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老年人运动健身有什么禁忌吗
老年人的机能水平和生理状况有其特殊性,在参与健身运动中需要特别注意一些可能影响健康的问题。老年人运动健身时需要避免以下几点:
(1)大强度长时间的运动老年人的肌肉体积随年龄增长而日渐萎缩,力量素质相应的下降,加之神经系统功能逐渐下降,心肺能力下降,这样的生理变化决定了老年人不宜参加大强度的力量性运动和长时间的耐力性运动。大力量运动时老年人肌肉、韧带、关节发生运动损伤的几率大大增加。长时间的耐力性运动会损害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强度过大甚至有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因此,老年人应注意不要进行大强度长时间的运动。
(2)过分激动老年人应在轻松、愉快中进行健身运动,特别注意不要在情绪过分激动的情况下运动。无论从体力、耐力、反应能力或各器官功能方面来说,老年人都不宜参加激烈的运动或比赛。因为激烈的运动或比赛会引起情绪的激动,容易使老年人在运动健身中发生意外。所以老年人健身要量力而行,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运动。
(3)急于求成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下降,机体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能力不会如年轻时那么快,所以在运动健身的过程中,不应该急于求成,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增长不宜太快。老年人应该遵守“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否则很可能因运动量或运动强度过大造成意外损伤。
(4)屏气发力“屏气发力”是许多人的一种发力习惯,在需要发出较大力量时,常常屏住呼吸后在发力。但是老年人进行屏气发力,会造成胸腔内压力骤然升高,使血液回心不畅,心输出量相应减少,容易引发脑缺血性头晕甚至休克。所以老年人在进行运动健身时应该避免屏气发力的习惯,对有心血管健康问题的老年人,更应该特别注意。
(5)争强好胜一些常见的运动项目往往带有较强的竞争性,参加这些项目会使神经过度兴奋,容易引起心率、血压的骤然增加。老年人的心率、血压骤增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特别是一些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老年人。所以,应该禁止老年人参加具有激烈竞争的运动项目,在选择运动项目时,应该注意不要有太多的竞争性。
㈡ 老人健身有什么注意事项
老年人运动没有特殊限定的方式,一般选择肌肉群多、运动负荷强度小、对抗能力相对较弱的运动,要注意“一三五七九”原则,具体如下:
一、“一”是以有氧运动为中心
常见的有氧运动有:步行、快走、乒乓球、游泳、慢跑、健美操、漫步登山、骑自行车等。实践证明有氧运动对健康的好处很多:
1、促进血液循环、对心肺及血管有保健功能、延缓衰老、降低中风发生率;
2、改善大脑和神经系统功能,预防老年痴呆症;
3、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各种疾病发生;
4、对骨骼有保健作用,可减轻关节僵硬,预防骨质疏松,降低骨折发生率;
5、增强胃肠蠕动,缓解便秘,有助于体内毒素排出;
6、调节心理状态,同社会和自然环境保持和谐平衡。
二、“三”是每次运动的时间要坚持30分钟以上
运动时间过短,达不到消耗体内脂肪的作用。全身参加运动的肌肉有400多块,要想使这些肌肉都得到收缩和舒张,每次运动时间都得在30分钟以上。
三、“五”是要求每周有5次运动
如果每天都能坚持一定量的有氧运动,对身体健康是最好的。有些人坚持不了天天锻炼,但还想保持锻炼效果,可以把锻炼次数保持在每周5次。运动量过少达不到去脂减肥和预防疾病的作用。
四、“七”是要求运动后每分钟达到一定心跳数
运动后每分钟心跳数以“170减去年龄”为宜。过高的运动强度会损害健康,太小的运动强度又达不到健身效果,所以准确控制运动强度非常重要。老年人要学会判断自己的运动量是否适宜:
1、每天运动一次或数次,时间相加达到30分钟以上为宜;
2、如果锻炼后休息5分钟,脉搏能恢复到正常,代表运动量合适,6分钟内不能恢复,说明运动量过大;
3、运动期间每分钟脉搏不超过“170减去年龄”(如70岁老人运动时脉搏不宜超过100次/分钟);
4、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的人,运动时最高心率不超过120次/分,心绞痛者不超过110次/分;
5、运动后微微出汗,轻微疲劳属于正常,但不应有气急、胸闷或头晕症状。
五、“九”是锻炼时间以早九点钟左右为好
每天早8~12点,人体肌肉速度,力量和耐力相对处于最佳状态,这时的体力、肢体反应敏感性及适应能力都达到最高峰,心率及血压上升率平稳偏低。所以在这个时间运动对健康最有利。早9~10点、下午2~4点都最适宜。
㈢ 老年人运动要注意哪些事项
老年人运动的注意事项:1.运动前必须体检:为了谨防意外事故的发生,老年人在运动前必须接受严格的体检,然后遵医嘱进行适应自己的运动。
2.锻炼项目选择合理:对老年人来说,选择锻炼项目以比较缓慢柔和,不过分激烈,能使全身得到活动,活动量容易调节掌握以及易感兴趣易学的为宜。
3.运动负荷科学适量:一般认为,老年人安全的负荷可用心率掌握,一般可用本人最高心率60~70%左右,50岁102~120次;55岁100~116次;60岁96~112次;65岁93~109次;70岁90~105次左右。当然,体质好者可酌增,而体弱者还可酌减。
4.良好的生活规律:老年人在从事健康活动时,保持自己的良好生活规律,做到起居有常,睡眠充分,劳逸结合,可保持良好体力,不要过度劳累,要适时休息。
5.注意自我控制:老年人运动的前提是健身,不是竞赛。运动时保持良好的锻炼心态,不要参加竞技剧烈的活动,更不要去做自己根本做不到的运动,这样对身体不但没有好处,反而还会损伤身体。不要过分激动,老年人运动时情绪如果过分激动往往容易发生心血管意外诱发,因此,不可进行较激烈的运动竞赛,而应以娱乐健身为主。
㈣ 老年人运动有哪些禁忌
老年人在选择运动项目时,要结合自身的生理特点,健康状况及个人兴趣加以综合考虑。运动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老年人在健身运动前做一全面的身体检查,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及各脏器的功能水平,做到心中有数,为合理选择运动项目和适宜的运动量提供依据。 (2)根据老年人的健康情况可选择以下运动项目:如老年操、八段锦、太极拳(剑)、快步走、甩手、跑步、爬山、旅游、、跳绳、门球、羽毛球、游泳、自行车等体育活动,运动前要做预备运动, 避免立即进入正式运动, 防止骨折和肌肉拉伤等运动性损伤。运动时尽量避免过分用力 以防脑出血或心肌缺血等而发生猝死。 ,1.忌不做准备就开练
运动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老年人在开始锻炼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弯弯腰踢踢腿、放松肌肉、深呼吸等,同时还要注意运动装备,不能随便,一定要穿运动服和运动鞋,避免运动过程中受伤。
2.避免做剧烈运动
老年人身体渐渐衰老,体力、耐力都变弱,过分剧烈的运动如长跑、长距离游泳、调高、跳远等,都不适合老人做,老人宜选用运动量小的方式进行锻炼,如散步、跳舞、慢跑等。
3.不要空腹锻炼
空腹运动容易导致低血糖,因此老人运动前要适量进食,运动过程中注意补充水分,避免因缺糖缺水而影响身体健康。
4.最好不要单独锻炼
老年人很多身上有些大大小小的毛病,如果一个人锻炼万一出现意外状况没有旁人在侧,严重的可能会威胁生命安全,尤其是有心脏病等疾病的老年人,最好找三两个同伴一起。
㈤ 老人健身应注意什么 锻炼的五项原则
老年人健身运动强度应从轻度活动开始。据研究发现,长期坚持低能量运动的中老年人较不参加或偶尔参加剧烈运动的人,不仅能使心血管疾病、糖 尿病、老年性痴呆等患病率减少了35%,而且降低了死亡率。运动时间每天可一次或几次相加在30分钟以上,行有余力者可以过渡到中度,身体健康者也可直接 从中度运动开始,重度运动应慎重,剧烈运动应列为禁忌。至于每天消耗热量在开始阶段可以低一些,逐步增加到每日150—200千卡。
老年人健身运动类型应灵活多样并注重康乐。太极拳、扭秧歌、跳老年迪斯科、打门球、作体操均可,步行也是很好的锻炼方式。70岁以上老年人 坚持每天步行30分钟者,在男性对骨盐含量、肺功能和上楼梯能力;在女性对肌力和上楼梯速度,都有明显好处。我国对高龄老人和久病卧床老人健身运动研究不 多,国外已有椅子操、床上操等活动项目,值得借鉴和进一步研究。
如在清晨锻炼,运动量应小一些。人们习惯于清晨运动,但早晨冠状动脉张力高,交感神经兴奋性也较高,无痛性心肌缺血、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和猝死发病也多在早晨6时至中午12时,因此应尽量选择下午和晚上活动为妥。
饭后百步走并不科学,宜慎重行事。中国有句古话:“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从近代医学观点来看,老年人不宜提倡饭后百步走,因为吃饭特 别是吃饱饭对于有心血管疾病者,是一种负荷。河北省老年医学研究所于数年前研究老年人餐后运动时发现,在餐后60分钟血压由餐前的139毫米汞柱降到 129毫米汞柱,而心率上升15次/分,中度运动后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者占25%,说明餐后运动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负性作用,但心电图并无改变。因此老年人 应避免在餐后特别是饱餐后两小时内进行健身运动。
维持体力活动的健康效果有赖于长期坚持。一般停练数周后这种效果逐渐消失,至于生病或在酷暑严寒季节,可以暂时停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