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走进社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寒假中的一天,组织几位同学,来到社区或孤寡老人家里,开展一次服务活
对了!今年要过抄个有意义的年!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并带给他们欢乐!
我和同学们忙开了:有的人准备节目、有的人去买年货、有的人去买生日蛋糕(根据有个同学的打听,有位老人在我们去的那天要过生日!)。我们忙地不亦乐乎,个个尽心准备。
就这样准备了两天后,我们在放寒假的第三天,兴高采烈地来到了敬老院,我们首先给爷爷奶奶献上了用我们自己零花钱购置的年货,品种可丰盛啦:有饼干、大糕、酥糖、奶粉,还有暖手宝呢,这样再冷的天,爷爷奶奶也不会手凉啦!
走在路上,我心里默默地想:这是我们做的最有意义的事
2. 求一篇去老人院慰问孤寡老人后的心得体会,500字以上
一上午的敬老院慰问活动,深深的触动了我。
看着年迈孤独的老人们,心里的第一个感觉是:难受!
虽然去之前心里已经做好了准备,但当我亲眼看到时,还是难以抑制心中的心酸,为儿女操劳了大半生,如今却在应该安享晚年时来到敬老院。
此时,告诫自己:绝不做不孝子!
于是,我开始小心翼翼地和老人们交谈,尽量不提及他(她)们的儿女,尽量不问及来敬老院的原因,其实刚开始的谈话都是很空洞的内容,无非是让老人们谈一谈他们的过去,以前的成就等,其间的沉默令人窒息,也很尴尬。
毕竟,我不是记者,不是以强者的身份来看望他们,不是以强者的身份来给予他们同情,我只是一个后辈,只希望用自己的努力让老人们的生活能多一些鲜活的色彩,让老人们的生活少一些忧郁。
首先要做的,便是尊重老人。也许他们脾气有点坏,也许他们对我爱理不理,也许他们头脑不清醒,也许他们耳朵不好使,我便耐心地和他们慢慢地说,关切地问他们的生活状况,亲切地叫他们一声“爷爷、奶奶”,长时间的孤独让他们有一些封闭,要融化这层隔阂需要时间,也需要关怀。我们还为老人们精心安排了节目,以此来给他们单调的生活送去一份欢笑、一点温暖。
活动的时间过的很快,很快要和老人们道别了, 看见很多老人用期盼的眼光看着我们,80岁的老爷爷拉着我的手:“你下次还会来吗?”我大声说:“会的,会的,因有你们在,我一定会来。”我心里很酸,毕竟我们人数有限,不可能每个老人都和他们聊会儿,关爱老年人的今天就是关爱我们自己的明天。正如古代先贤所倡导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像对待自己的长辈一样,善待天下所有的老年人。尊老爱幼是我们的应该做的事,而且,每个人都有老了的那天……
如果您家里有一个孩子,请告诉他,孝敬老人乃做人之本;
如果您身边有一个老人,请走近他,让他感受到晚年的温馨;
如果您是一位成功人士,请率先垂范,与老人分享您成就的甘甜;
如果您是一位有识之士,请献计献策,为老年人营造金色的家……
老人,他们也年轻过。年轻人,我们也将老去。善待老人就等于善待自己。
3. 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怎么交谈!
多和老人说说话,最好聊聊掏心窝的话,否则说一些很客套的话给人感觉很虚假,版就把他当成是自己的亲权生父母一样的,让他们感觉你就是他们的亲生孩子一样,因为进敬老院的老人到了晚年都很孤独,也没什么亲人跟他们说话聊天。跟他们相处的时候让他们感觉到温暖愉快的感觉,多站在他们的角度想想,然后多做做让他们高兴的事情吧!具体怎么做看情况而定了!!
4. 如果学校组织去当地敬老院看望,慰问孤寡老人。在这样的场合,该怎么说。
哄老人开心的话,夸老人。
5. 我们班级打算组织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不知道带什么到哪里去能做什么希望具体点的
买点康乃馨,到那多陪爷爷奶奶聊天哦,让他们感受到子女们是多么关心他们的!对吧? 如果班费还剩的,可以买些营养品 或者你们做一些千纸鹤也行呀!
6. 去敬老院慰问老人时应该怎么做最好详细一点
这些老人既需要物质上的安慰,也需要精神上的安慰!
所以:(1)买点水果牛奶,还有果内冻(老人一般都容喜欢吃哦)
(2)坐下来陪他们聊聊天(人老了喜欢唠叨和怀旧,留心他们喜欢哪些话题,这就要靠你
的观察力了),或是散散步也可啊
(3)试着和朋友一起表演一些小节目,唱歌啊小品啊表演乐器啊,能唱戏最好,以此来
激发老人的兴趣,鼓动老人一起参加
(4)为老人打扫卫生
(5)能自己亲手做一些小礼品,送给他们
(6)临走时别忘了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哦
应当注意的一些小细节:陪老人说话是要看着他们的眼睛,不要显出不耐烦的样子(即使有些话
真的有点罗嗦)做事得拿出自己的态度来,不是吗?
7. 单位准备在重阳节组织前往敬老院看望老人的活动,领导将此项任务的组织工作交由你,你会如何开展。
【答题要点】
1. 抓住开展活动的目的,紧紧围绕目的进行效果的达成;
2. 前期与敬老院沟通,切实了解我们老人们的需求;
3. 根据老人们的需求制定我们的敬老方案。
【参考答案】
重阳节开展敬老活动,切实让老人们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和温暖。
为了更切实际的解决老人们的需求,做好敬老服务工作,我会先期联系敬老院的负责人,通过沟通了解我们老人都有哪些需求?根据老人们的需求,前往敬老院深入了解,方便开展准备工作。
对于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比如修葺屋顶,清扫天花板,搬挪家具等,由单位的男同事组成服务队,准备工具。对于老人们的文化生活,由单位的同事们准备文艺节目,包括谈心聊天准备。对于老人们想念家人,我们联系其家人,可以帮助老人们回家看看,还可以接上老人们的孙子、孙女前来探望老人。
除此之外,准备好路由器、老年智能手机等设备,前往敬老时,为老人们搭建好WiFi,并手把手的教会老人们如何使用智能手机与家人视频聊天。对于具体的操作流程,还要用截图标识做成海报,这样方便老人们在操作手机时有比对指示。
最后制定一份服务联系手册,当关爱活动结束后,老人们有什么需求可以通过联系本单位来安排同事前往服务。
8. 社区服务活动看望敬老院老人的内容简述
说的太不详细,是策划还是走访新闻啥的??我都有,我是新闻工作的,有大量稿子。。。嘿嘿,下边是大学生的一个。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对于那些生活在敬老院的老人们,来自社会的关心是一种幸福。
老人们享受着美好的春天,感受温暖的阳光;同时也给我们xxx一个关心他人,服务社会,奉献自己的机会。xxx积极准备,展现了一个当代xxx的风采。
xx年xx月xx日,在社联组织者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慈爱敬老院。今天阳光明媚,同学们热情高涨。刚进敬老院,我们就受到老人们的热情欢迎。同学们分工明确,有的同学自己组织对敬老院打扫卫生;有的同学陪老人们聊天、下棋;有的同学为老人们献歌献舞,老人们也不示弱,为我们唱那些过去的老歌;有的同学对老人们的过去感兴趣,缠着老爷爷老奶奶讲过去的故事,同时也增加了自己的知识……在敬老院的上空不时传来老人和同学的笑声,真是一幅幅幸福的画面!也让我们觉得他们的生活得很“潇洒”。
时间过得真快,一上午的“关爱老人们活动“就这样结束了,老人们与同学们依依惜别,让我们感动不已。同时也坚定了我们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的决心。同学们希望这样的活动能继续组织,让更多的人去关心老人们的晚年生活!
岁月流逝,如白驹过隙,但永恒不变的是真情,人间真情真好,让我们时刻珍惜这一份真情!!!
9. 去敬老院敬老的公益活动总结
敬老院活动总结
为了丰富我们的周末生活,让同学们了解养老院中老人们的生活,我们国际部举行了一次以“关爱老人,服务社会”为主题的活动。9月17日,我们前往民众老年公寓为各位老人送爱心,送温暖。
在此之前,我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利用课余时间排练歌舞表演,集体购买慰问品,以及向负责人员询问地点、安排访问时间等等。
8点30分,两个班级的的三十几位同学到哈九中江南校区门口集合。秋天的早晨,阳光明媚,天朗气清,没有一丝秋天独有的萧瑟气息。温暖的阳光照得我们心里格外清爽。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中巴车前往民众老年公寓。经过了三十多分钟的车程,我们成功抵达目的地,在该老年公寓负责人的带领下,我们走近院门。
在我们正前方的是一个院子,在门的左手旁是一栋住宿楼,老人们住在一楼和二楼。当我们到达时,有几位老人在园中散步,院方负责人告诉了我们这些老人的情况,他们大多是因为子女工作在外比较忙,没时间照顾他们才把他们送到这里,也有的是无儿无女,孤独一身的生活在这里。落寞的眼神、被岁月碾过的脸庞以及驼掉的脊背让我们的心不禁地揪紧。由于有的老人走路不方便,甚至一直都是坐在轮椅上,所以我们的成员到他们房间里小心翼翼的把他们搀扶出来到一楼大厅,还搬来板凳让老人们坐好。我们和老人围坐在一起,内心是无比的温馨感动。
随后敬老院的负责人致辞,向大家介绍敬老院的情况,以及向老人们说明我们青协志愿者此次来的目的。在和老人们聊天拉家常的过程中,我们三十多位成员为他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节目,有唱的、跳的,虽然有的节目排练的有些许瑕疵,但从老人们的脸上还是可以看出他们喜悦的心情。小演员们唱了很多怀旧的歌曲以及几首红歌,老人们一边认真的听着一边为我们打拍喝着,融洽的氛围让我们都陶醉其中。老人的脸上慢慢洋溢出幸福的笑容,快乐的感觉在心中荡漾开来。在表演的结束后,我们和老人们一起聊天谈论日常生活,。大家的即兴表演不仅提高了老人的兴致,也使此次之行变得更加完美。活动结束时,我们一起祝老人们身体健康、生活快乐、长命百岁,答应老人我们以后会经常去看他们。随后成员们将老人一个一个搀扶回房间。在敬老院门口拍照留念后便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同时我们也很开心此次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些老人缺的不是物质上的资源,而是内心精神上的陪伴。他们要求的并不多,只是希望我们这些子女能够经常去看看他们,和他们聊天让他们感觉不再孤单。但是仅靠我们的微薄之力是肯定不能解决社会上所有需要关心的事情,所以我们希望并呼吁社会各界人士伸出双手,奉献爱心,让老人们不再感到孤单,让他们能够真正的安享晚年,构建我们的和谐大家庭。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需要的并不只有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我们还需要像这种实践活动,学校以外的另一种生活。不仅增强我们的责任意识,而且还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