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老年人的护理原则是哪些
评估老年人现存的活动能力。进行基本的身体检查,包括心血管系统、骨骼系统、神经系统,特别是老年人的协调情况及步态。了解老年人的病史,评估其活动耐受力。收集老年人的用药情况,以作为老年人活动后计划的准备。活动的设计应符合老年人的兴趣,而且是老年人做得到的。与老年人共同制定活动目标,例如老年人希望的是恢复自我照顾能力,或是增加对活动的耐受力。活动之前应该做热身运动,至少10分钟,以减少肌肉系统受伤的概率,活动后应该慢慢减缓再停止,不可立即停止。
⑵ 做护理老人的工作 需要掌握什么技能
1.心理素质:护士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主体,要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就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有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稳定的情绪,遇挫折不灰心,有成绩不骄傲;能临危不惧,在困难和复杂的环境中能沉着应对;有宽阔的胸怀,在工作中能虚心学习同事的新方法和新技术,能听取不同意见,取众之长,补己之短,工作中能互相交流经验。
2.专业技术方面的素质:
(1)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各种常见病的症状、体征和护理要点,能及时准确地制定护理计划。掌握护理心理学和护理伦理学知识,了解最新的护理理论和信息,积极开展和参与护理科研。
(2)有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是一个优秀护士应具备的基本条件,除了常见的医疗护理技术外,对现岗位的专科护理技术应精通,能稳、快、准、好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高超的护理技术不仅能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能增强自己的自信心,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3)掌握急救技术和设备的使用,熟悉急救药品的应用,能熟练地配合医生完成对急症或危重患者的抢救。
(4)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守工作岗位,密切观察患者情况的变化,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认真做好查对制度,时刻牢记医疗安全第一,杜绝医疗差错事故发生。
(5)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捕捉有用的信息;有丰富的想象力,勇于技术创新。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力,掌握与人交流的技巧,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语言进行心理护理。
3.职业道德方面的素质:护士是白衣天使,救死扶伤是其工作职责,因此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护士与患者是两个地位平等的个体,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对患者应象对待朋友亲人一样,为其创造整洁、舒适、安全、有序的诊疗环境,及时热情地接待患者,用同情和体恤的心去倾听他们的诉说,并尽量满足其提出的合理要求,施予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4.身体素质:护理工作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是体力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工作,且服务对象是人,关系到人的生命,工作中稍有不慎就会断送一条生命,因而工作时精神高度集中,因此要求护士要有健康的身体,精力的充沛才能保证顺利地工作。
5.文化仪表方面的素质:护士除了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精通护理专业知识外,还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有不断进取的求知欲,积极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扩大知识面,跟上医学发展的步伐;多学一些语言学、哲学、社会公共关系学、人文医学等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学习礼仪知识,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着装更得体有气质,提升自身形象,增强自信心和公众信服力,应对各种挑战。
6.健康教育的义务宣传员: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既懂医学知识又与患者密切接触,护士应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和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对一些常见的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等进行饮食、日常生活和用药等方面的指导。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做好防治传染病的宣传工作。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对护理工作的理论和技术也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对护理工作的主要执行者—护士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适应新医学模式下护理工作的要求,当代护士应不断进取,提高自身的修养,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⑶ 简述护理老年人需要哪些知识和能力
1 基本生理病理知识
2 保健按摩
3 营养配餐
4 老年人心理特点
⑷ 护理工作要做好,老年人养生保健常识有哪些
老年人比起其他年龄段的人更加需要养生。当然很多家庭也知道给自己家中的老人选择一些合适的养生方案,或者给家中的老人买各种各样的保健品。但是这些养生都是表面的养生。很少人会注意到老人精神上的养生。本文就将介绍一些老人养生精神方面的知识。精神上的养生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老人自身的心理养生,另一个方面是家人给予老人的精神关怀。只有这两方面都到位了,再加上物质上的养生,老人才能通过养生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人到老年已经不需要工作,往往是家中的闲人一个,所以很容易丧失生活的目标。因为整天无事可做,就会产生一些空虚感。尤其是空巢老人这种情况更是常见。因此老人要克服环境,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只有心情好了老人的胃口才好。胃口好了身体才会好,自身的抵抗力才会上去,才能到延年益寿的效果。。家人适当的给予老人的精神关怀远远大于各种保健产品产生的养生效果。家中的孩子每天多抽出一点点时间和老人聊聊天,老人才会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价值感。另外适当和家中的老人一起出游,共享休闲的时光的话,可以让老人保持愉悦的心情。达到笑一笑十年少的效果的,老人身体会更加好。人到老年,身体各器官功能逐渐衰弱,牙齿开始脱落,消化及吸收力也慢慢减退,胃口自然大不如前。在食量缩小的情况下保证饮食品质,可以遵循以下12个原则:
数量少一点。
老年人每日唾液的分泌量是年轻人的1/3,胃液的分泌量也下降为年轻时的1/5,因而稍一吃多,就会肚子胀、不消化。所以,老人每一餐的进食量应比年轻时减少10%左右,同时要保证少食多餐。
质量好一点。
蛋白质对维持老年人机体正常代谢,增强机体抵抗力有重要作用。一般老人,每公斤体重需要1克蛋白质,应以鱼类、禽类、蛋类、牛奶、大豆等优质蛋白质来源为主。
蔬菜多一点。
多吃蔬菜对保护心血管和防癌很有好处,老人每天都应吃不少于250克的蔬菜。
菜要淡一点。
老年人的味觉功能有所减退,常常是食而无味,总喜欢吃味重的食物来增强食欲,这样无意中就增加了盐的摄入量。盐吃多了会加重肾负担,可能降低口腔黏膜的屏障作用,增加感冒病毒在上呼吸道生存和扩散的几率。因此,老人每天食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左右,同时要少吃酱肉和其他咸食。
品种杂一点。
要荤素兼顾,粗细搭配,品种越杂越好。每天主副食品(不包括调味料)不应少于10样。
饭菜香一点。
这里说的“香”,不是指多用盐、味精等调味料,而是适当往菜里多加些葱、姜等调料。人的五官是相通的,可以用嗅觉来弥补味觉上的缺失。闻着香喷喷的饭菜,老人一定能胃口大开。
食物热一点。
生冷食物多性寒,吃多了会影响脾胃消化吸收,甚至造成损伤。因此,老年人要尽量避免生冷食物,尤其在严冬更要注意。
饭要稀一点。
把饭做成粥,不但软硬适口、容易消化,而且多具有健脾养胃、生津润燥的效果,对益寿延年有益。但老人不能因此而顿顿喝粥。毕竟粥以水为主,“干货”极少。在胃容量相同的情况下,同体积的粥在营养上和馒头、米饭相差很多,长此以往,可能会营养不良。
吃得慢一点。
细嚼慢咽易产生饱胀感,防止吃得过多,可使食物消化更好。
早餐好一点。
早餐应占全天总热量的30%―40%,质量及营养价值要高一些、精一些,但不宜吃油腻、煎炸、干硬以及刺激性大的食物。
晚餐早一点。
“胃不和,夜不安”,晚餐吃得太晚,不仅影响睡眠、囤积热量,而且容易引起尿路结石。人体排钙高峰期是在进餐后的4―5小时,如果晚餐吃得过晚或经常宵夜,那排钙高峰到来时,老人可能已经上床睡觉了。老人的晚餐最佳时间应在下午六七点,而且不吃或少吃宵夜。
meishan卫生ye学校祝您身体健康!
⑸ 老年人护理的原则是
喜悦家政护理
一、饮食 饮食的控制和调节是糖尿病治疗的基本措施。目的是减轻胰岛负担,有利胰岛功能恢复。饮食应根据病情、身高、体重、劳动强度和有无并发症等因素调节。在饮食控制同时需要全面掌握患者进食。
a. 如治疗饮食不够,可增加三煮蔬菜和其他高纤维素食物充饥
b. 治疗饮食有剩余,则要与医生联系,扣除降糖药剂量。
c. 如果要吃甜食,可用木糖醇调味。
d. 要吃水果,必须扣除主食热量。
二、 休息 生活要有规律,充足睡眠,劳逸结合,如重症和有严重并发症者须卧床休息。休息能减少能量消耗,对大脑有保护性抑制,有利于康复。
三、 皮肤、口腔护理 可预防感染,由于糖尿病的高血糖及维生素B代谢紊乱,可导致皮肤干燥、瘙痒。故应经常用温水擦洗;有末梢神经功能障碍,故对热感觉不敏感,易引起烫伤;口腔有异味,需加强口腔护理。
四、 衣着、鞋袜要宽松,防止趾端坏疽。
五、 心理护理 因糖尿病是终身疾病患者易出现焦虑心理问题,必须认真做好病情解释,使患者认识本病是可以控制的。可展望先进治疗方法,以增加治疗信心,以取得合作,有利疾病治疗。
六、 按医嘱定时用药,并观察不良反应。
七、 严密观察病情
a. 没餐前或留段尿测尿糖,定时测血糖。
b. 观察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等征兆,一旦出现及时就医。
c. 观察并发症,如感染、肢体坏疽、白内障、冠心病等。
d. 嘱患者随身携带疾病诊断小卡,以免发生意外时可以及时作相应处理。要定期门诊随访。