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老年人低血压有哪些表现

老年人低血压有哪些表现

发布时间:2021-03-03 02:58:59

老年人低血压应该注意些什么,比如饮食方面的

首先明确低血压的原因,因为有些低血压可以是很严重疾病的并发症
如心专脏病,然后相应治疗.
大部属分的高血压很难查明原因,一般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细胞张力障碍所致,
加强锻炼,让心脏更强(老年人也是需要锻炼的,有氧运动是锻炼心脏的方法),
让肌肉张力更大.

❷ 老年人血压低要注意什么`如何改善

一老年人血压低注意事项:

  1. 晚上睡觉将头部垫高,可减轻低血压症状。

  2.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平时养成运动的习惯,均衡的饮食,培养开朗的个性,保证足够的睡眠、规律正常的生活。

  3. .早上起床时,应缓慢地改变体位,防止血压突然下降,起立时不能突然,要转身缓缓而起,肢体屈伸动作不要过猛过快,例如提起、举起重物或排便后起立动作都要慢些。洗澡水温度不宜过热、过冷,因为热可使血管扩张而降低血压,冷会刺激血管而增高血压。常淋浴以加速血液循环,或以冷水,温水交替洗足。对有下肢血管曲张的老人尤宜穿用有弹性的袜子、紧身裤或绷带,以加强静脉回流。体格瘦小者应每天多喝水以便增加血容量。

  4. 不要在闷热或缺氧的环境中站立过久,以减少发病。低血压患者轻者如无任何症状,无需药物治疗。重者伴有明显症状,必须给予积极治疗,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止严重危害发生。

二 低血压的饮食治疗:

1、加强营养,荤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证摄入全面充足的营养物质,使体质从纤弱逐渐变得健壮。多食补气血、温补脾肾的食物,如莲子、桂圆、大枣、桑椹等果品,具有养心益血、健脾补脑之力,可常食用。人参炖瘦肉、当归煲羊肉、田七炖鸡等对低血压患者均十分有益。多喝汤,多饮水,增加盐份摄入。

2、如伴有红细胞计数过低,血红蛋白不足的贫血症,宜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诸如猪肝、蛋黄、瘦肉、牛奶、鱼虾、贝类、大豆、豆腐、红糖及新鲜蔬菜、水果。纠正贫血,有利于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脑的供血量,提高血压和消除血压偏低引起的不良症状。

3、伴有食少纳差者,宜适当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调味品,如姜、葱、醋、酱、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4、与高血压病相反,本病宜选择适当的高钠、高胆固醇饮食。氯化钠(即食盐)每日需摄足12-15克(但食盐摄入量亦不可太高)。含胆固醇多的脑、肝、蛋、奶油、鱼卵、猪骨等食品,适量常吃,有利于提高血胆固醇浓度,增加动脉紧张度,使血压上升。

5.少吃赤小豆、葫芦、冬瓜、西瓜、芹菜、山楂、苦瓜、绿豆、大蒜、海带、洋葱、葵花籽等具降压效应的食品。

❸ 低血压是什么症状

低血压定义分类和症状 门诊时我们有时会遇到这样的病人:青年,女性,身体瘦弱,早晨起床时经常出现精神疲惫、四肢乏力,坐起时感头晕,眼前发黑、心慌,需在床上躺半小时后症状略有减轻,平时有头晕、乏力、尤其午饭后嗜睡,精神无法集中。医院检查也没有发现如何疾病,测血压75/40mmHg。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低血压病人,伴有明显的低血压症状。严重时会影响到生活和工作。 什么是低血压?无论是由于生理或病理原因造成血压收缩压低于100mmHg,那就会形成低血压,平时我们讨论的低血压大多为慢性低血压。慢性低血压据统计发病率为4%左右,老年人群中可高达10%。慢性低血压一般可分为三类: ①体质性低血压,一般认为与遗传和体质瘦弱有关,多见于20-50岁的妇女和老年人,轻者可无如何症状,重者出现精神疲惫、头晕、头痛,甚至昏厥。夏季气温较高时更明显。②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是患者从卧位到坐位或直立位时,或长时间站立出现血压突然下降超过20mmHg,并伴有明显症状,这些症状包括:头昏、头晕、视力模糊、乏力、恶心、认识功能障碍、心悸、颈背部疼痛。体位性低血压与多种疾病有关,如多系统萎缩、糖尿病、帕金森氏病、多发性硬化病、更年期障碍、血液透析、手术后遗症、麻醉、降压药、利尿药、催眠药、抗精神抑郁药等,或其他如:久病卧床,体质虚弱的老年人。③继发性低血压:由某些疾病或药物引起的低血压,如脊髓空洞症,风湿性心脏病,降压药,抗抑郁药和慢性营养不良症,血液透析病人。 低血压病人主要临床表现:病情轻微症状可有:头晕、头痛、食欲不振、疲劳、脸色苍白、消化不良、晕车船等;严重症状包括:直立性眩晕、四肢冷、心悸、呼吸困难、共济失调、发音含糊、甚至昏厥、需长期卧床。这些症状主要因血压下降,导致血液循环缓慢,远端毛细血管缺血,以致影响组织细胞氧气和营养的供应,二氧化碳及代谢废物的排泄。尤其影响了大脑和心脏的血液供应。长期如此使机体功能大大下降,主要危害包括:视力、听力下降,诱发或加重老年性痴呆,头晕、昏厥、跌倒、骨折发生率大大增加。乏力、精神疲惫、心情压抑、忧郁等情况经常发生,影响了病人生活质量。据国外专家研究低血压可能导致与脑梗塞和心脏梗塞。

❹ 老年人慢性低血压可分为哪几种

老年人如果收缩压在100汞柱,舒张压60~65毫米汞柱以下,并且伴有昏睡、虚弱、头晕专、头痛、视力属模糊、昏厥等症状时可称为低血压.医学上将低血压分为两类:一类是急性低血压,可因中毒、出血、外伤、昏迷、休克等引起,老年人当然可以发生。

另一类是慢性低血压,它又分为;(一)体质性低血压,由于体质虚弱引起;

(二)体位性低血压,从平卧或下蹲突然转变成直立位时发生;

(三)慢性消耗性疾病或营养不良引起的低血压;

(四)内分泌病引起的低血压,常见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

(五)心脏本身有病引起的低血压,如严重主动脉狭窄、心包炎等;

(六)高原性低血压,发生于居住在海拔三千至三千五百米以上高原地区四至六个月以上者。由此可见,一旦老年人发生低血压应该追根究底地查明原因。

❺ 老年人低血压该注意什么

请问:老年人低来血压如用中草药如源何治疗回答者:黄红远你好,一般成人肱动脉血压<12/8kPa(90/60mmHg)时,称为低血压。当血压由正常或较高的水平突然下降至明显低于正常范围时,称为急性低血压,可表现为晕厥和休克,慢性低血压则指血压呈持续降低的状态。通常说的低血压主要指的是慢性的低血压。无自觉症状的原发性低血压可不予治疗。如果有晕跃等症状,可给予高钠饮食和药物治疗,症状性低血压应针对原发病因积极治疗。治疗可以用西药如麻黄素、地塞米松等,大多时候更常用中药调理,具体的中药要根据辨证来处方。 老年人低血压吃什么好回答者:杨艳治疗首先找到原因针对原因进行治疗,另外建议多吃瘦肉和猪肝,蛋黄,牛奶,鱼虾,贝类,大豆,豆腐和血补充铁和蛋白质和多吃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c促进铁的吸收.平常注意防止偏食啊。长期贫血可能导致抵抗力低下和导致心脏的改变的啊,所以需要尽早治疗啊。而且严重的有生命危险的,需要输血治疗.

❻ 老年人低血压有什么样的症状

一,适当增加食盐用量,同时多饮水,较多的水分进入血液后可增加血容量,从而可提高血压.2,增加营养,吃些有利于调节血压的滋补品,如人参,黄芪,生脉饮等.此外,适当喝些低度酒也可提高血压.三,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调节功能.体育锻炼无论对高血压或低血压都有好处。
1.平常增加锻炼,饮食上加强营养,平时可适量饮用浓茶、葡萄酒等。2.蔬菜水果最好不吃寒凉的,如苦瓜、雪梨、香蕉等。
老年人低血压多少范畴内会有危险回答者:gzlin3966低血压如果没有其他器官的损伤,一般不会发生生命危险,低血压可以导致身体血液循环缓慢,远端毛细血管缺血,以致影响组织细胞氧气和营养的供应,二氧化碳及代谢废物的排泄。尤其影响了大脑和心脏的血液供应。

❼ 低血压有什么症状

健康自测:低血压
一般成人肱动脉血压<12/8kPa(90/60mmHg)时,称为低血压。当血压由正常或较高的水平突然下降至明显低于正常范围时,称为急性低血压,可表现为晕厥和休克(请查阅相关症状);慢性低血压则指血压呈持续降低的状态。本部分讨论慢性低血压。根据症状选择:1、伴有皮肤和粘膜呈明显的黑色素沉着;以暴露部位、疤痕、受压和摩擦处色素沉着尤为明显;乏力、食欲明显减退、恶心;精神萎靡、淡漠嗜睡;夜尿增多;女性可月经失调或闭经,阴毛、腋毛脱落、稀疏;男性性功能常减退2、产后大出血以后逐渐出现无乳汁分泌或分泌减少、乳房萎缩与月经减少或长期闭经、毛发特别是阴毛和腋毛脱落;畏寒、嗜睡、淡漠、智力减退、怕冷少食、面色苍白3、低血压与高血压交替发生,或低血压发生于高血压之后;年轻人或儿童出现高血压;病程中有阵发性心悸、苍白、出汗及阵发性高血压或血压皮动幅度较大;或排尿或大便时引起高血压发作或晕厥
4、多尿、烦渴、多饮、多食、乏力,易伴继发化脓性感染
5、近期移居3000米以上高原地区者,血压持续偏低,可伴有有困倦无力、头晕、头痛、眼花、失眠或嗜睡、记忆力减退、食欲减退、四肢麻木等,待转至平原后不经治疗可恢复正常
6、常于晨起出现低血压,站立时诉头昏眼花、腿软乏力、一过性黑蒙、眩晕或昏厥,甚至不能保持站立数分钟以上而需长期卧床;昏厥时不伴面色苍白、出汗、恶心、心率改变等;直立位较卧位的收缩压下降超过3.99kPa(30mmHg),舒张压下降超过1.99kPa(15mmHg)
7、血压显著下降发生于从平卧位转变为直立位,或长时间站立时;体质瘦弱的女性,可伴头晕或晕厥;无器质性疾病或营养不良

❽ 中老年常见病症低血压特征及治疗方法是什么

【疾病综述】指老年人的收缩压低于100mmHg或(和)舒张压低于60mmHg。一般人的血压常随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升高,但也有少数老年人有血压偏低的趋势,这种偏低不会达到低血压水准。血压偏低的老人,其平均寿命较一般要长。
【病症特点及确诊】根据病因及其特点分为下列三种。
1原发性低血压:病原不明,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一般无任何症状或不适,而是在测量血压时被发现血压过低。发现后,有人出现一些头昏、失眠、心悸等症状,这是精神过于紧张所致。
2继发性低血压:是继发于其他疾病的一种临床现象,一般能找出明确的致病原因。如高血压或冠心病使用降压药或血管扩张药时,心律失常,长期卧床的衰竭病人,贫血,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闷热环境中久立等。症状为虚弱、思睡、头晕、头痛和视力模糊等。严重者还有冷汗、四肢发凉、脉搏增快、视力暂时性丧失和昏厥。
3体位性低血压:又称直立性低血压,是中枢神经或植物神经的病理变化或功能失调所致,常见于老年人的衰老状态或动脉粥样硬化。体位性低血压是在卧位突然转为直立时,循环代偿作用不能适应地心引力,血液积聚于身体下部而不能维持血压所致。轻者表现头晕、眼花,重者站立不稳甚至晕厥,但在平卧后会很快恢复正常。少数人可伴有出汗异常或阳萎。
【治疗原则】有病因可查的要治疗其病因,如高血压对降压药过敏时,叫适当减少剂量,心律失常引起的低血压,要纠正异常的心律,体质衰弱的病人要改善体质等。体位性低血压需加强体育锻炼,以改善神经、血管的调节功能,也可服用谷维素、刺五加等,以调节神经和增强体质。弹性长袜、紧身腹带、服用小剂量氯化钠(或做菜时多加些盐),可以增加回心血量和全身血量,从而改善低血压。起床时出现头晕、晕厥时,可于醒后稍等片刻并活动一下肢体,再缓慢坐起,然后活动下肢,下床站立。
老年低血压属于中医“眩晕”、“厥证”范围,是由肾精、气血亏虚所致,一般以补肾、养血、益气方法辨证治疗,如以腰疼、乏力、头晕、视力模糊为主时,用杞菊地黄丸治疗;以头晕、汗出、倦怠、乏力、面白、食少为主时,可服用生脉饮、人参归脾丸或安神健脑液治疗。

❾ 中老年人低血压是怎么回事

关于中老年人高血压,一般人都比较熟悉,而对于中老年人低血压,则相对了解不多。实际上,中老年人持续低血压往往是体质衰弱或体内存有某类疾病的反映,而低血压本身也会导致某些机体功能障碍,故不宜忽视。

按标准,血压低于90/60mmHg(相当于12.0/8.0kpa),即可诊断为低血压。一般说来,除非血压降低较多,否则多无明显症状,多在查体时发现。所以,一旦出现较长时期低血压,即应查找原因,并回顾有无其他身体不适或症状,一般可考虑有无以下情况:1.近期有无经常服用安眠药、镇静药、降压药等,这种原因引起的低血压多合并有头晕、头痛、健忘、心悸、精神不振等。大都停药后血压迅速恢复正常水平。

2.近期有无因牙疾、胃病等影响食量,导致一个时期内严重营养不足。这种情况应针对原始病因治疗,多属短暂性低血压。

3.是否与体位变动有关。少数中老年人由仰卧位至站立位时突然出现晕厥等脑缺血症状,测量血压显示收缩压低于标准值20mmHg;舒张压也降低超过5mmHg,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位置性低血压,多发生于体质衰弱或近日较长时间卧床者;个别中老年人由于遗传素质或有广泛下肢静脉曲张,也可发生位置性低血压。有这种病史的中老年人,平日行动,尤其是起床时动作要慢,睡眠时经常变换体位,枕头稍高,也可试穿弹力袜。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般不需用药治疗。

❿ 老年人低血压的症状有哪些

1.临床表现
(1)无症状性低血压几乎都是在健康查体或因其他病门诊、住院时偶尔发现。老年人对低血压耐受较好,加上反应迟钝、其他病掩盖等因素,低血压易被忽略。事实上,经详细询问病史,绝对无症状者极少。患者常有轻度乏力,偶或头晕、头昏等。一般无器质性病变。其血压低而脉压小,心率偏慢,性格内向,不易激动,肥胖与消瘦者均可见到,以体格瘦弱者较多,老年人较年轻人、女性较男性多见。
(2)症状性低血压大多有轻或中度脑和其他脏器缺血症状,如软弱、头昏、头痛、失眠、记忆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等。部分原患高血压的病人,在合并大面积、严重心肌梗死后,血压反而长期偏低,此时除有低血压表现外,还有心肌缺血的有关证据。
(3)症状性低血压严重时可有突然、短暂的意识丧失伴体位张力的消失,也即晕厥的发生。
晕厥的前驱症状有:
①过度体力或脑力劳动后出现头晕、头昏,改变体位常使其加重。
②继头晕后很快出现视力模糊、眼花、黑朦等。
③可有轻度的听力减退或耳鸣。
④软弱无力,站立不稳,有欲倾倒感。
⑤面色苍白、精神紧张、说话吃力,甚至欲言而张不了口。
⑥可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⑦多数患者来不及扶持支撑物或立即采取卧位、坐位便旋即发生晕厥而跌倒。
相当多的病人晕厥时无他人在场。部分病人可有面部或头部皮肤擦伤,老年人可因摔倒而骨折,也可因血压突然明显降低而合并脑血管意外或急性心肌梗死等,个别老人可因晕倒后长时间受凉而合并肺炎。除心源性和神经源(中枢)性者外,呼吸多无明显改变,心率可慢可快,心音多低、弱;深浅神经反射均存在(不同于昏迷)。病人多能清楚地描述晕厥前的情形或所处的环境。一般发作十几秒钟到十几分钟,很少超过20min。病人清醒后仍可见有面色苍白、多汗、手足发凉、无力言谈。少数晕厥时间不长且无严重外伤或合并症者,可自动或在他人扶持下到附近医疗单位就诊,此时多已无明显异常发现;只有存在引起晕厥的原发器质性疾病者,仍可检查到相应的阳性体征。
2.分类
(1)无症状性低血压:即血压虽低,但因老年人活动量小,工作多系坐位而对低血压耐受较好,所以在安静状态可无症状;但在应激状态时,因老年人自动调节血压功能降低,脑部血流不能得以及时、充分供应而出现症状。
(2)症状性低血压:收缩压低至13.4~9.3kPa(100~70mmHg)时,通过自身调节机制,大部分人的脑血流灌注尚可得到保证;但收缩压不足9.3kPa(70mmHg)时,因已不能保证大脑正常活动所需的起码的血流灌注而出现脑缺血症状。轻者可纠正,重者易成为不可逆性,预后差。
(3)体位性低血压:由卧位自动变为直立位时出现明显血压降低,称为体位性低血压。其具体标准如下:受检者安静仰卧10min然后每分钟测血压、脉率1次,直至2次血压值近似时,取其平均值作为体位变化前的血压值。之后,让其自动站起,将右上臂置于与心脏相同的水平,再测血压、脉搏。记录即时及其后每分钟的数据与站起前相比较,共记录7min。立后血压至少下降2.7/1.3kPa(20/10mmHg)或收缩压降至10.7kPa(80mmHg)以下,且维持2min以上。近年来,国内已有人应用电动平卧-直立倾斜床,配以自动、定时心电图、血压、脉率监测仪来诊断直立性低血压或直立性晕厥,更为方便、安全、准确(详见后述)。
体位性低血压又可分为:
①可逆性体位性低血压:较多见。老年人特别是长期卧床者,多有下肢或全身静脉回流不畅,如静脉炎、静脉结构缺陷、肌肉萎缩、肌泵作用减弱等。若同时有心梗、心衰或不慎使用强利尿药,可促使体位性低血压发作。甲基多巴、胍乙啶等影响交感神经功能致可逆性小动脉反射消失,当病人改变体位时,也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以收缩期血压下降明显、舒张压基本不变、心率增快为特征,个别时间可出现晕厥。病因去除后多可得到纠正。
②不可逆性体位性低血压:某些病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尤以α-肾上腺能神经减弱,释放缩血管介质减少,可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另外,shy-Drager's综合征是一种缓慢起病、进行性加重的老年性疾病,表现为直立性低血压、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排尿、出汗和性功能失调等)和其他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系自主神经中枢、小脑、延脑的橄榄核、脑桥、脊髓等处明显变性、萎缩所致。预后差,病死率高,国内一组随访5年的患者中,病死率达44.1%。
1.无症状性低血压的诊断主要靠血压值降低到诊断标准或诊断标准以下。
2.症状性低血压的诊断除了血压值达标,还需具备相应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阳性检查结果。
3.体位性低血压的诊断
(1)血压降低系由于从卧位转换成立位或坐位所引起,血压比下降前至少降低2.7/1.3kPa(20/10mmHg)或收缩压降至10.7kPa(80mmHg)以下,且可维持2min以上,恢复卧位后很快升至正常或接近正常。
(2)伴有上述症状性低血压的临床表现,平卧后消失或减轻。
(3)有可能查出病因(如上述)。
(4)有可能找出某些功能性诱因,如长期卧床或过度运动、高温、发热等机体内环境调节异常,脱水、贫血、出血、透析治疗、低血钠、低血钾等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或电解质紊乱,感染性休克等;特别要注意查找药物的不良影响,因为药物引起的低血压约占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的一半。这些药物包括利尿药、血管扩张药、降压药、安眠药、安定药、抗震颤药、某些抗精神病药、降糖药等。
(5)上述辅助检查可进一步确定病因。

阅读全文

与老年人低血压有哪些表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养老保险哪些人不领还要退回 浏览:457
为国解忧永不退休不领社保 浏览:839
重阳节宣言 浏览:991
80岁老人肺气肿吸氧设备 浏览:861
什么是脱离父母的管教 浏览:994
敬老院助残日活动 浏览:622
老年大学品牌打造 浏览:864
农民社保卡土地养老金怎么查询 浏览:424
辽宁农民养老金是多少钱 浏览:344
孝敬父母的八个字成语有哪些 浏览:57
陆丰市哪里有老人乘车卡 浏览:748
久月初九重阳节小作文 浏览:463
老年公寓安全协议 浏览:872
老人如何保持生活自理能力 浏览:357
高龄老年人适合喝什么牛奶 浏览:450
重阳节爬山活动横幅 浏览:353
老年人脊背烧 浏览:578
武警选拔体检检查什么部位 浏览:328
金丝峡老人多少岁免门票 浏览:509
体检多少天前要吃素 浏览: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