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孤独的老年人

孤独的老年人

发布时间:2020-11-28 14:45:21

Ⅰ 孤独的老人是谁

某个墓地的守墓人每个星期总会准时收到一封来信和50元买花的钱,信里署名为“孤独的老人”的人,托他每星期给她相依为命却睡到墓地里来的儿子哈里献上一束花。老实的守墓人每次收到信与钱总会买束鲜花送到她儿子的墓前。

一天,“孤独的老人”终于露面了,她坐着小车来到墓地。却没有下车,派开车的司机来请守墓人说:“那位托你每星期给她儿子送花的妇人,请你到她那儿说几句话,因为她腿瘫痪了,行走不便。”

守墓人跟着司机来到那位“孤独的老人”面前,这是一位上了年纪身体极差的老太,高贵的脸部表情掩饰不了她对生活的绝望和病痛留下的印记。

“我是那位寄信的老人,”她断断续续地说,“这几年每周都要你照顾我的儿子,真是麻烦你了。”

“尊贵的夫人,我按照您的心意,每星期都按时送花。”守墓人说。

“谢谢你。”她接着说,“医生说我将不久人世,死了倒也好,我活在世上对这个世界来说已无一点意义。只是,我惦记着将没人再给我儿子送花了。”

守墓人忽然问道:“夫人,您知道现在社会上有这样一群穷困人吗?他们生活在社会最低层,人生唯一的一次转折点就是考上全美最好的大学。可是有很大一部分人虽然考上了,可是他们却没有获得学校的奖学金,姑且不谈高额的学费,就是基本的生活费都难以自理,就连这唯一改变人生的机会也可能会擦肩而过。在你们这些富人看来可以打工赚钱,可是打工能赚多少钱?而这又会浪费多少学习、研究的时间呢?”

“贫困学生?”

“夫人,恕我冒昧,”守墓人说,“在我这儿睡着的人,有哪个是活着的?与其把鲜花大把大把送给那些死去并不能体味生者痛苦与快乐的人,不如把买花的钱留着给那些活着的却活得生不如死的人。”

“孤独的老人”听了守墓人的话,半天不言语,叫司机开车走了。

守墓人心想:自己的话对一个临死的孤寡老人可能说过头了。

没想到过了几个月,那辆小车又载着“孤独的老人”来到墓地,这次开车的不是那个司机,而是“孤独的老人”自己。她兴高采烈地跳下车,神采奕奕地对守墓人说:

“嘿,你的建议创造了奇迹。我把钱全部捐给了那些急需帮助的贫困学生,那些贫困学生的快乐深深感动了我,让我觉得我还有些用处。更想不到这种帮助他人得到的好处,竟奇迹般治好了我多年瘫痪的腿。”

故事中的老人历经沧桑之后,悟透了人生,对金钱抱持淡泊的态度,她自己的人生也因此而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

金钱是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可是钱又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正确认识钱对自己生存的价值,把钱用在有意义的地方,这样就能升华生命的意义,同时还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Ⅱ 孤独老人需要什么

爱是一种爱和被爱着的感觉,一种心灵的默契,一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一种无须回报而心甘情愿的付出,一 种 为爱人的幸 福努力去打造 一 片天空, 一种渴望得到关怀、尊重、理解与包容,一种相依为命和善待彼此的过 程 , 一种 心 动( 思 念 时 )、 心跳(相 见时) 、心痛(离别与伤害时)的感觉
爱一个人、要 了解也要开解、要道歉也要道谢、要认错 也要改 错、要体贴也要体凉、要接受而不是忍受、是宽容 !!

老年人孤独的原因是什么

人老就意味着孤独。的确,人到老年后,生活圈子日渐缩小,曾熟悉的群体日渐疏远,子女要忙的事越来越多而对父母无暇顾及,于是前来听老年人倾诉内心情感的人也日益减少,致使孤独感常与老年人相伴。

据资料反映,约有三分之一的老年人有时和经常有孤独感。总的来说,老年人孤独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方面

在家庭结构方面,目前我国的家庭结构已经从传统“四代同堂”的大家庭中分化出来,成为“两代同堂”或“小夫妻”型家庭结构,子女婚后大多离长辈而去,难得一聚。

与子女相处方面,好儿女志在四方,坏儿女嫌弃老年人。大凡事业心强闯荡天下的子女,很少能厮守着老年人,伴随父母。某些良心欠佳的子女,仅对父母的遗产和劳动力感兴趣,而对老年人的生活、健康状况,兴趣爱好全然不顾。

在于子女关系方面,很多老年人与子女合不来。老年人与年青人的代沟有扩大趋势,老年人固守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不为后生认可,由此而疏于代际交往,与子女分开生活。同时,随着生活的节奏的加快,亲人忙碌无暇与老年人接触。

此外,丧偶等因素也会造成老年人心理上的孤独感。对于那些单身老年人来说,受制于“老不正经”压力或子女的阻拦,再婚不能,也是造成孤独的重要原因。

(2)事业方面

因离退休而离开了工作单位和同事,从开放的大范围退缩到封闭的小圈子,原有的知识结构,技能训练能力,往往已不适应现代社会。

(3)兴趣方面

进入老年,兴趣索然,自娱乏门。有不少老年人未培养起自己的兴趣爱好,离开工作岗位后,除了吃饭睡觉,便是看电视、身心无所依托。

(4)病理和生理的变化方面

如脑动脉硬化、某些激素水平的变化等,可使有些老年人性格变得孤独、怪癖。

同时,老年人经历了数十年的风风雨雨,经受、饱偿了人生的所有甜酸苦辣,遭受过无数的挫折和打击,知道人生生存的艰难,幸福来之的不易。所以人之老年为人处世更为谨慎,更为老练,这是老年人的优点,是老年的宝贵财富。但老年人谨小慎微,畏畏葸葸,顾前思后,这就成为弱点,缺点。所以老年的另一特点,一般是胆小怕事。由于老年人的胆小,所以老年人更经不起孤单,经不起孤独。

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封闭的现代高楼居住环境,更加重了老年人孤独的状态。

Ⅳ 老年人孤独的原因是什么

很多原因的,晚辈忙于自己的事,没时间陪他们;年华的逝去也让他们觉得自己逐渐老去;而且老人的身体机能也会越来越差,觉得自己越来越没用,从而增加心理的落寞;老人就像小孩,需要比我们更多地关心,关注。

Ⅳ 老年人孤独的主要表现

不想说话,独自一个人,食不知味,所有的在外儿女,就算不能回家也要多给父母打个电话!

Ⅵ 孤独对老年人的危害有哪些

1、孤抄独寂寞的人,不容易相信他人,总喜欢钻牛角尖,给别人找茬,不仅朋友会越来越少,跟自己的亲人也会渐渐疏离,从而抑郁成病,严重者甚至选择轻生。
2、孤独感会增加人体压力激素皮质醇的分泌,从而削弱人体免疫系统,使人缺少抵抗疾病的能力。长期孤独,身体分泌更多“肾上腺酮”的压力激素,还会增加患癌风险。
3、孤独的人因缺少倾诉的对象,遇到困难或不愉快的事,只能独自着急、隐忍,常常会失眠,而失眠是健康的杀手。有的人会因为苦闷、焦虑染上抽烟、酗酒、赌博等不良嗜好,甚至导致严重后果。
4、科学家研究表明,孤独的人,心情郁闷,体内分泌肾上腺素较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长期过量分泌,必然导致高血压。其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可能性比常人高三倍,死于心脏病和中风的概率达到正常人的二倍

Ⅶ 社会的老年人多孤独的话题

当子女离家,父母究竟有多么孤独?中央电视台的一则公益广告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桌子丰盛的饭菜,一阵突然响起的电话铃声,老人拿起电话,热热闹闹的电话那头,子女们以各种理由宣告“今天不回家”。老人脸上的表情慢慢从希望变为失望,放下电话,发出一声无奈的叹息:“都忙,忙。忙点好啊!”夜深人静时,电视已剩一片雪花,老人拉紧身上的毛毯御寒,宽大的沙发越发显出她身影的孤单与瘦小。这时,一个深沉的画外音提醒着天下儿女们:“别让你的父母感到孤独,常回家看看。”
一名年轻人曾在看过这一广告后,在网络上感慨:原来,老了是这么可怜的一件事。
在快速到来的老龄化社会中,不仅老人的生活、医疗需要保障,他们的精神状态同样需要受到重视。一项针对近1.4万名城市老人的调查发现,他们中四成人都有孤独、压抑、心事无处诉说之感。尽管今年6月26日,“常回家看看”作为精神慰藉条款,已经被写进《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然而,“别让父母感到孤独”,需要来自社会与子女更多的亲情与关爱。
谁来陪陪家中的父母
赵本山的春晚小品《钟点工》,讲述了一个老人孤独寂寞、儿子花钱找来一个陪聊老太太的故事。宋丹丹那句“再唠十块钱”让观众捧腹大笑,同时也让人对空巢老人的处境一阵心酸。近日,在重庆却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的《钟点工》。
在重庆市渝中区某大厦边的一个广告栏里,贴着这样一则信息:“勤俭懂事、黑发黄皮肤的单身女性,空巢老人蜗居合住,0租金。非诚勿扰,互相关照……”不大的纸面上,黑色字迹工整而遒劲。贴出这张广告的老人姓吴,今年已经74岁。当被问及为何张贴这样一则信息时,老人坦言,独自一人生活多年,因为患有糖尿病,担心夜间突然发病没人照料,不得已才想用“0租金出租”的方法,找个人陪陪自己。
家住辽宁省朝阳市的李奶奶和他有着同样的寂寞。今年76岁的李奶奶已经独居生活6年多,3个子女在北京、广州生活。她告诉记者,自己“像窝在鸽子笼里一样”,平常很少出门,在家每天做两顿面条。平时子女经常给她钱,寄来的食物总也吃不完,不受饿也挨不着冻,只是“无尽的寂寞难以打发”。“最盼望过年,像小孩子一样了。”她苦笑道,只有过年时孩子们才能回来看看她,但一过初五,“他们就要回去工作了,又剩下我一个人”,刚刚“热乎”起来的心窝又复归寂寞。
“空巢”,原比喻小鸟离巢后的情景,现在已被引申为子女离家后的家庭空寂。伴随着社会的激烈竞争,中国越来越多的子女不得不离开父母,远赴他乡工作定居,无形中造就了一个庞大的留守空巢老人群体。据民政部统计,目前我国城乡老人家庭中,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而且空巢化还在持续,“十二五”末期,全国65岁以上空巢老人将超过5100万人,占老年人口的近1/4。因为不堪孤独,空巢老人时常伴随着各种心理问题。
相比空巢老人还能盼来子女“归巢”团聚,另一部分老人则凄惨更多,他们只能在思念中孤单走完生命最后一程。家住北京市的李先生今年64岁,按说正是抱上孙子孙女、三代同堂的幸福时光。然而,一场车祸夺走了儿子的生命,也让他一辈子的幸福成为泡影。退休后,夫妇俩整日在房间对着儿子的照片发呆,几乎断绝了和以前生活圈子的来往。李先生说,中国老百姓活着就为了孩子,他们这个年纪的人,没有孩子就什么都没有了。有时为了散心,他们会去附近公园,从朝阳升起一直坐到夕阳西下,看到跟儿子年纪相仿的青年人带着孩子戏耍,眼泪就止不住往下掉。
中老年时失去唯一的子嗣,成为孤立无助的失独老人。这样的家庭,正悄然无息地增加着。卫生部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50岁以上失独群体日益庞大,每年新增7.6万个,全国失独家庭已经超百万个,这意味着将近200万父母只能独自生活。
“孤独寂寞是一把利剑,直插老人胸口”
今年1月8日,旅顺口区一家医院内,一名老人跳楼自杀;4月19日,中山区南山街某小区,一名老人从7楼坠下身亡;6月9日,沙河口区某街道,一老人因有解不开的烦恼,选择跳楼结束生命;6月24日,甘井子区辛吉街,一名60多岁的老人爬上楼道的窗户,坠下身亡……
这一幕幕仅是今年来发生在辽宁省大连市的惨剧,事实上,有关老人自杀的报道在全国各地都屡见不鲜。这些老人的离去让亲人垂泪,让熟人震惊。很多人觉得,老人选择自杀是因为不堪疾病的折磨,殊不知,孤独才是其背后真正的推手。
“孤独寂寞,恰如一把利剑直插老人的胸口。长期如此,太多负面情绪的积累,会造成他们的抑郁倾向,严重时就选择了结束生命。”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李娟对此十分痛心。她告诉记者,人的社会关系有“三圈”,最外圈是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人,对个人情感起不到太多作用;中间圈是工作的同事,最内圈则是直系家属。老人退休后最主要失去中间圈,这时需要家人圈来弥补,但如果是空巢老人,面临的就是“三圈”的全部缺失。在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心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杨萍看来,随着年龄增长,人的安全感都会缺失,造成负面情绪增加,而空巢恰恰促进了这种情绪的增长。
中国老年心理关爱研究中心曾调查了江苏南京400户无子女或独居的60岁以上老人,发现他们心理健康状况堪忧:52.5%的人“感到自己越来越跟不上社会的发展”,49%的人“对什么都不感兴趣”,58%的人“感到很孤独”,36.8%的人“觉得活着没意思”。
“缺少精神慰藉将成为困扰我国空巢老人的主要问题之一。”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说,其中既有想念子女的孤独感,也有精神生活得不到满足的空虚感。西北大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研究院韩养民教授认为,对子女的无私疼爱让独守空房的老人很难承受他们离开后的巨大心理落差。生病或出意外时,得不到照顾的空巢老人常产生被遗弃的感觉以及自悲自怜的情绪。
此外,长期的孤单寂寞还会让老人的免疫功能下降、慢性病增多,同时社会功能更加缺失,造成自闭,最终形成恶性循环。美国加州大学对1600名60岁以上老人的追踪调查发现,经常感到孤独的老人,寿命会减少6年。“老人本身往往认识不到自己情绪方面的障碍,或认为并不光彩,怕给儿女们找麻烦而讳疾忌医,这样更容易耽误病情,延误治疗。”李娟说。
一个电话、一句问候,时时传牵挂
生活在北京朝阳区呼家楼附近的李奶奶,每天晚上都会走10多分钟,去附近京客隆超市门口,与十几名老人一起“拥挤”在马路边一块狭小的空地上跳舞。如今,这样的情景隐藏在城市各个角落,老人们的活动场所少得可怜。“要给老人多建些活动场所,让他们走出家门。社区也要组织老人多参加活动,尽可能多地接触社会。”李娟表示。
今年6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常回家看看”精神慰藉条款写进《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看看或者问候老年人。”事实上,崇尚“百善孝为先”的中国,绝大部分子女并非不孝,只是社会发展及带来的激烈竞争令他们不能常陪在父母身边,加深了老人的孤独感。
对此,杨萍认为,离家的孩子能做的就是经常与父母联系,进行有效沟通。可以每天打个电话,1分钟就够,聊一些让老人开心的话题,哪怕就告诉他们“我挺好”。另外,不要以为多给老人买东西,就是把老人挂在心上了。“要在精神上多关注,听他们讲讲心里话。人上了年纪,总会有许多感慨,不要嫌父母唠叨,他们会因为你重视他们、重视家庭而对晚年生活充满希望。”
最后,老人们也要学会自我排解,正确看待子女“离巢”,不必为此感到悲伤。子女成年以后离家独立是正常现象,也是社会发展趋势,老人要学会逐渐转变以子女为中心的思维状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更重要的是保持精神愉悦。老年人过得健康、轻松,是给子女最大的心理安慰。
辅助延伸资料: http://tieba..com/p/3444774075

Ⅷ 老人孤独怎么办

我建议选择父母,毕竟父母是你最亲的亲人!!是把你抚养成人的恩人!!
现在他们需要把你
所以没事的时候多陪陪自己的爸爸妈妈
这样以后自己才不会后悔!等到你到了父母的这个年龄就会明白做父母的心酸
感受

Ⅸ 什么是孤独老人

你应该问什么空巢老人 这样我给你说说吧
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照顾、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另一种是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单住的老人,还有一种就是儿女远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

阅读全文

与孤独的老年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武汉抗体检查结果哪里查 浏览:578
如何为老年人进行术前健康教育 浏览:746
孩子孝顺点评 浏览:696
孝顺父母多 浏览:76
如何申请司法保全退休金 浏览:815
互助养老合作社是怎么回事 浏览:454
20广东省20年养老金调整方案 浏览:243
如何取出养老金 浏览:71
女49岁没交过养老保险 浏览:938
东莞清溪换驾照去哪里体检 浏览:240
子女不在多少孝顺就好下一句 浏览:514
北京养生店有多少家 浏览:42
遵义健康体检哪里免费 浏览:688
父母村里统一迁公墓旧碑如何处理 浏览:797
社保交了一年就退休了怎么办 浏览:81
失智失能的老年人 浏览:346
男女退休年龄最新规定2019教师 浏览:668
伤残养老金怎么办理 浏览:147
广西桂平教师退休金 浏览:719
长寿梅的特点是什么 浏览: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