所有养老模式里面最高的,事实上这种模式的顾客群体针对的是高收入老人或子女,此类模式投资很大,盈利的模式实际上与房地产销售模式相同,因为未来的市场需求很大,所以只要足够的资金支撑再加上专业的管理服务,盈利前景可观。
2:公办养老院
公办养老院一般是非盈利的机构,传统上主要承担鳏寡老人的日常照料等基本服务,属于政府基本养老服务的一部分,大多服务单一。不过在国家下来的重视下,很多养老院在做升级改造,主要以上广深等经济发达地区为主,尤其是北京,上广州,浙江等地
3:公办私营养老机构
顾名思义,由政府提供场地等硬件设施和政策法规支持,具体经营承包给私人养老从业公司和个人主要提供的大多是照料,看护,康复,娱乐等服务,能否盈利很大程度上要看与合作政府的合作条件,(据业内人士透露,和私人医院一样要有很多人在从医保报销上动脑筋,是正经经营的本分人能挣到钱?还是坑蒙拐骗,骗补骗贷的老板在发财?这个我无话可说)
据了解目前我国的养老院普遍盈利水平不高(不包含公立非盈利养老院),医养结合的机构大多在投入期,很多都还处在盈利模式的磨合期,更多的意义在于行业布局。很多私立养老院的设施落后,服务水平低下,不能提供老年人所需要的服务;目前的老年人大多数是生于解放初期的老人,他们的特点是子女多,收入低,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如果不能提供真正优质的服务就很难吸引老人愿意买单入住。
最近通过对这个行业的多方面了解,我现在的小其实是五味杂陈的,总结出以下几点感触:
1,老龄化是个全球性的问题,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就越严重,这是人类的共同问题,非洲那样以农业为主,经济落后的地区没有老龄化问题,所以说高龄化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在日本和美国这样发达的国家一样也有很多低收入的老人的晚年凄惨度日,做的最好的应该是新加坡,政府以法律的形式倡导和要求家庭保持三代同堂的模式,同时提供多种形式的补贴和帮助,从而真正做到了从身体和心灵的爱护,这样的国家屈指可数,可以说老年人是市场价值不断递减的一个客群,从市场的角度,老人需要有消费力,这个市场才成立,从人性的角度上讲,没有钱的老人,他们的晚年要依赖于一个真正有实力和有担当的政府
2,我曾经认为养老行业的痛点是没有真正专业和护理人员,所以护理人员的培训和上门服务可能是好生意,但是真的深入了解后,我发现也许是我想错了,在日本这样比我们早30年发展老年产业的国家,护工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一样也是很低,虐待老人的事情屡见不鲜,在低生育率和高龄化同时》的情况下,期待有等多专业的护工进入市场是现实的事情,未来老年人需要更多专业的设备尽量完成生活自理,时代在进步,环境在改变,时至今日,养老行业这个传统产业需要从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数据等多方面共同发力提高养老服务的水平和效率,提高被服务的老人的体验舒适度,这可能是未来的选择,目前需要耐心等待时机的成熟!
3,哪一部分人才是养老产业的主要顾客群体?
1958年之后出生的人群,这一部分人是被计划生育的一群人,也是中国改革开发后经济发展迅速的参与者,社会变革的见证者,孩子大多不在身边,有一定经济实力,熟悉互联网,他们的需求才是未来30年养老市场的潜力所在!
4,养老服务的目的是什么?
开始我一直认为老人需要的是医疗照护,看护,康复,诚然这些确实是目前很多失能老人和半失能老人的需求,还是刚需,但是目前能提供的服务很少,也很难,难在法律法规不完善,难在没有专业的人和技术和设备?最关键的是这部分刚需最应该承接的是医院或者医疗养老机构,而这部分在国家的战略规划9064中,只占4%,难道养老行业需要的就是接屎接尿,喂饭洗澡吗?老年人更应该拥有自由,自主,自我的后半生,至少我对我的未产下载这样设想的,坚持运动,坚持学习,保持活力、老需要突破传统的概念,要营造不一样的老年活,让老年人有限的时光中尽量少的分布在病上!所以健康管理,欢度晚年才能赋予这个行业更多积极的情绪。
6. 孩子上敬老院对他们的教育意义
目的是大人以身作则
让他知道要孝顺长辈才行
或者是让他知道长大后
可以去敬老院做义工
给孤寡老人送关爱和温暖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7. 到敬老院当义工有什么意义
义工,中国大陆一般叫志愿活动
对社会而言,志愿活动具有以下几点意义:
1、是传递爱心,传播文明。
志愿者在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这种“爱心”和“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
2、是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
志愿工作,提供了社交和互相帮助的机会,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关怀,减低彼此间的疏远感,促进社会和谐;
3、是促进社会进步。
社会的进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志愿工作正是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服务社会的行列中来,对促进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对志愿者个人而言,志愿活动具有以下几点意义:
1、是奉献社会。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工作,有机会为社会出力,尽一份公民责任和义务。
2、是丰富生活体验。志愿者利用闲余时间,参与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和活动,既可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更可亲身体验社会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这对志愿者自身的成长和提高是十分有益的。
3、是提供学习的机会。志愿者在参与志愿工作过程中,除了可以帮助人以外,更可培养自己的组织及领导能力。学习新知识、增强自信心及学会与人相处等。
对服务对象而言,志愿活动具有以下几点意义:
1、是接受个人化服务。
志愿者服务,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的同时,更能发挥服务的人性化、个人化及全面化的功能,从而令服务对象受益。
2、是帮助融入社会,增强归属感。
通过志愿者服务,能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扩大社交圈子,增强他们对人、对社会的信心,同时,志愿者以亲切的关怀和鼓励,帮助服务对象减轻接受服务时的自卑感和疏远感,从而使其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8. 为什么要建敬老院意义何在
敬老院,为老来年人养老自服务的社会福利事业组织,又称养老院。
中国的敬老院是在农村实行“五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敬老院的收养对象主要是五保老人。有条件的敬老院,还接收享受退休金的自费老人,坚持入院自愿、出院自由的原则。敬老院经常组织一些老人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适合老人特点的文娱体育活动。
服务内容:全自理护理,为老人建立档案每天两次测量血压体温并记录,按时提醒老人吃药,提供可以自理的老人健身打牌等活动。为老人洗衣服,每月带领老人洗澡理发。
(8)敬老院改造提升意义扩展阅读:
敬老院入院须知与要求:
一、入住老人自愿入院。如退院则由本人及家属提出申请,子女及全家人同意方可出院。
二、入住老人及家属监护人员交身份证复印件一张、老人乙肝化验单,说明并无精神病、传染病。由老人监护人员与院方签申请表一份、协议书一式两份。
三、有精神病、传染病的患者不得入住。
四、院方提供被套、床单、枕套。入住老人需自带棉被、枕心、脸盆、毛巾、水杯、香皂等日用品及四季换洗衣服。其他多余物品,请不要带入敬老院。
五、入住老人不得将电器带入敬老院。若确实需要,经院方同意方可带入使用,全部费用(包括电费)由家属担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