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老年人的睡眠习惯是怎样的
早睡早起。对于中老年人而言,早睡早起不一定就是最好的睡眠习惯。尽管不提倡经常熬夜,主张睡眠有规律,但由于几十年养成的生活习惯,加上每个人的身体情况、性格特点、职业要求、周围环境都不相同,因此各人的睡眠模式也多种多样,有早睡早起、晚睡早起、早睡晚起、晚睡晚起等。只要一觉醒来,自觉疲劳消除、头脑清醒、精神爽朗、工作效率不减,就不必计较哪种睡眠习惯,顺其自然为好。
梦多睡眠不足。就大多数情况而言,睡觉时梦多梦少都属正常。生理学知识显示,睡眠过程中有快波睡眠相和慢波睡眠相,梦多梦少主要取决于在哪个睡眠时相醒来。如果正好在快波睡眠相时醒来,就能记住梦境,便觉得梦多;如果正好在慢波睡眠相时醒来,就记不住梦境,便觉得梦少。事实上,即使梦一个接一个,而睡眠仍在继续,并未停止。故梦多不代表失眠,也不必为梦多而焦虑。当然,原来有慢性病,近日来突然噩梦连连,那就应该到医院检查为妥。
靠酒助眠。酒精(乙醇)确有一定的镇静催眠作用,但时间短暂,两三小时即消除。一般说,偶尔少量饮酒有助于入眠,但长期饮酒这种效应逐渐减弱,并且可能出现反弹性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突然惊醒等。此时需要加大酒精量,才能克服对乙醇耐受性,才能达到催眠效果,最终可能呈酒精依赖,产生不良反应。
苛求睡眠环境。环境的确影响睡眠,营造良好睡眠氛围也有必要。少数人要求绝对安静,环境稍有嘈杂或变动便无法入睡;现实生活中,人们免不了出差、旅游、串门、下乡走亲访友、客人留宿等,睡眠环境不可能一成不变,因此应提高适应环境本领。其实,环境对睡眠的影响,不仅是习惯问题,而且还有神经生理学问题。比如,人的大脑皮质受到的刺激持久、单调、重复,便会从开始的兴奋活动转为抑制从而产生睡意。故火车车轮单调而有节奏的滚动声、宁静春夜里淅淅沥沥的雨滴声,都能催人入眠;而处在绝对寂静的环境中,有时反而睡不着。可见,人对睡眠环境的要求并不是绝对的。
㈡ 为什么老年人睡眠时间短
老人的睡眠时间短的原因有4点:
1.年龄因素
年龄是最基本的因素。年龄的增长意味着人体器官和组织已进入衰退期,其新陈代谢逐渐减慢,因此它们分泌的一些激素也开始减少。对于影响老年人睡眠的因素,应该是非主控睡眠的松果体分泌的物质减少了。这通常会导致人体调节能力下降,老年人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缩短以及失眠的频率逐渐增加。
4.环境因素
为什么有些老年人倾向于在安静的环境中改善睡眠?显然,环境过于嘈杂,老年人的睡眠不足,因此睡眠时间缩短了。作为影响老年人睡眠时间的外部因素,我们发现农村地区的老年人通常比城市地区的睡眠更好。首先,睡眠环境必须舒适,被褥舒适,避免光线照射并减少噪音干扰。另一个问题是,有些人会长期服用安眠药,这也会影响他们的睡眠。因此,如果老年人睡眠不好,要服用安眠药的话,则必须去医院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此外,保持良好的情绪并坚持定期运动可以有效改善睡眠质量。
㈢ 老年人合适睡眠时间是多少
1、30~60岁成年人:每天睡7小时左右
成年男子需要6.49小时睡眠时间,妇女需要7.5小时左右,并应保证晚上10点到早晨5点的“优质睡眠时间”。因为人在此时易达到深睡眠状态,有助于缓解疲劳。
芬兰一项针对2.1万名成年人进行的22年跟踪研究发现,睡眠不到7小时的男性,比睡7~8小时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6%,女性高出21%;睡眠超过8小时的男性,比睡7~8小时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4%,女性高出17%。
2、6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睡5.5~7小时
老人应在每晚12点前睡觉,晚上睡觉的时间有7小时,甚至5.5小时就够了。阿尔茨海默氏症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每晚睡眠限制在7小时以内的老人,大脑衰老可推迟2年。而长期睡眠超过7小时或睡眠不足都会导致注意力变差,甚至出现老年痴呆,增加早亡风险。
(3)老年人睡眠扩展阅读:
老人失眠解决方法
1、消除易发生失眠的各种病因,积极参与全民健康教育活动,掌握睡眠相关知识。
2、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合理、科学安排饮食。老人进行有规律的运动最好在下午进行,但不要在睡前2~4 小时进行;应适当晒太阳和增加人际交往,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3、睡眠环境安静、整洁,寝具舒适,温度在18℃至20℃为宜;卧室光线尽可能暗一些,甚至可以戴眼罩;用地毯、窗帘、耳罩等减少噪声。
4、睡前喝杯加蜜的牛奶:牛奶中含有促进睡眠的L-色氨酸,睡前1 小时喝杯加蜜的牛奶,可助眠。蜂蜜有助于整夜保持血糖平衡,从而避免早醒。
㈣ 老年人的最佳睡眠是几个小时
睡眠的时间
睡眠时间一般应维持7至8小时,但不一定强求,应视个体差异而定。入睡快而睡眠深、一般无梦或少梦者,睡上6小时即可完全恢复精力;入睡慢而浅睡眼多、常多梦恶梦者,即使睡上10小时,仍难精神清爽,应通过各种治疗,以获得有效睡眠,只是延长睡眠时间对身体有害。由于每个人有不同的生理节奏,在睡眠早晚的安排上要因人而异!事实上,不同生理节奏使睡眠出现两种情况,即“夜猫子”和“百灵鸟”。顺应这种生理节奏,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反之,则对健康不利。
㈤ 70岁的老年人正常的睡眠应该是多少小时
每天睡5.5~7小时。
人应在每晚12点前睡觉,晚上睡觉的时间有7小时,甚至5.5小时就够了。阿尔茨海默氏症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每晚睡眠限制在7小时以内的老人,大脑衰老可推迟2年。而长期睡眠超过7小时或睡眠不足都会导致注意力变差,甚至出现老年痴呆,增加早亡风险。
晚间睡眠质量不好的老人,最好养成午休习惯,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否则,大脑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促使脑中血流量相对减少,体内代谢减慢,易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甚至更困倦。
(5)老年人睡眠扩展阅读
老人睡觉禁忌
1、忌晚饭过饱、油腻。老人消化功能弱,如果晚饭或夜宵过饱过油,会加重肠胃负担,导致失眠。庄平建议,老人晚饭吃七分饱即可,以果蔬、碳水化合物为主,少吃肉类等难消化食物。此外,老人尽量睡前1小时不要吃东西。
2、忌睡前饮浓茶。喝茶是很多老人的习惯,茶叶中含有咖啡因,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但睡前饮浓茶会使精神过于亢奋,造成入睡困难。
3、忌睡前动脑、情绪激动。老人若睡前思虑过多,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就会难以入眠,睡前1小时最好不要下棋或考虑重要事情。情绪波动也易引起神经中枢的兴奋或紊乱,因此,老人不妨晚上听听轻音乐,让大脑放松、心绪平缓。
㈥ 中老年人每天睡眠多长时间最佳
1、30~60岁成年人:每天睡7小时左右
成年男子需要6.49小时睡眠时间,妇女需要7.5小时左右,并应保证晚上10点到早晨5点的“优质睡眠时间”。因为人在此时易达到深睡眠状态,有助于缓解疲劳。
芬兰一项针对2.1万名成年人进行的22年跟踪研究发现,睡眠不到7小时的男性,比睡7~8小时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6%,女性高出21%;睡眠超过8小时的男性,比睡7~8小时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4%,女性高出17%。
2、6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睡5.5~7小时
老人应在每晚12点前睡觉,晚上睡觉的时间有7小时,甚至5.5小时就够了。阿尔茨海默氏症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每晚睡眠限制在7小时以内的老人,大脑衰老可推迟2年。而长期睡眠超过7小时或睡眠不足都会导致注意力变差,甚至出现老年痴呆,增加早亡风险。
(6)老年人睡眠扩展阅读:
老人失眠解决方法
1、消除易发生失眠的各种病因,积极参与全民健康教育活动,掌握睡眠相关知识。
2、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合理、科学安排饮食。老人进行有规律的运动最好在下午进行,但不要在睡前2~4 小时进行;应适当晒太阳和增加人际交往,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3、睡眠环境安静、整洁,寝具舒适,温度在18℃至20℃为宜;卧室光线尽可能暗一些,甚至可以戴眼罩;用地毯、窗帘、耳罩等减少噪声。
4、睡前喝杯加蜜的牛奶:牛奶中含有促进睡眠的L-色氨酸,睡前1 小时喝杯加蜜的牛奶,可助眠。蜂蜜有助于整夜保持血糖平衡,从而避免早醒。
㈦ 为什么老年人睡觉少
最主要的因素是年龄因素。人到老年,主控睡眠的松果体素分泌量会有所减少,对睡眠的调节能力减弱,因此,老年人更容易出现入睡时间延长、深睡时间减少的情况,失眠发生率与年轻人相比明显增加。
同时,当人们年龄越大,各种基础疾病发生率越高,有些疾病可以影响睡眠或可导致失眠,例如咳嗽、心悸、呼吸困难、高血压、糖尿病、骨关节病、精神系统疾病等。
其次,环境也对人的睡眠状况有影响,特别是到了夏季,天气炎热,不利于入睡。再次,心理因素也会影响睡眠,有些人细腻敏感、思虑过多,就容易出现失眠的情况。
(7)老年人睡眠扩展阅读:
营养素预防失眠
1、维生素B群
引发失眠的原因众多,若罪魁祸首是烦躁不安的话,可以多摄取富含维生素B群的食物。维生素B群能维护神经系统的稳定,具安稳情绪的疗效。想要有足够的精力面对忙碌的生活,以及闹哄哄的大脑,你绝对需要维生素B群助你一臂之力。
富含维生素B群的食物:奶蛋类、肉类、蔬菜类及全谷类食物。
2、锌
锌属于矿物质微量元素之一,虽然身体对它的需求量不大,但它却是维持生理正常运作不可或缺的营养素。锌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成长发育,因为它有助于大脑神经细胞的代谢作用,故对改善失眠有所帮助。富含锌的食物:海鲜、肉类、全谷类、坚果类。
3、钙
钙能强化神经系统的传导反应,帮助调节心跳、肌肉收缩。补充足够的钙质,有助于安定情绪、消除紧张压力,进而帮助入睡。
富含钙的食物:绿叶蔬菜、牛奶及其制品、小鱼干、虾米、奇异果、黑芝麻等。
㈧ 老年人每天的睡眠时间应该是多少
中老年人睡眠的时间因该是别
9个小时为最佳。而且睡眠时间一定不可以缺少
0:专00
-
3:00这个属时间,因为这个时间是睡眠的最佳时期。
一般老人都不可以缺少午间休息,但是不要休息时间过长。
中老年人睡眠时间长了会对本身的“免疫力”自然降低;还有“血压”都会有所影响,睡眠时间长了甚至会产生“依赖”。
所以睡眠时间长了并不是一件好事,请多注意!!!
㈨ 老年人睡眠不好怎么办
专家建议应坚持这几个习惯:
1、实行裸体睡眠。老年人裸体睡眠有以下好处:有利于血液循环,增强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活动;有利于皮肤的排泄和再生作用;有利于神经和体液调节;有利于增加适应和免疫能力;有助于消除疲劳。
2、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良好睡眠习惯主要是指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的睡眠规律。几乎所有的长寿者,都有这种很强的睡眠规律。几乎所有的长寿者,都有这种很强的睡眠规律。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对睡眠还能形成条件反射。
3、掌握好睡眠时间。根据研究资料表明,老年人睡眠时间随着年龄而异,年龄越大,睡眠时间越长。一般来说,60~70岁平均睡眠8小时左右,70~90岁以上平均每天睡眠10~12小时为宜。我国古代养生学家也有“少寐乃老年人大患”的说法。
4、创造优良的睡眠条件。优良的睡眠条件能促使老年人睡眠格外舒展,具有催眠功能。主要有几个要点:①东西床位,头朝西;南北床位,睡时头宜朝北;②枕头不可太硬,影响血液循环,枕头的高度不超过10厘米。
食疗方法来调理
小米粥:小米性微寒,有健脾、和胃、安眠之功效。小米中的色氨酸含量在所有谷类中独占鳌头,食后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提高进入脑内色氨酸的量,能起良好的助眠作用。
热牛奶:安眠效果可与安眠药媲美。牛奶的蛋白质中含有人体必需的色氨酸,它能促使大脑神经细胞分泌出一种使人产生困倦感觉的血清素(五羟色胺),使大脑思维活动暂时受到抑制,产生睡意(在睡前1小时喝)。
大枣:味甘性平,养胃健脾、益血壮神,为安中益气之良药,用以治疗倦怠乏力和失眠。把大枣炒熟掰开泡水当茶饮;或蒸熟随意嚼食。大枣核炒焦后泡水代茶饮也可助睡眠。
柏子仁炖猪心:猪心一只,柏子仁10 克。将猪心洗净血污,然后把柏子仁放入猪心内,隔水炖熟服食。有良好的安眠效果。
龙眼肉:又名桂圆。为补血益心之佳果,果中之神品。其味甘类于大枣,入脾经功又胜过大枣,且无大枣壅气之弊;在补气的同时又可补血。思虑过度引起的健忘、失眠、惊悸,用它治之最为适宜(在锅内蒸熟,随意食用)。
莲子芡实猪肉汤:莲子肉50克,芡实肉50 克,猪肉200 克。将猪肉洗净切成块与莲子肉、芡实肉一同煨汤,熟后用食盐调味食之。
㈩ 六十岁老人的睡眠时间标准是多少
老人家的睡眠要保证,但是睡得过长也不是什么好事,最好的办法就是保证7个小时左右,这就是最佳睡眠时间。60岁的老人,每天能睡得着,并且睡觉质量好,这就是最好的一种状态。我认识的很多老人家,就是躺着躺着就睡着了,这种就是福气,我这个年龄段就是很容易失眠的,每天都很疲惫不堪,唉。
我公公是73岁走的,他的生活理念就是,每晚8点多睡觉,第二天早晨5点多醒了,先躺一会,然后起身道客厅去吸烟,最后去做早饭。这样的生活很有规律,对他的健康也是有帮助的。我的婆婆现在也是早早睡,早早起,我觉得这样挺好的,能自己动,能做点饭,这不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