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老年人社会冲突

老年人社会冲突

发布时间:2021-10-17 17:32:47

『壹』 年轻人和老一辈的观念发生冲突时,该如何处理呢

年轻人和老一辈难免会有观念上的冲突,就是代沟的问题。因为每一代人的成长环境、教育环境、社会环境,甚至于国际环境都是不一样的,而这每一个环境的不同,都会对个人的成长和观念的形成有影响。

最典型的就是在五六十年代的那几代人中,穿衣讲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非常节俭、淳朴的观念。这种观念的形成大环境是,当时国内仍处于较为艰难的发展时间,轻工业尚未发达,物资不丰富,在衣着上需要勤俭节约,精打细算过日子。但到了80之后的数代人,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国民收增持续增长,物质充裕,工业、轻工业更是突飞猛进。衣服数量、款式令人眼花缭乱地多,价格实惠。这个时候年轻人就不会说一件衣服新三年旧三年地穿了,很多人都是按季更换新衣物。这种观念就会跟老一辈人产生了冲突。

如果有这种冲突怎么办呢:

第一、长辈经历丰富,虽是观念有冲突,但很多话语是有道理的。当生产冲突的时候,我们不要着急着跟长辈发生冲突,不妨先听一听长辈的意见和他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然后从长辈们的经历上去读懂和理解他们的观念。

经过周全的思考之后,再有理有据地与长辈沟通,并且拿出自已结合两方的想法,深思熟虑思考出来的解决的方案。相信老一辈人也并非全然不讲道理,只要能进行合情合理地解释,他们也能够理解年轻一代。

『贰』 论现在年轻人和老年人有哪些矛盾

具体方面 比如消费观念 、生活理念 、个人想法,就是说人生活在不同的年代、环境是影响他的生活习惯甚至是人生观,因此对于同一件事情,就会有不同的看法,最后会产生不同的做法,之后看到事情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就觉得是错误的,就要指出来。而做事的人认为自己做的是正确的。因此就会产生矛盾。

『叁』 老年期会出现什么矛盾

老年抄期会出现以下矛袭盾:

一、离、退休角色转变的矛盾。
这虽然是一种正常的角色变迁,但不同职业群体的人,对离、退休的心理感受是大不一样的。离、退休以后,生活的重心变成了家庭琐事,广泛的社会联系骤然减少,这使他们感到很不习惯、很不适应。

二、老有所为与身心衰老的矛盾。
很多年高志不减的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并不理想。他们或者机体衰老严重,或者身患多种疾病,有的在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能力的衰退方面也非常明显。这样,就使得这些老年人在志向与衰老之间形成了矛盾,有的人还为此而陷入深深的苦恼和焦虑之中。

三、安度晚年与意外刺激的矛盾。
老年人都希望平平安安,幸福美满地度过晚年,但这种美好愿望与实际生活中的意外打击、重大刺激往往形成强烈的对比和深刻的矛盾。例如一位老人突然遇到丧偶的打击,若是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持,会很快垮掉,甚至导致死亡。除丧偶之外,夫妻争吵、亲友亡故、婆媳不和、突患重病等意外刺激,对老年人的心灵打击也十分严重。

『肆』 老年人与晚辈出现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年人都同自己的晚辈有一些矛盾。这些有的是因为经济利益方面,有的则来自其他方面,例如观念不同、性格习惯方面等。

特别对于已经成家了的子女和老年人生活在一起的时候,由于媳妇以及女婿等新家庭成员的加入,会有很不同的性格,习惯以及生活的理解方式,使得生活在一起的老年人和年轻人的关系容易紧张。

在观念方面。有的家庭孩子出人头地,老年人考虑的出发点主要看孩子是不是把自己当成父母,倘若把自己当成父母,就应该非常的尊重老年人,就应该唯命是从,就应该毕恭毕敬,就应该客客气气,彬彬有礼。老年人不认为孩子们也需要尊重,甚至一有矛盾把孩子骂的狗血喷头。这样得不到尊重的孩子会慢慢的产生非常强烈的叛逆心理,长久以来会发生强烈的心理矛盾。

现实生活中,子女们希望有自己相对自由的独立生活空间,相对轻松,随便,民主的生活方式,而部分老年人总是出于过度爱护,过多地干预子女们的生活,从而引发矛盾。

老年人过多的干涉晚辈的家庭生活也是家庭矛盾的一个原因。成家立业的孩子们有了自己的家庭,小夫妻之间,有自己的交流以及沟通的方式。老年人什么事都要管,小夫妻之间有时开个玩笑老年人也会当真,况且在夫妻生活的过程中,难免有些小的口角或者争执。生活在一起的老年人由于一些小事干预小夫妻生活,会让家庭有很大的约束感。

老年人也需要和年轻人讲道理,事情的对错要看谁更有道理,不能把老年人的意见总是看出有道理的事情去执行,家庭毕竟不是单位。倘若什么事情多按照老年人的意愿去执行也会贻误很多重要的事情,比如子女的教育问题等。

老年人有过多的条条框框,原则以及理论,并用这些框框去判断孩子是否尊重老年人。有的老年人们还坚持用封建社会的《二十四孝》为标志衡量子女的孝道,其实这是人性天良的一种抹杀,是“愚孝”。这在很多时候让孩子们感到非常的约束,有时也让孩子们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说话,该不该说话。

在性格习惯方面。很多老年人容易神经敏感,很难沟通,并且略有什么话觉得不舒服,就开始大嚷大骂不能停息;

老年人整天叨叨唠唠的,大嗓门,一句话说上半天,不能给子女半点清闲,听她几句话已经就很烦心了,就像唐僧给孙悟空念紧箍咒一样,听上几句,头都快爆炸了,自己的生活计划容易被打乱,整天什么也干不成。老年人不知道更不懂得孩子也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空间,回到家照样紧绷着神经,长时间精神不崩溃才怪。

孩子们有自己的交际网络和圈子,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倘若总是按照老年人的约束生活,比如不敢和朋友聚会晚点回家等,会备受压抑。

总之,从利益方面分析,资源总是有限的,而贪欲总是无限的;从性格方面分析,人心总是不同的;从习惯方面分析,总是有差异的。正是这些有限性和差异性导致了我们老年人与晚辈之间矛盾的发生,矛盾不可解决或者处理不得当的时候会导致家庭烦恼重重,纠纷不断,甚至产生更严重的问题。

『伍』 农村老人60岁补助政策和社保有冲突吗

16—59岁的农民按规定缴纳每年100—500元的养老保险费,到60岁以后,就可领取每年至少660元的养老保险费。11月20日上午,湖南召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将在今年年底前全面启动试点工作。湖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于来山出席会议。 新农保制度将以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为基本原则,吸引农民自愿参保。将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办法,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养老待遇,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地方政府适当提高。 目前中央确定的最低每月基础养老金标准为55元,有条件的试点县区将适当提高,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家财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和省将适时调整基础养老金标准。 依据湖南省政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意见,湖南首批列入试点县的有长沙市长沙县、株洲市株洲县、衡阳市耒阳市、邵阳市邵阳县、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益阳市赫山区、郴州市北湖区、娄底市娄星区、永州市道县、怀化市芷江县、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岳阳市平江县、湘潭市湘潭县、常德市澧县等14个县(市、区)。 湖南是人口大省,60周岁以上农村老人已达到868万人。于来山在会上表示,到2020年,将实现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使每个6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每年至少增加660元收入,

『陆』 老人越来越多,会对社会有什么影响应该怎么办

导致社会老龄化,老人多了,社会负担加重了,同时,劳动力减少了,就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的情况。
还有,不利于国防,都剩下老爷爷了,谁来扛枪啊?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老龄化人口大国,我国还没有正规的老年病医疗研究机构,
人口老龄化需要的护理人员严重不足。

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养老经费的不断增加,从而导致消费基金的增加,相应地就使得积累基金相对减少,这对扩大投资是不利的。
加上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使得退休金总额也在不断地上升。
老年问题对社会稳定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现收现付的养
老社会保险体制,养老金是直接从企业收入中支付的,如果企业的退休人员多,
企业用于养老的负担就重,在职人员的收入就可能受影响,这样,就可能导致在
职人员的不满,从而引发在职和退休的两代人在利益分配上的矛盾。
老年问题还会加重现代家庭的负担。在现代社会,特别是独生子女政策的推
行导致了我国“4-2-1”家庭格局的出现,这意味着一对夫妇要面对供养双方的父
母和抚养一个未成年子女的沉重负担。

知道有什么影响,你就知道怎么办了。。。

『柒』 老年人在生活中常有哪些心理矛盾

角色转变与社会适应的矛盾
退休、离休虽然是一种正常的角色变迁,但不同职业群体的人们,对离退休的心理感受是大不一样的。退休工人退休前后的心理感受变化大不一的。退休工人退休前后的心理感受变化不大,情绪较为稳定;但离退休干部的情况则相反,许多方面的变化使他们感到很不习惯、很不适应。可见,角色转变与社会适应的矛盾,在离退休干部中比较突出,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老有所为与身心衰第的矛盾
具有较高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的老年人,通常在离开工作岗位之后,都不甘于清闲。他们渴望“退而不休”、“老有所为”。然而,身心健康状况并不理想。这样,就使得这类老年人在志向与衰老之间形成了矛盾。
老有所养与经济保障不充分的矛盾
根据国外的一些研究,缺乏独立的经济来源或可*的经济保障,是老年人心理困扰的重要原因。一般来说,由于缺乏经济收入,社会地位不高,这类老年人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他们性情也比较郁闷,处事小心,易于伤感;所以,老有所养与经济保障不充分的矛盾,既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矛盾,也是一个心理问题。
安度晚年与意外刺激的矛盾
安度晚年、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与实际生活中的意外打击、重大刺激,往往形成强烈的对比和深刻的矛盾。可见,帮助老年人恰当处理安度晚年与意外刺激的矛盾,力求使他们在遭受意外打击之后,能够较快地恢复心理平衡,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捌』 老年人怎样处理人际交往关系,过程案例

相比年轻人,老年人通常报告有更好的婚姻,更支持性的友谊,与孩子、兄弟姐妹和社交网络成员间的冲突减少〔1〕。在描述与家庭成员的互动时,老年人的描述更为积极,满意度也更高〔2〕。研究人员认为,老年人人际关系的改善,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社交能力提高〔3〕,将注意力从人际冲突的消极方面转移〔4〕,发生社会冲突时情感反应减少〔5〕。认知评估理论模型强调,对情绪诱发刺激的反应,受个体因素的影响,老年人之所以对社会伙伴产生积极的体验,是因为其特有的想法和行为,在社会环境中,与年龄有关的变化,也是老年人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原因之一〔6〕。经典压力模型则认为,日常烦扰是各年龄段的成年人最常见的社会压力,但这样的压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为减少潜在的压力体验和人际紧张,老年人会将那些难以相处的伙伴从他们的社交网络中剔除,只留下那些更加友善的社会伙伴〔7〕。社交体验是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产生的情绪情感体验。在发展心理学文献中,研究者们强调,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形成受照料者的影响〔8〕。事实上,社会伙伴对人际情绪的调节终生都在发挥着作用,但很少有人研究社会伙伴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成年人社交体验的影响。本研究从社会输入模型的观点出发,解释老年人比年轻人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的原因。

阅读全文

与老年人社会冲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重阳节给父母买什么 浏览:191
退休年龄和单位有争议怎么办 浏览:621
成都老年人旅游 浏览:233
残疾人买养老保险 浏览:170
怎么拒绝养生项目 浏览:687
内黄养老保险交多少钱 浏览:859
老年人开衫丝棉袄 浏览:356
父母身上有点疾病怎么说 浏览:977
怎么看待父母偏弱者 浏览:185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卡掉了三台 浏览:177
孝顺妈的小品 浏览:479
养老院接待室 浏览:844
老年痴呆病人走失路线 浏览:687
石家庄栾城农村养老金是多少 浏览:313
荣昌康敬老院 浏览:870
上海市肿瘤所入职体检都查什么 浏览:602
延迟退休年龄时间表计算器 浏览:489
总体检测试阳性是什么意思 浏览:600
高晓攀敬老院女师傅是谁 浏览:71
如果去世怎么才能将财产给父母 浏览: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